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454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

《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易错100字辨.docx

常见易错100字辨

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辨

1.按(安)装 

[辨析]在用作动词时,宝盖头的“安”有装的意思,故“安”“装”可以联合成词;提手旁的“按”,《说文》的解释是:

“下也,从手,安声。

”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在注释时特意强调,“下”是“以手抑之使下也”,即用手往下揿。

“安装”必须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施工,当然不是用手揿一下便能解决问题的,因此,不能写作“按装”。

2.甘败(拜)下风

[辨析]“下风”即风向的下方。

“上风”和“下风”常用来比喻有利和不利,优势和劣势。

“甘拜下风”即自愿迎风站到不利地位、劣势地位,向对方行礼参拜,表示心悦诚服地认输。

这里的“拜”是一种礼节,通过“拜”表明自己的态度。

3.自抱(暴)自弃

[辨析]这则成语出自《孟子.离娄上》: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自暴”即自己糟蹋自己,“自弃”即自己抛弃自己。

孟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言行若背离仁义道德标准,就无异于自甘堕落。

这里的“暴”“弃”都具有明显是消极倾向。

“自暴自弃”的“暴”,就是“暴殄天物”的“暴”。

而“抱”虽然和“暴”同音,但这是一个以手相围的动作,和“暴”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4.针贬(砭)

[辨析]音近义混致误。

砭,指古人用来治病的石针。

古籍中提及的“药石”,其中的“石”就是指“砭”,而非金石之“石”。

“针砭”可作名词,如“痛下针砭”;也可作动词,如“针砭时弊”。

“贬”,从贝,本义指减少,引申指给予低的评价,如贬低、贬抑、贬损。

而凡“针砭”皆有批评义。

5.泊(舶)来品

[辨析]误解字义致误。

泊、舶,读音均为bó。

“舶”从舟,义为大船。

旧时从国外进口的物品,多用大船从海上运来,故称“舶来品”。

“泊”字的水旁,容易让人联想到海,联想到海上运输,于是“舶来品”误为“泊来品”。

6.脉膊(搏)

[辨析]字形类化致误。

“膊”是名词,指人的胳膊、肩膀,“赤膊”即赤裸上身,和“脉”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搏”是动词,本义指搏斗,引申指跳动。

“脉搏”是一种生理现象,当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于是便称之为“脉搏”—脉的搏动。

写成“脉膊”显然是说不通的。

7.松驰(弛)

[辨析]音同形似致误。

“弛”左边是“弓”,其本义自和“弓”有关,《说文》的解释是:

“弛,弓解也。

”意思是放松弓弦。

由此引申指放开、松懈、延缓等义。

“驰”左边是“马”,其本义自和“马”有关,《说文》的解释是:

“驰,大驱也。

”意思是拼命赶马。

由此引申指车马疾跑、快速传播等义。

认清形符是辨别弛、驰的一条捷径。

8.一愁(筹)莫展

[辨析]误解词义致误。

筹,南朝梁时的字典《玉篇》解释说:

“算也。

”其义为筹码。

通常以竹片或木片制成,故其字从竹“筹”的功用主要是计数,由此可引申为名词计谋、智谋,又可引申为动词谋划、筹措。

所谓“一筹莫展”,其中的“筹”便是计策,即一条计策也想不出来。

9.穿(川)流不息

[辨析]误解词义致误。

成语“川流不息”,从《论语·子罕》演化而来。

原文是: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即河流。

孔子站在河边,说:

“消失的如这河水一样,昼夜不停。

”孔子以“川流不息”感叹时光的飞速流逝,后多用来比喻连续不断。

10.精萃(粹) 

[辨析]音同义混致误。

萃、粹读音均为cuì。

萃为草头,《说文》的解释是:

“萃,草貌。

”清代训诂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更明确地指出:

“草聚貌。

”故“萃”常用来表示聚集义,如“荟萃”“集萃”。

“粹”以“米”为形符。

本义指纯净的没有杂质的大米,由此引申指精华,如“精粹”“国粹”,也可指高纯度,如“粹白”“纯粹”。

草头“萃”有动词义,米旁“粹”只能作名词或形容词,两者语法功能不同。

11.重迭(叠)

[辨析]简化不当致误。

“迭”原是“叠”的简化字,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作了调整,明确“叠”字恢复使用。

迭、叠的分工是:

“迭”为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如前后交替为“更迭”,前后相连为“迭起”;“叠”为空间上的上下关系,如上下相加为“重叠”,上下折连为“折叠”。

