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649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docx

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

三、液压传动与压下装置

200·什么叫液压传动。

它有哪些优缺点,冷带钢车间哪些设备采用液压传动?

目前常用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电力传动、液体传动和气体传动等。

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叫做液体传动,它包括液力传动和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是指利用密闭工作容器内液体压力能来进行传动的方式。

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点是:

(1)易于减速,从而可获得较大的力和扭矩,并能实现较大范围的无级变速,使整个传动系统简化。

(2)易于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可以直接驱动工作装置。

各液压元件间可用管路连接,故安装位置自由度多,便于机械的总体布置。

(3)能容量大,即较小质量和尺寸的液压件可传递较大的功率。

由于液压元件的结构紧凑、质量轻,而且液压油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所以液压系统的惯性小、启动快、工作平衡,易于快速而无冲击地变速与换向。

(4)液压系统易于实现安全保护,同时液压传动比机械传动操作简便、省力,因而可提高作业质量。

(5)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本身就是润滑油,可使各液压元件自行润滑,因而简化了机械的维护保养,有利于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于组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从而可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7)与电动、气动系统相配合,可设计出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的传动及控制系统。

液压传动与其他传动方式相比也有缺点,例如:

(1)液压油的泄漏难以避免,外漏会污染环境并造成浪费;内漏会降低传动效率,并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因而液压传动不适用于要求定比传动的场合。

当前液压传动比机械传动的效率低,这是许多机械传动还不能被液压传动取代的主要原因。

(2)液压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传动机械的工作性能,因此在低温及高温条件下,均不宜采用液压传动。

(3)液体流动过程中压力损失大,不适用于远距离传动。

(4)零件加工质量要求高,因而目前液压元件成本较高。

由于液压传动有其突出的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各个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冷带钢生产车间里,采用液压传动的设备和机构也特别多,例如钢卷输送步进梁、钢卷小车、压板和导板机构、液压轧机、轧机工作辊和支撑辊及接轴的平衡装置、液压弯辊装置、换辊装置、卷取机卷筒胀缩机构、剪切机、各连续作业线的带钢跑偏控制装置等。

车间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愈高,则采用液压传动的设备和控制系统也愈多。

201.液压系统是由哪些装置组成的。

系统怎样进行调试?

一个能完成能量传递的液压系统由4部分组成:

(1)油泵。

其职能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它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

目前常用的油泵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和螺杆泵等。

(2)执行元件。

其职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执行元件包括油缸和油马达。

(3)控制调节装置(各种阀类)。

其职能是控制和调节各部分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以满足机械的工作要求。

(4)辅助装置。

辅助装置主要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件、蓄能器等。

液压系统就是根据机械的工作要求合理地选择和设计上述各液压元件,将它们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使其完成一定的工作循环。

要看懂液压系统图,首先要知道液压元件的符号。

我国已规定了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GB786-76液压及气动图形符号)。

液压系统的调试一般按外观检查、空载调试和负载调试等3个步骤进行。

外观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1)各个液压元件及管道安装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可靠。

例如油泵的吸人口、排出口和旋转方向,与油泵上的标记是否相符;又如各种阀的进油口、出油口及泄油口的位置有无错误。

(2)有无切屑、冷却液、磨粒、灰尘及其他杂质落入油箱,各液压部件的防护装置是否齐备和完好。

(3)油箱中的油面高度和所用油液是否符合要求。

(4)系统中各液压元件、油管和管接头的位置是否便于安装、调节检查和修理,压力计等仪表的安装是否便于观察。

空载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系统的各元件、辅助装置工作是否可靠,工作循环或动作次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试车步骤如下:

(1)使油泵在卸载状态下运转,检查油泵的卸载压是否在允许数值内,是否有严重的噪声,油箱中油液的表面是否有泡沫,油液面高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等。

(2)使油泵处于工作状态下运行,并使工作油缸以最大行程完成多次往复运动,以排除积存在系统内的空气,并检查所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如溢流阀、压力继电器等)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检查方法可用挡块使工作部件停止移动,通过观察相应管路中的压力表,以证实安全防护装置在规定压力下工作是否可靠),检查液压系统各元件及管道有无外泄漏,内泄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对多缸系统,检查各缸动作是否协调,顺序是否正确,还需检查启动、换向和速度换接时的运动平稳性,不应有爬行、跳动和冲击现象。

(4)检查油液的温度,不应超过规定值。

负载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液压系统的各回路在系统工作状态下能否实现预定的工作要求。

202.液压系统怎样进行操作和维护?

