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641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docx

高级岩石学试题集1111

高级岩石学复习思考题

(考试从中选题)

一、简答题(每题10-15分)

1.什么是I型花岗岩、S型花岗岩、M型花岗岩、A型花岗岩

2.原生岩浆的成分受哪些因素影响?

3.什么是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

它们在岩浆冷凝结晶过程中表现行为有什么不同?

4.岩浆岩中Eu的异常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Eu异常

稀土元素中Eu3+可还原为Eu2+而取代斜长石及磷灰石中的Ca2+,这些矿物的分离结晶会造成残余岩浆中的Eu亏损而在配分曲线中出现Eu的低谷即Eu负异常,堆晶岩中Eu则富集、配分曲线具Eu峰,称Eu正异常。

Eu异常程度常用δEu参数衡量:

δEu=2(Eu岩石)/[(Sm岩石)n+(Ga岩石)n]

δEu>1者,称正异常,δEu<1者为负异常。

δEu值在火成岩成因研究中也具有重要

意义,图4-8为不同成因花岗岩的配分曲线,它们的δEu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

5.用组合指数(里特曼指数)对火成岩的系列是如何划分的?

6.引起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各自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7.岩脉、岩墙、岩床、脉岩各指什么?

有什么异同点?

8.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特征和形成条件有什么不同?

9.岩石风化的产物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0.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各有什么样的影响?

11.描述沉积岩中碎屑岩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2.碳酸盐岩中的粒屑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13.海水中Ca、Mg离子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在深海环境中没有钙镁碳酸盐岩沉积?

14.什么是沉积相、相序、沉积建造(沉积模式)?

15.河流相主要有哪些亚相?

各亚相沉积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6.什么是复理石建造和磨拉石建造,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

17.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通过什么方式变质的?

18.什么是等物理系列的岩石?

什么是等化学系列的岩石?

19.变质岩的变晶结构和岩浆岩的结晶结构有什么区别?

20.什么是双变质带?

出现在什么样的大地构造环境中?

21.什么是变质作用的P-T-t轨迹?

22.什么是特征变质矿物?

举例说明它在变质岩研究中有什么意义?

23.变质带划分时为什么要选择等化学系列中的泥质岩或基性岩系列?

24.研究变质相时为什么要进行组分分析?

二、论述题(每题20-25分)

1.从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关系论述岩浆岩的矿物共生组合规律。

2.试述蛇绿岩(套)杂岩的岩石组成和大地构造意义。

3.从板块构造的角度论述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火成岩(或沉积岩、或变质岩)组合。

4.沉积相的识别标志主要有哪些?

试述三角洲相的主要特征。

5.试述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各自的特征及成因。

6.试述碎屑岩物质随搬运距离的增加在结构和成分方面的变化。

7.试述变质矿物共生组合的判断标志。

8.试述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9.试述变质岩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变质条件的关系(举例说明)。

10.在野外你是如何去区别侵入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

(从产状、构造、结构、物质成分几个方面分析判断)

一.

1.

I型花岗岩(Itypegranite)是一系列准铝质钙碱性花岗质岩石的总称,主要是各种英云闪长岩到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

这种花岗岩的源岩物质是未经风化作用的火成岩熔融而来,是活动大陆边缘的产物,简称I型花岗岩

S型花岗岩(Stypegranite)是一种以壳源沉积物质为源岩,经过部分熔融、结晶而产生的花岗岩。

“S”指沉积一词的第一个字母。

属造山期花岗岩,产于克拉通内韧性剪切带和大陆碰撞褶皱带内,以堇青石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组合等过铝质花岗岩为代表

 M型花岗岩类(Mtypegranite)即幔源型花岗岩。

是基性岩浆房分异形成的构成蛇绿岩套的浅色岩组。

它由蛇绿岩套中的奥长花岗岩所组成,是大洋环境火山岛内地幔和地壳两种岩浆混合的产物。

其空间分布一般与辉长岩的条带状构造走向相一致,岩体规模不大,多呈长条状或不规则状的小侵入体或悬浮体。

[

A型花岗岩(Atypegranite)是产于裂谷带和稳定大陆板块内部的花岗质岩石。

这类岩石通常是弱碱性花岗岩,CaO和Al2O3含量较低,Fe/Fe+Mg值较高,K2O/Na2O值和K2O含量较高;由石英、钾长石、少量斜长石和富铁黑云母,有时有碱性角闪石等组成。

碱性暗色矿物含量高,有时因富铁还会出现富铁橄榄石。

2.

