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831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docx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参考资料

《花卉生产技术》教案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整地及作畦

  整地的做法是,先翻耕土壤,细碎土块,清除石块、瓦片、残根、断茎及杂草等,以利于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

在整地的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掺入少量的过磷酸钙,然后耙平。

深翻的强度与花卉的种类有关,一、二年生花卉宜浅,宿根及球根花齐宜深。

―、二年生花卉生长期短,根系入土不深,宜浅耕,翻耕深度20~30cm。

宿根花卉根系强大,定植后栽培数年至十余年,需深翻40~50cm。

球根花卉因地下部分肥大,对土壤要求尤为严格,需深翻30~40cm。

地整好后作畦。

北方干旱地区多用低畦,畦面两侧有畦埂,以保留雨水及便于灌溉。

通常畦面宽100~120cm,定植2~5行。

至于畦的长短,可按地块的情况而定。

二、繁殖

 露地花卉因种类不同,繁殖方法各异。

如一、二年生花卉多用播种法繁殖;宿根花卉除播种外,常采用分株或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繁殖;球根花卉主要采用分球法进行繁殖。

  三、间苗

  在播种出苗后,幼苗拥挤,影响其健壮生长时,应进行间苗。

间苗通常在子叶发出后进行,不可过迟,否则苗株拥挤会引起徒长,培育不出壮苗。

  四、移植

  露地花卉,除去直播的某些种类外,大部分先在浅盆、穴盘、苗盘或苗床育苗,经分苗和移植后,最后定植于花坛或花圃中。

  移植包括“起苗”和“栽植”两个步骤。

起苗就是把花苗从苗床起出。

一般花苗在生出5~6枚真叶时进行起苗,一种是裸根苗,一种是带土苗。

裸根起苗一般多用于小苗或易成活的大苗,对移栽不易成活的花卉种类多用带土苗进行移栽。

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状态下进行,以使湿润的土壤附在根群上,同时避免掘苗时根系受伤。

  栽植;穴植法是依一定的株行距掘穴或以移植器打孔栽植。

裸根栽植时应将根系舒展于穴中,勿使拳曲,然后覆土。

定植后需镇压,镇压时压力应均匀向下,不应用力按压茎的基部,以免压伤。

带土苗栽植时,填土于土球四周并镇压之,不可镇压土球,以避免将土球压碎,影响成活和恢复生长。

栽植深度应跟移植前的深度相同,如为轻松土壤,定植时稍栽深些;如为根出叶的苗,不宜深栽,否则发芽部位埋入土中,容易腐烂。

栽植完毕后,用细孔喷壶充分灌水。

定植大苗常采用畦面漫灌的方法。

  由于移植时必然损伤根系,因此时间选择在幼苗水分蒸腾量最低时刻进行,如无风的阴天、午后或傍晚光照不过于强烈时、降雨前。

  五、灌溉

  灌溉是花卉栽培中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

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导致栽培失败。

  灌溉的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及滴灌4种。

大面积苗圃多采用地面灌溉即畦灌,即大水漫灌。

此法的优点是灌水充足,费用较少;缺点是易使土面板结。

  喷灌是水从喷头喷出的灌水方式。

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省水、省工、不板结土壤并能防止土壤盐碱化,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是今后灌溉发展的趋势。

滴灌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灌溉水成点滴状,缓慢而经常不断地浸润椬株根系附近的土壤。

其优点是省水;缺点是设施投资大、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

  幼苗期浇水,一般宜用细孔喷壶喷水,以免水力过大将小苗冲倒。

幼苗移植后,为使根与土壤紧密相接,需要及时灌水,甚至连续灌水二三次方为合适。

灌水量及灌溉次数,常因季节、土质及花卉的种类不同而异。

  春季及夏季干旱时期应多次灌水,立秋后雨水多时应减少灌水以防止徒长。

沙质土比黏重土质灌溉次数为多。

一、二年生花卉及球根花卉容易受旱,灌溉次数应较宿根花卉为多。

  六、施肥

  露地花卉施肥,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两大类。

  基肥

  露地花卉栽培,一般常以厩肥、堆肥、油饼或粪干等有机肥作基肥。

厩肥和堆肥在整地前翻耕于土中,粪干及饼肥等则在播种或移植前进行沟施或穴施。

目前已普遍采用无机肥料作为部分基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化学肥料作基肥施用时,可在整地时混入土中,但不宜过深,亦可在播种或移植前沟施或穴施,其上盖一层细土,再行播种或栽植。