液压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应注意下列几点:

(1)要了解所操作的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熟悉各控制按钮和手柄的作用、方向、高低速位置、高低压位置和中间位置。

(2)保持油箱正常油液面。

油缸的容量较大时,试车后由于油进入系统,油箱油液面会下降,因此必须补油;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液压系统的泄漏,油箱的油液面也会下降,故应经常检查和补油。

(3)保持液压油的清洁。

液压油应定期检查,在油箱中取样与新油作比较,观察其色泽、黏度有无变化,有无沉淀和杂质,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油应加以更换。

一般每半年到一年换油一次,在高温、潮湿、多粉尘的情况下连续工作的系统,要缩短换油周期。

换油时要清洗油箱及滤油器,注油时应用120目以上的滤网过滤。

在擦拭油泵、阀和油箱时要极力防止棉丝布屑落人油中。

(4)油泵启动前,检查各种手柄,包括液压系统上的和机器上的手柄都应在空挡位置;调整好行程开关挡块,并检查溢流阀、安全阀是否灵活有效。

油泵初次启动时,最好先向泵内注油,这样出油快,并可防止油泵在启动时由于无油润滑而损坏零件。

检查无误时,才能启动油泵电机,使油泵空载运转,如发现油泵无油输出时,应立即停车,以防油泵损坏。

(5)油泵启动后,应“听检”各部分声音是否正常,压力表指示是否在限值范围内,调定安全阀,使油压保持规定数值。

(6)试运转各操作手柄或按钮,从慢速(指可调速者)开始观察各个回路有无不正常情况,行程开关是否起作用,设备和液压系统是否有振动。

(7)试运转时,要检查液压油、泵壳、轴承等处温度是否正常,一般应为30~50℃。

管道有无漏油,密封是否良好,连接螺丝是否有松动现象。

(8)试运转时,调整自动工作循环和顺序动作,检查各操作阀变换运动或方向时,是否有振动、噪声、爬行、冲击等现象。

(9)试运转时,对油泵工作压力、卸荷压力、压力继电器工作压力、快速行程压力等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规定。

(10)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如振动、噪声、压力、温度,如有不正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故障排除后方能继续工作。

(11)操作结束时,应将全部控制手柄放在空挡位置,然后切断电源。

液压系统在安装、使用和维护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各项安全事项:

(1)电机传动到油泵的安全装置的保险功率,一般不能超过油泵公称压力功率的30%;

(2)凡是电动机带动的元件均应装安全防护罩;

(3)所有螺钉、销子等紧固件必须配全、装紧;

(4)一切联锁和锁紧装置必须校正;

(5)压力表、温度表等检查用仪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

(6)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时,禁止在工作状态下进行检查、拆装、调整;

(7)在试运转及试验时,不得靠近高压管道;

(8)当打开放气阀时,不能对着放气喷射方向看;

(9)高压系统内的微小喷泄,也应停车修理,严禁用手去堵塞或试探,要防止液压油伤人;

(10)蓄能器注入气体后,不得拆开或松螺钉。

需拆开时,必须放尽气体,确认无压力后才能进行。

203.齿轮油泵是怎样工作的。

其常见故障是什么。

怎样排除?