(1)源区的性质和物质组成

(2)熔融的温度和程度

(3)熔融发生区的深度和压力

(4)挥发分的成分(H20和CO2的比例)

3.不相容:

又称湿亲岩浆元素(hy-gromagmatophileelements),在岩浆或热液的矿物结晶过程中趋向于在液相中富集的某些微量元素(如Sn、Li、Rb、Sr、Cs、Be、Ba、Zr、Hf、Nb、Ta、Th、u和稀土元素)。

因其浓度低,不能形成独立矿物相。

因受其离子半径、电荷和化合键所限,很难进入造岩矿物晶体结构中,而在残余岩浆或热液中相对富集。

其固——液相分配系数近于零。

元素的不相容性可因结晶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相容:

在岩浆或热液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如Cr、Ni、Co、V等)。

在矿物结晶过程中趋向于在早期固相中富集。

因其浓度低,不能形成独立矿物,但其离子半径、电荷、晶体场等晶体化学性质与构成结晶矿物的主要元素相似,故在固——液相反应或平衡中易于呈类质同象形式进入有关矿物相。

其固——液相分配系数明显大于1。

元素的相容性可因结晶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5.σ={〔w(Na2O)〕%+〔w(K2O)〕%}2〔w(SiO2)〕%-43式中:

σ值愈大,碱性程度愈强。

根据σ值的多少可划分4种岩石系列,即钙性、钙碱性、碱钙性和碱性系列

6.<1>.分异作用 分异作用是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下,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成分的岩浆的全部作用。

它包括岩浆分异作用及分离结晶作用。

  

(1)岩浆分异作用 这种作用是岩浆结晶之前,仍处在均匀液态的情况下发生的分

异作用。

    1)熔离作用   2)扩散作用     3)气运作用  

(2)分离结晶作用 分离结晶作用是早晶出的矿物由于某些原因与熔浆分离,不与熔浆发生反应,这样可演化形成多种不同成分的岩浆岩。

    1)重力分离作用     2)流动分异(摩擦)作用     3)压滤作用 

《2>.同化混染作用 岩浆熔化了围岩或捕虏体,使岩浆成分发生了变化,称为同化作用。

不完全的同化作用称为混染作用。

同化与混染作用经常是密切相关的。

影响同化混染作用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岩浆侵入时的地质环境,一般说,在褶皱带同化混染作用较强,而稳定地区较弱,构造断裂越复杂,同化混染作用越强烈。

(2)岩浆侵入的深度、形态、体积及成分对同化混染作用的强度有直接的影响,侵入位置较深,形态复杂,岩体规模大,成分与围岩差别大,挥发份含量多,同化混染作用强,反之就弱。

(3)岩体的热量及温度,如果热量大,温度高,同化混染作用强,反之则弱。

(4)围岩的构造裂隙愈发育,同化混染作用愈强。

     

《3》.岩浆的混合作用 是指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产生一系列,过渡类型的岩浆、并形成不同成分的一系列岩浆岩,这便称为岩浆混合作用。

 在岩浆岩形成过程中,可以是一种作用为主,也可以是多种作用同时发生。

因此在判别某些岩浆岩成因时,必须全面收集资料,客观地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7.岩脉、岩墙、岩床、脉岩各指什么?

有什么异同点?

岩脉:

指与围岩层理或片理斜角的脉状侵入体,特点是长度和深度远大于厚度;厚度不一,变化很大,形态多样

岩墙:

比较规则而又近于直立的板状岩体称岩墙(与岩脉的区别是:

岩脉与层理斜交,形状较不规则)

岩床:

是岩浆沿层面贯入,形成与地层整合的板状侵入体,以厚度稳定为特征

脉岩:

是岩浆作用过程中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小侵入体,外形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经常在深成侵入体内部或附近围岩中,充填在裂隙内,多成脉状产出,故称为脉岩。

8.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特征和形成条件有什么不同?

