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252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调控和指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矿产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省级矿产资源规划会审办法》(国土资发〔2001〕227号)、《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办法》(国土资发〔2001)211号);结合《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芜湖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以提高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注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以“建设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规划适用范围和期限

本《规划》适用于芜湖市行政区域范围。

《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2008~2015年为规划期,2016—2020年为规划展望期。

第二章区域经济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社会经济状况。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5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332.09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65亿元,增长15.6%。

人均生产总值25345元,比上年增长15.7%。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2∶56.1∶37.7调整为5.8∶57.0∶37.2。

全市财政收入10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产业结构由“九五”的11.4∶52.4∶36.2调整为7.8∶57.2∶3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4元,比上年增长2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08元,比上年增长15.4%。

(二)矿业经济占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矿业企业总产值为19.1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971.60亿元的1.97%。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勘查程度。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水文地质调查、1∶20万区域重力测量和航空磁测、1∶20万区域化探、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等均已覆盖全区,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基本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芜湖市区等5幅,约为全市分布范围的一半。

市域内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高。

2.矿产勘查程度

全市327个矿山和矿产地中达到勘探程度的6处,详查16处,普查71处,简测82处,预查程度152处。

按矿种分,其中铁矿:

达到勘探程度的有1处,详查3处,普查9处,预查3处,简测16处;煤矿:

普查3处,简测4处;铜矿:

勘探1处,详查2处,普查2处,简测22处,预查9处;水泥用灰岩:

勘探2处,详查2处,普查2处,预查14处;水泥配料用粘土:

勘探2处,详查1处。

矿泉水1处,为预查;地热1处,为普查;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粘土、建筑用砂等主要为预查和简测,少数达到详查程度。

勘查深度以金属矿床为最深,一般垂深在200m以内,煤矿一般150m左右,其它矿种一般不超过100m。

芜湖市区矿产勘查程度总体偏低。

(二)矿产资源概况。

截止2007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45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矿产地18处;金属矿产8种,矿产地80处;非金属矿产31种,矿产地228处;水气矿产1种,矿产地1处。

1.主要矿产概述

(1)能源矿产。

煤、泥炭、天然气、地热及铀。

其中:

煤:

矿产地7处,查明资源储量4695.59千吨,其中小型规模矿床1个,其余均为小矿和零星资源。

泥炭:

矿产地1处,查明资源储量257.4万吨,小型规模。

天然气:

矿产地7处,查明资源储量为工业气流0.1993亿立方米,零星资源。

地热:

矿产地1处,可采资源量200立方米/日。

(2)金属矿产。

铁:

是本市优势矿产之一,矿产地32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其余均为小型及以下规模。

此外,另有8处共(伴)生矿床。

累计查明铁矿石资源储量4240.158万吨。

锰:

矿产地3处,零星2处,小型1处,总体资源储量不明。

铜:

是本市的优势矿产之一,矿产地36处,均为小矿和零星储量规模。

累计查明铜金属资源储量109770.1吨。

铅:

矿产地1处,查明铅锌金属资源储量为162.3吨。

锌:

单一矿产地2处,另有1处为伴生资源,累计查明金属量73654.91吨。

锑:

矿产地1处,查明锑金属资源储量为1411.89吨。

钼:

矿产地1处,另有1处为共(伴)生资源。

查明金属资源储量81吨。

岩金:

矿产地4处,查明金资源储量1679.37千克。

(3)非金属矿产。

石灰岩:

是本市优势矿产之一,矿产地118处,查明资源总量140305.64万吨,潜在资源量较大。

其中水泥用灰岩矿产地22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604193亿吨;熔剂用灰岩矿产地3处,资源储量0.22239亿吨;电石用灰岩矿产地3处,资源储量1.4461亿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产地89处,资源储量1.4384亿立方米;制灰用灰岩矿产地1处,资源储量178.78万吨。

水泥配料用粘土、砂岩、页岩:

矿产地19处,查明资源储量1.08235亿吨。

冶金用白云岩:

矿产地6处,查明资源储量3872.42万吨。

饰面用大理岩:

矿产地3处,资源储量不明。

饰面用花岗岩:

矿产地3处,查明资源储量262.38万立方米。

含钾岩石:

矿产地4处,资源储量不明。

玄武岩:

矿产地1处,查明资源储量887.4万吨。

硅灰石:

矿产地1处,资源储量不明。

玻璃用石英岩:

矿产地2处,资源储量167.95万吨。

硫铁矿:

单一矿产地2处,伴生3处,矿床规模均为小型,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8.01万吨。

磷:

矿产地1处,资源储量不明。

沸石:

矿产地5处,查明资源储量393.49万吨。

膨润土:

矿产地2处,查明资源储量999.17万吨。

珍珠岩:

矿产地3处,资源储量不明。

紫墨玉(堇青石角岩):

矿产地1处,查明资源储量354.83万吨。

此外,尚有大量的砖瓦用粘土和普通建筑石料用砂、石。

(4)水气矿产。

矿泉水:

矿产地1处,可开采资源储量3.29立方米/天。

2.矿产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种类较多。

全市范围内已查明有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有45种,包括了能源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等。

(2)贫矿多、富矿少,单一元素矿床少,共生元素矿床多。

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山中,大多数矿床品位接近一般工业品位,极少数矿床品位高于一般工业品位。

而且大多数矿床,特别是金属矿床,单一元素矿床少,多为共(伴)生矿床。

(3)优势矿种明显。

水泥用石灰岩资源丰富。

现已查明资源储量位列全省第四位。

此外还有沸石、膨润土、珍珠岩、方解石、饰面用花岗岩、玻璃用石英岩、石墨、高岭土、玄武岩、硅灰石等,资源量较丰富,属本市优势矿产。

(4)主要矿产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水泥用灰岩、铁矿主要分布于繁昌县境内;铜、铅、锌主要分布于南陵县境内;而芜湖县及市区范围内矿产资源分布较少,主要为地热、矿泉水。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状况。

1.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7年底,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8种,主要有:

煤,铁,铜,锌,岩金,石灰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砂岩、粘土,砖瓦用粘土、矿泉水、地热等。

全市现有矿山企业273家。

按生产状态分为:

生产矿山246家,停产矿山25家,筹建矿山2家。

此外,通过近年的矿业秩序整顿,关闭、合并及闭坑矿山共有165家。

按矿山企业规模划分为:

大型矿山3家,其中水泥用灰岩矿山1家,水泥配料用粘土2家;中型矿山16家,其中铁矿山1家,水泥用灰岩矿山4家,水泥配料用砂岩矿山3家,建筑石料用灰岩1家,熔剂灰岩矿山1家,冶金用白云岩2家,饰面用花岗岩矿山1家,玄武岩、高岭土、膨润土矿山各1家;小型矿山254家,其中铜矿山36家,铁矿山30家,铅(锌)矿山3家,锑矿山1家,岩金矿山1家,硫铁矿山2家,砖瓦用粘土矿山43家,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87家,制灰用灰岩矿山1家,水泥用灰岩矿山15家,水泥配料用粘土矿山1家,水泥配料用页岩矿山2家,水泥配料用砂岩矿山7家,熔剂用灰岩矿山2家,玻璃用石英砂岩矿山1家,建筑石料用砂岩矿山4家,建筑用砂矿山1家,沸石矿山5家,方解石矿山3家,建筑石料用白云岩1家,冶金用白云岩矿山2家,高岭土矿山3家,膨润土矿山1家,紫墨玉矿山1家,矿泉水1家。

2.主要矿产的开发利用状况

(1)能源矿产。

煤:

原有矿山企业7家,现均已闭坑,开采回采率65—70%,采矿贫化率10%。

开采方式均为地下开采。

(2)金属矿产。

铁、铜、铅(锌)、金、锑等5种。

共有矿山企业72家,从业人数4029人,年产矿石量为242.63万吨,产值46745.57万元,占矿业总产值的54.06%,其中:

铁:

矿山企业31家,从业人数2726人,年产矿石量134.48万吨,开采回采率70—90%,采矿贫化率5—13%,选矿回收率93%。

产值30865.67万元。

铜:

矿山企业36家,从业人数1057人,年开采矿石量70.55万吨,开采回采率70—75%,采矿贫化率15—20%,选矿回收率75—97%。

产值7179.9万元。

铅(锌):

矿山企业3家,从业人数120人,年开采矿石量11.1万吨,开采回采率80%,产值5480万元。

岩金:

矿山企业1家,从业人数31人,年开采矿石量25万吨,开采回采率75%,选矿回收率70%,产值3000万元。

锑:

矿山企业1家,从业人数15人,年开采矿石量1.5万吨。

开采回采率80%,选矿回收率95%,贫化率8.70%,产值220万元。

(3)非金属矿产。

有21种,矿山企业200家,从业人数10213人,年产矿石量1857.8万吨和52.57万立方米,产值39720.47万元。

占矿业总产值的45.94%。

其中:

水泥原料(包括灰岩、粘土、砂岩、页岩):

矿山企业35家,从业人数1613人,年产矿石量1008.76万吨,开采回采率80—95%,产值15549.59万元。

熔剂用灰岩:

矿山企业3家,从业人数739人,年产矿石量72万吨,开采回采率90—95%,采矿贫化率5%,产值373万元。

制灰用灰岩:

矿山企业1家,从业人数12人,年产矿石量1万吨,开采回采率90%,采矿贫化率10%,产值161.5万元。

建筑石料用灰岩:

矿山企业88家,从业人数2689人,年产矿石量654.72万吨,开采回采率95%以上,产值14669万元。

硫铁矿:

矿山企业2家,从业人数125人,年产矿石量14万吨,开采回采率80%,产值1607万元。

沸石:

矿山企业5家,从业人数129人,年产矿石量29.6万吨,产值450万元,利润总额为63万元。

膨润土:

矿山企业3家,从业人数120人,年开采矿石量24.5万吨,开采回采率95%,采矿贫化率3%,产值425万元。

高岭土:

矿山企业4家,从业人数43人,年开采矿石量1.23万吨,开采回采率70—90%,产值100.66万元。

紫墨玉:

矿山企业1家,从业人数10人,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方解石:

矿山企业3家,从业人数57人,年开采矿石量9万吨,开采回采率80—90%,采矿贫化率5—10%,产值400万元。

开发利用的其它矿种还有:

玻璃用石英岩、建筑石料用砂岩、玄武岩、饰面用花岗岩以及建筑用砂、砖瓦粘土等。

(4)水气矿产。

矿泉水。

矿山企业1家,从业人数11人,年开采矿泉水2500吨,产值8万元。

主要生产瓶(桶)装矿泉水。

(四)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全市各类矿山占用土地面积42479538平方米,破坏土地面积11115027平方米。

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和采空塌陷。

矿山企业“三废”排放未能达标,废水排放量每年约为2.85万吨,矿山固体废物排放量大于50万吨。

矿山生态环境较2002年底进一步恶化。

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保护任重道远。

(五)矿产资源管理状况。

全市矿政管理职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职能基本到位,依法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实施管理,即时查外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采矿行为,纠正乱采、滥挖现象,依法调处矿业权纠纷矛盾,基本实现了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

采矿登记和采矿权管理、资源储量管理、矿山年检及年报管理逐步完善。

(六)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产勘查程度低,生产勘探投入较少。

尤其是非金属矿产勘查程度偏低,不利于矿山生产和资源合理开采利用。

2.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等现象较为普遍。

3.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方式简单粗放,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单一,对矿床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矿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

4.矿山地质环境日趋恶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5.矿山企业“三率”监管不到位,矿业权管理还有待加强。

三、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

(一)矿产资源需求分析。

1.能源矿产

主要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消耗各种煤655.2212万吨,天然气4255万立方米,石油及其制成品3.9957万吨。

2010年,煤消耗总量实际达到1428.50万吨,天然气消耗量将达到15424.34万立方米,石油消耗总量将达到15.05万吨。

2015年煤消耗总量将达到4375万吨,天然气消耗量将达到73129万立方米,石油消耗总量将达到114万吨。

预计至2020年煤消耗总量将达到13400万吨,天然气消耗量将达到498439立方米,石油消耗总量将达到486万吨。

规划期至展望期,全市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2.金属矿产

主要为铁制成品(生铁和钢材)、铜制成品(线材、板材)。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生铁及钢材248.6万吨,铜及加工材19.44万吨。

2010年,铁需求量将达到286.60万吨,铜需求量将达到19.90万吨;预计至2015年铁需求量将达到587万吨,铜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预计至2020年将铁需求量将达到1200万吨,铜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