  追肥

  生长期间分次施用追肥,以补基肥的不足。

一般露地花卉发芽后,施第一次追肥,促使枝叶繁茂。

在开花前施第二次追肥,助长开花。

开花后,可施第三次追肥,以补偿养分的消耗。

追肥除常用粪干、粪水外,亦可用化学肥料。

各种肥分的施用量,依花卉种类不同而异。

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较宿根花卉为多,球根花卉需磷、钾肥较多。

  七、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土温,促使土壤内的空气流通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为花卉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整形修剪

  1.整形

  整形是对植株实行修剪的措施,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状。

常见露地花卉的整形方式有如下几种。

  

(1)单干式:

只留主干,不留侧枝,使顶端开花1朵。

  

(2)多干式:

留几个主枝,使开出较多的花。

  (3)丛生式:

生长期间多次摘心,促发侧枝,形成低矮丛生状株型,开出多数花朵。

  (4)悬崖式:

全株枝条向下向一个方向伸展,多用于小菊品种整形。

  (5)攀缘式:

使枝条引缚或爬生在一定形式的支架上。

  (6)匍匐式利用枝条自然匍匐地面的特性,使其覆盖地面。

  修剪

  草本植物修剪不同于木本植物,主要包括如下技术措施。

  摘心摘除枝梢顶芽。

摘心可以抑制徒长,促进侧枝产生与生长;可使株型低矮,株丛紧凑。

  除芽剥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枝数的增加和过多花朵的发生。

南康家具

  折梢将新梢折曲,目的是抑制新梢的徒长,促进花芽的形成。

  曲枝为使枝条生长均衡,将生长势强的枝条向侧方压曲,弱枝则扶之直立,起到抑强扶弱的效果。

  去蕾除去侧蕾而留顶蕾,使顶蕾有充分的营养供应。

  修枝剪除枯枝及病虫害枝、位置不正而扰乱株形的枝条、花后残枝等。

  九、防寒越冬

  我国北方在严寒冬季到来之前,对不耐寒的花卉应及时进行防寒,以保证安全越冬。

  灌水法

  每年冬季封冻前浇足防冻水,灌溉后土壤湿润,热容量大,因而能起到一定的保温和防寒作用。

  盖粪压土

  对多年生宿根花丼,应于根际上盖厚10cm的马粪或堆肥,上面用土压实。

  包草埋土

  对不耐寒的木本花卉,应在清除枯枝烂叶后,用草绳将枝条捆扰,然后包厚5~8cm的稻草捆紧。

最后在稻草基部堆高20cnv的土堆并压实。

  设风障

  面积大、数量多的草本花卉,可在北面设高1.8m的风障进行防寒。

  架席圈

  对植株高大、不耐寒的木本花卉,可在东、西、北三面设立支柱,柱外围席防寒。

各论

 1.一串红

   别名:

万年红、爆竹红。

   科属:

唇形科、鼠尾草属。

   形态:

多年生草本,作一年栽培,株高30~70厘米,茎直立,四棱光滑,基部多为木质化。

叶对生,卵形,边缘有锯齿。

总状花序顶生,花冠筒状伸出萼筒,花冠、花萼均为红色。

还有白、紫蓝色等,花期7~10月。

小坚果长椭圆形。

   习性:

喜阳、也能耐半荫。

怕霜、忌水涝。

   繁殖栽培:

以播种为主,也可扦插。

四月上旬露地播种,苗生长有4片叶时要移栽、摘心。

如要控制花期,可经数次摘心,以延迟开花期。

6~7月露地扦插,约10~20天生根,30天后分栽。

扦插苗比实生苗开花早,植株高矮易控制。

生长期施1~2次追肥。

盆栽一串红经两次摘心后可上盆,刚上盆夏季中午阳光强烈需遮荫,遇雷阵雨要倾盆。

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应要及时采收。

萼片发自时即可采。

   用途:

花期较长,花色鲜艳是国庆节用花主要材料,可布置花坛、花境、亦可盆栽。

 2.凤仙花

   别名:

指甲花、急性子。

   科属: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形态:

一年生草本花卉。

株高50~70厘米。

茎直立,光滑,肥厚多汁白绿色或晕红褐色。

单叶互生,披针形具锯齿,花1~3朵腋生或多朵集成总状花序,花萼3枚,侧面2枚较小,后面较大,向外延伸成距,花瓣5枚,单瓣或重瓣,花期6~9月,蒴果,纺锤形。

   习性:

性强健、忌寒喜热,喜向阳疏松土地。

   繁殖栽培:

一般3~6月播种,种子萌发率高,新鲜种子几乎达100%,当出现第一对真叶时即可定植,株距为20厘米。

炎热干旱季节注意浇水。

种子成熟时易暴裂将种子弹出,应在果实由黄绿转自发亮时采收。

   用途:

布置花境,重瓣种可布置花坛亦可盆栽。

 3.翠菊、别名:

江西腊、兰菊。

   科属:

菊科翠菊属。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20~80厘米,有白色糙毛,单叶互生,卵形,匙形或近圆形,上部叶渐小,有粗锯齿,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苞半球形,边缘舌状花,有红、粉红、白、蓝、紫等色,中央窄状花两性,黄色。

瘦果,花期6~10月。

   习性:

忌酷暑、忌连作,稍耐荫。

   繁殖栽培:

于4~5月播于露地苗床。

栽培宜注意炎热天气中曝晒与暴雨,防治病虫害,主要病虫害萎黄病、叶斑病。

   用途:

布置花坛和花境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

   

4.百日草

   学名:

zinniaelegqnsjacq.

   别名:

对叶梅、百日菊、步步高。

   科属:

菊科百日草属。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50~90厘米,全株具粗毛,单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形,全缘,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枝端,花有红、橙、白、黄等色。

长期6~10月。

瘦果。

   习性:

喜光,耐干旱,性强健,对土壤要求不严。

   繁殖栽培:

四月上旬播于露地。

因主根受伤后缓苗较慢因此定植宜早,中耕除草,追肥2~3次,种子采收在花瓣枯萎后整个花序剪下晾干。

   用途:

布置花坛、花境,也可作切花用。

  

 5.鸡冠花

   别名:

红鸡冠

   科属:

苋科青箱属。

   形态:

一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茎常少分枝,有棱或沟,单叶互生,卵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穗状花序顶生,肉质化成鸡冠状,中下部集生小花,花被嫩质,上部花退化,花有白、黄、橙、红、玫瑰紫等色。

叶色与花色有关。

花期6~10月。

胞果盖裂。

种子黑色有光泽。

   习性:

喜阳光充足及炎热、干燥的环境。

忌涝、喜肥。

   繁殖栽培:

四六月播种露地苗床。

定植后不宜过湿过肥,避免徒长。

   用途:

布置花坛和花境,也可盆栽。

  

 6.半支莲

   学名:

portulacagrandifkra Hook.

   别名:

太阳花、午时花。

   科属:

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形态:

一年生肉质草木,株高15~20厘米,葡匐性或斜生,绿色或浅棕红色。

单叶。

互生或蔽生,圆柱形叶腋束生长毛。

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枝端,花瓣5或重瓣,花色极为丰富有黄、白、紫红、橙色等花期5~9月。

蒴果盖裂,种子细小灰黑色。

   习性:

喜暖而不耐寒,喜光而不耐荫,花多在午时开放,光线弱,花常闭合或不能充分开放。

   繁殖栽培:

4月播种于露地苗床,也可扦插,扦插极易生根,生长期间浇水不宜过多,使其分枝多,开花旺盛,可施追肥。

   用途:

作毛毯花坛或花境、花丛、花坛的镶材料,也可栽盆观赏。

   

7.千日红

   学名:

GomphrenaglobosaL.

   科属:

苋科千日红属。

   形态:

一年生草本;株高20~40厘米,茎直立,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有沟纹,椭圆形或倒卵形,全缘,头状花序球形或长圆形,总苞2叶状,每朵小花具2千膜质小苞片、深红、紫红、淡红或白色等。

花期6~9月。

胞果近球形。

   习性:

性强健,喜炎热,干燥气候。

耐修剪,花后修剪可再萌发新枝,继续开花。

   繁殖栽培:

4月播种露地,种子发芽较困难,播前进行浸种处理。

幼苗具2~3片真叶时移植。

   

   用途:

是夏秋花坛的良好材料,可作切花、花蓝、花圈等。

 8.万寿菊   

   学名:

TagetegfrectaL.

