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353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一.填空题(20个空,20分)

1、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三个部门为:

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2、西方传统语言学以古希腊-罗马为主。

3、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为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5、语言习得的临界期表明语言具有先天生理和后天社会属性。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7、语义角色可以分为:

物体与动程两种基本的类型8、动程可以分为动作、性质/状态、使动三种基本的大类。

9、物体可以分为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等大类。

10、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个环节。

11、文字的产生经历了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刻画符号、原始的图画文字等几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5个,20分)

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

世界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大约有5000-7000种。

也有人认为只有两三千种。

2.形态在某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形态。

概而言之,通过改变词的外在形式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叫形态。

词形变化或者说形态是词进入组合结构关系所要求的,其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因此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3.底层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替换,被替换的语言留在替换语言中的成分,被称作“底层”。

底层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

一是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

比如我国浙江、上海郊区、福建、广东等地都有一种浊塞音声母,出现这种特殊音值的汉语方言刚好都处于壮侗族先民居住的地方,而壮侗语是具有成系统的浊内爆音声母的语言。

所以认为汉语方言中出现的浊内爆音是壮侗语留在汉语中的底层。

另一个常见的表现是地名,地名最容易留下被替代语言的痕迹,例如东北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等等是满语的残留。

4.语法化语法化是语法演变的一种反复出现的常见途径。

是指一些有实在意义的实词(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

语法化(虚化)是个有等级的序列(实词>语法词>黏附成分>屈折成分),是由语法化程度较低的那一端向语法化较高的一端的逐级演化的过程。

5.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它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能起交际作用的声音。

其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

在语言的音形义三个基本属性中,语音是第一属性。

语音的物理基础主要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元音元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

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

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a.o.e.i.u.ü代表的音属于元音。

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且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决定着每个元音的音质。

7.文白异读文读、白读文白异读指一个方言中不少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有两个或多个有文雅/白俗风格区别的语音形式,形成成系统的层次,即一种语言或者方言中同一汉字有文和白两种读音。

文,文雅;白,土俗。

文读一般是读书音,使用于正式场合,来自权威方言或者民族共同语;白读是口语音,使用于非正式场合,是本方言自己的读音。

比如山西闻喜方言中“平坪病明鸣名”等字都有韵母文白不同的两种语音形式,文读韵母为有鼻尾的iΛη韵,白读则为没有鼻尾的iε韵。

8.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其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曾系统地应用于印欧系语言的研究,拟测出各个语族乃至整个语系的原始母语。

9.音位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线性单位。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几个音素。

音位起的是区分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10.语文学语文学是不独立的语言学。

其属于广义的语言学,还不是科学的语言学。

研究对象为古代书面语,研究目的为解读古典文献。

语文学的三大发地是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罗马。

内容:

1)古印度:

构词法。

代表作:

巴尼尼《梵语语法》

2)中国:

文字、音韵、训诂3)古希腊:

语法、修辞、逻辑11.语言联盟语言联盟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是各语言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12.语义语言是有意义的,语义是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

大致说来,语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是语言意义,即语言符号的意义,反映了它所指代的现实现象。

比如“天气真热!

”这句话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哪一类现象。

另一个层次是言语意义,即语言符号在一定语境中使用产生的意义。

比如“天气真热!

”这句话,语境不同所要表达的意义就不同:

可能是等车时的无聊应酬,也可能是委婉地请听者开空调。

13.结构的重新分析^p结构的重新分析^p是语法演变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

比如介词“把”、“被”,动态助词“了”、“着”、“过”在上古汉语的句子中身份都是动词,中古之后才成为虚词。

14、语法语法是语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词或短语构成句子的规则。

15、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6、语用语用是指人在一定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17、语境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1)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

2)语境包括话语语境,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

3)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三.分析^p题(30分)

1.用国际音标标音:

1)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2)语言学纲要3)对外汉语4)李白的《静夜思》

5)现代汉语6)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用变换分析^p法分析^p下列短语的区别

(1)在河里捕鱼在食堂吃饭在车上写字在山上架炮在黑板上画画在书上写字

(2)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唱着戏台上摆着酒席3.用语义特征分析^p法分析^p:

桌子凳子椅子4.指出下面句子的语义结构我昨天去上海了。

5.分析^p下列短语的层次提高分析^p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界上一切善良的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优秀之花让他进来他有一个妹妹没考上大学给我一本书希望参加去欧洲的旅行团派人通知老李来开会高兴得小王跳了起来他能不能马上报到还是一个问题从大海上吹来湿润而新鲜的风大嫂带上孩子上夜校了队长带领大家上山采药大伙儿批评了他一顿我的邻居小王想和我一起打羽毛球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小王劝你别去四.简答题(10分,2个)五.论述题(10分,1个)

1.举例说明常见的几种语法范畴。

将语法意义概括起来的类别,就是语法范畴。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

性、数、格、体、时、人称、态。

1)

性范畴:

通过形态表现出来的性别观念。

A.