结构的特点是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悬殊,大的颗粒散布在细小的颗粒中。

大的叫斑晶,小的叫基质。

若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则这种结构称为班状结构;如果基质为显晶质,则为似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常见于浅成岩和喷出岩中,由于岩浆在地下深处循序上升,来不及结晶。

似斑状主要分布于浅成侵入岩和部分深成侵入岩中。

9.岩石风化的产物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主要有三类:

1碎屑物质:

各种岩石碎屑和石英、云母、长石等

2不溶残余物质:

主要粘土矿物,其次为氧化硅矿物、氧化铝矿物和氧化铁矿物

3溶解物质:

活泼性较大的离子状态的金属元素,组成真溶液;溶解度低的AL/FE/SI等的氧化物和FE/AL的氢氧化物组成胶体溶液

11.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各有什么样的影响?

12.碳酸盐岩中的粒屑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粒屑类型:

内碎屑、鲕粒、骨屑、团粒。

(1)内碎屑:

经短距离的搬运磨蚀,常有一定的圆度和分选性,有的经水上暴露后,外缘常有红色的铁染得氧化圈

(2)骨屑:

是盆地内分散的生物遗体堆积而成,不包括有造礁生物形成的生物骨架结构。

这些生物遗体一般都经过流水和波浪的破碎、磨蚀和搬运,常有磨圆和分选现象

(3)鲕粒:

鲕粒和豆粒都是内部具有规则的同心层状结构的圆球状或椭球状颗粒,颗粒核心多为陆源碎屑、骨屑或内碎屑。

直径小于2mm

(4)团粒:

由微晶碳酸盐矿物组成的球状或椭球状小颗粒,无明显内部构造,结构均匀,大小为0.1-0。

5mm

(5)团块:

是不规则外形的复合颗粒,常有微晶方解石胶结几个细小的生物碎屑、鲕粒或团粒等组成。

颗粒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有的像葡萄串状。

13。

海水中Ca、Mg离子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在深海环境中没有钙镁碳酸盐岩沉积?

14什么是沉积相、相序、沉积建造(沉积模式)?

沉积相:

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的综合,是一定沉积环境的综合表现,即一定的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沉寂的沉积物特征的总和。

相序:

相的纵向相序同时也就是它的横向相列。

只有横向上相依的相,才能在纵向上相互重叠而没有沉积间断。

沉积模式:

在对一定环境中的现代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物的物化模型为沉积模式。

是对沉积环境的发展特征、发展演化及其空间组合形式的全面概括,以图形或文字方式表现的一种理想的、概括的沉积相格局,并能有助于了解复杂的自然现象及其作用过程。

包括沉积体的空间形态、岩性组合、沉积结构、生物特征、动力状况、构造背景等要素。

15河流相主要有哪些亚相?

各亚相沉积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四个亚相

河床亚相:

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为河流相中最粗的,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彩。

缺少动物化石,仅见破碎的植物枝干等残体,岩体形态具有透镜状,地步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

堤岸:

岩石类型简单,粒度较细,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

河漫:

主要为粉砂岩和粘土岩,粒度为河流沉积中最细的,层理类型单调,主要为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牛轭湖:

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有交错层理,粘土岩中发育有水平层理,常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残骸。

16.什么是复理石建造和磨拉石建造,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

复理石建造:

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前期,在大陆边缘盆地中形成的一套海相浊流沉积,含有岛弧火山活动提供的火山物质,沉积厚度大,主要由细碎碎屑岩和你灰岩组成,与部分砾岩和砂岩形成明显的韵律,生物化石很少见。

莫拉石建造:

地槽急剧隆起,形成于山前坳陷的巨厚的以粗碎屑为主的一套岩系。

又称磨拉层。

磨拉石厚外达几千米,形成下部海相、上部非海相的楔形沉积体,即侧向急剧变薄,粒度变细。

磨拉石的砂岩中富次硬砂岩或岩屑砂岩,也发育长石质砂岩。

砂岩层发育交错层理,但不发育粒级递变层理。

17.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通过什么方式变质的?

