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6523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docx

巴勒斯坦以色列背景文件

背景文件

PART1:

历史渊源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犹太人遭遇多次镇压,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

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巴勒斯坦。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烈火。

犹太祭司奥克雷,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

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出版了《犹太国》,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

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掀起了推翻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和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

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全过程,从斗争的形式和特点,可以把巴勒斯坦问题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17年11月2日《贝尔福宣言》发表—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建立。

《贝尔福宣言》是第一份由一个大国把犹太人和巴勒斯坦联系起来的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后来得到各大国的赞同并列入国际联盟委任英国管理巴勒斯坦的训令之中,成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

从这个意义上说《宣言》是现代巴勒斯坦问题的起点。

这阶段,在巴勒斯坦舞台上主要有三股力量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英国人、犹太人及背后的国际犹太复国主义势力。

斗争的焦点是(犹太)移民和反(犹太)移民。

1917年11月,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民族之家”。

此后,犹太人开始从世界各地大批移民巴勒斯坦地区,阿、犹两民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占领巴勒斯坦。

1920年巴勒斯坦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地区。

1923年5月26日在巴勒斯坦的东部约旦王国成立。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

西方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英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

最后迫于各方的压力,英国政府于1947年4月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阿拉伯国未能建立。

第二阶段:

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70年代末、80年代初。

这阶段的基本事实是:

以色列国已经建立并日益强盛,而议拟中的巴勒斯坦国始终没有建立,它的土地先被埃及、约旦、以色列瓜分,后被以色列独吞。

在巴勒斯坦前台登场的是巴勒斯坦人及其组织、以色列国、阿拉伯各国,后台则是超级大国的争夺和勾结。

斗争的核心是消灭(以色列)和反消灭。

斗争的唯一形式是武装冲突、战争。

以色列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阿拉伯国家便向以宣战,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从此,巴勒斯坦问题演变成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全面冲突。

1964年5月,法塔赫成立,目标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同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下称为巴解)作为第一次出现的一个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组织宣布成立。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1973年“十月战争”后,巴解顺应潮流,加强了政治和外交领域的斗争,逐步从武装斗争为主转变为以政治斗争为主,提出“以色列撤离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在这里建立一个小型巴勒斯坦国”的主张。

此后,巴解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并在后来的1年中获得各国及各国际性组织的承认。

同年11月,联大“确认巴人民享有自决权”,授予巴解组织观察员的资格,随后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权力委员会。

第三阶段:

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现在还很难预计这个阶段要持续多长时间。

经过第二阶段流血的30年,中东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换取的是一个既简单又明白的结论:

巴勒斯坦和犹太人都不可能把对方赶进地中海,两个民族还必须在巴勒斯坦共存。

至于如何共存,以何种方式共存,正是这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这阶段的斗争形式以和平谈判、政治解决为主。

由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复杂性,谈判将是长期的、艰苦的,甚至打打谈谈,谈谈打打。

1988年11月,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且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1989年4月2日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开会一致推举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国总统。

1993年9月巴解经过艰苦的秘密谈判,巴以终于在美国的主持下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相互承认。

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

同年7月1日,阿拉法特在加沙创建了自治政府——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1995年9月28日,巴以在华盛顿签署巴第二阶段自治协议。

1996年1月20日,巴自治区举行首次大选,选举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并选出了由88名成员组成的立法机构——巴勒斯坦委员会,朝着“拥有自己的国家”迈出了重要一步。

阿拉法特

 

内塔尼亚胡政府上台后先后签署的《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均未得到有效落实。

1999年5月巴拉克政府上台,巴以于9月在埃及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

根据1993年巴以达成的奥斯陆协议,为期5年的巴勒斯坦过渡自治阶段应于1999年5月4日结束,并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建立巴勒斯坦国。

由于以利库德政府的拖延和其他原因,过渡阶段谈判工作未能按时完成,有关过渡自治的许多条款未能落实。

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于1999年4月29日决定推迟宣布建国。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