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

名词具有性范畴是词在入句前就确定的,如法语中的名词,bol(碗)是阳性,pomme(苹果)是阴性。

而冠词和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但只有进入句法结构才能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

如unegrandeamie(一位好朋友),因为amie是阴性的,所以修饰它的冠词和形容词也是阴性的。

B.

许多有屈折变化的语言有性范畴,如俄语和德语的名词与形容词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三种,法语只分阴性和阳性,不同性的词有不同的变格方式。

C.

“性”是一个语法的概念,它和生物学的性别的概念不一定一致。

例如德语的“dasWeib”(妇女),“dasMa(加两点)dchen”(少女)在语法上是中性。

D.

同一个词在各种语言中所属的性不同。

如太阳在法语里是阳性,在德语里是阴性,在俄语里是中性。

汉语中没有性范畴。

2)

数范畴:

运用词形变化表示事物的数目的类别。

A.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

如英语的名词,俄语的名词和形容词都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

teacher—teachers、pen—pensB.和性范畴一样,数范畴也会在句法中和名词相关的词中体现出来。

如法语中“一些漂亮的花儿”要说成desbellesfleurs,其中漂亮“belles”用的是阴性、复数的形式,这与后面花“fleurs”的性、数一致。

3)

格范畴:

通过形态变化表示出来的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A.其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例如下面的拉丁语句子:

Petrusfiliopaulilibrumdat彼得儿子保罗书给主格与格属格宾格(彼得给保罗的儿子一本书)

可见格直接体现出名词或代词在句中的句法功能。

B.俄语的名词、代词的格有六种形式,修饰它们的形容词、数词也有相应的格的变化。

名、代词作主语时用主格的形式,作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格的形式,作间接宾语时用与格的形式,表领属关系时用属格的形式。

C.有格的范畴的各种语言,格的数目有多有少。

例如英语的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两个格,芬兰语有二十几个格。

4)

体范畴:

通过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

A.

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

在俄语等斯拉夫语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对立,完成体把行为状态作为整体表示,而未完成体表示的是一个完整行为的一部分。

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动词的简单形式表示普通体,如Iwrite;“be+动词的现在分词”表示进行体,如Iamwriting;“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体,如Ihavewritten.

B.

汉语的“了”、“着”、“过”(完成、进行、经历体)这些虚词在句中的运用不完全是语法强制,和词形变化体现的体范畴不完全一样。

5)

时范畴:

通过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动作发生的时间。

A.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

有些语言,动词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行为动作是发生在说话的时刻,还是在说话的时刻之前,或在说话的时刻之后。

例如英语“Iwrite”(现在时),“Iwrote”(过去式),“Ishallwrite”(将来时)。

英语语法中通常说的“现在进行时”实际上包括时和态两个方面:

现在时、进行体;“过去完成时”则是:

过去式、完成体。

B.在有屈折变化的语言中,时范畴反映了动作行为和说话时的关系,是句子进入交际的重要标志。

6)

人称范畴:

动词通过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主语的人称。

A.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俄语和法语都有第三人称。

英语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的时候有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

例如:

He(she)writes,Iwrite,Youwrite,Theywrite。

B.还有的语言有进一步的人称区分,如第三人称的近指和远指。

人称的确定取决于具体交际事件中谁是说话人,谁是听话人,是句子进入交际的重要标志之一。

7)

态范畴:

态,也称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

A.态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

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会有相应的变化:

Johniswritingaletter.

(约翰在写信)/AletterisbeingwrittenbyJohn.

