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7035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docx

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

第5章审美感的分析与人格塑造

第一节审美感的静态分析与动态发生

、审美感的静态分析

1、审美感的涵义及其特殊性

(1)审美感的涵义

审美感是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的感受,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养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

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感又叫审美鉴赏或审美判断。

(2)审美感的特殊性

①审美感是认识与情感的结合

它是对美的对象的认识,又同时感到快慰与喜悦。

审美的认识必然常具有鲜明的情感体验。

②审美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美感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对象的形象;但同时需要理性认识和思维活动去把握对象所蕴涵的内在本质。

故在审美过程中,既要有感受,又要有理解。

(钟嵘《诗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

③审美感涉及心灵的全域

审美感是一系列心理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综合运动。

具体包括知觉、表象、情感、想象、通感、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2、审美感的剖析

(1)审美感指向客体的感性形式

审美感只限于对象的感性外观(席勒:

“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对象只是一种符号形式,寄寓了人的本质丰富性的符号。

(如牡丹代表富贵,玫瑰代表爱情等)

(2)审美感产生和宣泄的心理渠道是观审

审美活动离不开事物的表象(观),同时要由对象的外观把握内在精神(审)。

审美感总是从对有限之物的观审向对无限之境的憧憬转化。

(3)审美感的内在特质在于自由而有寄托

审美感是自由的,因为它摆脱了功利欲念、某些道德观念及逻辑规范的束缚,摆脱了“外在必然性”的羁绊。

审美感有寄托,因为自由意志的积极活动,基于“内在必然性”,追寻着人生的诗意境界。

(4)审美感的心理体验的特征是反应直捷、心灵净化

反应直捷,指审美感一般从直觉中产生。

二、审美感的动态发生

1、审美感产生的前提

(1)审美感产生的一般前提

①要有审美对象的存在

审美对象有三类:

艺术品、人、自然物;优美对象必须具有的品格:

现实性、具体性、有序性

②有待于审美主体的资禀

具体来说,一要有健全的社会化感官;二要有必要的文化修养;三要有活跃的理想憧憬(热爱生活,富于幻想)。

审美发生的关键在于审美主体的确立。

(2)审美感产生的特定条件

①审美主体抱有审美心胸

审美心胸是一种空明澄澈的胸怀。

主要涤除了心灵中的感性欲念与知性概念,心胸恢复了宁静平和,一片空明澄澈。

这时的审美主体才成为审美主体。

②审美态度的形成

审美态度是以审美心胸对待客体的方式。

审美态度的基本内涵:

超越直接功利与逻辑概念,与对象保持心理距离。

(3)审美中的距离问题

①心理距离

康德认为审美鉴赏时应当摒除一切现实的利害与欲求,以“纯粹漠然”的态度“无所为而为地观赏对象”。

叔本华认为审美的心理状态是个体暂时摆脱了实际生活的羁绊,从意志和欲求中超脱出来,以静观的态度纯粹客观地观察事物。

最有代表性的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

布洛,(EdwardBullongh,1880—1934)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

1902年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主讲意大利文学,兼通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语言。

1912年于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心理距离说”。

美学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我们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

“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可能成立”

布洛距离说的主要涵义是指审美时主体对客体必须保持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用纯客观的态度去观赏那孤立的物的形象。

(客轮遇到海雾)

②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有利于审美态度的产生。

2、审美的一般心理过程

完整的审美过程总是从感性开始,穿越知性层面而抵达志性领域,因而可以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境层。