齿轮油泵壳体内有一对齿数相同的外齿轮相互啮合。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如图4-44所示。

在齿轮脱开啮合的地方,形成部分真空即齿隙空间,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油腔并填满齿隙空间。

在齿轮开始啮合的地方,齿隙空间中所存在的油液受到挤压,形成高压油并被排挤出去。

由此可见,外啮合齿轮油泵是靠齿轮齿隙空间容积的变化来吸油与排油的。

图4-44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图齿轮油泵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见表4-21

图4-44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表4-2l齿轮油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不打油,输油量不足或压力不够

泵轴不转动

轴上漏装键,联轴器松动

旋转方向错误

纠正电动机转向

吸油管或滤油器堵塞

疏通管道,清洗滤油器,除去堵塞物或更换新的

各连接处有泄漏,引起空气混入

检查各连接处,拧紧松动的螺钉,更换破损的密封垫

油液黏度大或油液温升过高,黏度过小

油液应根据温升变化来选用

轴向间隙或径向间隙过大

修复或更换有关零件

噪声严重,压力波动

吸油管及吸口滤油器堵塞,吸口滤油器容量小

排除脏物,使吸油通畅,改用容量合适的滤油器

从吸入管或轴的密封处吸人了空气,油中有气泡

在连接部位或密封处加点油,若噪声减小,可拧紧接头处螺钉或更换密封圈,回油管口应在油面以下,与吸油管要有一定距离

油液黏度太大

更换黏度适当的油或用加热器预热

齿轮本身的齿形精度不高

更换齿轮或对其研磨侈接

泵与联轴节不同心或擦伤

调整使其同心,排除擦伤

油封损坏

更换,以免吸人空气

油泵转动不灵活

泵与电动机的联轴同心度不好

调整使其不同心度不大于O.2mm

油液中杂质被吸入泵体内

严防灰砂、铁屑及冷却水等进入油箱内,保持油液洁净

轴向间隙及径向间隙过小

修配有关零件

装配不良,轴与盖板孔同心度不好,长轴的弹簧固紧脚太长,滚针套的质量差

根据要求重新进行装配

204.叶片油泵是怎样工作的,其常见故障是什么。

怎样排除?

叶片油泵是由转子、叶片、定子以及端面配油盘等组成的。

单作用叶片油泵的工作原理如图4-45所示。

定子的内表面是一个圆柱面,转子相对于定子偏移一个距离e。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始终紧压在定子的内表面上,并沿着转子上的径向槽作往复移动。

端面油盘上开有两个窗口,一个叫吸油腔,一个叫排油腔。

当转子逆时针旋转时,左边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的空间容积逐渐变大,形成局部真空而吸油;右边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的空间容积逐渐缩小,形成排油状态。

这就是叶片油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油泵具有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价格较柱塞油泵便宜、输油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单作用叶片油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工作压力及容积效率比齿轮油泵高等优点。

在轧钢设备中,工作压力在2.5-14MPa时采用叶片油泵。

图4—45单作用叶片油泵的工作原理图

叶片油泵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见表4-22。

表4-22叶片油泵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故障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油液吸不上,没有压力

电动机转向错误

纠正电动机转向

油液面过低,油液吸不上去

定期检查油箱油液,并加油至油标规定线

叶片在转子槽内配合过紧

单配叶片,使各叶片在所处的转子槽内移动灵活

油液黏度过大,使叶片移动不灵活

更换黏度较小的10号机械油

泵体有砂眼,高低压油互通

更换新的泵体

配油盘在液压油作用下变形,配油盘与壳体接触不良

修整配油盘的接触面

输油量不足,压力提

不高

各连接处密封不严,吸人空气

检查吸油口及各连接处是否泄漏,紧固各连接处

个别叶片移动不灵活

不灵活的叶片应单槽配研

轴向间隙及径向间隙过大

修复或更换有关零件

叶片和转子装反

纠正转子和叶片方向

定子内环曲面起线,致使接触不良

放在内圆磨床上修磨

配油盘内孔磨损

严重损坏时需更换

转子槽及叶片的间隙过大

根据转子叶片槽单配叶片

叶片和定子内环曲面接触不良

修磨

吸油不通畅

清洗滤油器,定期更换工作油液,并加油至油标规定线

噪声严重

定子曲面表面拉毛

抛光定子曲面

配油盘与内孔不垂直

修磨配油盘端面或叶片侧面

配油盘压油腔的节流槽太短

用什锦锉适当惨长,当一片叶片通过节流槽时,相邻的一片应开启

主轴密封圈太紧(用手摸轴和端盖有时烫手)

