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6374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

《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图版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docx

中图版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

细胞的新陈代谢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植物光合速率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下图表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黄瓜的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在5~6时,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B.光照强度一定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明显

C.光照强度为1时,植物光合速率极低,细胞中ATP的含量几乎为0

D.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一定时,植物光合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加快

【答案】B

【解析】略

2.下列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需要跨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C.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要跨过6层磷脂分子

D.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跨过0层生物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故A错。

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是通过核孔,不穿过生物膜,故B错。

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要通过2层细胞膜和2层线粒体膜,共8层磷脂分子,故C错。

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都没有穿过生物膜,是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发生膜的融合,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的生物膜层数是()

A.5层B.6层C.7层D.8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画出叶绿体线粒体的模式图:

根据模式图:

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需经过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外膜→细胞膜→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内膜,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6层.

故选:

B.

4.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该细胞失水过程中②内溶液的浓度高于①内溶液的浓度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K+

C.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3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

图甲①表示细胞外液,②表示细胞液;

图乙表示物质由细胞膜外通过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进入高浓度的细胞膜内,有糖蛋白存在的为细胞膜外出,而Na+细胞外浓度高,细胞内浓度低,浓度不符合乙图;CO2通过自由扩散,胰岛素通过胞吞运输,运输方式不符合乙图;只有K+的运输方式和浓度方向都符合乙图;

图丙表示酶促反应的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其酶促反应速率应低于最适温度;

图丁表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①表示mRNA,②③④⑤表示合成的多肽链,⑥表示核糖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

A、甲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因此细胞外液①的浓度可能高于细胞液②的浓度,也可能低于细胞液②的浓度,A错误;

B、图乙表示物质由细胞膜外通过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进入高浓度的细胞膜内,有糖蛋白存在的为细胞膜外膜,K+细胞外浓度高,细胞内浓度低,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跨膜运输,K+的运输方式和浓度方向都符合乙图,B正确;

C、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其酶促反应速率应低于最适温度,即变化后的曲线3,C正确;

D、①是mRNA,链上连接的是四个核糖体,表示四个核糖体以同一条模板链,进行翻译形成相同的肽链②③④⑤,D错误.

故选:

BC.

考点:

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酶的特性;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5.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受到刺激时,细胞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在此过程中Na+进、出神经细胞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协助扩散、协助扩散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D.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答案】C

【解析】神经细胞受刺激时,膜外高浓度的Na+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部,运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出神经细胞时,则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方式

6.小麦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1小时内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如下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为糖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b时,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光照强度为c时,植株1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6个单位

D.光照强度为d时,植株1小时内向环境释放的O2量为2个单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光照强度为b时,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相等,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错误;光照强度为c时,O2产生总量是6,植株1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6个单位,C正确;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呼吸消耗为6,植株1小时内向环境释放的O2量为2个单位,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及影响因素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7.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1、甲图:

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该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进行(虚线表示细胞外的浓度但是该物质超过细胞外的浓度,还可以继续运输,说明可以逆浓度运输),在能量充足、载体没有达到饱和之前,运输速度随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表现为甲图曲线.

2、乙图:

乙图中物质的运输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

解: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A错误;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B错误;

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C正确;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是胞吞作用,不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D错误.

故选:

C.

考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8.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mmol

5mmol

11mmol

5mmol

13mmol

5mmol

Mg2+

35mmol

1.4mmol

1.8mmol

1.4mmol

35mmol

1.4mmol

A.鱼滕酮对K+的载体蛋白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而不影响Mg2+的载体蛋白的生理功能

B.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蛋白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蛋白的生理功能

C.鱼滕酮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答案】A

【解析】K+和Mg2+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内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即为主动运输。

经鱼滕酮处理后,红细胞内两种离子的量均有变化,说明鱼滕酮主要是作用于细胞呼吸某过程而抑制ATP的合成,从而抑制不同离子的运输。

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活

B.酶均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降低反应活化能是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D.大多数酶对底物没有严格的选择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低温只会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A错误;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B错误;酶具有高效性是因为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大多数酶都具有专一性,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0.以下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B.ATP和有些酶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C.酶和ATP都是重要的细胞代谢产物D.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故A正确。

ATP元素组成是CHONP,有些酶是RNA,元素组成和ATP一样,故B正确。

酶和ATP都是细胞通过相关反应合成的,故C正确。

酶参加的吸能反应需要ATP水解供能,而酶参加的放能反应式合成ATP,故D错。

考点:

本题考查酶和ATP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11.右图表示小麦的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E点为净光合产量达到最大值(m)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

B.A点时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CD段,随着光照强度进一步增大,光合净产量不变,则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CO2和温度等

D.当温度升高时A点下降;当植株缺Mg时B点左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内容。

由图可知,当温度升高时A点下降;当植株缺Mg时,叶绿素形成受阻,光合作用下降,B点右移,D错。

故本题选D。

1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

酶的本质为RNA或蛋白质,蛋白质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A错误;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B正确;酶作用原理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得酶具有高效性,提高化学反应速度,C正确;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暂时抑制酶活性,没有破坏酶空间结构,D错误。

考点:

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

【名师点睛】酶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2、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例如,唾液淀粉酶在口腔中催化淀粉分解,但是到了胃中就成为胃蛋白酶的底物.