(1)审美三境层

①悦耳悦目

审美开始于对对象的感性直观,并始终不抛弃感性的形色。

事物感性外观的生动性、丰富性最易激起主体身心的快感。

感性的东西有丰富的包蕴性,主体可以方便地寄寓自己的心灵旨趣。

②悦心悦意

审美中包含有认识和评价因素,故必需有知性的作用。

但此知性往往超越语言与逻辑,而只具有文化意味。

③悦神悦志

神与志处于心灵深层,其中蕴藏着人生的奥秘和人的族类的内在目的性。

审美体悟是对宇宙的本体论之悟,是对人生的价值论之悟,当审美主体进入悦神悦志的境层,意味着美的形象最终形成。

(2)审美的直觉性质

审美三境层是对审美过程所作的知性的、逻辑的分析,实际上,它们常常是在瞬间实现的,故审美通常是以直觉形式完成的。

①直觉及其特点

“直觉”一词由“直观”与“觉察”两重意义构成,指在对事物的感性直观中直截把握其底蕴的能力。

直觉具有深刻性、瞬间性与潜意识性的特点。

②审美直觉及其对美的创造

审美直觉是一种依据事物的感性外观,瞬时间直捷地把握其生命情调乃至体验到人的理想生存境界的能力。

审美直觉的显著特点适“一触即觉,一见倾心”所谓“顿悟”,它还具有非理性的特点。

正如康德所说“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美的事物,“总是对我们的直观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

审美是一种形象的直觉,也即艺术的创造、美的创造。

第二节审美标准与审美能力

一、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与审美标准

1、审美理想

(1)理想问题是审美学的核心问题

在黑格尔看来,“理想”与“美”是可以互换的范畴。

理想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是人们做出审美判断的最高尺度,因而是审美学的灵魂所在。

(2)审美理想的涵义

审美理想植根于人类的生理结构,连结着宇宙的普遍秩序,寄寓了文化内涵,见诸于现象形态。

它统一了必然与自由,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全面体现了人的本质。

在一定意义上说,美是审美理想的现实化;而审美理想的终极所指是美的本体,它是内容与形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审美理想是艺术形式理想与人生理想的统一。

(3)审美理想的突出特征

审美理想的突出特征是和谐。

作为美的形象,是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和谐,同时外在形象的和谐、内在精神的和谐,故有两重规定。

从历史发展看,审美理想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2、审美趣味

(1)审美趣味的涵义

所谓趣味,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某些现象表现出的一种富有感情合个性特征的喜好合癖好。

所谓审美趣味,是人们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判断时的一种带有特定倾向性的主观爱好形式。

(2)审美趣味的特点

①审美趣味具有个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原因:

生理因素,它是人们感性官能的选择(俗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环境习俗因素,它直接联系着外部无限多样的感性世界(地域、风俗的差别);时代精神因素,不同时代文化的影响。

②审美趣味包含有普遍性与一致性的因素。

原因:

本能因素,人类感官结构大致相同(“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文化因素,人类心灵结构的基本一致(“心之所同然”)。

(3)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①要脱离庸俗趣味与低级趣味与要克服审美趣味的单一化。

②良好的趣味基于健康的体魄、天然的情趣。

③良好的趣味基于不断的文化修养。

3、审美标准

(1)审美标准的涵义

审美标准是参照审美理想和熔炼审美趣味而形成的评价审美对象的规范系统。

审美标准植根于审美理想,是存在于多样的审美趣味之中的具有同一性的观念,是人们在进行审美判断时所持的尺度。

①审美标准的相对性

依据人们生活实践的经验概括而成。

此联结着审美趣味,是审美趣味的概括化、抽象化。

②审美标准的绝对性

依据生命的健全生发而形成。

此联结着审美理想,是审美理想的观念化、知性化。

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与审美标准的联系:

审美理想的基本样态是由志性层面滋生的,审美趣味处于感性层面而有无限丰富的体现形式,审美标准则介于二者之间,它既是审美理想的凝练,又是审美趣味的综合。

终极意义上的审美理想是全人类的,审美标准一般具有特定群体的倾向,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的特点。

(2)审美标准的展开运用

艺术批评的根本标准是一元的,即审美理想。

它既适用于艺术品的形式,又适合于艺术品的内容。

艺术批评的具体标准是多元的,根据美(艺术品)的本体结构或人的心灵结构的各个维面,可分为四个基本标准,并由此产生四类艺术批评的基本模式。

①由感性层面产生“外观完善标准”,主要着眼于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完善、生动。

由此产生“印象—欣赏式批评”,即注重直观感受、排斥知性解析,不要求普遍适用性。

(如我国古代的“诗话”)