主要因素有:

温度、压力、具化学活动性流体、时间

温度:

1.引起重结晶作用2.促进原有矿物成分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压力:

1.静压力使空隙间小,变的致密坚硬2.粒间流体压力:

对周围的物质、包括空隙四周的壁、顶、底赋予一定的压力

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

1.流体可以起溶剂作用,促进岩石中某些组分的溶解和迁移,有利于变质作用的进行2.直接影响变质反应的方向和速度3.以水为主的流体对于岩石的部分熔融有一定影响,岩石的熔点岁岩石的水含量升高而降低。

时间:

18.什么是等物理系列的岩石?

什么是等化学系列的岩石?

等物理系列:

在同一变质条件下(温度、压力范围相同)形成的所有岩石。

这些岩石的矿物共生组合不同,是由变质作用的类型和强度不同决定的。

等化学系列“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岩石。

矿物共生组合不同由原有岩石的化学成分决定。

19.变质岩的变晶结构和岩浆岩的结晶结构有什么区别?

变晶结构式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作用形成的结构,与结晶结构在外貌上相似,区别有:

(1)变晶结构的各矿物颗粒几乎是同时生长的,变斑晶与变基质同时,甚至稍晚一些形成,这与岩浆岩的斑状结构不同;

(2)变晶矿物中含有较多的包体,特别是变斑晶中更是如此;(3)变晶结构中矿物的自行程度并不表示结晶的先后顺序麽人士代表矿物结晶能力的大小。

20.?

什么是双变质带?

出现在什么样的大地构造环境中?

双变质地带指变质时期相同而变质作用类型不同的两个相邻变质地带。

是以变质作用类型为基础,它包括不能确定压力类型的单相变质地带。

双变质带(pairedmetamorphicbelts)压力类型或变质相系不同走向大致平行的两个变质岩带。

简称双带。

他认为环太平洋区域和世界许多变质岩地区常由大陆侧的低压带(或低P/T型变质带)和大洋侧的高压带(或高P/T型变质带)组成双变质带,它们的形成时期相同或相近。

每个变质带的宽度从十几千米至几十千米,延伸可达几百千米。

在低压变质带中常伴有丰富的花岗质岩石及流纹质和安山质火山岩,在高压变质带中则伴有丰富的从超基性到基性的蛇绿岩。

21.?

什么是变质作用的P-T-t轨迹?

所谓P-T-t轨迹(P-T-tpath)就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

(course)或在P-T图解中表示该历程的曲线”

变质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T-P条件,地热梯度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这是P-T-t轨迹思想的核心。

当然,变质作用过程中,除P、T外,流体成分也在不断变化,描述这种复杂变化的曲线称为P-T-x-t轨迹。

此外,还有描述P-T变化与变形(D)关系的P-T-D-t轨迹等。

这些轨迹中,P、T、x等条件由变质矿物和矿物包裹体记录,时间t由专门的定年方法测定。

22.什么是特征变质矿物?

举例说明它在变质岩研究中有什么意义?

是仅稳存在于很狭窄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矿物,对外界条件变化反应很灵敏,能较好地指示变质条件(温度、压力,有时还可指示原岩成分)的变质矿物。

变质岩中出现一些岩浆岩、沉积岩中不出现的特征变质矿物。

如红柱石,蓝晶石。

矽线石等。

23变质带划分时为什么要选择等化学系列中的泥质岩或基性岩系列?

因为不少标志矿物(如绿泥石、黑云母、石榴子石、堇青石等)属于成分变化较大的类质同象矿物,它们可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变质反应形成。

如果只根据单个标志矿物划分变质带,其温度和压力范围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在不同变质地区之间不易进行对比,因此最好是根据变质矿物组合的变化特征进行变质带的划分。

在一些缺少变质泥质岩的地区也可以用变质基性岩或变质碳酸盐岩中矿物组合的变化进行变质带的划分。

24?

研究变质相时为什么要进行组分分析?

变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理 化学条件. 每个变质相都是一个等物理系列。

其矿物组合和岩石化学成分之间在达到化学平衡后,有着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

一个变质相应包括一套具有各种原岩化学成分的矿物组合,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之间密切共生,且不同地区重复出现.