次年沙龙政府上台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此后国际社会一直为巴以和解尝试各种努力,推出了四大和平计划2001年的“米切尔报告”和“特尼特停火计划”;2002年的“阿拉伯和平倡议”;2003年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但最后还是没有根本改变巴以的激烈冲突。

2006年2月,巴解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宣布以耶城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将在年内诞生。

7月3日,巴解中央委员会宣布,将在今年9月13日宣布建国,同时责成巴解中央执委会采取措施,完成宣布建国和落实国家主权的有关事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仍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将是巴以和平进程的必然结果,但巴勒斯坦的建国之路仍将是艰难曲折的。

PART2:

巴以和平谈判进程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长达半个多世纪,涉及两个民族宗教、文化、领土等多方面根深蒂固的矛盾。

为解开阿以特别是巴以之间这个理不清、剪不断的死结,多年来,国际社会为之做出了巨大努力。

1991年10月,中东和会在马德里召开,确立“土地换和平”基本原则,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随之作出历史性决定:

通过谈判实现巴以和平。

1992年1月,中东问题多边会谈在莫斯科举行,会谈涉及军控与安全、水资源利用、难民安置、经济合作、环境保护5个重要地区性问题。

1993年9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规定巴在加沙和杰里科首先实行有限自治。

之后以军开始撤离所占领土,巴逐步接管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

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归属、犹太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1996年5月内塔尼亚胡出任以色列总理后,提出以“安全换和平”取代“土地换和平”原则,巴以和谈进程搁浅。

此后,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1996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

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

最终协议。

1999年11月,巴以双方在加沙与以色列交界处的埃雷兹检查站举行仪式,宣布正式启动以巴最终地位谈判。

同年11月8日,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代表团在巴勒斯坦拉姆安拉举行首次会议。

此后,巴以双方就最终地位谈判举行过多轮会谈。

由于双方分歧严重,谈判时断时续。

2000年9月28日,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

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断。

2003年4月,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共同制订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路线图”包括三阶段内容,旨在结束巴以冲突并建立巴勒斯坦国。

2007年11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安纳波利斯主持召开中东和会,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重启中断7年的和谈。

2007年12月27日,奥尔默特和阿巴斯在耶路撒冷举行自安纳波利斯会议以来的首轮会晤。

此后,双方基本上定期举行会晤。

2008年2月27日至3月3日,以色列以回应火箭弹袭击为由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约12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阿巴斯随后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所有谈判。

2008年4月7日,巴以领导人同意继续定期举行会谈。

2008年7月30日,奥尔默特宣布不参加执政党前进党的初选,并将于新领导人选出后辞职。

此后以政局进入过渡期。

尽管巴以谈判仍时有举行,但以政局动荡和巴内部纷争使得本已鲜有进展的双方和谈更加迟滞不前。

2008年12月27日至2009年1月18日,以色列以回应火箭弹袭击、恢复南部地区稳定为由对加沙地带发动“铸铅行动”,造成约14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和大规模基础设施破坏。

巴方因此再度宣布中断与以色列的谈判。

2009年1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前参议员米切尔为中东问题特使。

此后米切尔频繁往返于华盛顿和中东地区,以期恢复巴以和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2009年6月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首次公开表示支持两国方案,但同时提出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必须非军事化。

此外他以保障犹太定居者正常生活为由,拒绝完全冻结定居点建设活动。

2009年9月22日,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和阿巴斯在纽约举行三方会谈。

这是自内塔尼亚胡上台以来以巴领导人首次会面。

三方会谈未能促成以巴复谈。

2009年11月25日,内塔尼亚胡宣布此后10个月内暂停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内的新建设项目,并敦促巴方利用这一机会恢复和谈。

巴方表示不会在以方完全冻结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建设活动前回到谈判桌。

2009年11月26日,以色列外长利伯曼称:

“现在是由巴勒斯坦来决定是否继续和平谈判了。

”利伯曼表示,以色列方面已经做了“该起到促成作用的事”,“巴勒斯坦将再不必担忧我们的内部考虑的基础之上,作出他们的考虑”。

2009年12月15日,正在巴黎访问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外长里亚德•马勒基指责以色列的实际行动与其承诺停止定居点扩张的表态背道而驰。

他说,如今以色列不仅没有停止定居点扩张,反而加快了扩张定居点的进程。

以方“全面”停止定居点扩张是重启巴以和谈的先决条件,仅仅实现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所提出的“部分和平”是不够的。

当日新闻发布会前,库什内与马勒基在法国外交部分别代表法巴双方签署了法巴伙伴关系框架协议。

按照该协议,法

国将在3年时间内以每年6800万欧元的投入,支援巴勒斯坦政府建设、基础设施工程、高等教育等领域,并对其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2010年3月3日,阿盟外长会议在开罗发表声明,支持巴方先与以色列展开间接谈判,为期4个月。

但声明强调,间接谈判不应自动升级为直接谈判,而且在进入直接谈判之前,以方必须完全冻结定居点建设活动。

巴勒斯坦方面一直坚持,若以色列不全面停止在巴被占领土上兴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不会与以方举行会谈。

2010年7月5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5日下午与巴勒斯坦过渡政府总理法耶兹在耶路撒冷举行闭门会晤。

这是自2008年底加沙冲突以来,以巴官员举行的最高级别双边会见。

以方发表一份简短声明说,巴拉克与法耶兹在会晤中讨论了安全和经济议题,以及以色列放松封锁后对加沙地带的物资援助问题,声明说,“双方同意今后继续保持以国防部和巴总理办公室之间的直接联系”,以便加强双方在一些事务上的沟通和协调。

2010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今年九月犹太定居点冻结期结束之前恢复直接和平谈判。

他是6日在白宫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面后做出这一表态的。

两位领导人还淡化了美以之间存在任何争执的说法,奥巴马总统说,美国与以色列的联系是“牢不可破”的。

奥巴马赞扬了内塔尼亚胡总理宣布放松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封锁的做法。

2010年7月11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回应说,眼下恢复直接谈判“毫无意义”,只有双方正在进行的间接谈判取得进展,巴方才会同意“面对面谈判”。

阿巴斯表示,存在一年之内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

“我们将不遗余力、勤奋不懈地工作,以确保这轮谈判达成其目标。

”阿巴斯同时再次呼吁以色列停止所有定居点建设,强调现在是实现和平、结束以色列占领和建立巴勒斯坦国的时候。

他说,巴方要求以停建所有定居点,这并非给直接和谈设定“前提条件”,而是要求以方履行其已同意履行的“职责”。

2010年9月2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华盛顿重启旨在解决巴以之间所有最终地位问题的直接谈判。

双方同意着手就巴以永久和平达成一份框架协议。

阿巴斯重申了反对犹太人定居点的立场。

他说,“巴以直接谈判只能进行1个月,如果以色列政府停止犹太人定居点建设,我们同意谈判可以延长,继续进行。

如果不能延长,我们就退出巴以直接谈判。

阿巴斯进一步强调,“巴以谈判开始阶段应该进入实质性问题,首先谈边界问题,然后再谈安全问题,边界问题是我们关心的重点,而以色列关注安全问题。

”他说,“边界问题达成了协议,并划定了边界,也就找到了解决耶路撒冷问题、水资源、定居点以及难民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9月9日,在埃及开罗,示威者用路灯支柱撞击以色列使馆前的防护水泥墙

2010年9月14日,当地时间1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以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埃及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展开三方会谈。

之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表示,实现中东和平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巴以双方首先要找到解决犹太人定居点问题的方法。

以色列冻结扩建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禁令将在9月26日到期,巴勒斯坦希望以方能够延长禁令,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直持否定态度。

2010年9月27日,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说,法国将邀请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下月赴法国商谈中东和平进程。

萨科齐重申法方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呼吁以色列延长对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停建令。