②由知性的评价方面生成“评价—价值标准”,主要参照人类或某特定群体的功利需要和道德要求。

由此产生“社会—道德批评”,按照某种价值尺度分析评价,判断具有特定群体性、时代性。

(如孔子评《诗经》为“诗无邪”)

③由知性的认识方面生成“认识-规则标准”,着重评判审美对象的内在结构法则、形式规范等。

由此产生“文本—规则批评”,把艺术品看做是独立自足的结构体,对此结构体进行客观、细致的剖析。

(出现于20世纪,俄国的形式主义、法国的结构主义。

④由志性层面滋生出“哲学意味标准”,要求洞察人生奥秘,显示人类生存的诗意。

由此产生“冥思—顿悟式批评”,把艺术世界看作理想家园,尽力发掘艺术品中的诗意成分,重在欣赏主体心灵的攀缘领悟。

(庄禅式的诗论画评)

二、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进行审美判断和形成美的形象的心理能力。

主要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想象力。

其中,审美感知力包括观察力和情绪感应力。

在审美活动前,审美能力以潜能形式存在于主体身上,审美过程凭借这些能力而展开。

通过审美及相关的活动,这些能力又得以发展和提高。

1、审美感知力

审美最初的心理过程是感知。

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合称。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知觉包含着意义,感觉则不然。

(1)审美感知力的特点

与日常的感知相比,审美感知力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整体性(综合性)

美感与人的全部感官有关,各感官在不同程度参与审美。

由此对外部事物形成完整表象,是形、色、声一体的动态景象。

(柳宗元《渔翁》: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形、色、声一体。

②情感性

在把握对象的外部形式时必然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体验。

审美的过程自始至终是情感的过程,表象中寄寓了人的情感。

(“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③创造性

审美感知不是对对象的被动反映,而是对对象的创造性发现,初步生成新鲜活泼的审美意象。

(2)审美感知力的构成

主要由两方面构成。

①观察力

指五种官能感觉对外部事物的信息的掌握,它指向事物的外部形式。

②情绪感应力

即主体在不同场合的情绪体验。

(3)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①多观察

主要提高观察力,使它敏锐而细致。

②多体验

主要提高情绪感应力。

艺术家的深入生活。

③发展联觉,培养通感

联觉,在审美感知中,各种感觉相互沟通并相互挪移。

通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大量存在。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

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词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

”(钱钟书《通感》)

通感在美感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感可以使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因为物质构成所造成的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2、审美理解力

(1)审美需要理解力

①在审美感知中已经包含有理解成分。

“眼力就是悟解能力”(阿恩海姆)

②在艺术创造中需要学习、理解前人创立的法则。

③艺术批评既是创作者审美能力的解读,又是接受者审美理解力的展开。

“对题材、人物、故事、情节以及技法、技巧的理智认识,经常构成欣赏的前提条件。

如果你不懂十字架的含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天鹅湖、魔笛的情节背景,你就没法‘看懂’、‘听懂’那些绘画、戏剧、舞蹈、歌唱。

”(李泽厚)

(2)审美理解力的特点

①审美理解失去了抽象形态。

在这里,情与理密不可分:

寓理于情,理在情中,理在境中。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

所谓冥合圆显者也。

”(钱钟书《谈艺录》)

在审美中,理解的发挥作用通常是不自觉的,它是一种直观。

然而这种直观中有理性存在,因而通常称之为理性直观。

②审美理解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

物无定释,因主体的情趣而异。

所谓“诗无达诂”。

(3)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①需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②主要取决于文化的修养。

③应该重视相邻艺术的熏陶滋养。

3、审美想象力

想象,在艺术美的创造中最为重要。

“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黑格尔)

(1)审美想象力的性质

想象是在原有的表象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表象的分化、重组和运动,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①审美想象力体现自由

