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353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docx

61高铁质量题库路桥隧轨

6-1高铁施工质量试题库(路、桥、隧、轨)

总:

(含单选题125题、填空题192题、简答题20题、判断题29题)

其中:

路基工程:

(含单选题50题、填空题143题、简答题4题)

桥涵工程:

(含单选题36题、填空题19题、简答题11题)

隧道工程:

(含单选题8题、填空题30题、简答题2题)

轨道工程:

(含单选题31题、填空题0题、简答题3题、判断题29题)

路基工程:

一、选择题:

(共50题)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2.2条规定当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预留(A)的保护层由人工清理。

A、30~50cmB、25~40cmC、30~55cm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2.7条规定换填基坑坡脚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为(C)。

A、-45mmB、-30mmC、-50mm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2.8条规定换填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A),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查5处。

A、±50mmB、±30mmC、-50mm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3.2条规定砂、碎石垫层填筑完成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C)

A、保护层B、隔层C、反滤层

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16.3条规定挖孔灌注桩施工中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当作为桩身混凝土一部分时,不应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A、C30B、C20C、C15

6、《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16.6条规定钻、挖孔桩工艺和防护措施必须符合设计和(A)的要求。

A、施工技术方案B、图纸C、验标

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18.15条规定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A)夯锤直径。

A、1/4B、1/2C、2/3

8、客运专线桥台与路堤过渡段表层以下采用(A)分层填筑。

A.级配碎石掺入适量水泥B.级配碎石C.渗水料

9、客运专线路基填料应按(C)来控制,有条件时宜集中供应,确保填料质量。

A.A、B组填料B.土石方C.建筑材料

10、客运专线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天观察(A)次。

A.1B.2C.3

11、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

一是用来指导现场路基施工的填筑速率,二是用来推算路基的(A)。

A.工后沉降B.施工周期C.差异沉降

12、客运专线一般地段基床表层应采用(C)分层填筑。

A.A、B组填料B.级配碎石掺入适量水泥

C.级配碎石

13、根据无砟轨道设计指南的要求,无碴轨道路基位于(B)上均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

A.软土地基B.土质地基C.设计要求的地基

14、路基总沉降是由不同阶段的沉降组成,与铁路运营直接相关的是路基工后沉降,其工后沉降主要是由(A)而引起。

A.地基产生沉降;B.行车引起的基床累计变形;

C.路基填土的压密下沉。

1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是:

一般地段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C);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A)。

A.5mmB.10mmC.15mm

16、客运专线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A),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天(A)次。

A.1次B.2次C.3次

17、路基填筑前须进行试验段填筑,以确定施工(C)及工艺参数。

A.地质核查B.室内试验C.填料的各项指标

18.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A),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

A.30cm15cmB.20cm15cmC.15cm10cm

19.客运专线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

横向建筑物顶至轨底高度小于1.5m时,横向建筑物顶面以上路堤以及两侧(C)范围内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并掺入适量水泥。

A10mB15mC20m

20.客运专线路基原地面坡度陡于(B)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A1:

3B1:

5C1:

7

21.客运专线碎石垫层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C)。

含泥量不得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物。

A、35mmB、40mmC、50mm

22.客运专线砂垫层应采用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其含泥量不得大于(C);当用作排水固结时,其含泥量不得大于()。

A、3%,5%B、5%,6%C、5%,3%

23.客运专线袋装砂井施工前应有防止砂袋扭结、缩颈、断裂和带起的措施。

拔管时应防止带起砂袋,当带出砂袋长度大于(B)时,必须在旁边重新补打。

A、0.3mB、0.5mC、0.35m

24.客运专线碎石桩桩体应选用一定级配且不易风化的碎石或砾石,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C)。

A、3%B、4%C、5%

25.客运专线浆体喷射搅拌桩成桩过程中,当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得小于(C)。

