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992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docx

青岛中考模拟试题

20XX年青岛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三)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8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Cl-35.5,Ca-40,Fe-56,Zn-65。

一、选择题:

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题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1.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

请你判断下列物质的运动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B.从空气中分离制氧气

C.菜刀保管不慎生成铁锈D.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3.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BCD

4.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浓硫酸B.植物油C.二氧化碳D.酒精

5.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A.烧瓶B.烧杯C.蒸发皿D.量筒

6.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以下是四个药品橱所存放的药品。

实验室购进一瓶硫酸铵,应存放于

ABCD

7.某品牌牛奶包装袋的营养成分表如下:

项目

每100g

营养参考值%

蛋白质

2.9g

5%

脂肪

3.6g

6%

碳水化合物

4.7g

2%

60mg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供能物质B.“碳水化合物”是指维生素,属于六大营养素之一

C.“钠”是指钠元素,其质量分数为60%D.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混合组成

8.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检验气密性D.加热液体

9.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

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风力发电B.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10..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一种氨基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半胱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N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胱氨酸属于有机物B.半胱氨酸属于氧化物

C.半胱氨酸分子由5种元素组成D.半胱氨酸由5个原子组成

11.菜刀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下列情况中,菜刀腐蚀由快到慢的是

①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②切湿咸菜后未清洗③切肥猪肉后放置

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12..今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18个“世界无烟日”。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要远离烟草,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香烟烟气中只有尼古丁有毒

B.市售香烟通常装有过滤嘴,所以吸烟对人体无害

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

D.香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13.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

R+CuSO4=Cu+RSO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C.该金属可以是Al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1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二氧化碳B.氧气、金刚石

C.硫酸钡、氢氧化钠D.铜、食盐

15.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B、NaOH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

16.下图中四个图象反映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用相等质量、相同浓度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水稀释

二、选择题:

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本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选对的得1分)

17.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该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

B.NaCl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

18.金属La的活动性比锌强,它的氧化物为La2O3,其对应的碱为La(OH)3,La(OH)3难溶与水,而LaCI3可溶于水。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而制得LaCI3的是()

A.La+HCIB.La2O3+HCIC.La(OH)3+MgCI2D.La(OH)3+HCI

19.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加入少量的水

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

20.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以下组合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u(Fe)

足量盐酸

搅拌,过滤

B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KCL(KHCO3)

加适量盐酸

搅拌,蒸发

D

NaCL(KNO3)

降温,结晶

21.小颖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

(1)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

(2)把Y和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X>Y>(H)>ZB.X>Y>Ag>ZC.X>Y>Z>AgD.X>(H)>Y>Z

22.有FeSO4、Cu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投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沉淀。

过滤,向沉淀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对上述固体沉淀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一定含有Zn②一定含有Fe③一定含有Cu ④可能含有Zn

⑤可能含有Fe⑥可能含有Cu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共4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4分,第25题7,共17)

23.从C、H、O、S、Ca、Cu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中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具有可燃性,可做火箭燃料的单质__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

(3)导致人煤气中毒的气体__________;(4)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___

(5)可用于灭火的是;(6)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

反应前后,碳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请写出下列各类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24.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颗粒极小的铁粉在空气中能够剧烈燃烧。

可见化学反应物的状态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

实际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请你归纳出其中三条、、。

生活中经常见到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有(叙述一例即可):

25.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XX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

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

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

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⑴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⑵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⑶结合生活中烧开水和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

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原因是

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共4小题,第29、30题各4分,共8分)

26.(7分)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它做制氧剂,供人们呼吸用。

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O2+2CO2=2K2CO3+3O2。

请你与小刚同学一起探究:

(1)如何在实验室验证这一反应。

(2)设计实验方案:

小刚以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超氧化钾为原料制取氧气,设计如右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3)进行实验:

A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认为小刚应从图1,图2,图3中选择。

B装置的功用是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

(4)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钾反应有气体生成。

(5)交流反思:

①实验过程中发现E中的石灰水出现少量的白色沉淀,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表明D中的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的现象。

27.某溶液由Na2CO3、Na2SO4、H2SO4、Cu(NO3)2、KNO3、NaCL溶液中的两种组成,某同学对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试根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进行分步推断,再综合推断该溶液的可能组成。

注:

推断结论中溶液的组成成分均用分子式表示。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对溶液组成分步推断的结论

①取溶液少许观察

溶液无色澄清

②取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PH=2

③向溶液中滴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⑤溶液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

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

氢氧化钙;

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

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方案

现象和结论

 

29.如图所示某同学探究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你认为(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如果认为不能,请你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帮助这位同学达到实验目的(说明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30.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35题2分,第36题6分,共8分)

31.小坤同学发现他家养的鲜花植株矮小,茎杆很细,叶片发黄。

便利用所学知识,施加了右图包装袋所示的化肥,这种化肥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此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是。

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批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

为检验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氢氧化钙样品11.4g于锥形瓶中,加入38.6g水,振荡形成悬浊液,放在电子天平上,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6%的稀盐酸,振荡后读取质量(如图所示)。

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

11.4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20XX年青岛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题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D

B

C

C

A

C

B

A

B

D

C

C

D

B

二、选择题:

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本题共6道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C

C

BC

BD

BD

B

说明:

①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②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选对的得1分。

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共3道小题,共17)

23.H2

(2)CH4(3)CO(4)CUSO4(5)CO2(6)Ca(OH)2(每空0.5分)

H2+Cl2

2HCl

;2H2O2

2H2O+O2↑;Fe+CuSO4=FeSO4+Cu(每空1分)

本题共6分,化学式错或未配平不得分;缺条件或气体生成符号扣0.5分。

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24.反应物的浓度(答具体物质浓度如氧气浓度也得分)、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催化剂等冰箱储存食物

每空1分,共4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25.(本题共7)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每空1分,共2分。

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若写开发乙醇汽油、天然气、可燃冰等不能减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均不给分。

⑴释放;(1分)

⑵CO2+H2O=H2CO3;(1分)

⑶大;(1分)

深海中,压强大,温度低。

(1分,压强和温度两种因素各0.5分)

3CO2+4Na=C+2Na2CO3(1分)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共5道小题,共25)

26.(每空1分,共7分)

(3)图2;变蓝;取出集气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O2。

(4)D中有少量CO2未参加反应并随气体进入E中生成CaCO3

(5)E中浑浊明显增加(填D中药品由黄色变为白色不得分)。

27.(每空1分,共7分)

①不含Cu(NO3)2(1分)②含H2SO4,不含Na2CO3(1分)

③可能含Na2SO4(1分)④不含NaCL(1分)⑤H2SO4.Na2SO4(1分);H2SO4.KNO3(1分)

注:

与答案不一致,不得分

28.本题共5分

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1分);

方案

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

将所得固体C加入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步骤②:

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①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OH)2

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OH)2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CO3

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CO3

(实验方案中每一步骤1分,每一个实验现象和结论1分。

实验方案中,只要答出操作要点,即可给分;步骤①中只要答出滴加酚酞试液即可给分,。

其他合理方案,同样给分。

29.(2分)步骤:

将铜置于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

铜表面有白色固体生成(有黑色固体生成也得分)

结论: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30.

(1)氯化钙

(2)过滤(3)结晶(4)盐酸

五、分析与计算(本题共2道小题,共10分)

31.6022.9kg

32.

(1)1.11﹪

(2)符合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