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329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

《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9 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docx

29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

29诗词五首表格式教案

项目

设计内容

备注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PPT

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知识与能力

反复朗读,理解诗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态度与情感

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重点

反复朗读,理解诗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的情趣和意趣

教学手段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50多年前,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我们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三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事实上,我们还有同这三大发明构成双子星座的另外三大发明--唐诗、宋词、元曲。

它们同样以其独特的体系,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当今世界,仍然显示出巨大的魅力。

我们会聆听到杜甫的爱国心音,也会走进韦应物"恬淡幽静"的"山水田园",了解赵师秀和李清照的落寞、烦恼,感受辛弃疾的豪迈的报国之志。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

(一)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叛军的残余在河北投降,至此安史之乱彻底结束了。

当时,杜甫听到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马上写下了这首名作。

过着漂泊生活的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高兴得要发狂,于是饱含着激情抒写了自己急于回家的喜悦。

诗人真切地描写了自己的神情、动作和心理,全诗酣畅淋漓,奔涌直泻,转折自然,充满真情。

3.作者简介

4.诗歌内容

此诗可分为两层:

前四句写闻收复之喜,后四句写急欲还乡之情。

首联直接叙写喜讯。

收复蓟北,标志看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

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裳,把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颔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对于一位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颈联诗人把内心狂喜之情,作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5.名句赏析

6.主旨

(二)学习《滁州西涧》

1.写作背景

2.作者简介

3.诗歌内容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

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

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

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

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

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名句赏析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

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4.主旨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寄寓了一种向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的意趣。

1.请全班学生朗读,再请个别的学生朗读。

 

2.请学生来介绍杜甫:

教师明确: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3.学生自主研读诗歌,说说每一联讲了什么意思?

教师明确:

首联直接叙写喜讯。

颔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颈联诗人把内心狂喜之情,作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学生:

全班齐读

(教师点评)

 

学生相互讨论: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好在哪?

教师明确:

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静。

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

让学生了解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深刻感情。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对杜甫的生平的了解。

 

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布置作业

1、朗读并默写诗歌。

2、查阅工具书,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小结

这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野渡舟横,虽然字字作为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

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

 

板书设计

幽草 --------------生

 鹂 ----------------- 鸣    

 潮 ----------------- 急

舟------------------ 横

 ( 托物言志)

29诗词五首教案

项目

设计内容

备注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公开

教具

P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

诵读,探究

态度与情感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重点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手段方法

诵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诗歌的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美和音乐美之中,给人一种陶醉、一种享受。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诗词五首》。

学生齐读上一节课学过的诗歌

加深印象

整体感知

(一)学习《约客》

1.写作背景

2.作者简介

3.诗歌内容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蛙声一片。

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

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

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4.名句赏析

“敲”在的运用好在哪里?

5.主旨

(二)学习《如梦令》

1.写作背景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2.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章丘人,有《漱玉词》。

3.讲解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

盖推以事理逻辑:

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绿” 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

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

“此语甚新。

”《草堂诗余别录》评:

“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 

5.主旨

描写了词人对因风雨摧折,使院内红花稀少的惋惜而又不满的心情,也透露出作者感伤的情怀。

1.请全班学生朗读,再请个别的学生朗读。

教师明确:

教师对于朗读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也要对朗读不好的学生加一指正,也给予鼓励。

 

2.请学生说说诗歌的内容。

教师明确: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

 

3.请学生思考“敲”在的运用好在哪里?

教师明确:

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请全班学生朗读,再请个别的学生朗读。

(教师点评)

 

学生相互讨论:

“绿肥红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教师明确:

借代,“绿” 代替叶,“红”代替花。

这个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进而分析诗歌的内容。

 

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词人借景是为了抒情,这里体现出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以及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布置作业

完成背诵

小结

这是一首小令,通过女主人与侍女的对话,反映出女主人对生活的细腻的关注与分析,表现了女主人关切生活,热爱自然。

  写法上比较别致。

"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恰好衬托出女主人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

"应是"一句,用词准确,又恰当地使用了借代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极富创造性。

很好地表达了女主人的惜花之情。

板书设计

雨疏风骤→借酒消愁→怕见落花→绿肥红瘦。

 

教学课题:

29诗词五首

项目

设计内容

备注

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P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反握欣赏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讨论,探究

态度与情感

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词人情怀,学习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表现力。

重点

整体把握和感知词的方法

难点

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手段方法

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宋词之旅。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长江黄河,至今滋养着我们,在这里,我们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缠绵婉约;能听到“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愤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

无论何时何地,随口吟咏一首诗词或其中的名句,都会让我们心中激荡,充满诗意。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学生朗读上节课所学的诗词。

加深学生的印象

整体感知

学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176年。

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

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2.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在今山东)人。

他的词多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慷慨纵横,雄浑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

3.诗歌内容

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

辛弃疾似乎从这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痛苦的泪水。

词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

“望”这一动作,很好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因此,词人也深感自己的抗金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苦闷、哀伤与愤懑。

这时词人把自己的情感,借鹧鸪富有独特意味的叫声进行表达,显得较为含蓄,也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4.名句赏析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

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

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

“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

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

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4.主旨

表现了诗人念念不忘民族之痛,借山水抒发了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也表现了对时局存有的深切的忧虑之感。

全班齐读

 

学生相互讨论:

通过诗歌内容的学习,说说作者的心境如何?

教师明确:

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

辛弃疾似乎从这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痛苦的泪水。

词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

“望”这一动作,很好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因此,词人也深感自己的抗金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苦闷、哀伤与愤懑。

这时词人把自己的情感,借鹧鸪富有独特意味的叫声进行表达,显得较为含蓄,也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对词的重点句子进行赏析,学生相互讨论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

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

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

“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

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

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通过朗读这首词,让学生感受这首词所蕴含的的感情。

 

检查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

 

课堂检测

1、,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有约不来过夜半,。

4、知否?

知否?

5、,毕竟东流去

答案:

1、白日放歌须纵酒

2、野渡无人舟自横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应是绿肥红瘦

5、青山遮不住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表达诗人欣喜、准备还乡的诗句是

__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7、《滁州西涧》中写雨中的景色,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句子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约客》中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的极微的句子是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如梦令》中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的句子是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决心的句子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消化并巩固的过程,更好地的把握诗词。

布置作业

1.布置作业

2.完成练习册

小结

经过三个课时的教学,我们感受到了杜甫的欣喜欲狂,感受到了韦应物的恬淡闲适,感受到了赵师秀的失望落寞以及李清照的少女情怀…‥这些诗词给了我们很多美的享受,让我们细细品味吧,感悟生活的美好!

板书设计

 

题目

作者

朝代

体裁

写作特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七律

爽朗明快

滁州西涧

韦应物

七绝

烘托衬托

约客

赵师秀

南宋

七绝

字简意深

如梦令

李清照

南宋

婉约细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南宋

豪放慷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