由于黄金的特殊性质,其消费量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由于黄金市场的放开,预计其消费量在规划期乃至展望期仍将保持较旺盛的增长率。

随着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紧密相关的主要金属如铅、锌、铬、镁、锰、钛等矿的需求,预测规划期乃至展望期内也将保持持续上升态势。

3.非金属矿产

主要为水泥用灰岩、膨润土、高岭土、沸石、建筑石料、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制灰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硫铁矿、方解石等。

全市现有大型水泥生产企业1家,中小型水泥生产企业19家,水泥产量较大,除一部分满足本市需求外,大部分销往市外。

同时,近年来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邻近地区冶金业、化工业规模的扩大。

因此,规划期、中期乃至展望期内,市场对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制灰用灰岩、高岭土、膨润土、建筑石料、方解石、硫铁矿、水泥配料用砂岩等的需求将会较为旺盛。

(二)矿产品保证程度分析。

1.能源矿产

查明有一定资源储量的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和地热。

由于煤矿属国家要求关闭的矿山,地热查明的可开采量较小,能源矿产保证程度最低。

2.金属矿产

2007年末保有:

铁矿石资源储量为1099.458万吨,铜金属量为57093.91吨,铅锌金属量为54441.02吨,保有金金属量为864.692kg。

2007年开采铁矿石量为134.48万吨,铜矿石量为70.55万吨,铅锌矿矿石量为11.1万吨,岩金矿矿石量为25万吨。

2010年铁矿石产量为147万吨,铜矿石量为78.2万吨,铅锌矿石量为12.3万吨,岩金矿矿石量为27.7万吨。

预计2015年和2020年,铁矿石产量分别将达到174.6万吨和207.38万吨;铜矿石量将分别达到92.9万吨和110.34万吨;铅锌矿石量将分别达到14.6万吨和17.36万吨;岩金矿矿石量将分别达到32.9万吨和39.1万吨。

芜湖市属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繁昌县境内设置了大量的铁多金属矿探矿权,在南陵县境内设置了较多的铜多金属矿探矿权,同时,南陵县姚家岭矿山现已查明的铜、铅、锌资源储量规模均达到中型规模,而且目前还在向深部继续勘探,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极有可能成为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此外,南陵县三里镇吕山一带金矿详查工作已近尾声,查明的金金属量加之原已查明的金金属量,也已达到几千千克。

规划期乃至展望期内,我市上述金属矿产的保证程度较高。

由此可见,全市的铁、铜、铅锌、岩金保证程度较高。

而其它金属矿产则主要依赖从外省、市进口。

3.非金属矿

2007年开采水泥用灰岩933.3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654.72万吨,制灰用灰岩1万吨,熔剂用灰岩72万吨,沸石24.5万吨,冶金用白云岩8.51万吨,高岭土1.23万吨,膨润土6万吨,水泥配料用砂岩56.46万吨。

而至2007年末,全市水泥用石灰岩保有资源储量为58402.08万吨,熔剂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为945.5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为3335.6万立方米,制灰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为111.33万吨,水配料用砂岩保有资源储量为6249.23万吨,水泥配料用页岩保有资源储量为329.37万吨,水泥配料用粘土保有资源储量为1822.4万吨,冶金用白云岩保有资源储量为3869.27万吨,方解石保有资源储量为181.26万吨,硫铁矿保有资源量为40.11万吨,沸石保有资源储量为326.99万吨,膨润土保有资源储量为348.74万吨,高岭土保有资源储量为234.43万吨。

2010年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沸石、高岭土、膨润土将分别达到1034.8万吨、725.9万吨、27.2万吨、1.4万吨和6.7万吨;制灰用灰岩、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水泥配料用砂岩将分别达到1.1万吨、79.8万吨、9.4万吨和62.6万吨。

预计至2015年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沸石、高岭土、膨润土将分别达到1229万吨,862.1万吨,32.3万吨,1.6万吨和7.9万吨;至2020年将分别达到1459.64万吨、1023.95万吨、38.32万吨、1.92万吨和9.38万吨;2015年制灰用灰岩、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水泥配料用砂岩将分别达到1.3万,94.8万吨,11.2万吨,74.3万吨;至2020年将分别达到1.56万吨、112.6万吨、13.31万吨和88.3万吨。