若停机超过(),应在原桩位旁边进行补桩处理。

A、0.5,1hB、0.3,1hC、0.5,3h

26.客运专线CFG桩施工的桩位(纵横向)的允许偏差为(C)。

A、-50mmB、30mmC、50mm

27.客运专线CFG桩施工的桩身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A)。

A、1%B、1.5%C、2%

28、客运专线灌注孔桩钢筋骨架直径的允许偏差为(C)。

A、-10mmB、±30mmC、±20mm

29、客运专线路堤填筑时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不得出现(C),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分层填筑,并由()填筑。

A、纵向接缝、高处、中心向两边

B、横向接缝、高处、两边向中心

C、纵向接缝、低处、两边向中心

30、客运专线雨季路基施工,每次作业收工前应将铺填的松土层摊铺压实完毕,且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做成向路基两侧(B)的横向排水坡。

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

A、1﹪~2﹪B、2﹪~4﹪C、0.5﹪~2﹪

31、客运专线基床以下路堤填料为碎石类及粗砾土时的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应(C),孔隙率n(﹪)应()。

A、≥130、<18B、≥110、<28C、≥130、<31

32、客运专线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要求每一层的全宽应用()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压实累计厚度不宜小于(B)。

A、同一种、30cmB、同一种、50cmC、混合、30cm

33、客运专线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A),砂类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每层最小填筑压实厚度均不应小于10cm。

A、40cm,30cmB、30cm,20cmC、30cm,40cm

34、客运专线浸水路基与不浸水路基分界高程的允许偏差为(B)。

A、-50,+50mmB、0,+100mmC、-100,0mm

35、客运专线基床以下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允许偏差是(A)mm。

A.-50,+50B.+50,0C.0,-50

36、客运专线基床以下路堤填筑中,采用碎石类土和粗砾土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B)。

A.10cmB.15cmC.20cm

37、砂浆砌体的砌筑(B)。

A.应采用灌浆法施工B.应采用挤浆法施工C.严禁采用灌浆法施工

38、路基施工期,(B)任意破坏地表植被或堵塞水的通路。

A.不得B.严禁C.不宜

39、对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护坡、护脚墙、护墙的检查,应(B)。

A.边坡范围内由地下水活动应停止施工

B.基础部分要牢固可靠,并与护坡本体很好衔接

C.护体本体无需紧贴便坡,如有空隙,可以碎石,杂土回填

40、客运专线路堤边坡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偏陡量不得大于设计值的(B)。

A.1%B.3%C.5%

41、客运专线改良土摊铺因故中断超过(B)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采取搭接施工。

A.1hB.2hC.3h

42、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当H>3.0m时,使K30(C)。

A.≥30Mpa/mB.≥40MPa/mC.≥60Mpa/m

43、客运专线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厚度大于(A)后,才可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方可通行大型施工机械。

A.1mB.1.5mC.2m

44、客运专线路基分层填筑时,上一层填土压实后的局部凹凸差不大于(A)。

A.15mmB.20mmC.25mm

45、客运专线当路基各段不同步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压实基础上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B),高度同填筑压实层厚。

A.1mB.2mC.3m

46、防护及排水工程所用砂浆、混凝土应采用(A)拌和。

A.机械B.人工C.机械和人工

47、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B)cm,当采用大功率的压路机且经验证能达到压实度时允许适当增大。

A.5B.10C.20

48、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

上下层纵缝应错开(C)cm(热接缝)或30~40cm(冷接缝)。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m以上。

A.10,1B.15,2C.15,1

49、当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A)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mm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

A.10,5B.15,10C.15,15

50、路堑不易风化硬质岩石基床,应将表面做成向两侧的(B)排水坡,做到表面平顺,肩棱整齐,对凹凸不平处宜用不小于()混凝土补齐。

A.2%,C15B.4%,C25C.4%,C15

二、填空题:

(共143题)

1、施工单位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达不到设计要求时,严禁进入轨道工程施工工序。

3、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

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路基原地面处理施工前应清除路基范围原地面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5、路基原地面采用换填方式处理时,当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预留30~50cm的保护层由人工处理。

6、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不少于2根),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7、CFG桩施工开始后应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或单桩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设计参数。

8、CFG桩顶端浮浆应清除干净,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清除浮浆后桩的有效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每根桩检验。