 变质相的划分标志:

矿物组合,通常用基性变质岩的矿物组合划分变质相,并以相应的基性变质岩命名

1从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关系论述岩浆岩的矿物共生组合规律。

不同的火成岩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在矿物共生组合和含量上存在差异。

虽然温度和压力对火成岩的矿物共生组合具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仍是火成岩的化学成分。

其中SiO2、AlK和Al2O3对矿物共生组合的控制最明显。

SiO2含量对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

在岩浆岩中,SiO2与其它金属氧化物结合可形成各类硅酸盐矿物,这些矿物可分为两组,一组可与石英共生,称SiO2饱和矿物,如辉石、长石、角闪石、云母类矿物:

另一组不能与石英共生,称SiO2不饱和矿物,如富镁橄榄石、似长石等。

这是因为在平衡结晶的条件,橄榄石(如镁橄榄石Fo)或似长石(如霞石,Ne)会与熔体中的SiO2反应分别生成顽火辉石或钠长石.当岩浆中SiO2过剩(过饱和)时,岩石中会出现SiO2饱和矿物与石英共生,而SiO2不足(不饱和)时会出现SiO2不饱和矿物,而不出现石英。

SiO2含量适当(饱和)时,则仅出现SiO2饱和矿物。

由于火成岩中SiO2与其它氧化物存在前节所述的协变关系,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随SiO2的渐增,具镁铁矿物由多到少,浅色矿物渐增,石英由无到有,含量渐增的变化趋势。

在超基性岩中,SiO2<45%,富FeO、MgO而贫K2O、Na2O,因此在矿物成分上镁铁矿物占主要地位(色率>90),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

在基性岩中,SiO2=45%—53%,FeO、MgO较超基性岩减少,Al2O3、CaO大量出现,因此矿物成分为辉石与基性斜长石共生,镁铁矿物占40%—90%(一般为40%—70%)。

中性岩中SiO2增至53%—66%,FeO、MgO、CaO均较前减少,K2O、Na2O的含量相对增加,因此在中性岩中常为角闪石与中性斜长石共生,

暗色矿物减少,色率在15—40%之间。

酸性岩中SiO2>66%,FeO、MgO、CaO大大减少,而K2O、Na2O,显著增加,因此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为主要矿物,暗色矿物多为黑云母,色率小于15。

碱质含量对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

岩石中K2O、Na2O的含量一般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SiO2含量相同的岩石中,碱含量的差别会对矿物组合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在组合指数(δ)小于3.3的钙碱性火成岩中,不出现似长石和黑榴石,辉石为普通辉石、斜方辉石,角闪石为普通角闪石;而在组合指数大于3.3的碱性或过碱性(>9)岩石中,常见似长石和黑榴石,辉石通常富钠(霓石、霓辉石)或含钛(钛辉石),角闪石为钠闪石、钠钙闪石、棕闪石,不出现斜方辉石。

Al2O3含量对岩浆岩矿物成分的影响

Al2O3的含量对铝硅酸盐矿物的种属有很大的关系,类似于SiO2饱和的概念,也有Al2O3饱和度的概念。

基于长石和似长石中K2O/Al2O3、Na2O/Al2O3、CaO/Al2O3(分子数)为1,凡是小于1的,称Al2O3过饱和矿物;大于1的,称Al2O3不饱和矿物。

岩石中Al2O3与CaO、K2O、Na2O分子数的相对值,会对矿物组合产生影响,如过铝质岩石中,Al2O3>(CaO+K2O+Na2O),Al2O3在与CaO、K2O、Na2O结合生成长石类矿物后还有剩余,可形成白云母、黄玉、电气石、锰铝—铁铝榴石、刚玉、红柱石或矽线石等富铝矿物。

而在过碱质岩石中,Al2O3<(K2O+Na2O),K2O+Na2O在与SiO2、Al2O3结合生成长石和似长石类矿物后还有剩余,会进入辉石、角闪石等暗色矿,形成霓石、霓辉石、碱性角闪石等碱性暗色矿物。

2.试述蛇绿岩(套)杂岩的岩石组成和大地构造意义。

洋中脊玄武岩,简称MORB(Mid-OceanRidgeBasalt)

席状岩墙群(sheeteddikecomplex)

