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7755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本课题的主线

课题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我认为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还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概念的揭示和理解,而不必拘泥于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防止学生死记硬背。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家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对于生活中衣服的晾干、蔗糖的溶解、闻到远处的花香、给篮球打气等现象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所以对本课题的一如并不困难,但涉及的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环节是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提到的一些变化,比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变化以及热胀冷缩。

在学生的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质。

三.设计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在整个教学的设计上始终贯穿的理念是:

创设熟悉的知识情景,让学生去探索新的问题。

本节采用实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本课题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先组织。

通过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运用客观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掌握好有关的化学知识并利用物质的微观变化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到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变化。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能力.情感目标:

1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的一些现象。

2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养,想象力、分析和理的能力的培养。

六.教具准备

试管、水、无色酚酞溶液、浓氨水、烧杯(1个大、2个小)、胶头滴管、两端开口的试管、酒精、橡胶塞、红墨水等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九.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步骤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思路、反思

 分子的特性

 

 

 1.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4.分子之间有间隔

【激趣】到傍晚时间,我们经过家里的厨房远处就会闻到饭菜的香味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你闻到了什么气味?

你看见它吗?

【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饭菜的味道挥发了,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但是看不见这种物质。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

【设疑激思】1、我们去加油站加油,没有看到汽油却闻到了汽油的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2、一小堆糖,用药匙先取出一点,再一分为二,再分四分之一......想一想,最后分成了什么?

 

 

进入情景

好奇、疑惑,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提出研究主题】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依然难以看透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

相信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

发现问题

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隐藏有无穷的奥秘。

引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布下的悬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可分性埋下了一条线索

【指导阅读】"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段话。

【提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学生用课本数据回答。

理解"分子很小"。

【动画】水分子的小黑点与乒乓球比较,渐渐变大,变成乒乓球和地球模样

学生观看。

直观揭示分子的大小

【过渡】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隐藏有无穷的奥秘,这些微粒有什么特征?

【演示实验】分子运动现象

提供实验用品:

蒸馏水、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烧杯、胶头滴管、试管、烧杯

1、用胶头滴管在蒸馏水中滴加无色

2、用试管取少量的浓氨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酚酞溶液。

 

3、如右图所示进行操作。

【提问】有什么现象?

【引导探究】 

得出结论:

1、无色酚酞溶液不能使蒸馏水变色。

2、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归纳:

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的运动,接触到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让学生充分回味实验,解惑释疑。

该环节通过有趣的开放性实验和问题思考、讨论、争论达到思想的碰撞,激发新思维。

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归纳】这实验说明了什么?

如果改变温度会有什么影响?

呼应: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干得更快?

归纳:

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疑】1、物质为什么有固(s)、液(l)、气(g)三态的变

化?

分组实验、观察、交流、解析,探究微粒间有间隔

再次激趣

 

【分组实验】投影实验内容:

1、各取两支大 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2、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

((水预先染色,现象更明显)

【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分组实验、观察、交流、解析,探究微粒间有间隔

得出结论:

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得出结论

 

 

 

 

 

【知识迁移应用】问题思考:

1、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

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2、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

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

结合刚学过的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课堂训练,边做练习边回答。

巩固、深化知识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加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指导练习】完成课后的练习 

【作业】(略)

 

 

第2课时

步骤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目标

认识分子的结构

展示几种分子结构图图片

认真观察

能识别分子和原子

分子概念的建立

提问: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水的蒸发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回答、反思

分子概念的建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微观区别;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过度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裂成原子。

提问:

它们是怎么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其过程是怎么样?

专注听、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原子概念的建立

展示多媒体,播放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过程动画以及氧化汞分解过程的动漫

讨论: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观察、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原子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想象、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提问:

从上面两个动画片中,请同学们找一找,分子与原子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认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非独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化学变化的实质

提问:

从前面的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氧化汞分解两种变化中分析:

为什么它们都会生成新的物质?

思考、回答

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

知识的延伸

提问:

原子真的是最小的粒子吗?

离开化学变化,它能否再分?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巩固与练习

作业(略)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提高

十.板书设计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分子

原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原子间有间隔

联系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