阿巴斯也在会上再次要求以方延长停建令期限,

2010年10月12日,巴勒斯坦方面拒绝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以停止修建犹太定居点换取巴方承认以色列为犹太人国家的提议。

巴方代表指出,巴勒斯坦人已经承认了以色列国,而目前阻碍和平进程的是非法修建的犹太人定居点。

2010年11月2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21日在开罗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谈后重申,如果以色列不全面停止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定居点建设,巴勒斯坦方面就不会接受美国提出的恢复巴以直接谈判的建议。

以定居点建设问题是巴以直谈的主要障碍之一。

本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纽约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7小时,向以色列开出了“援助换停建”条件,希望以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支持换取以方暂停定居点建设90天。

2010年12月8日,对美国政府表示放弃劝说以色列缓建约旦河西岸定居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8日相互指责对方是和谈未能重启的障碍。

以色列内阁秘书华希尔表示,问题“不在以色列一方”,而应归咎于巴勒斯坦方面提出的前提条件。

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秘书长拉伯则指责以色列人为设置障碍与先决条件,导致美国的“失败”。

阿巴斯说,他希望欧盟能够接替美国的角色,继续敦促以色列恢复停建令。

欧盟发言人当天则表示,对以色列未能恢复停建令表示遗憾。

欧盟同时重申,以色列这种建造犹太人定居点的方法是违反国际法的,是对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一个“阻碍”。

报道称,在美国宣布尝试说服以色列恢复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冻结令的努力失败之后,以色列方对此表示欢迎。

不过美国表示,将尝试其他方法,推动巴以直接和谈进程向前发展。

从巴勒斯坦方面的态度来看,巴以直接和谈难出现乐观前景。

2011年1月3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强调,由于以色列顽固地坚持定居点政策而美国又执意偏袒以色列,巴以谈判不可能再继续进行。

为结束以色列的占领,正考虑使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国际托管。

2011年3月9日,为使处于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重新启动,欧洲制定了新的方案。

英国、法国和德国联合制定了使巴以谈判重新启动的方案。

三国保证,在将召开的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会议发表一项声明,采取具体行动使巴以开始直接谈判。

三国代表一起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进行了会见,并阐述了欧洲三国的方案。

其中包括有关四方声明的部分内容,即巴勒斯坦同意回到谈判桌旁,而以色列停止定居点建设等。

2011年4月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7日敦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打破中东和平进程停滞状态,力争今年9月取得进展。

她同时表示,德国不会单方面承

认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2011年5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威胁称,如果以色列不同意与巴勒斯坦进行和平谈判,英国准备在9月份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个独立国家。

2011年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法国多维尔表示,西亚北非局势的变化为巴以和谈尽快取得进展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法国和美国领导人希望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尽快重启中东和平进程。

2011年6月3日,奥地利副总理兼外长施平德勒格在维也纳呼吁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地区修建定居点,从而通过这一步骤使得巴以和平谈判进程得以重启。

2011年8月29日,约旦外交大臣纳赛尔•朱达呼吁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以两国方案为基础重启和平谈判,最终解决巴以问题。

PART3:

现状一.巴请求入联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2011年9月15日宣布,将于9月23日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申请。

巴勒斯坦过渡政府外交部长马利基当天在拉姆安拉对新闻界说,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将于23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并将在演讲结束后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申请。

马利基特别强调,巴勒斯坦要求成为具有完整资格的联合国会员国,而非观察员国。

他说,巴勒斯坦目前已经得到所有阿拉伯国家、大多数南美洲国家、非洲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和不结盟运动的支持。

阿巴斯(左)向潘基文递交巴勒斯坦“入联”申请文件

巴勒斯坦现为联合国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

根据联合国规章,申请成为联合国会员国,需要经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推荐,然后在联合国大会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会员国支持。

联合国现有193个会员国。

按巴方的说法,有望获得“超过160票”支持。

尽管寻求入联,巴方同时给以方一个台阶下。

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高级助手尼默尔•哈马德14日告诉以色列军队电台,就巴方提出的两个条件,如果以方仅满足其中一项,巴方将同意重启和谈。