适当调整密封圈

叶片侧角太小.叶片运动时作用力有突变

将原叶片一侧O.5×45。

的倒角改为l×45°,或加工成圆弧形

叶片高度尺寸不一致

同一组叶片的高度不能超过O.Olmm

吸油密封不严,空气侵入

加足油液,加大吸油管道面积,清除滤油器污物,更换黏度较小的油液

联轴器安装不同心或松动

修理联轴器

电动机转速高于油泵额定转速

降低电动机转速

205.控制阀分哪几类。

各有什么作用。

有哪些共同的要求?

控制阀的作用是用来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的方向,以满足执行机构对力、速度和运动方向的要求。

根据用途和工作特点的不同,控制阀主要可分为以下3类:

(1)压力阀:

如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卸荷阀、平衡阀、背压阀、压力继电器等。

这些阀都是利用弹簧力与液压力相平衡的条件,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或通过压力来控制油液的通断。

(2)流量阀:

如节流阀、调速阀、行程调速阀等。

这些阀都是利用一定的开口形式(如针形、槽式、缝隙式、薄刃式)和一定的通流截面来控制流量,从而控制执行机构的速度。

(3)方向阀:

如单向阀、换向阀、减速阀、充填阀、截止阀等。

这些阀用来控制液压系统油路的换向、顺序动作及卸荷等。

各种控制阀作为液压系统的控制部分,其共同要求是:

(1)动作灵敏,工作可靠,冲击和振动小;

(2)阻力损失小;

(3)密封性好,不允许有外泄漏;

(4)结构简单,通用性大;

(5)价廉,耐用。

其中换向阀的形式很多,一般按阀芯的工作特点、不同的工作位置和阀体接通的道路数以及控制方法来分类,例如:

电动二位四通阀、电动三位四通阀、液动二位四通阀、液动三位四通阀等。

根据阀芯运动方法的不同,这种阀可分为转阀和滑阀两种;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手动换向阀、电磁换向阀、液动换向阀和电液换向阀等。

熟悉各类控制阀元件的图形符号有利于看懂液压系统图。

各元件的图形符号与元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有关,掌握示意图表示的规律性,有助于熟悉和记忆液压元件的符号。

压力及流量控制阀元件都用一个方框表示阀的基体,然后根据元件的机理简化地加以表示。

溢流阀、顺序阀和减压阀等压力阀(图4-46)都是利用控制液压油推动滑阀压缩弹簧进行工作的,所以方框一侧都有一个弹簧,弹簧的对面都是用虚线表示的控制液压油。

溢流阀与顺序阀都是由进口的压力来控制的,所以阀呈常闭式,框中的箭头表示滑阀是平行错开的,与进出口不连成一线。

减压阀是保证出口压力的,所以由出口来油控制,为常开式,框中的箭头表示滑阀与进出口连成一线。

节流阀的符号(图4-47)是两段小圆弧夹着流动的油液。

加一横斜箭头,表示流量可调;在节流前再加另一个横斜箭头,表示带有压力补偿的调速阀。

在框侧有流回油箱符号的表示分路节流。

方向阀如图4-48所示,换向阀主体以相连的几个方框表示,几个方框就表示几位;每个方框内有几个出管连接,就表示几通。

二位换向阀的常态一般看左方框,三位换向阀的常态看中间的方框,各型号机能用与连接通道符号相似的英文字母代号称呼。

图4-46压力阀图形符号

单向阀的符号是在方框内有钢球和锥凹。

入口方向再加虚线的,为液控单向阀。

图4-47节流阀图形符号

图4-48方向阀图形符号

206.怎样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各种液压元件都有额定的使用寿命,如何防止液压元件过早损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是一个很有经济价值的问题。

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油质选用、油液过滤、油温控制、压力大小、载荷变化、维护保养等。