(信正由约翰在写)。

B.采用哪种语态也和说话者的主观视角相关,和语言的运用相关。

一般说来,“性”“数”“格”是名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形容词因为要随着名词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也有这些范畴;“时”“体”“态”“人称”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答:

(1)性:

某些语言的名词和形容词,用词尾标志或冠词表现出来的语法上的性别观念。

如俄语дом(房屋、阳性),окно(窗户、中性),школа(学校、阴性)。

(2)数:

某些语言的名词用词形变化表示该词所指称的客观对象在数量上的特征。

如英语cat(猫、单数),cats是复数。

(3)格:

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与其他词的关系。

俄语名词通常用变格词尾来表达。

(4)时:

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一般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如英语Iwrite(我正在写,现在时);Iwrote(我写过,过去时);Ishallwrite(我将写,将来时)。

(5)态:

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一般分为主动态、被动态、。

如英语“Fatherlovesme.”(父亲爱我,主动态);“Iamseved.”(我被搭救过来了,被动态)。

2.谈谈语言演变的特点。

(需要举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1、渐变性渐变性是指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像火山爆发、暴力革命那样的突变,而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只能是渐变的。

如北京话零声母从w到v的变化,且目前人处于变异状态,这一变化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地区之间都有不同的变异情况。

 1)语音的变化是渐变的:

入声韵尾的消失经过了漫长的历程。

2)词汇的变化是渐变的:

主要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

如随着人类登月计划的实现,英语中就有“deepspace”(外层空间)、“moonwalk”(月面行走)等新词;女权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新词,如“se_ism”(性别歧视),用“chairperson”代替重男轻女的“chairman”等等。

语言词汇的变化虽然灵敏,但它的基础仍然十分稳固:

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不容易起变化;除了从外语借入的成分以外,绝大部分新词都是原有材料按原有格式的重新组合,是大家似曾相识的东西。

3)语法的变化是渐变的:

如汉语量词的产生。

上古时期只有一个“个”,量词极少。

唐代后量词逐渐增多,且由于语言革命、白话文运动,五四时期量词普遍较多。

2、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指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

1)各个子系统的发展变化不平衡:

在语言各子系统中,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最快,相比而言,语法的发展变化就要慢得多,语音发展变化的速度也较为缓慢。

2)同一子系统里性质不同的成分发展变化不同:

语言各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平衡的。

比如在词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固的。

3)同一子系统里性质相同的成分由于条件不同发展变化也不同:

比如北京话的辅音音位/k//ts/两组音在与韵母组合的时候只有开、合二呼,而/tç/组只有齐、撮二呼,那是由于/tç/组是从/k//ts/两组变来的:

开、合二呼前的/k//ts/保持不变,齐、撮二呼前的/k//ts/变成了/tç/,这是辅音声母在不同介音之前的变化的不平衡,是演变不平衡性在语音子系统内部的具体表现。

4)不同地域的发展变化不同:

同一语言现象的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在不同的地区常常不一样:

有些地区不变,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变。

比如同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变成/tç/,在广州却保待/k//ts/不变,在苏州则是/k/变成/tç/,而/ts/不变(/ts/后的撮口变齐齿)。

3.话题与主语的区别1)话题是语用学的概念,是从语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它是传述信息的基点。

主语是在语义角度划分出来的,是单纯的语法范畴,在不少语言中由专门的格助词或名词的格变化标志出来。

2)在具体句子中,话题和主语常常落在同一成分上,但相反的情况也不少,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除了话题的有定性外,话题和主语的明显区别是:

主语与谓语动词有直接的密切关系,由担任施事、受事等中心语义角色的成分承当;而话题则可以由中心语义角色的成分或担任外围语义角色的成分(时间、方所、工具等)承当,还可以与动词完全没有关系。

主语在许多语言中有特殊标记而话题没有。

如“这场火幸亏消防员来得早”,“这场火”与谓动词“来”没有语义角色的关系,但全句信息是关于“这场火”的,所以“这场火”是这个句子的话题,而非主语。

4.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复综语的区别。

(1)孤立语:

汉语、壮语、苗语等都属于孤立语。

1)缺乏词形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

2)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如我读书,不能说成我书读,书我读等。

3)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比方“父亲的书”,“父亲”和“书”之间的领属关系是通过虚词“的”表示的。

(2)屈折语:

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原来都是典型的屈折语,但英、法语现已简化。

1)

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

2)

词序没有屈折语那么重要。

像俄语的“Ячитаюкнигу”这个句子中的三个词,由于不同的词形变化都已具体表明了每个词的身份,因而改变一下词的次序,比方说成“Якнигучитаю”,或者去掉Я,说成“читюкнигу”或者“книгучитаю”都不会影响句子的意思。

3)

一个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义。

例如俄语“книга”(书)中的a就同时表示阴性、单数、主格三种意义。

4)

屈折语的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得很紧,脱离屈折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例如俄语“книга”去掉词缀-a,词根就不能独立存在。

(3)黏着语:

土耳其语、语、芬兰语、日语、朝鲜语都属于黏着语。

1)

没有词内部的屈折。

2)

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由一个黏附语来表示,而一个黏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