9、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应满足设计要求,按规定要求采用低应变检测总桩数的10%。

10、CFG桩按复合地基设计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按柱桩设计时,处理后的单桩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

11、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的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

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载荷试验3点。

12、路堤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不同填料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认可。

13、土工合成材料运至工地后,应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防止阳光曝晒,并保持料棚(库)通风干燥。

14、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米以上或构筑物为界。

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15、当路基各段不同步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压实基础上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厚。

16、雨季路堤施工,每次作业收工前应将铺填的松土层摊铺压实完毕,且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做成向路基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

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

17、过渡段基底处理过程中急处理后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作好地面排水,特别是软土、松软土、膨胀土和黄土地基地段,应确保降水及地表径流对施工质量无不利影响。

18、过渡段采用打入桩、挤密桩地基处理措施时,应先施工过渡段打入桩、挤密桩,后施工桥台基础桩基。

19、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相邻隧道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

20、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21、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22、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23、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按设计要求开挖纵向台阶。

24、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纵向、水平分层开挖,纵向坡度不得小于4%。

严禁掏底开挖。

25、膨胀土、黄土路堑不应在雨季施工,基床换填、边坡防护封闭应与开挖紧密衔接。

当不能紧跟开挖防护时,应预留厚度不小于50cm的保护层。

26、石质路堑开挖宜采用松动爆破,严禁采用峒室爆破。

石质边坡面应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开挖。

27、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核对路基面和边坡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当与设计不符时,应提出变更设计。

28、路堑开挖至基床换填底面标高时,开挖表面应平顺整齐,并按设计做成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换填底面以下不得扰动和泥化。

29、基床底层压实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没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改良细粒土)或孔隙率n(砂类土或碎石类土)6点,其中:

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各4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30、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的填料,在现场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3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3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沙砾石)的压实标准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

33、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好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拌成后2h内使用完毕。

34、路基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精度不低于±1mm。

35、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36、路基施工主要从地基、填料和压实度(必要时强度)进行检查,构成质量控制“三要素”。

路基工后质量具体表现在沉降、基床病害和整体稳定这三方面。

37、基床以下路堤施工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不同填料分别填筑,每层填料粗细摊铺均匀,不应有粗、细集料窝,石块间应用小碎石、石屑填充密实。

38、路堑开挖前应完善排水系统,作好堑顶截排水,开挖时保持排水系统畅通。

39、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采用摊铺机施工。

40、过渡段本体的填筑应与所连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同步施工、同步压实,相邻两端及两侧锥体不能邦填。

4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42、客运专线桥台与路堤过渡段基床表层,在与桥台连接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内掺入适量的水泥。

43、路基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地基、路基本体工程、防护工程、排水工程、支挡和加固工程、改河和改沟等配套工程等相关工程。

44、路基本体工程包括基床以下路基、基床底层、基床表层。

45、路基防护工程分为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种类型。

46、路基排水工程分为地下、地表、过渡段、路堤横向排水。

47、客运专线相关工程包括电缆沟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与路基相关的工程。

48、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为了使路基正常工作,路基除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强度和刚度、水热稳定性。

49、路基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均应进行地质资料核查,不同的阶段是指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

50、客运专线路基填料应按建筑材料来控制,有条件时宜集中供应,确保填料质量。

51、在地基处理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验,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52、由于在短时间内出台如此多的规范,当在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中遇到不同规范之间存在矛盾时,原则应执行标准高条款。

53、路基工程应作为土工结构物来施工。

54、路基附属工程的浆砌片石施工时应该采用挤浆法砌筑,铺砌时应自下而上进行。

55、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的凸榫必须按照设计几何尺寸及位置开挖,并与墙趾板、墙踵板一同浇筑混凝土。

56、锚杆挡土墙应自上往下进行施工。

57、加筋土挡土墙填料的碾压顺序是:

从(拉筋中部)开始平行于墙面,然后向拉筋尾部逐步进行,再向墙面板方向进行,严禁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