   别名:

臭芙蓉。

   科属:

菊科万寿菊属。

   形态:

一年生草本。

林高60~90厘米,茎直立、粗壮,光滑多分枝,叶对生,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有油腺点挥发臭气。

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柄。

花有单瓣及重瓣,花色有深黄,橙黄及淡黄等色。

花期6~10月,瘦果。

   习性:

喜温暖和阳光,抗性强,能耐旱霜。

   繁殖栽培:

四月播种露地苗床。

夏季结合摘心亦可扦插。

对肥水要求不严,过分干旱适应溉灌。

   用途:

布置花坛、切花或盆栽观赏。

也可作切花。

   附同属品种孔雀草T.patulaL.

   又名小种万寿菊,红黄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茎稍紫红色,株高25~40厘米。

叶对生或互生,叶片羽状全裂,裂片线形至披针形。

头状花序单生,总苞厚,花黄色、黄红色、枯黄色,有的还具紫红斑或环纹。

花期6~10月,瘦果。

   

9.地肤

   学名:

Kochiascopariavsr.trichophyllaSohinzetKir.

   别名:

扫帚草、绿帚。

   科属:

藜科地肤属。

   形态:

一年生直立性草本。

株高50~70厘米,全株披短柔毛,多分枝,叶互生,条形披狭,长3~5厘米叶细密,株形呈卵圆形至椭圆形,叶草绿色,秋季变暗红色。

花小单或两枚生于叶腋呈稀疏穗状花序,胞果。

   习性:

原产欧、亚二洲。

不耐寒,耐碱土,抗干旱,对土壤要示不严,能自播繁殖。

   繁殖栽培:

四月初播种露地苗床发芽迅速整齐。

经间苗后移植一次,六月初定植,栽培管理粗放。

   

   用途:

用于坡地草坪式栽培,也可盆栽布置会场。

  

 10.雁来红   

   学名:

AmarenthustricolorVar.splendens Hrot.

   别名:

老少年、老来少。

   科属:

苋科、苋属。

   形态:

一年生草本。

株高80~100厘米,茎直立,光滑少分枝。

叶互生,有柄,卵圆状披针形,暗紫色,秋季顶部叶变成鲜红色,观叶期8~10月。

花小不显著密集成簇腋生,胞果矩圆形,种子细小,黑色。

   变种、变型及品种。

   

   

(1)雁来黄外形与雁来红相同,但茎、叶、苞片都呈绿色,顶叶于初秋变亮黄色。

   

(2)锦西风又名十样锦。

三色苋外形与雁来黄相似,幼苗叶片基部呈暗褐色,初秋,顶叶变成下半部红色,上中部黄色,先端绿色。

   习性:

原产亚洲热带,现广泛栽培,不耐寒,耐旱,对碱,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繁殖栽培:

4~6月露地直播,经沟苗后移植一次,管理粗放,施肥不宜过多,以免徒长而色泽不鲜。

   用途:

宜配植于花坛花境材料,也可作切花或盆花用。

   

11.银边翠   

   学名:

   别名:

高山积雪。

   科属:

大戟科、大戟属。

   形态:

一年生草本。

株高50~60厘米,全株灰绿色,叶卵形至长圆形,全缘,无柄。

入夏后,上部叶子边缘或全部变色,花小,花器官不发达。

   习性:

原产北美,现分布较广。

   

   繁殖栽培:

三月中旬至四月播种于露地苗床,播后注意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苗高4厘米时移植一次,8厘米高时可定植花坛。

  

   用途:

布置花坛边缘或插花观叶。

   

12.长春花  

   学名:

catharanthusroseusG·Don.