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增加三个表示语法意义的黏附语素。

例如,表示“不会下雨”的日语是amegafura-nai,其中ame是名词“雨”,ga是话题标记,fura是动词词根“下”,而nai表示否定,在日语中是表语法义的黏附语素。

如果要增加推测语气,则需要增加一个专门表示“推量”语法义的黏附语素darō,(在句子后加-darō)不会下雨吧。

3)

黏着语的词根和表示语法意义的黏附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

虽然在接口处会有一定的词形变化,但两者分界大致清楚,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例如土耳其动词词根“sev-”表示“爱”,黏附语素“-dir”表示第三人称,“-ler”表示复数,“-miš”表示过去时,“-erek”表示将来是,那么,“sev-miš-dir-ler”就是“他们从前爱”,“sev-erek-dir-ler”就是“他们将要爱”。

(4)复综语:

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

复综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黏着语。

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黏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

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

例如美诺米尼语的“akuapiinam”是一个词,意思是“他从水里拿出来”,包含以下语素:

词根“akua”(挪开),后缀“-epii-”(液体),后缀“-en-”(用手),后缀“-am”(第三人称施事)。

5.举例说明屈折词缀与派生词缀的区别。

词缀按其功能可以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两类词缀有如下重要区别:

1)

派生词缀黏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

如英语的work是个动词,表“工作”义,而加了派生词缀-er后的worker增加了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成了名词。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

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比如英语的book加上-s以后成为books,walk加上-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复数s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

加了屈折后缀之后,名词仍然是名词,动词仍然是动词。

因此加了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

2)派生词缀可以与哪些词根搭配,无法用语法条件来说明,因此只能用收录词典的方式一一列举。

比如“鸡”和“鸭”都是名词性词根,但后者可以加后缀“-子”,前者却不可以。

屈折词缀可以搭配哪些词根,基本可以用语法条件来说明,比如英语中可以与-ing或-ed搭配的是动词,因此哪些词根可以加屈折词缀无须一一列举,一般用词法规则或词形变化表来说明。

3)如果一个词既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缀,则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之后。

如workers、word后先出现派生词缀-er,再出现表复数的屈折词缀s。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派生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叫做变词语素。

构词语素构成一个词的词干。

一个词除去屈折词缀,就是它的词干。

例如英语的book,worker都是词干,它们没有屈折词缀也能单独出现;俄语的книг-(书)чита-(读)也是词干,它们还得带上相应的屈折词缀才能单独出现。

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词根语素,构词词缀不多,没有屈折词缀。

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6.谈谈你对汉字改革的认识汉字是意音文字,它的字符较多。

而且相比于拼音文字,汉字难写、难认、难记,笔画、字形多,异形、同音字多。

这些都是造成我国至今还有不少文盲和半文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也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面。

它在学习、书写、文字信息的储存和检索等方面都不如拼音文字方便。

这对汉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汉字适应汉语的特点、适应国情,所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我认为目前还不需要对汉字体系进行根本的拼音化改革,只需要对汉字进行整理,做出一定的调整。

原因如下:

1)

文字必须适用语言的结构特点。

汉语是单音节语,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没有形态变化,因而和方块汉字十分吻合。

2)

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记录语言的语素、词,而不记录音素、音节,故有贯通古今,超越方言的特点,具有稳固性。

在目前普通话尚不普及、方言分歧很大的状况下,汉字能起到沟通各方言地区交际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民族团结。

3)

汉语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数量则很多,故语言中同音语素特别多。

一旦实行拼音化,这些原来用字形来区别的不同语素就无法识别,势必会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麻烦和混乱。

4)

从文化的角度看,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用汉字记载的。

汉字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拼音化也不利于继承书法艺术。

7.谈谈如何归纳音位归纳音位的方法:

替换法。

原则:

对立、互补、音感差异、以少为贵、系统性、反映重要的历史音变。

主要依据下列原则进行音位归纳:

(1)对立原则:

1)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2)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

例如英语存在“[__in]“这样一个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p]、[b]、[t]、[d]等音素填充替换,可以得到pin(别针)、bin(仓)、tin(罐头)din(喧闹声)等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这说明[p]、[b]、[t]、[d]等音素能够区别意义,处于对立关系中。

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3)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替换测试时,若干音素的互相替换应该在音节的同一层次的同一位置上进行,例如在汉语普通话[__i]环境下,[t]、[n]和[l]互相替换是成立的,因为它们都处于同一层次的声母位置上。

而虽然有[ai]和[li]两个形式,但是[a]和[i]不处于同一层次上,[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