想象是心灵中神志的活动。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

②审美想象力指向理想

想象力的自由活动具有潜在的方向性,指向生命的圆满与生存的自由。

③审美想象力实现创造

艺术意境本由心造,想象是心造过程。

黑格尔认为,想象力“有一种本能式的创造力”。

(2)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①储存丰富表象,积累生活知识

丰富的想象力倚靠丰富的表象储存和生活经验支撑。

想象的现实依据。

②正视审美欲望,蓄积炽烈情感

情感为想象提供动力,想象力的活跃往往直接由炽烈的爱恋情感推动。

③保持一颗童心,执着追求理想

理想潜在地为想象力导航,高远的理想总是引导想象力朝高尚的人生旨趣方面展开。

第3节审美与人格塑造

二、美育的根本目标在于造就完整人格

1、现代人格的畸形化与现代教育的弊端

近代以来的工业发展,除了造就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

如席勒所疾呼:

高贵的东西在解体,人们在走向两个极端:

一部分人表现出粗野和无法无天,一部分人表现出懒散和道德腐化。

(1)现代人格的畸形状态的表现形式

①感性执迷

一些人以满足物欲为自己生活的唯一目的,将吃喝玩乐等同于人生价值。

即使有对艺术文化的需要,也是片面追求感官的刺激和情绪的宣泄,对陶冶性情不屑一顾。

②知性失衡

马而库塞的警告:

大工业社会使人片面理性化,正在迫使人们成为单向度的人,有些人似乎成为一种“智能机器人”。

③志性遮蔽

这是一种更为普遍的且更为深入的现代病。

有些人没有人生信仰,没有精神寄托,即“失去灵魂”,志性的遮蔽使人失去安身立命之本,健全人生不容有这种残缺。

(2)现代教育的弊端

在世界范围内,现代教育的实用主义倾向处于主导地位,科学技术教育成为教育的中心和重心。

这样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把人类作工具来铸造。

由此,使学生的知性能力获得畸形发展,而人格的其他方面则不同程度地有所萎缩。

2、美育是塑造新人的全面教育

美育是指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特别是艺术教育来陶冶人的性情。

(1)审美教育是克服人格畸形化的有效手段

①可以将本能的感性欲求上升到精神文化的层次。

②可以恢复人的自然状态,恢复感官的敏锐性和心灵的丰富性。

③可以驱除志性被遮蔽的状态,获得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

(2)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塑造完整人格

审美活动涉及心灵的全域:

它执著于感性,指归于理想,在精神上使人生欠缺处得到补足:

低劣处获得升华,压抑处获得解放。

完整人格,可以说是感性、知性、志性三层面的全面展开,也可以是寻真、持善、求美的动态三维面的和谐统一。

一、审美需要人格完整

1、人格的内涵及其结构

(1)人格的内涵

人格又称“个性”,一般是指个体那些决定其特有的思想和行为的心身系统的动态结构,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

(2)人格结构

一般认为,人格结构包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气质、信仰和世界观等。

兴趣、爱好

信仰、气质、世界观

2、审美需要人格完整

(1)完满人格在审美时对普通事物常见常新

完整而自由的人格易于发现美与创造美。

“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那样美妙,每一朵花都温馨馥郁,令人喜爱不已,甚至在他见过许多花以后也是这样。

他所见到的第一千个婴儿,就像他见到的第一个一样,是一种令人惊叹的产物。

……对于这种人,甚至偶然的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事务也会使他们感到激动、兴奋和入迷。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2)要形成丰满的美的形象,主体必须要有完满的人格

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外部事物的形式美,但要形成丰满的艺术形象,就需要主体人格趋于理想样式。

“心境愈是自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

”(海德格尔)

二、美育的根本目标在于造就完整人格

三、艺术熏陶是美育的主要途径

1、艺术活动可以促使人格高尚化

对个体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于艺术活动,而艺术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纯洁人们的心灵,高尚人们的情怀。

(1)形式美引起心境的宁静与恬适

(2)艺术美对丑恶的批判,能使人与之划清界线

(3)艺术能振奋人的精神

2、艺术活动可以恢复人格的完满、达到人生的艺术化

(1)艺术活动能克服人格的畸形,让心灵的丰富性全面激活。

(2)艺术活动可以达到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的艺术化,就是把人生作为一种艺术品来创作。

同时,人生的艺术化就是坚持本色生活,或保持本真生存。

“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朱光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