为了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油质要适当。

不同牌号的油混合后,可能引起油质的恶化,增加产生故障和损坏的机会。

选择油液黏度要适中,黏度太大吸油困难,容易产生气蚀;黏度太大或太小,都会造成严重的温升。

(2)保持油净,防止污染。

正确的过滤加上对过滤器合理的维护,可以减少70%以上的故障。

尤其是伺服阀,对污染油液更为敏感。

油质污染对元件的寿命影响最大,所以应当特别予以重视。

(3)控制油温要适中。

油温过高时,油膜破坏,磨损加剧;机械热变形严重,间隙减小,滑阀卡死不灵,磨损也加剧;橡胶密封件变形老化,失去密封机能;油液氧化,析出沥青等沉淀物,堵塞节流小孔,降低元件的使用寿命。

油温太低,压力损失大,吸油阻力大,产生气蚀、振动和撞击,降低元件使用寿命。

(4)工作压力尽量低。

一般工作压力降低后,液压元件的寿命都可相应提高。

(5)工作载荷突变少。

工作载荷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影响着油泵(如滚动轴承)的疲劳点蚀,也影响着缸体、弹簧及某些承受交变应力的零件疲劳损坏。

(6)油泵转速宜稍低。

油泵的实际转速相对额定转速减小时,其寿命可成比例地提高。

因此,转速宜偏低(当然要在允许的最低限度之内)。

(7)使用中注意加足油。

油液不足时,吸油困难,将会产生噪声、振动和气蚀,影响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207.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处理?

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见表4-23。

表4-23液压油污染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污染现象

朽染原因

处理方法

油变成白浊

色(空气侵入)

吸油管、压油管流速较高部位的管道接头不好

使泵运转,在管接头处注油,根据异常声音的变化,找出入气之处并封闭

泵的油封不好

更换油封或降低吸油阻力

油管等处密封不好

更换油封

蓄能器皮囊破损

更换皮囊

液压元件有的密封不好

更换密封,使元件安装位置低于油液面或安装逆止阀

油箱中有气泡

使回油管在油液面下或修改油箱不适当的结构

工作油不好

采用消泡性能好的油

油变成乳白

色(水侵入)

从油箱通气孔浸入水

空气潮湿时.油槽的放池管应每月拆开一次,检查油槽下部,并排水

水管式油冷却器破损

修理冷却器

因结构不好或管理不善从油箱顶板侵入水

除通气孔外,油箱应完全密闭

有固体杂物

装配中的切屑、污垢、焊渣、砂土

等未清除

酸洗、充分冲洗

从油箱顶板侵入

除通气孔外,油箱应完全密封

从注油口浸人

加油时应使用过滤器,运转中应以螺塞塞牢注油口

泵阀之类的磨损粉末

定期检查液压油,若杂质含量超过规定量即应换油

油箱内壁的油漆脱落

应在涂漆前做好清理工作,使油漆不致脱落

有树胶状

黏着物

密封件被工作油浸蚀

采用耐油的密封件

蓄能器皮囊受到不适当液压油的浸蚀’

采用不燃液压油时更应注意

油箱内壁的涂料变质

应采用充分耐油的涂料

液压油变质

采用抗氧化性能良好的液压油,酸值超过规定时,应更换新油,黏着物须用冲洗方法预先清除

208.拆装液压传动装置时应注意什么?

拆装液压传动装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防止铁屑、灰尘、纤维杂质及其他机械杂质等脏物落入油箱,避免乳化液、水分等进入液压系统。

(2)液压元件安装前,应用煤油清洗并在试验台上试验合格,然后安装。

(3)各种自动控制仪表如压力计、电接触压力计、压力继电器等,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校验。