巴方的两个条件是:

以色列立即停止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建设;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界”将以1967年战争前的边界线为基础。

巴方寻求建国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最后机会”,因为在以色列强硬和顽固立场面前,无数谈判努力都付之东流,巴勒斯坦只好自己行动起来。

这同时是巴勒斯坦人对奥巴马向以色列妥协行动表现出“深度失望”的结果。

同时,埃及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尤其是埃及外交政策的变向,即不再追随美国和以色列,而改为更多地站在巴勒斯坦一边,使巴方对宣布建国有了“更多底气”。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中东历史系教授迈克尔认为,巴方这一举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目前来看,巴方还难以获得足够支持,巴方主要目的是想借此向以施压。

以色列前国防部长摩西•达扬30年前曾说过,阿拉伯国家想同以色列实现和平必须经过双边谈判,通过国际社会施压是根本行不通的。

旅居法国的阿拉伯裔学者穆萨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观点。

他认为,1947年的联大决议是以色列合法建国的依据。

然而历史证明,这个决议没有给巴以双方带来和平。

巴方到联合国大会寻求解决方案代表了一种思路转变,但要想永久解决巴以问题,则应该研究如何使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在一个国家共存的方案。

二、各国态度:

1、美国:

由于以色列是美国重要盟友,再加上以色列对于美国政治拥有重要影响力,美国早已明确表示,如果巴勒斯坦在联合国寻求正式会员国身份,它将行使否决权。

2011年9月8日,白宫宣布,奥巴马决定在联合国安理会,对巴勒斯坦以一个完全国家的身份加入联合国的要求投反对票,这将使巴勒斯坦建国的议案在安理会被否决。

这是奥巴马首次对巴勒斯坦建国做出如此公开的声明。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8日表示,美国反对巴勒斯坦在联合国寻求独立建国的举动,认为这只能通过谈判实现,如果联合国安理会就此举行投票,美国将行使否决权。

尽管自巴方表示将前往联合国寻求正式会员国身份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持反对态度,但这是首次明确表示将行使否决权。

纽兰说,美国政府仍在进行外交努力,希望巴方认识到前行的最佳路径是回到谈判桌前,而非前往联合国采取行动。

她表示,美国在巴以问题上寻求一个双方都认同、能够持久、走向和平的结果,而单方面在联合国采取行动将使之更难实现,双方将背道而行。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黑尔和白宫中东问题首席顾问丹尼斯罗斯目前正在中东地区就阻止巴勒斯坦谋求联合国会员身份一事展开斡旋。

当地时间7日,黑尔在拉姆安拉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举行会谈,然而双方仍然存在极大分歧,斡旋前景一片灰暗。

有分析指出,美国力阻巴勒斯坦“入联”是必然之举;然而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是“费力不讨好”,很可能各方都对美国的努力产生不满情绪。

在与黑尔举行会谈后,阿巴斯办公室发表声明,认为美国对巴勒斯坦谋求联合国会员席位的阻挠是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轻蔑”,阿巴斯还表示“不管面临何种反对和压力”,巴勒斯坦都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寻求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会员国地位。

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美国在巴方可能申请“入联”前不足两周时展开的斡旋基本上很难取得进展。

沙特前驻美大使图尔基•费萨尔亲王近日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批评奥巴马由于大选因素屈服于特殊利益集团及国会的压力,从迫使以色列做出实质性让步的立场上退却,巴勒斯坦因而只能前往联合国寻求承认。

他警告说,如果美国否决相关决议,对美国与沙特关系将带来灾难性影响,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距离也将再次拉大。

由此可见,巴勒斯坦申请入联,实实在在地将了美国一军;在彰显国际社会

巨大道义支持的同时,也将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国际孤立”暴露在世人眼皮底下。

毋庸赘言,这可不是什么“光荣孤立”,因为在巴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