12.渡(度)假村

[辨析]音同义混致误。

“度”的本义是计量,古人曾以手作为丈量器具,“度”下部的“又”便是手的象形。

计量通常是由此点到彼点,故“度”又有由此达彼的“过”的意思。

“渡”是由“度”派生出来的,本专指渡过水面;在现代汉语中词义有所扩大。

度、渡两字的基本区别是:

“度”的对象为时间,如度日、度假、虚度年华、欢度春节;“渡”的对象为空间,如横渡长江、共渡难关。

13.防(妨)碍

[辨析]形似义混致误。

“妨”为女旁,本义是伤害、损害,后引申有阻义,即影响事情的顺利进行。

在“妨碍”一词中,“妨”就是“碍”,“碍”就是“妨”,两者为同义语素。

“防”为阜旁,《说文》的解释是:

“防,堤也。

”本义指堤坝,后由堤坝的挡水功能,引申出防备、戒备义。

妨、防作为动词,它们最大的区别是:

“妨”阻碍他人,“防”提防他人,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14.幅(辐)射 

[辨析]“幅”从巾,本义和布帛有关,指布帛此端到彼端的宽度;“辐”从车,本义和车辆有关,指车轮中连接车毂(gǔ)和轮圈的直条状物,车毂是车轮中心可以插轴的部分。

所谓“辐射”,即像车辐一样,由中心沿着直线向四周伸展出去。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

想象一下车轮的结构特点,也许便不会误“辐射”为“幅射”。

15.一幅(副)对联

[辨析]音近义混致误。

幅、副皆可作量词,但适用对象不同。

幅,《说文》:

“布帛广也。

”本义指纺织品的宽度,用作量词时,计量物必须具有平面的、有一定幅度的特点,如一幅图画、一幅窗帘。

副,《说文》:

“判也。

”义为破开、裂开。

一物破开分为二物,故量词“副”适用的对象通常是成对的或成组的,如一副对联、一副象棋;也可用于指面相、表情等暗含多种因素的对象,如一副冷面孔、一副学生腔。

16.天翻地复(覆)

[辨析]“复”原是“復、複、覆”的简化字,1986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作了调整,明确“覆”字恢复使用。

复、覆的分工是:

“复”作为“復”的简化字,意思是来回往复,如去而复返;作为“複”的简化字,意思是重复、繁复。

而“覆”字的意思是上下颠倒,如“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17.言简意骇(赅)

[辨析]误读误解致误。

所谓“言简意赅”,即言语简洁而意思赅括、详备。

“赅”为形声字,“贝”为形符,取贝类常将整个身体藏在贝壳之中来表示完整义;“亥”为声符,兼有表义作用,“亥”为十二地支之末,地支至“亥”可谓无一遗漏。

故“赅”有全义。

18.气慨(概)

[辨析]形似致误。

概,本义指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刮板,故以“木”为形符,“一概”一律,其义便由此而来;“气概”的“概”为借用,表示一种豪迈的气度、神情,常用词有节概等。

慨,音kǎi,《说文》的解释是:

“忼慨,壮士不得志也。

”“忼慨”即“慷慨”,“慨”指激昂、愤慨的样子,是一种精神状态,故以“心”为形符。

19.一股(鼓)作气

[辨析]同音致误。

“一鼓作气”是个常用典故,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善于掌握士气和选择时机,在敌方“三鼓”后才“一鼓”发动进攻,从而把战士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后多用“一鼓作气”表示保持高昂士气,乘势出击,一举成事。

20.悬梁刺骨(股)

[辨析]同音致误。

“悬梁”和“刺股”,说的是两个刻苦读书的故事。

一个见于《汉书》,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一个见于《战国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用“悬梁刺股”,形容发愤苦读。

股,大腿,从胯至膝盖部分。

21.粗旷(犷)

[辨析]“犷”从“犬”,本指兽类的凶猛不驯。

《说文》的解释是:

“犷,犬犷犷不可附也。

”“犷犷”就是凶狠、狰狞的样子。

“粗犷”。

义为粗野而蛮横,原是一个贬义词,后逐渐演变为褒义词,形容一种狂放不羁的个性。

“旷”从“日”,本义指光明、开阔,如“空旷”“开旷”,也可用于精神层面,如“心旷神怡”。

22.食不裹(果)腹 

[辨析]音同致误。

果,本指树木结的果实。

大凡果实,皆饱满而圆胀,庄子便用“果”来形容人的饱足的样子。

他在《逍遥游》中写道: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腹犹果然”就是肚子像果实一样圆滚滚的。

成语“食不果腹”,则是说吃不饱肚子,常用来形容贫苦的生活。

“裹”虽和“果”同音,但意思是指在外部包扎、缠绕,“衣不裹腹”也许还可以说,“食不裹腹”让人如何理解?