具火成堆晶结构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具变质变形结构的地幔橄榄岩

一个发育完善的蛇绿岩套从底部到顶部的岩石组合顺序是:

变质橄榄岩→堆积杂岩→岩墙杂岩→枕状熔岩,表现出一种假地层的蛇绿岩层序,这种层序性是蛇绿岩套的基本特征。

(1)深海钻探和地震波速测量的证据表明,蛇绿岩的层序与大洋中脊的洋壳+地幔的层序基本一致,因此一般认它代表了洋中脊处的洋壳+地幔剖面(Beckeretal.,1989),是古老洋壳和下伏地幔岩的代表,并将蛇绿岩的出现作为古板块缝合线位置的标志。

(2) 蛇绿岩可以形成於洋中脊﹑弧後盆地﹑弧前盆地﹑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等构造环境。

现在大陆上发现的蛇绿岩﹐多数是大陆裂解或弧间扩张的产物﹐而不是洋中脊蛇绿岩。

蛇绿岩不但是目前为大多数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们所接受的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解释喜马拉雅山形成这一重大地质理论问题时具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蛇绿岩与大洋岩石圈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蛇绿岩的组成、成分及成因也是了解大洋岩石圈结构、变化及动力学的主要途径。

3从板块构造的角度论述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火成岩(或沉积岩、或变质岩)组合。

(1)大洋扩张中心(洋中脊)的岩石组合沉积岩组合

主要的洋中脊沉积类型是颗粒细小的深海沉积物及深海沉积岩,如页岩、燧石岩、硅质岩红黄色含金属沉积物及生物成因的远洋石灰岩等。

在洋中脊扩张中心形成的拉张盆地中,还有来自附近因断裂抬升的洋壳角砾岩,角砾岩成分为基性火成岩。

(2)会聚板块边界的岩石组合:

岛弧及大陆边缘

岛弧区:

沉积作用可以在弧前盆地(海沟与岛弧火山链之间),弧后盆地(岛弧火山链与大陆之间)弧间盆地(岛弧火山链内部)进行。

现代的弧前盆地与弧间盆地在构造上是活动的,即伴有火山活动。

弧间盆地两侧均为岛弧,沉积速度幔,物源以火山物质为主。

弧前盆地如苏门答蜡岛弧以南的汉密尔顿盆地,它

发育在消减的(俯冲的)大洋板块之上,随着大洋岩石圈物质在俯冲过程中被刮落,盆地内的沉积物则具有混杂堆积的特征,在空间上形成楔状的岩片,离海沟愈远沉积岩片的产状愈陡。

有些人将上述弧前盆地的沉积物称为加积棱柱体。

这些盆地中,发育有同沉积变形及大型滑坡构造,表明沉积作用发生时俯冲作用在持续进行,此外,这里还是地震的多发带。

较常见的沉积岩有含长石、岩屑的杂砂岩、砾岩、滑塌角砾岩、泥岩、混杂堆积岩等。

岩石总体为浅海相沉积,也可有礁灰岩与火山岩的互层。

弧后盆地,又称为残余海盆,沉积物以陆缘碎屑为主,火山物质较少,但细—微粒的火山灰堆积物比较普遍。

弧后盆地如果发育有拉张型的基性火山岩时,可与细粒的沉积物互层产出。

如日本海盆,底部为具枕状构造的玄武岩洋壳,上为中新世含硅藻软泥,再上为浊流沉积具水平层理,时代为上新世—更新世,其中含有火山岩物质。

.大陆边缘弧活动大陆边缘区无弧后盆地发育,一般发育前陆盆地及地堑型弧内盆地(intraarcbasin),常为碎屑岩或凝灰物质充填,或形成火山—沉积盆地。

有些前陆盆地为磨拉石型,也有一些为三角洲、湖泊及河流相沉积。

(3)陆—陆碰撞带的岩石组合

磨拉石建造是碰撞造山带的典型沉积岩组合,分布在前陆盆地,形成于造山晚期,岩石成分复杂,碎屑分选性差,由大量的砾岩、页岩和石灰岩组成,是大陆冲积扇环境的产物。

4.沉积相的识别标志主要有哪些?

试述三角洲相的主要特征。

5试述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