58、泄水孔(管)一般呈梅花形设置,向外墙面成一定的倾斜流水坡度,并防止堵塞。

59、抗滑桩开挖施工中应核对桩孔地质情况,桩孔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由监理、设计和施工三方会同验孔,并结合滑动面实际情况确定终孔标高。

60、预应力锚索钢绞束下料时要采用切割机或砂轮锯切割,严禁用电弧切割。

61、路基防护工程使用的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并应随拌随用。

62、植物防护工程施工应根据植物的特性,适时种植,避免在暴雨、大风和高温季节和条件下施工。

63、路基防护砌体工程分段施工时,应每隔10~20m设一道沉降或伸缩缝。

64、在地下水较发育及边坡土质松散地段修筑路基支挡结构时,不宜采用土钉墙。

65、土钉墙施工原则是自上而下、分段施工,分层开挖、分层锚固、分层喷护,及时挂网。

66、锚索钻孔施工时应采用干钻法。

67、片石砼挡墙施工时片石含量不得多于片石砼总量的25%。

68、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的墙趾板、墙踵板、面板和肋的钢筋应一次安装绑扎,混凝土也宜一次完成浇筑。

69、锚杆挡土墙应自上往下进行施工。

70、锚杆、土钉或锚索孔注浆应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10cm处。

71、排除地下水的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反滤层和封闭层。

72、改河工程施工时,河道开挖应先挖中段,再挖末段。

73、路基基底处理所用各种原材料,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

74、路基基底处理所用各种原材料,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

75、CFG桩桩体有效直径应不小于设计值。

76、浆喷或粉喷搅拌桩垂直度检查允许偏差是1-1.5%。

77、确定高压旋喷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的是平板载荷试验。

78、路基基底处理所用的外加剂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袋装每5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的也按一批计。

79、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的无损检测宜采用小应变检测。

80、路基基底处理各种桩的工艺性试验的试桩数量一般不少于2根。

81、从事桩基工程检测及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部)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

82、路基基底处理桩的主要常见类型有(列举4种即可):

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打入桩、CFG桩、砂桩、碎石桩、挤密桩、灌注桩。

83、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的小应变检测数量是全部检测。

84、浆喷或粉喷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施工单位抽样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2‰。

85、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路桥或路隧等连接处产生的沉降差,称为差异沉降。

86、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路基与桥梁或隧道间由于过渡段沉降造成的弯折角度,称为折角。

87、地基下沉引起的工后沉降主要与地基类型、处理措施、填土高度、施工周期等因素有关。

88、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

一是用来指导现场路基施工填筑速率,二是用来推算路基工后沉降。

89、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期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90、在一般情况下,路基沉降观测应以地表沉降观测、路基面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为主,其它的观测按设计要求设置。

91、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

92、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应大干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93、一般路基填方地段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位于基床表层顶面;沉降板设置1处,位于双线中心。

94、有砟轨道工后沉降的定义是轨道基础设施竣工铺轨工程(包括铺碴)开始时的沉降量与最终形成的总沉降量之差;无砟轨道工后沉降的定义是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95、路基的工后沉降主要由路基填土的压密下沉、行车引起的基床累计变形和地基产生的路基工后沉降三部分组成。

其工后沉降主要是由地基产生沉降而引起。

96、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填土速率。

控制标准应为:

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10mm/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5mm/d。

9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是:

一般地段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98、客运专线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1次。

99、CFG桩振动沉管过程中每沉1m应记录电流表电流一次,并对土层变化处予以说明。

100、CFG桩施工桩顶标高宜高于设计桩顶标高50cm左右。

101、钢筋砼桩打入桩的桩节间连接部件应做防腐处理。

102、预制打入桩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堆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

103、采用振动沉桩并进行射水配合时,桩尖沉至距设计高程2m时应停止射水并将射水管提高,然后即刻进行干振直至设计高程。

104、高压旋喷桩现场旁站质量控制要点有(列两项即可):

高压泵送压力、旋喷桩长、水泥浆拌合计量、喷浆提升速度等。

105、浆体或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开始以后,应该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设计参数。

106、浆体或粉体喷射搅拌桩机械应配置灰浆量自动记录仪,且要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107、高压旋喷桩机二重管,三重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