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5797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4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docx

护理技能竞赛评分表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评分标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判断

意识

轻拍肩部、呼叫患者(轻拍重唤),确定意识丧失,检查无自主呼吸。

8

(1)判断不全一处扣4分

(2)未判断扣全扣

3

操作

1.立即呼救并向周围人紧急求助,“来人啊!

救命啊!

”。

2.判断静动脉搏动,判断时间小于10秒。

3.摆放复苏体位:

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如是卧于软床上的患者,需在其肩背下垫心脏按压板,去枕、头后仰、头颈躯干在同一纵轴, 肢体无扭曲,解开患者衣扣,充分暴露前胸、松腰带。

4.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

部位:

胸骨下端(成人——乳中线;婴儿——乳中线之下)或(以一手食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往上滑至剑突下,即为定位点,上两横指,即为按压区)。

1) 幅度:

胸骨下陷至少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

2)频率:

至少为每分钟100次。

3)姿势:

掌根重叠、双手指交叉抬起或双手指均后翘,双肘关节伸直 借操作者体重、臂力、肘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每次按压后确保胸壁回弹

5.查看口腔,如有分泌物、异物予以清除,有活动性义齿应取下。

6.打开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托下颌法,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人工呼吸前应先清理患者呼吸道。

1)仰头抬颏法:

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示指、中指置于患者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

2)托下颌法:

抢救者双肘置患者头部两侧,持双手示、中、无名指放在患者F颌角后方,向上或向后抬起下颌。

7.口对口人工:

术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鼻翼下端,深吸一口气,双唇包住患者口唇,深而慢地用力吹气,送气时间为1秒,直至患者胸廓抬起。

术者口离开,手松开鼻(人工呼吸进行2次)。

  

8.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

2,持续按压5个循环。

9.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时间不超过10秒。

10.如复苏成功,整理衣裤,取复苏体位,保暖,进一步生命支持。

11.如呼吸循环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到达。

4

5

6

 

6

 

6

6

 

10

 

6

8

4

4

(1)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2)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4

洗手

流动水洗手。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

4

一处记录不全扣1分;未记录全扣

6

评价

1.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2.吹气能看到胸廓起伏,按压时能触及大动脉搏动。

3.体现人文关怀,复苏过程无并发疰发生。

4.反应敏捷,呼救报讯内容清楚齐全,清晰流畅。

2

4

4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7

目的: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注意事项:

1.患者仰卧,争分夺秒就地抢救。

保持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保持颈椎稳定。

若患者不是仰卧位,翻身时要注意将头、颈、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保持颈椎稳定。

2.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时,手指不要深压一卜.颌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3.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吹气应在放松按压的间歇进行,肺充气时不可按压胸部,以免损伤肺部,降低通气效果。

4.胸外按压部位要准确,确保足够的频率和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用力合适,以免胸骨、肋骨压折。

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5.胸外按压时术者肩、肘、腕在—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

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6.向患者家属告知现有条件与措施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使之有思想准备。

7.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初期复苏成功后病情及应注意的事项,后期恢复后连续治疗的重要性,取得合作。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0.5分

简易呼吸器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执业规范要求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呼吸,有无禁忌症,立即通知医生。

2.评估环境:

整洁、安全。

4

2

(1)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3

准备

1.打开呼吸气囊、连接管路。

2.检查减压阀功能,管路是否漏气。

3.检查面罩气压,与气囊连接.携用物至床旁。

4.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8~10L/分。

5.查对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取得合作。

4

4

4

2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

患者

体位

1.协助去枕平卧,有活动义齿取下,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

2.解开衣领、暴露前胸、松腰带。

6

6

5

开放

气道

1.卸下床头,站于患者头顶一端。

2.以托颌法开放气道,使患者头后仰,下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纵轴垂直。

4

8

(1)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2)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6

气囊

的使

1.单人操作时:

一只手EC手法固定患者下颌部和面罩,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部,接触紧密不漏气。

另一手有规律挤压呼吸气囊;双人操作时:

一个人开放气道并固定面罩,另一个人双手有规律挤压呼吸气囊。

2.吸呼时间比一般成人为1:

1.5~2;送气量400~600m/次(1L球囊的1/2~2/3);送气频率10~12次/分;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 同步。

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时,气囊接口直接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口连接。

4.抢救成功后,遵医嘱停用简易呼吸气囊。

5.擦净患者口鼻,整理患者衣扣及床单位,协助取舒适卧位。

10

 

8

 

4

5

4

7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8

洗手

流动水洗手。

2

一处不符合扣1分;未洗手全扣

9

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

4

一处记录不全扣1分;未记录全扣

10

评价

1.操作规范、熟练;动作敏捷,方法正确有效。

2.注重人文关怀,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2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

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维持有效的人工呼吸,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注意事项:

1.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2~2/3为宣,勿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2.挤压呼吸气囊时,吸呼时间比一般成人为1:

1. 5~2,送气量400—600ml/次(IL球囊的1/2~/3),送气频率10~12次/分。

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

3.注意保持气道开放,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部,接触紧密不漏气。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边挤压呼吸气囊边指导患者“吸……”“呼……”。

5.简易呼吸气囊定期检查保养。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0.5分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核对

查对医嘱

2

(1)不查对扣2分;

(2)查对不全一处扣1分

3

评估

1.护士洗手,核对。

2.解释灌肠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3.评估患者意识状况、年龄、病情及治疗情况;患者咳痰的能力,痰液的量、颜色及粘稠度;检查评估口、鼻腔及有无活动性义齿;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4.评估环境:

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2

2

4

 

2

(1)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评估不全一处扣1分;

(3)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4

准备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中心负压装置或电动吸引器一套(设备性能良好,各管道已连接好)、治疗盘内有带盖无菌容器2个、弯盘、无菌纱布、无菌血管钳或镊子。

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听诊器。

2

4

(1)用物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用物放置不合理扣1分;

(3)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5

操作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核对,解释。

2.准备吸引系统。

中心负压吸引:

将压力表安装在负压接头上,将负压瓶置于床旁,将胶管与负压瓶相连,检查管道、负压装置性能,调节负压。

电动吸引器:

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3.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或头部略后仰。

4.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昏迷患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5.连接吸痰管,并用无菌镊子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冲洗吸痰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

 

6.核对,戴手套。

7.神志清醒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其张口,夹持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适宜深度,迅速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净痰液。

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9.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未吸尽,可间隔3-5分钟再吸。

10.吸痰完毕,擦净患者面部分泌物。

11.关闭负压吸引表或吸引器开关,将吸痰管连接管的前端用无菌纱布包裹或插入 盛有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

12.再次核对。

13.协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4

5

 

4

4

4

4

8

 

4

4

2

4

 

2

2

(1)管道连接错误扣3分;

(2)负压调节不正确扣3分,

(3)手法不对、动作粗暴扣3分

(4)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5)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6

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

4

指导不全一处扣1分;未指导全扣

7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8

洗手

流动水洗手。

4

一处不符合扣1分;未洗手全扣

9

记录

吸痰效果、痰量、性状、颜色,患者反应、气道通畅情况。

4

一处记录不全扣1分;未记录全扣

10

评价

1.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2.痰液吸出,患者通气功能改善。

3.体现人文关怀,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4.患者/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

2

2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

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1.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3.如患者痰液粘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当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吸痰手法是从插管的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吸。

5.吸痰管的型号、软硬度均应适宜,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

6.-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重复吸痰应间隔3~5分钟。

7.吸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性状及病情变化。

8.插管时不可有负压,以免损伤呼吸道或口腔粘膜。

9.贮液瓶不可过满,超过2/3满时应及时倾倒。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0.5分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核对

查对医嘱

2

查对不全一处扣1分

3

评估

1.护士洗手,核对。

2.解释吸氧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3.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鼻腔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偏曲,息肉及鼻孔通气情况。

4.评估环境:

整洁安静,室温舒适、光线充足、远离火源。

2

4

4

 

2

(1)未洗手扣2分

(2)未核对扣2分

(3)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4

准备

1.护士:

洗手,戴口罩。

2.用物:

治疗盘内备治疗碗2个(分别盛凉开水,通气管、纱布2块)、鼻导管、氧气表、湿化瓶(内盛无菌蒸馏水1/2-1/3满)、棉签、吸氧卡、笔、表、弯盘。

2

4

 

(1)用物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用物放置不合理扣1分

(3)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5

操作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3.装表:

①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清洁气门,立即关好。

②接上氧气表并旋紧,检查小开关是否关闭,开总开关检查装表后有无漏气。

③接上通气管。

④安装湿化瓶。

4.湿棉签清洁双侧鼻孔。

5.鼻导管与湿化瓶的出口连接。

6.缓慢转动流量调节阀,调节氧流量。

7.试水确定氧气流出通畅。

8.将鼻塞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妥善固定。

9.再次核对。

10.取舒适位,整理床单位。

2

2

2

2

2

2

2

2

4

4

4

2

2

(1)流量调节不准确扣2分

(2)吸氧管固定不妥扣2分

(3)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6

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告知不可自行摘除吸氧管和调节流量用氧安全。

5

指导不全一处扣1分;未指导全扣

7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8

洗手

流动水洗手。

4

一处不符合扣1分;未洗手全扣

9

记录

给氧时间、氧流量、患者反应。

4

一处记录不全扣1分;未记录全扣

10

停氧

1.洗手、核对、解释。

2.缓慢取下吸氧管,擦净面部。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4.关流量表——关总开关——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流量表。

5.卸表:

依次卸下湿化瓶、通气管,氧气表。

6.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7.核对,洗手,记录。

4

2

2

4

2

2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0

评价

1.操作规范、熟练,步骤正确,吸氧过程安全。

2.沟通有效,体现人文关怀,患者满意。

2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

目的:

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四防”,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氧气表及螺旋口勿上油,也不能用带油的手装卸。

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

3.持续吸氧患者每日更换吸氧管和湿化瓶,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用单腔管时双侧鼻孔交替置管,面罩吸氧时,注意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4.用氧过程中,加强监测,保证用氧安全。

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1分

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核对

查对医嘱

2

查对不全一处扣1分

3

评估

1.护士洗手,核对。

2.解释使用心电监护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吸氧流量、局部皮肤、指(趾)甲情况,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评估患者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4.评估环境:

整洁、安静、光线适宜,无电磁波干扰。

4

2

4

 

2

(1)未洗手扣2分

(2)未核对扣2分

(3)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4

准备

1.护士:

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处于备用状态的心电监护仪、电极片、75%酒精、纱布、弯盘、笔、表、必要时备电源插座。

2

4

(1)用物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用物放置不合理扣1分

(3)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操作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

2.核对,解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连接电源,打开开关,检测仪器功能是否完好。

4.核对。

5.清洁局部皮肤,电极片与监护仪导线连接,正确粘贴电极片于患者胸前相应部位。

6.清洁患者皮肤及指(趾)甲,将传感器正确安放于患者手指、足 趾或者耳廓处,保证接触良好。

7.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导联,调整波幅、设置报警界限。

8.妥善放置监护导线。

9.核对。

10.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

6

4

2

12

10

10

4

2

4

(1)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2)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6

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3

指导不全一处扣1分;未指导全扣

7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8

洗手

流动水洗手。

2

一处不符合扣1分;未洗手全扣

9

记录

观察患者监测波形,记录各项监测数据。

2

一处记录不全扣1分;未记录全扣

10

评价

1.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2.导线美观、无压折及扭曲,体位舒适。

3.体现人文关怀。

4.患者/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

2

2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

目的:

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及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5.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6.正确设定报警界限,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7.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导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片的位置,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必要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8.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寻线打折或缠绕。

9.停机时,先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0.5分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核对

查对医嘱

2

查对不全一处扣1分

3

评估

1.护士洗手,核对。

2.解释目的、方法、配合要点。

3.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过敏史及用药史;注射部位皮肤与肌肉情况,对药物的认识和合作程度。

4.评估环境:

清洁、安全。

4

2

4

 

2

(1)未洗手扣2分

(2)未核对扣2分

(3)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4

准备

1.护士:

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基础治疗盘、2-5ml注射器、6-7号针头、注射卡、注射用药物,必要时备0.1%盐酸肾上腺素。

3.注射药物准备:

①核对:

注射单(卡),检查药物及一次性注射器

②吸药:

1)将安瓿尖端药液弹下,安瓿锯痕,消毒后用无菌方纱包裹折断。

2)取一次性注射器用正确方法吸药,排尽空气。

3)将抽吸好的药液套上安瓿,置于治疗盘内。

2

4

 

2

2

4

2

(1)用物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用物放置不合理扣1分;

(3)吸药及排气方法不对,浪费药液各扣2分;

(4)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操作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

2.选择注射部位(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并能正确叙述一种定位方法。

3.协助患者取正确卧位,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注意保护隐私、保暖。

4.常规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大于5cm。

5.再次核对,排气。

6.指导患者放松,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用手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肌内深度为针梗的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

7.右手固定针栓,松开左手,抽动活塞,无回血时,缓慢注入药物。

8.注射毕左手用干无菌棉签按压针眼处,右手快速拔针,再按压进针点至不出血。

9.密切观察并询问患者反应。

10.再次核对。

11.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2

6

4

4

4

8

 

8

5

2

2

2

(1)注射部位定位方法不正确扣3分;

(2)定位不准确扣3分;

(3)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4)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6

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2

指导不全一处扣1分;

7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8

洗手

流动水洗手

2

一处不符合扣1分;未洗手全扣

9

记录

观察用药后反应并记录。

2

(1)一处记录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未记录扣全扣;

10

评价

1.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3.体现人文关怀

4.患者/家属知晓注意事项,对服务满意

2

2

2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

目的:

1.需迅速发挥药效或不能经口服用药的药物

2.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的药物,又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药效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需要2种以上药液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4.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节、瘢痕等部位注射;

5.长期注射的患者,轮流交替注射部位;

6.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7.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臀大肌注射,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0.5分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执业规范要求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核对

查对医嘱

2

(1)不查对扣2分

(2)查对不全一处扣1分

3

评估

1.护士洗手,核对。

2.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3.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吸氧状况和呼吸机参数的设置,穿刺部位皮肤、动脉搏动情况及合作程度。

4.评估环境:

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4

2

4

2

(1)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评估不全一处扣1分

(3)一项未作扣相应分值

4

准备

1.护士:

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基础治疗盘、注射器、化验单、肝素适量、无菌手套、无菌软木塞或橡胶塞。

4

4

(1)用物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其余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操作

1.核对、解释。

2.协助患者摆放体位,选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