3、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使分子运动减弱,从而使酶和底物结合率降低,反应速率就降低,表现出酶活性降低,并没有破坏其结构,当温度回升时,仍然可以恢复期活性。

13.下列各项应用中,不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A.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B.稻田定期排水

C.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CO2的浓度

D.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答案】C

【解析】根据细胞呼吸原理,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为伤口创造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正确;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因此根据细胞呼吸原理,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B正确;在光照充足的大棚温室中,适当增加空气中CO2的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这是利用的光合作用原理,C错误;酵母菌等微生物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根据此原理,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14.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一定经过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

B.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起作用的酶当温度降低时,活性会下降

C.所有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酶参与的化学反应比无机催化剂参与的放能少

【答案】C

【解析】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所以不一定都要经过转录和翻译,A错误。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温度降低酶活性不一定会下降,B错误。

所有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都含有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原核生物的应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催化的化学反应不变,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辨析能力。

【名师点睛】对比法多角度理解酶

错误说法

正确理解

产生场所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

化学本质

蛋白质

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作用场所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

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

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酶只具有催化作用

来源

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

酶只在生物体内合成

15.在登山过程中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氧气的消耗发生于(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一和第二阶段

【答案】C

【解析】根据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所以消耗氧气的阶段是第三阶段,故C正确。

16.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D.a下降、b上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

叶绿体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分解和ATP的合成,并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所以a、b是ATP和、[H];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所以图中c是二氧化碳.

解:

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如果突然将二氧化碳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减慢,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进而使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速率减慢,消耗的ATP和[H]减少,所以叶绿体中ATP和[H]的含量升高.

故选B.

考点:

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17.蛔虫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结构是()

A.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答案】C

【解析】蛔虫是厌氧型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因此只有细胞质基质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提供!

18.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生成多少分子ATP()

A.35B.38C.32D.2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一分子葡萄糖分解可以释放2870KJ的能量,其中只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由于一个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30.54KJ的能量,因此ATP的分子数=1161/30.54=38分子。

考点:

本题考查了有氧呼吸能量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方式出入细胞

B.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协助扩散、胞吐均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ATP

D.抑制细胞的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钾离子是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A错误;细胞中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胞吐需要能量,运输与浓度无关,C错误;质壁分离是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不需要能量,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0.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D段玻璃罩内CO2浓度增加速率明显减缓的原因是,凌晨低温影响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B.FG段CO2浓度减少的速率较之前明显减缓的原因是CO2供应不足

C.H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

D.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这24小时内植物有明显的生长现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CD段CO2浓度增加速率明显减缓的原因是天亮时有了光照,光合作用开始进行,但是低于呼吸作用,A错误。

FG段由于中午气温过高,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降低,CO2浓度减少的速率较之前明显减缓,B正确。

H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C正确。

由于I点的CO2浓度比A点的低,说明这一天植物有明显的生长现象,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综合题

21.(6分)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在[]中填上字母或数字)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B表示阶段。

(2)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的名称:

①;C;D。

(3)A为B提供[]和[]。

【答案】(6分)

(1)碳反应。

(2)氧气;RuBP;三碳酸

(3)[2]NADPH和[3]ATP。

【解析】

试题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据图分析A表示光反应、B表示碳反应、①表示氧气、C表示RuBP、D表示三碳酸。

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跨膜运输有关的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该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____表示。

若物质A进入到细胞内,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分子结构,构建如图甲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若将口腔上皮细胞生物膜中的磷脂抽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铺成单分子层,则该单分子层的面积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

同种生物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答案】主动运输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且需要载体协助)②Ⅰ→Ⅱ载体蛋白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载体数量和能量流动镶嵌大于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甲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

根据图乙分析,①曲线图表示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曲线图②表示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1)物质A物质的跨膜运输能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图乙中,曲线②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

Ⅰ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质A进入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Ⅰ→Ⅱ。

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的成分是载体蛋白。

(2)图乙中曲线①反映的是自由扩散,而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膜两侧的浓度差;曲线②反映的是主动运输,而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主要是载体数量和能量。

(3)图甲中细胞膜的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该膜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若将口腔上皮细胞生物膜中的磷脂抽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铺成单分子层,则该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口腔上皮细胞内含细胞器膜和核膜,它们中也含大量磷脂分子。

同种生物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能依据图示信息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方法如下:

(1)根据分子大小与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2)根据运输方向:

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3.为研究根际低氧环境对网纹甜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科技工作者进行如下实验:

①选择生长健壮的甜瓜幼苗,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无土栽培。

②A、B、C三组根系供氧浓度分别为21%(大气含氧量)、10%、5%,其它栽培条件都相同。

③持续供氧处理后的10天、20天、30天,测定各组根系的呼吸作用速率、根细胞苹

果酸脱氢酶(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乙醇脱氢酶(无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生理指标,部分结果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用SP-2溶氧测定仪可精确测定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值。

如要利用SP-2溶氧测定仪测量叶片光合速率,可将叶片剪成1×lcm2后沉入缓冲液中,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测得缓冲液中溶解氧的单位时间增加值即为叶片的____速率,若要获得叶片的真光合速率,要先测量叶片的____速率,具体做法是要在一定温度和____条件下测量缓冲液中溶解氧的减少值。

为排除叶片组织中原有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叶片要先进行处理。

(2)图甲表示利用SP-2溶氧测定仪测得根系呼吸速率的结果。

图乙表示植株根细胞内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变化,该酶所催化的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结合图甲、乙分析,在低氧环境,根系两种呼吸类型的细胞速率变化是,实验中还测量30天后各组植株的干重和果实含糖量变化,发现10%、5%低氧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是。

【答案】

(1)净光合作用(1分)呼吸作用(1分)黑暗(1分)真空抽气(除去叶片内气体)(1分)

(2)细胞质基质(1分)有氧呼吸受抑制、无氧呼吸加强(2分,只写一项不给分)根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从而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植物净光合作用量=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呼吸量;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因此,溶解氧的单位时间增加值即为叶片的净光合作用。

呼吸量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