   别名:

日日草,山矾花。

  

   科属:

夹竹桃科长春花属。

   

   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作一年生栽培,株高50~60厘米,叶对生,膜质,倒卵状矩圆形。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深红色,花期:

8~10月。

   习性:

原产热带非洲东部,现广为栽培,不耐寒,喜温热,喜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疏松壤土。

   繁殖栽培:

四月初播于露土苗床,出苗后须过沟苗,六月中下旬定植,管理粗放,盆栽在温室,春秋取老盆发出嫩枝扦插于砂质壤土。

冷床内生根,经摘心促使侧枝生长,换盆,果实发黄可采收。

   

13.观赏辣椒

 学名:

Capsicum frutescentL.

 科属:

茄科、辣椒属。

 形态:

灌木,木质部坚硬,上海地区作一年生栽培,株高30~60厘米,多分枝,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矩圆形,花单生叶腋,白色,5裂。

花期7月~10月。

浆果直立或稍斜垂或下垂,长指形,圆锥形或近球形,成熟时红色,黄色或带紫色。

   变种:

   

(1)佛手椒:

为簇生椒的一个变种,果实圆锥状,数个簇生于枝顶,果实呈白色后转为红色。

   

(2)樱桃椒:

为簇生椒的一个变种,果小,圆球形,具尖顶者不佳,果实由绿转为红色。

   (3)五彩椒:

果实球形直径1厘米,果实由绿变白紫,然后变红色。

   习性:

不耐寒,喜温热,向阳较耐肥。

   繁殖栽培:

三月播于室内或盆播,发芽迅速整齐。

幼苗子叶开展后,塌盆中移植一次,于6月中、下旬定植露地,盆栽观赏于6月上旬上盆,生长期多施追肥。

   用途:

为优良盆栽观果花卉。

  

14.三色堇

   学名:

ViolatrioColorL.

   别名:

蝴蝶花、猫儿脸。

   科属:

堇莱科、堇莱属。

   

   形态:

三色堇为多年生草本。

一般当作秋播。

株高15~25厘米。

全株光滑多分枝。

叶互生有钝锯齿,托叶大、基部呈羽状,深裂。

花大腋生,有紫、黄、白、蓝等色,多为复色,亦有单色。

花期3~6月开花,但因夏季天气炎热,故开花不生,蒴果易开裂。

种子圆形、褐色。

   习性:

较耐寒,喜冷凉气候,略耐半荫,在炎热多雨的夏季,发育不良。

   繁殖栽培:

以种子繁殖为主。

秋播在9月中、下旬进行,过早播种形成植株较大,降低抗寒力,过迟,植株未能充分发育,对越冬不利。

遇特别寒冷的天气可覆草防寒,种子以首批成熟者为优,不耐贮藏,成熟后蒴果开裂,极易散失,蒴果外皮发白应及时采收。

   用途:

是布置早春花坛的好材料,盆栽和作切花。

   

15.雏菊

   学名:

BellisperennisL.

   别名:

春菊、马兰头花、延命菊。

   科属:

菊科、雏菊属。

   形态:

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花卉栽培。

株高7~15厘米,叶茎生匙形,植株矮小,于叶丛间抽出花茎,顶生头状花序,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呈红、粉或白色等,管状花黄色,种子细小,长形,灰白色。

花期3~5月。

   习性:

耐寒性强,早夏花多,夏季炎热,开花不良易枯死。

   繁殖栽培:

播种繁殖。

一般为秋播,9月~10月选取新鲜种子播于露地,出苗后具4~5片真叶时移植,经二次移植后,生长更好,定植前土地要施足基肥。

定植后每隔三星期或一个月施追肥,采种时可将整个花序剪下来晒干收好。

   用途:

布置早春花坛的好材料,也可盆栽。

   

16.金盏菊

   学名:

CalendulaofficinalisL.

   别名:

黄金盏、金盏花。

   科属:

菊科、金盏菊属。

   形态:

二年生草本,株高40~60厘米,全株具毛,叶互生,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匙形,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黄色,栽培品种有乳白、浅黄、桔红及橙色等。

花期4~7月。

瘦果月牙形。

   

   习性:

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稍耐荫,较耐寒,在疏松肥沃土壤和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

   繁殖栽培:

金盏菊于9月播种于露地苗床,复土以盖没种子为宜,发芽力强,出苗较整齐,出苗后长出2~3枚真叶时即移植,定植后可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生长,喜肥,每隔20天追肥一次,肥少花小。

   用途:

花色鲜艳夺目,为春季花坛主要材料,也适盆栽和切花。

 

 17.金鱼草

   学名:

AntitthinummajnsL.