23.震憾(撼)

[辨析]形似音同致误。

撼、憾二字皆为形声字。

“撼”义为摇,即以手晃物,故形符从“手”,隶书“撼”字声符为“咸”,“咸”有全、都义,因凡摇动皆全体受到波及。

现流行的“撼”字是后起的俗字。

“憾”字从“心”,《玉篇》的释义是:

“憾,恨也。

”此处的“恨”字是心中有所缺失,即遗憾的意思。

可见,“撼”是外动于物,“憾”是内感于心。

24.凑和(合)

[辨析]音同义混致误。

“凑”字本作“湊”,从水,指水流汇聚处。

合,甲骨文为器盖相合形,义为闭合、合拢。

“凑合”一词,本指聚集,由聚集引申指拼凑,又由拼凑引申指将就。

所谓“凑合着用吧”,就是“将就着用吧”。

和,本指声音的协调、和谐,由此又引申出和睦、平和、融洽等义。

“合”强调的是彼此间的联系,“和”强调的是彼此间的关系,两者侧重点不一样。

25.侯(候)车室 

[辨析]形似致误。

侯、候二字仅一小竖之差。

在甲骨文中,“侯”是个会意字,前面一块布,后面是一支箭,义为射箭用的布靶。

上古以善射者为长,故“侯”引申指尊者,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

“候”形声字,从人,矦声。

《说文》的解释是:

“候,伺望也。

”本义指守望、放哨,后引申出等待、探望等义。

“候车室”的“候”即用其引申义,中中间的一小竖是不能少的。

26.迫不急(及)待

[辨析]音同义混致误。

“迫不及待”是一个常用成语。

迫,义为急迫、紧迫;待,义为等待,此处可指耽搁。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

事情紧迫得来不及等待,即不能再有片刻耽搁。

27.既(即)使

[辨析]音近致误。

“即使”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常和“也”“还”等副词搭配使用。

“既”也可作连词,表示推论因果关系;或者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如“既美观又实用”,“既没有迟到,更没有旷课”;但“既”“使”二字不能成词。

28.一如继(既)往

[辨析]“既往”义为过去、以往。

“一如既往”即完全和过去一样。

这里的“既”是已经的意思,副词性语素。

“继往”见于成语“继往开来”,义为继承前人,继承传统,“继”是接续、连续的意思,动词性语素。

“一如继往”这一误例,是成语“一如既往”和“继往开来”相互干扰、相互拼接的产物。

29.草管(菅)人命 

[辨析]“菅”从草,义为野草。

所谓“草菅人命”,就是把人命看得如同野草一样,任意残杀。

语本《大戴礼记·保傅》:

“其视杀人若芟草菅然。

岂胡亥之性恶哉?

”“管”从竹,义为竹管或竹管制成的物品,也可泛指管状物。

“管窥”“管见”是常用的谦词。

管、菅二字字形十分相似,但音、义迥然有别。

30.娇(矫)揉造作

[辨析]形似义混致误。

“矫揉造作”义为过分做作,很不自然,而“撒娇”正是做作的一种表现,故常有人误“矫”为“娇”。

其实,矫、娇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

矫,意思是让弯的变直;揉,则是让直的变弯。

这两种做法都不是顺其自然,从而留下了人为的痕迹。

可见,矫、揉是“造作”的原因,“造作”则是矫、揉的结果。

“娇”和“揉”无法搭配成词。

31.挖墙角(脚)

[辨析]音同致误。

墙角,指两堵墙相接而形成的角落;墙脚,则是指墙根,是支持整幢建筑的基础部分。

“挖墙脚”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形容一种极其危险的破坏行为。

“挖墙角”虽然对建筑物产生影响,但一般来说不是致命的;只有“挖墙脚”才会产生整体颠覆作用。

32.一诺千斤(金)

