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501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docx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之欧阳物创编

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时间:

2021.02.07

命题人:

欧阳物

吴宏伟

摘要:

在我国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把职业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有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就业状况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理念、发展方向和目标、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就业与创业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教职成【2011】12号文第一部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作出了科学表述: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探索与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职业,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自觉遵守职业操守。

第三是终生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终生学习观。

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中,一项名为“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能力及职业态度与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5%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是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的能力,排在调查结果的最后一位,这反映了高等职业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客观上区域经济发展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紧迫感使高等职业院校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出现“功利化”倾向,把职业教育看成纯粹是为“职业”而举办的“教育”。

主观上教育者本身认为职业教育仅看重技能,只要毕业生掌握了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直接使用所学的技能,培养目标即达成。

 不可否认,“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首要培养目标,但在这一主导目标之下,“素质”绝不能淡出人才培养的范畴。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中的“高端”,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高,并且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这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根本。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不光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现代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

同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零距离”对接,真正把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教育部早在教职成【2011】12号文中就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即“服务经济转型、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而现实情况是企业一边大喊“用工荒”,高职院校一边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培养的毕业生能真正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总量不足。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在培养层次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都体现“高素质技能型”,这个观点可以通过比较“教高【2006】16号”和“教职成【2009】2号”两个核心文件得到验证。

中、高职院校都侧重某一专项技能的训练,从而丧失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层次特征,同时也会导致中职与高职衔接的效果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没有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没有明确设置的专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和作用,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并不紧密。

高职院校整体专业结构欠合理,高职院校间专业设置重复度较高,导致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不匹配

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没有按照“岗位—能力—课程”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新体系,尤其是没有把应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到能力培养的主要位置上,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缺乏核心能力,体现不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不可替代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缺乏顶层设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直坚持了发展、再发展的道路,基本处于兴奋式发展阶段,这样的思路在过去一个阶段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高职在校生总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其中高职在校生960多万,这个时候,如果缺少顶层设计,没有跨界的支撑,职业教育就很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已经摆在首要位置。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要做到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彻底改造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重点改造现有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固有模式;二是,必须改革高考制度,设立两个体系、两个高考,一个考普通高校,一个考高等职业院校,同样都是600分,可以上清华、北大、人大,也可以上某个名牌职业院校”;三是,必须加快完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高中阶段和普通高等教育这两个“半壁江山”的学生成为受益者,为经济发展从依靠增加人力资本数量转变到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提供基础性保障。

加快完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

首先,要求加强政府统筹管理系统的保障。

加强办学条件预警管理、学籍管理、校企合作管理、技术研发管理和质量评价管理等系统建设,还应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系统、就业准入系统等建设。

否则,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难以充分发挥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会起负作用。

其次,要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科研系统的支撑。

例如德国,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专业教学方法研究是德国各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强项,而职业教育政策和标准研究是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重点,职业教育供给和需求研究则是联邦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研究所的重点。

再次,高等职业院校逐年下降的生源人数,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的功能,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其服务面向必须要拓展到所有在职业技能的获得和提升方面有需求的人,既可以使学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连续学习,也方便成年人“回炉”接受与其水平相适应的职业教育。

四、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与区域经济高符合度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本应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但现实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动力机制调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校企合作中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办学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政府办学,尤其是教育部门办学,行业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导致培养的人才难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

从高职院校来看,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条件较为落后,师资力量不强,学生素质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难以吸引企业与其合作。

从企业来看,一方面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有限,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校企合作耗时费力、投入产出比低,企业聘用学徒工所付薪酬与正式工相近,且花费人力、财力培养后很难长期留住人才。

由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利益关系尚未建立,导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面临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主要还是靠熟人、靠关系来维持。

解决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途径是建立以符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为载体,融合政、教、产、研四方资源,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办学体制机制,并以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税收减免、政府配套政策等措施,建立一种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鼓励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率先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

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在产业规划、经费投入、实训基地、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叠加和溢出效应,让企业进校园、教师进车间、教学进现场,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联合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五、校企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缺乏经验