   别名:

龙头花、龙口花。

   科属:

玄参科龙口花属。

   形态:

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

株高30~90厘米,叶对生或上部互生。

呈披针形或长椭圆形。

花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有短梗,花冠筒状唇形,上唇直立两裂,下唇开展三裂,花有粉红、紫红、黄、桔红、白等多种颜色。

花期5~6月。

   习性:

原产地中海沿岸,现各地栽培。

较耐寒,能耐半荫。

喜向阳地势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栽培:

秋播一般于9月播于露地苗床。

次春定植,幼苗期需摘心,如作切花栽培不宜摘心,花坛布置在花开后适时剪除花茎促使侧枝开花延长花期,蒴果变棕黄色采种。

   用途:

是春季花坛良好材料,中高品种宜作切花。

矮型品种可盆栽。

   

18.矮雪轮

   学名:

SilenearmeviaL.

   别名:

小红花。

   科属:

石竹科、蝇子草属。

   形态:

二年生草本,全株具白色柔毛,株高30~50厘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至狭椭圆形。

花腋生,聚成侧总状伞花序,萼长于花梗,具10条纵脉。

开花后萼膨大。

花瓣5枚。

花粉红色或淡白色。

花期5月,朔果。

   习性:

耐寒,喜阳光和凉爽的环境,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与栽培:

9日初播种于露地苗床,幼苗经一次移植后,于11月初定植园地,施肥要勤,以促开花。

   用途:

作春季花坛材料,矮生种播置毛毡花坛。

   同属其他花卉:

高雪轮(S·armeriaL.)直立性,多分枝的二年生花卉。

株高60厘米,叶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基部抱茎。

复聚伞花序顶生。

花小,呈雪青,玫红或白色。

 

19.香雪球

   学名:

LobulariamaritimaDesy.

   别名:

小白花。

   科属:

十字花科,香雪球属。

   形态:

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

株高15~30厘米,有灰白色毛,叶互生,披针形或条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或淡紫,花期3~6月,秋季仍能开花,短角果小。

   习性:

耐寒性不强,生长容易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繁殖栽培:

9月初盆播,出苗迅速整齐,又可用扦插繁殖。

生根容易。

幼苗真叶开展后上3寸盆,再翻5寸盆越冬,3月下旬脱盆落地种植,花谢后,剪去花枝放半荫处秋季仍能开花,种子成熟不一,应分批采收。

   用途:

春季花坛良好的边缘材料,也可盆栽。

  

 20.紫罗兰

   学名:

MatthiolainnanaR·Br.

   科属:

十字药科,紫罗兰属。

   形态:

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株高30~50厘米,全株有毛,茎直立基部本质化,单叶互生,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瓣4片。

倒卵形,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期4~5月。

长角果圆柱形,种子具白色膜质翅。

   习性:

喜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候,喜肥沃,湿润及深厚土壤。

   繁殖栽培:

9月初播于塌盆或直接播于3~4寸盆,3月脱盆种植。

   用途:

用作盆花、切花、脱盆后布置花坛。

   

21.花菱草

   学名:

Rschscholtis.californjcacham.

   别名:

金荚花、人参花。

   科属:

罂粟科、花菱草属。

   形态:

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40~50厘米,被白粉,多汁,铺散性生长,叶互生多回三出羽状细裂,花单生枝顶,萼片2枚,花瓣4枚,狭扇形,亮黄色,基部深橙黄色,花色有乳白、淡黄、橙、桔红等,有单瓣、重瓣,花期5~6月,蒴果。

   习性:

耐寒,喜凉爽,要求日光充足,耐瘠薄干旱土壤,直根系,不宜移植。

   繁殖栽培:

播种,因其不耐移植,可直播栽培地,幼苗4~5片真叶间苗,开花期适当灌溉,并追肥1~2次,性喜干燥,栽培时浇水不宜过多。

   用途:

花色绚丽,花朵繁,多为春季布置花坛的理想材料。

  

 22.虞美人

   学名:

PapauerrhoeasL.

   别名:

丽春花。

   科属:

罂粟科、罂粟属。

   形态:

为一、二年生直立草本。

分枝纤细,株高30~60厘米,茎、叶披伸展性糙毛,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花果生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