[辨析]“一诺千金”的典故,说的是西汉人季布的故事。

此人豪爽仗义,楚地流传的谚语说: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诺,承诺的意思。

后来用“一诺千金”,表示做人的信用极高,凡答应别人的,一定能够兑现。

“千金”是相对于“得黄金百”而言的。

这里强调的是价值,而不是指重量。

33.不径(胫)而走

[辨析]“径”义为小路。

“胫”则指下肢从膝盖到脚跟的部位,即通常说的小腿。

成语“不胫而走”是固定结构,不宜随意改动,何况“不胫”要比“不径”更有力度。

世间没有路可以走出路来,只要迈动双腿,路便在你的脚下,而没有腿却能飞速奔跑,才是令人惊讶的奇迹。

“不胫而走”正是以此来形容消息传布的迅速和影响的巨大的。

34.峻(竣)工

[辨析]“峻”从山,形容山势高而陡,“竣”从立,立者,不动也,“竣”的本义即停止。

这个“立”和事情做完有关。

张衡《东京赋》:

“千品万官,已事而竣。

”“已事”就是完事。

“竣”是因为“已事”的缘故。

由此,“竣”又引申出完成、结束的义项。

“竣工”就是完工,和山势高低无关。

35.不落巢(窠)臼 

[辨析]“巢”是象形字,下面是树木,上面是鸟窝。

“窠”其实也是巢,但《说文解字》认为两者有位置的不同:

“穴中曰窠,树上曰巢。

”即洞中做窝是“窠”,树上做窝是“巢”。

“窠臼”一词是比喻用法,字面意思为动物的窝和舂米的臼,比喻一成不变的老套路、老格式。

“不落窠臼”便是能自成一格。

36.烩(脍)炙人口 

[辨析]误读致误。

“脍炙人口”中的脍、炙,前者指切细的肉,成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后者指烤熟的肉:

它们被用来指代美味。

所谓“脍炙人口”,意思是美妙的诗文传诵一时,如同美味一般,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脍、烩二字有明显不同的形符:

“脍”从“月”即肉,而“烩”字从“火”。

一个是烹调成品,一个是烹调方法,不是一回事。

37.打腊(蜡) 

[辨析]腊、蜡均为简化字,两字的区别在形符。

“腊”从月,其实这个月是“肉”,因“腊”本是一种祭祀众神的仪式,“月”便是供祭祀用的牺牲。

举行腊祭的月份称为腊月。

现在夏历十二月为腊月,据考是从秦代沿袭下来的。

“蜡”指由动物、植物或矿物产生的一种油质,因虫蜡是一种常见的蜡质,故其字从“虫”。

“打蜡”是指在器物上面涂抹蜡质,以达到美观和保护的作用,和“腊祭”无关。

38.死皮癞(赖)脸

[辨析]赖,《说文解字》的解释是:

“赢也。

”故字从“贝”。

“贝”即经济,是人的立身之本,故“赖”有依靠义。

一旦失去依靠,人会铤而走险,故“无赖”一词可指品行恶劣的人。

“死皮赖脸”极言人的不顾廉耻。

“癞”为病字头,本义指麻风病或癣、疥等皮肤病。

赖、癞两字的区别是:

一为品行判断,一为病理判断,自是不能混为一谈。

39.兰(蓝)天白云

[辨析]“兰”本是“蘭”的简化字,指多年生的草木植物兰花。

1977年12月2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务院的批示,发表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兰”又成了“蓝、篮”的简化字,“蓝天白云”据此可以写成“兰天白云”。

但这一方案因遭到强烈反对,不到一年便停止使用,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明令废止“二简字”。

今天,再把“蓝天白云”写作“兰天白云”,“兰”字只能视为别字。

40.鼎立(力)相助 

[辨析]鼎为古代的一种烹饪器。

相传夏禹曾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作为传国的重器,鼎于是成了王位、帝业的象征,“定鼎”就是定都,“问鼎”便是觊觎王位。

因鼎常见的形制为三足,故三方并峙可称鼎立,鼎可供“煮牲”,容积巨大,是日用器具中的“庞然大物”,故大力可称“鼎力”,大姓可称“鼎姓”。

“鼎力”是对人表示感谢的敬词,误为“鼎立”便无从索解。

41.再接再励(厉)

[辨析]词义误解致误。

“再接再厉”虽然常用于鼓励的场合,但“厉”并不是鼓励的意思。

此语出自韩愈、孟效的《斗鸡联句》。

全诗长达五十句,斗鸡的壮烈场面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其中孟效有两句是:

“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接,交战;砺,磨砺。

意即公鸡每次相斗前,都要把嘴磨锋利。

后用“再接再砺”比喻一次又一次不懈努力。

因“厉”可通“砺”,通常写作“再接再厉”。

42.黄梁(粱)美梦

[辨析]形似致误。

梁、粱均为形声字,“梁”从木,指桥梁或屋梁;“粱”从米,指谷类中的小米。

“黄粱美梦”典出唐沈既济的《枕中记》。

卢生枕着道士吕翁的青瓷枕睡觉,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待他一觉醒来,店家的小米饭还没煮熟呢。

后用“黄粱美梦”指虚幻的空想,“黄梁”是不能用来做饭的。

43.老俩(两)口

[辨析]误读致误。

“俩”是个多音字,通常读liǎng,义为“巧也”,如伎俩;在表示数字时读liǎ,指两个或不多的几个,如姐妹俩、仨瓜俩枣。

作为数字用字,“俩”已包含着量词,故后面不能再接“个”字或其他量词。

44.了(瞭)望

[辨析]简化不当致误。

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公布《简化字总一》时作了调整。

“了”为明白、知道,如“了如指掌”“一目了然”;“瞭”为从高处看。

45.水笼(龙)头

[辨析]龙为中国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身为水族之长,有行云布雨的本事,故古人常把液体的出口处喻称为“龙头”。

46.杀戳(戮)

[辨析]戮,《说文》的解释是“杀也”;戳,本文为以枪刺物。

戳音为chuō,戮音为là。

“杀戮”为同义语素联合词,“杀戳”没有这种说法。

47.痉孪(挛)

[辨析]痉挛,多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反应,其特点是肌肉紧张,并不自然地收缩。

挛义为手足蜷曲,故其字从手。

孪义为一胎生两个,故以“子”为形符。

48.美仑(轮)美奂

[辨析]音同致误。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

晋献文子新屋落成,一批人前往祝贺,其中有位张老说:

“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轮,指轮囷,一种圆形的仓库建筑,其特点是高;奂,本义为众多。

“美轮美奂”的意思便是“美哉,高啊!

,美哉,大啊!

”后多用来形容建筑物的壮观和美丽。

49.罗(啰)嗦

[辨析]啰,从口罗声,本义指小儿语。

小儿多无意识,说话重复交错,故“啰”有喋喋不休的意思。

50.蛛丝蚂(马)迹

[辨析]蛛丝,蜘蛛结网的细丝;马迹,马蹄踩过留下的蹄痕,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

“马迹”另有一说,指灶马爬过的印迹。

“灶马”是一种在厨房中活动体型较蟋蟀为大的昆虫。

但无论是指马还是灶马,“马迹”均不能写作“蚂迹”。

51.萎靡不振

[辨析]糜,《尔雅·释言》郭注:

“粥之稀者曰糜。

”这是煮米至烂的产物,故其字从米。

由此引申出糜烂之意。

“靡”,义为“分散下垂之貌”。

分散下垂有相违意,故其字从非。

《曹刿论战》: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即指下垂。

“风靡一时”“所向披靡”,“靡”皆有倒伏义。

“萎靡不振”即精神状态下垂,这各稀饭是不相干的。

52.沉缅(湎)

[辨析]缅,即最细的丝。

由丝的细长引申出邈远义,“缅怀”的意思是“遥远地思念”。

湎从水,《说文》的解释是:

“沉于酒也。

”即通常说的贪杯。

由酒引申开去,可泛指一切失去理智的迷恋。

沉、湎为同义语素,皆含溺于其中的意思。

53.名(明)信片

[辨析]明信片是一种专供写信用的硬约片,因为在付邮时不用另加信封,故称“明”信片。

“明”是公开的意思,也指用这种硬纸片写成的信。

54.默(墨)守城规

[辨析]“墨”指墨翟。

《墨子·公输》: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后因以牢固的防守为“黑翟之守”。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墨守”逐渐演化为固守成见,不知变通。

词的色彩由褒转贬。

55.大姆(拇)指

[辨析]拇,《说文》的解释是:

“将指也。

”即手、脚的大拇指。

大拇指在手、脚中的地位,犹如母亲在家庭中的“一家之主”的地位,故其字从手母声。

大拇指专指第一个指头,写作大姆指只能让人联想到保姆。

56.沤(呕)心沥血

[辨析]呕者,吐也;沥者,滴也。

所谓“呕心沥血”意思是差点吐出心来,滴下血来,以此形容苦思冥索,费尽心血。

“沤”从水,《说文》的解释是:

“久渍也。

”即物体在水中长时间地浸泡。

“沤心”,把心泡在水中,让人有点莫名其妙。

57.凭(平)添

[辨析]在现代汉语中,平、凭二字经常纠缠不清,如把“平心而论”写成“凭心而论”,把“平白无故”写作“凭白无故”等等。

所谓“平添”,是自然而然地增添,这是由“平”的平静、平和的意思深化而来的。

“平”表达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依照或凭借的意思。

58.修茸(葺)

[辨析]葺,音qì,从草,本义是指用茅草覆盖房屋,引申义泛指修理建筑物。

“茸”音róng,本义为草初生时柔软纤细的样子。

59.亲(青)睐

[辨析]“青睐”即青眼,和“白眼”相对,这里的“青”指黑色。

《世说新语》说三国魏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眼睛上翻,以白眼对之;见到喜欢的人,则眼睛平视,以黑眼对之。

后因以“青白眼”表示欢迎和厌恶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青睐”便由此而来。

60.出奇(其)不意

[辨析]“出其不意”,就字面意义解释,是趁别人没有想到,现泛指出乎意料。

这里的“其”是代词,指他、他们。

若“奇”与“不意”搭配,有点不知所云。

61.磬(罄)竹难书

[辨析]磬、罄二字读音均为qìng,“磬”从石,《说文》的解释是:

“乐石也。

”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罄”从缶,瓦罐也。

《说文》的解释是“器中空也。

”引申指尽、完。

成语“罄竹难书”,见《旧唐书·李密传》: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古人曾用竹片作书写材料,“罄竹”便是用完所有的竹子,理应用“罄”而不用“磬”。

62.入场券

[辨析]券的形符为“刀”,《说文》的解释是:

“券,契也。

”即用作凭证的契据,大都以竹木分割而成,双方各执一半,以便相合验证,故其字从“刀”。

“入场券”是入场的凭证,理应用“券”而不用“卷”。

63.声名雀(鹊)起

[辨析]雀,小鸟也,特指麻雀,其特点是脚短,翅短,整日跳跳蹦蹦,所以人们常用“雀跃”来表达一种欢快的气氛。

“鹊”指喜鹊。

《诗经》上说它善于做窝,成语有“鹊巢鸠占”。

其生物学的特点是嘴尖尾长,翅膀有力,一飞冲天。

“声名鹊起”是说一个人名声大振,就像喜鹊一样一下子到了很高的位置。

“雀”不具备这一特点。

64.发韧(轫)

[辨析]“韧”从“韦”,“韦”指皮革,以坚韧为特征,成语有“韦编三绝”。

“韧”便是柔软而坚固的意思。

“轫”从车,指支住车轮不让它转动的木头。

车子要启动,第一件事就是要搬掉这块木头,这便是“发轫”。

后用来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65.搔(瘙)痒病

[辨析]瘙痒病医学上指一种有明显瘙痒感而没有原发性病变的皮肤病。

“瘙痒”是皮肤的一种感觉,“搔痒”则是止痒的一种动作。

瘙痒病患者难免会搔痒,但搔痒者不一定都患有瘙痒病。

66.欣尝(赏)

[辨析]读音不当致误。

67.谈笑风生(生)

[辨析]成语“谈笑风生”形容词说话轻松自如,又说又笑,言辞诙谐,似乎搅动了周围的空气,营造了一种欢快活跃的气氛。

“风生”其实就是“生风”,“生”是动词。

“风声”,从字面看,是指风的声音,也可指消息,如“听到风声”“走漏风声”等。

68.人情事(世)故

[辨析]“人情世故”指人世间的习俗和情态。

通常说的是懂得人情世故,即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里“人情”和“世故”并举,高屋建瓴,大处着眼,“人情”中包含“世故”,“世故”中包含“人情”。

“事故”原用来指变故或缘故等义,现多用来指意外发生的损失或灾难。

69.有持(恃)无恐

[辨析]恃,《说文》的解释是“赖也”。

即心中有所凭借、有所仪仗的意思,故其字从心。

古人把失母称为失恃,常用成语有恃才傲物、恃强凌弱等。

持,义为拿着,握着,故其字从手,引申指主管、掌握等义。

“有恃无恐”强调的是一种自以为有靠山的心理状态,自应用“恃”而不用“持”。

70.额首(手)称庆

[辨析]额,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位,俗称“脑门子”。

“额手”,是指以手加额即把手放在脑门子上,这是人们在表示庆幸时的一种常见动作。

首,本义为头,引申指最上面的、最前面的。

“额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