全市常用的非金属矿产除方解石外,其余矿产保证程度均较高。

4.水气矿产

矿泉水:

允许开采量为1800立方米/天。

目前开采量仅为1200立方米/天,远低于允许开采量,资源保证程度较高。

(三)矿产品的可供性。

1.能源矿产

受客观条件及国家产业政策所限,能源矿产可供性最低,基本依赖于从省内和省外其它市场购进。

2.金属矿产

铁、铜、铅锌、金等根据现已查明可基本查明的资源储量,其可供性较好,特别是铜、铅锌、金等在规划中期及展望期,可供性将更大。

3.非金属矿产

根据现已查明的各类非金属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规划,规划期内水泥用灰岩、硫铁矿、普通建筑石料、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膨润土、高岭土、沸石、矿泉水、地下水、锰、铅锌等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具较好的可供性;方解石、玄武岩、玻璃用石英岩、水泥配料用砂岩、页岩、粘土等可供性较差。

对可代性较差和差的矿产资源而言,将通过市场从省内和省外其它市场购进。

第三章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一)2008—2010年目标。

加大地质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入,新发现矿产地2—3处,新增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50万吨以上,新增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500万吨以上,新增贵金属资源储量2吨以上,水泥用石灰岩2000万吨,冶金用白云岩500万吨以上。

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在2007年基础上增加25%,新设置探矿权10宗,采矿权5宗,生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均达到规定的最开采规模以上,矿山最低服务年限在3年以上;矿山开采规模结构基本合理,矿山总数控制在300家以内,矿山“三率”指标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初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恢复治理率不低于40%,矿山土地复垦率不低于35%,逐步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

(二)2011—2015年目标。

继续加大地质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深部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的勘查力度,新发现小型及以上规模矿产地1—2处,新增有色金属资源储量金属量为15万吨,黑色金属矿石量为500万吨,水泥用石灰岩储量为2000万吨,冶金用白云岩储量为500万吨,高岭土(含陶瓷土)储量为100万吨以上。

矿石开采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20%,矿业权投放主要侧重于非金属矿产,投放数量为5—10宗。

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均大于省有关规定。

对矿床规模较大的矿山鼓励规模开采,对开采规模虽高于省有关最低开采规模要求,但远低于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的矿山数量进行控制,逐步整合以以使之开采规模与矿床规模相适应。

通过整合,严格控制矿山总数,总数控制在250家以内。

矿山“三率”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共(伴)生矿产基本达到综合利用。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不低于55%;矿山土地复垦面积不低于可复垦面积的60%。

(三)2016—2020年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围绕稳定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完成较大比例尺的城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通过“攻深找盲”新增资源储量为有色金属5万吨以上,黑色金属50万吨以上,开采总量提高10%,原则上不新设探矿权,但采矿权可根据前期勘探成果情况决定。

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床规模相适应;矿山最低服务年限在1年以上,矿山开采规模结构合理,矿山“三率”指标高于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不低于75%,矿山土地复垦面积不低于可复垦面积的75%,关闭矿山率不低于85%。

二、分类目标

(一)矿产资源勘查。

1.2008—2010年

(1)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量。

开展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

3317平方公里;1∶2.5万航磁测量,面积:

300平方公里;1∶10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面积:

665平方公里;1∶10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面积:

66平方公里。

(2)新发现矿产地2—3处。

(3)新增资源储量。

A、有色金属:

50万吨以上(金属量)。

B、黑色金属:

500万吨以上(矿石量)。

C、贵金属:

2吨以上(金属量)。

D、水泥用石灰岩:

2000万吨以上。

E、冶金用白云岩:

500万吨以上。

2.2011—2015年

(1)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量。

继续完成开展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5万航磁测量;开展对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开展对市区内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面积:

231k平方公里。

(2)新发现矿产地3—5处。

(3)新增资源储量。

有色金属:

15万吨。

黑色金属:

500万吨。

水泥用石灰岩:

2000万吨。

冶金用白云岩:

500万吨。

高岭土(含陶瓷土):

100万吨以上。

3.2016—2020年

(1)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量。

继续加大力度实施对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对前期1∶2.5万航磁测量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