(4)换向阀的安装一般应使其轴线在水平位置。

5)为避免损坏电动机轴和油泵轴,电动机与油泵应采用弹性联轴节传动,并应保证两轴同心,不同心度应在O.1~O.15ram以下。

不允许用皮带、齿轮直接传动,以防止油泵轴承载过大,或轴产生弯曲变形。

安装联轴器时,不允许大力敲打油泵轴,以免损伤油泵的转子。

(6)油泵吸油高度应符合说明书规定,一般吸油高度不大于0.5m。

要特别注意有些柱塞油泵没有自吸能力,应浸在油中或安装在油液面下。

油泵的吸油管径要适中,吸油阻力不可过大,连接处要严密,不得有漏气现象。

(7)行程较大和在高温下工作的油缸,安装时一端紧固,另一端应保持浮动。

油缸的安装平面与活塞杆的滑动平面应保持足够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油缸的轴线应与负载作用力的中心线重合,否则会产生侧向力,易使密封件及活塞磨损。

油缸的密封圈不要压得过紧。

(8)活塞杆、油缸、滑阀副等零件,应保持清洁,并应保证有良好的密封,不许用油漆或火漆等封死。

209.液压系统压力调不上去是什么原因,怎样排除?

液压系统压力不足又调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压力油路与回油路短接,或有严重的泄漏,或油箱的油根本没有进入系统,或电动机功率不足。

其具体原因和排除方法见表4-24。

表4-24系统压力调不上去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泵未排油

检查油泵的电动机接线,修理油泵

油泵中的零件损坏(如叶片油泵的定子

环有裂纹)

检查油泵效率,效率过低时,应更换

泵壳体有气孔或砂眼

更换油泵壳体

管道中有较大的泄漏

拧紧管接头,检查并清理管接头的密封处,若管子破裂,应更换油管

油缸中有较大的泄漏

更换密封装置,若缸体显著磨损应镗缸孔,相应更换活塞

先导型溢流阀的导阀或主阀始终处于打开位置的原因是:

阻尼孔堵塞

控制卸荷油路中有泄漏

杂质微粒卡住先导阀滑阀或先导阀滑阀副密封不良

先导阀由于别劲而卡住

主阀的弹簧太弱(弹簧力小于摩擦

力)

采取的措施是:

拆下主滑阀并清洗

清洗或更换滑阀副

清洗或更换滑阀副

修理先导阀

更换弹簧

管路连接错误,使油泵卸荷

更正管路

换向阀在中间位置卡死,使油泵卸荷

修理换向阀

限压式变量油泵调压弹簧太弱

更换弹簧

压力表或压力表开关堵塞,系统中的压力没有反映出来

清洗压力表或压力表开关

210.工作油缸运动不正常和工作部件出现爬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排除?

工作油缸运动不正常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见表4-25。

表4-25工作油缸运动不正常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节流阀前的滤油器堵塞

清洗滤油器

节流阀的节流口堵塞

清洗节流阀

调速器中的减压阀或溢流阀芯卡死

对阀芯及阀孔进行清洗、检查、修磨,必要时更换

调速阀中的减压阀或溢流阀的弹簧过弱或过强

检查节流阀进出口压降(应在O.2-O.35MPa范围内),必要时更换弹簧

调速阀中的减压阀或溢流阀卡死于打开的位置上

对滑闽及阀孔进行清洗、检查、修磨,必要时更换

油缸活塞处或系统中有关环节泄漏过大

更换密封装置,排除各环节过大的泄漏

油泵泄漏过大

更换油泵

油中混入杂质太多

换油,清洗油箱及有关元件和管道

油温过高,油的黏度降低

排除油过热的因素

液压系统中工作部件出现爬行现象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见表4-26。

表4-26工作部件爬行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油液面过低,吸油不畅

加足油液至油标线

吸油口被堵,形成局部真空

拆卸清洗滤油网,更换新油

油泵供油不均匀

更换或修理油泵

溢流阀调节的压力过低

调节溢流阀,使油泵出口压力比最大工作压力大O.5-1MPa;调整增加背压力

油缸的回油腔背压不足

调整增加背压力

吸、排油管相距太近,排油飞溅吸入气泡

使吸、排油管适当远离

回油管在油液面上,停车时空气侵入系统

将回油管插入油液中

接头密封处不严,空气侵人

拧紧接头螺帽.严防空气侵人

有些元件密封质量差,空气侵入

修理或更换这些元件,保证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