教职成【2011】12号文第四部分明确指出“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积淀的成果,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学校与社会关系、教学内容建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运用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特征,解释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可用“一体化”模式来表达。

(一)高职院校推行“一体化”模式过程中出现极端倾向

面对日益细分的专业和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类、分层教学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选择,以此为据,高职院校用“一体化”教学全盘否定学科教学,一味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取消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考试,进而走向了“一体化”的极端。

“分”是教与学得以深入的手段,是教与学的过程,“合”是学以致用的必然要求,是教与学追求的效果,二者在课程体系中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因此,职业教育推行“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取消课程分科,而主要是改造传统意义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对分割的课程思维,改变现有学用分离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做、用”相贯通的原则下建构培养对象由低到高的职业能力体系。

(二)校企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缺乏共同利益基础

但有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学校以培养人为目的,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两者之间没有稳定同步的“交集”。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需有共同利益基础,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一体化”教学成果运用于实际之中,企业必须参与“一体化”教学成果的形成与利益转化,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三)创新“合伙人”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1.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在发挥“政教产研”专业建设体制机制作用下,专业把供应商的关系、时间、专业技能与学生的人脉、时间、已有技能以及教师的人脉、时间、已有技能等经营资源,以电子商务运营项目为载体,采用“合伙人”式的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合伙人”培养模式。

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电子商务运营项目小组的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专业依托建设机制选择合作企业的某种产品,完成产品拍摄、修图、产品描述,制作成产品数据包;学生在个人网店上传产品数据包,就能开展网络销售。

当学生拿到订单、货款后,支付给提供产品的企业相应货款,余额为学生获得的利润,该种产品专业、教师、学生作为合伙人共享,提供产品的企业按订单生产、发货、终端客服。

从而实现在实际的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2.课程体系的构建

依据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将胜任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从职业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将其归纳为四种能力,即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专用能力,针对四种能力设置课程。

电子商务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推行企业标准为主的考核方式。

六、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师资严重缺乏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真正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专业技能上不能发挥不可替代性的作用、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某种程度上是高职院校严重缺乏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如能工巧匠、岗位能手、业务骨干。

一是,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内的专任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业专业对接任教专业,没有职业教育背景,没有企业实践经历,没有从事过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具体工作。

二是,现有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下,教师的职业准入、教师薪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年度考核、教师福利等方面,没有与教师的职业教育背景、企业实践经历、专业应用能力水平、服务社会企业能力挂钩,所以教师在职业教育领域里继续深造的动力不足。

同时,由于全社会教师薪资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导致具备职业教育素质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不愿受聘于高职院校。

三是,高职院校聘请的企业能工巧匠、岗位能手、业务骨干由于自身工作原因,不能稳定的完成高职院校所要求的实践教学任务,同时高职院校支付给企业兼职教师的劳务报酬远远低于其在企业所得的收入,即便是按照正高职称支付,但与其在企业所得也仅仅是象征性的,所以企业兼职教师没有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动力。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

教育部可以将免费职教师范生的招生计划下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计划分解到本省内有培养资格的职教师资培养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职教师范生应与普通师范生具有同样的师范生待遇。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引进教师,须改革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统一招考办法,将编制数划拨到各职业学校,由各职业学校自主面向职教师范生或企业业务能手招聘,实施职业学校自主考核,引进高职院校真正需要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罗东芳.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2]刘晓石伟平.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J].教育与职业,2012

(2)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4]丁金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

[5]叶鉴铭.校企共同体:

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6]刘亚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科教导刊,2011(11)

[7]马树超范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8]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

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9]崔永华张旭祥.论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J].教育发展研究,2010(17)

[10]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决策——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结构调整十大方略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0)

[11]王寿斌.互惠双赢与校企融合的辩证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8日第7版

[12]刘晓:

职教师资培养如何实现“卓越”[N].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8日第6版

时间:

2021.02.07

命题人:

欧阳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