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51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docx

金联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部分已改一采两掘

 

旺苍县厚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联煤矿

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二○一三年月日

 

 

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一、位置及交通

旺苍县厚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联煤矿位于旺苍县城北西350°方向,直距约23km,隶属旺苍县福庆乡红光村管辖。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

东经106°12′32″,北纬32°25′30″。

矿区有约5km简易公路至福庆乡,福庆乡向南约7km与旺苍—国华县级公路相接,至旺苍县城约60km,与省道202线和宝(鸡)~成(都)铁路支线广(元)~乐(坝)铁路旺苍火车站相连,旺苍县城向西行60km至广元市,交通条件较好。

详见矿井交通位置图1-1-1。

旺苍县厚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联煤矿经川采矿区审字(2008)第203号《划定矿区范围申请审批书》批复,划定矿区范围由1-7号拐点圈闭,开采石炭煤层,井田走向长约5.75km,倾斜宽约0.73km,采深+1500m-+950m,矿区面积1.9354km2。

详见表1-1-1金联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1-1-1金联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

直角坐标

矿区

面积

(km2)

开采

煤层

开采

深度

(m)

拟建

规模

(kt/a)

X

Y

1

3589570

35610965

1.9354

(石炭)

+1500~+950

90

2

3590015

35610965

3

3589785

35611890

4

3589695

35613445

5

3590000

35616430

6

3589575

35616430

7

3589370

35612795

 

图1-1-1矿井交通位置图

 

二、井田概况

(一)构造

矿区位于曾家河—大两会构造区吴家垭鼻状构造西段北翼。

构造整体具过渡带特征,以东—西走向的短轴状、箱状及线状不对称褶皱为主,断裂构造除与基底构造衔接带外,一般不发育。

地层表现为向北倾的单斜岩层,岩层倾角表现为西陡东缓,西部(金联煤矿)地层产状一般为2°~12°∠45°~61°,东部(明星煤矿)地层产状一般为340°~0°∠15°~22°。

(二)地层

1、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主要为较深水的台地沉积。

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中薄层含粉砂质钙质泥岩。

该组底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与黄灰色钙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宏观上呈眼球状。

中上部为深灰色~灰黑色厚~块状微晶灰岩,硅化粉晶化骨屑灰岩夹有透镜状条带状硅质岩。

顶部为灰黑色生物碎屑硅质岩,产有丰富的生物化石;岩性及厚度都较稳定,与下伏栖覆组呈整合接触。

厚约185m。

2、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

为矿区主要含煤层位。

该组为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滨海平原泥炭沼泽相沉积。

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页岩、煤层组成。

底部为浅灰色高岑石粘土岩或灰黑色薄层泥岩。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亮晶灰岩与大隆组分界;与下伏茅口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约25m~35m。

3、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

为矿区含煤地层吴家坪组之上覆地层。

该组为一套深海盆地相硅质岩、碳酸盐岩沉积。

下部为深灰色灰岩与黑色硅质泥岩、燧石层互层。

上部为灰黑色硅质岩、硅质灰岩;顶部夹0.03m~0.07m水云母粘土岩;厚约39m。

4、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该套地层在该区仅出露第一、二段(T1f1+2),第一段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紫红色薄层泥质微晶灰岩与紫灰色中薄层钙质泥岩不等厚互层。

自下而上泥岩增多而灰岩相对较少,属浅水陆棚相沉积。

该段厚约85m。

第二段岩性为灰紫色中薄层钙质粉砂质泥岩夹紫灰色薄层条带状泥灰岩及泥质微晶灰岩,属浅海环境沉积,该段厚约465m。

5、第四系(Q):

主要分布于沟谷、溪流两侧,山麓较缓的坡上以及岩溶地形发育的小凹地中,沉积物为松散的粘土、砖石等组成,其成因类型为冲积、洪积、残坡积。

厚度为0m~2.0m。

(三)煤层

矿区范围内仅出露石炭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下部,受地层控制明显,在矿区范围内全区出露,最大埋藏深度为550m;煤层呈层状产出,走向呈近东西向延伸,总体产状为:

西部为2°~12°∠45°~61°,平均为5°∠57°,东部为340°~0°∠15°~22°,平均为350°∠18°,煤层倾角从西向东变缓。

原煤质地较硬,结构简单,以条带状结构为主,鳞片状结构次之,层状—块状构造。

厚度为0.20m~1.20m,平均厚度0.65m,无夹矸,煤层中常有泥质小团块、透镜体或泥质细条带,并见有星点状、细脉状黄铁矿。

煤层顶板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硅质灰岩、泥岩、粉砂岩,厚2.1m~4.8m;局部煤层与厚0.01m~0.02m黑色泥岩直接接触,俗称“伪顶”;煤层底板为浅灰色薄层泥岩、高岭石粘土岩,含植物化石,厚0.3m~0.5m。

底板泥岩、高岭石粘土岩中有结核状、团块状、浸染状、星点状黄铁矿分布,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间接底板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顶部的生物碎屑硅质岩,岩层厚度大,层位稳定。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1-2。

表1-1-2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纯煤厚度(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稳定性

倾角(°)

比重(t/m3)

可采

情况

最小

最大

平均

夹矸层数

夹矸总厚(m)

顶板

底板

石炭

0.2

1.20

0.65

0

0

灰岩、泥岩、粉砂岩

泥岩、高岭石粘土岩

较稳定

57/18

1.40

多无煤、薄化带

三、设计概况

(一)开拓系统

1、矿井采用平硐开拓,达产时布置有+1043m主平硐和西翼回风平硐2个井筒,具体情况如下:

1)主平硐

井筒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净宽2.6m,净高2.9m,净断面6.35m2,采用锚喷支护。

井筒内铺设600mm轨距、22kg/m钢轨,主要担负矿井的煤炭运输、管线铺设、进风等任务。

2)西翼回风平硐

井筒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净宽2.4m,净高2.8m,净断面6.1m2,采用锚喷支护。

主要担负矿井西翼管线铺设、回风任务。

井筒特征详见表1-1-3。

表1-1-3井筒特征表

井筒名称

主平硐

西翼回

风平硐

井口座标

纬距(X)

3590308

3589877

经距(Y)

35612561

35612506

井口标高(m)

+1043

+1217

方位角

360°

40°

井筒长度(m)

626

380

井筒宽度

(m)

2.60

2.40

掘进

2.74

2.54

井筒断面

(m2)

6.35

6.10

掘进

7.33

6.60

井筒支护

支护方式

锚喷

锚喷

厚度(mm)

70

70

2、主要大巷的布置

本设计将+1043m、+950m水平运输大巷布置于石炭煤层中,将+1150m回风大巷布置于煤层底板30m处,+1217m回风巷为改造利用现有+1217m运输巷。

此布置方式可加快巷道掘进速度,降低巷道工程费用。

运输大巷两侧各留设15m保安煤柱。

生产中视矿压情况可适当调整。

(二)水平和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1、水平和采区划分

根据矿井煤层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和走向长度,综合考虑煤层开采方式、工作面推进度、每个采区有其合理的服务年限、采区接替方便、产量均衡等因素,设计将全矿共划分为两个水平、7个采区进行开采,其中+1043m水平划分2个采区,+950m水平划分5个采区,各采区均为上山开采,采区平均走向长为950m。

首采区布置在一采区。

2、开采顺序

本矿井以主平硐为界,划分为东、西两翼,设计两翼按照水平自上而下、采区由近及远的开采顺序依次开采石炭煤层,采区内区段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即沿煤层倾斜方向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采区内工作面后退式回采,即由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方向推进,推至薄化带边界或采区上山保护煤柱停止回采。

(三)投产标准

矿井达产时改造利用矿井现有井巷1171m/9754m3,新增井巷工程量为9687m/73714m3,其中:

新增井下硐室80m/3384m3,新增井筒1732m/14427m3,新增主要巷道2171m/14329m3,新增采区巷道5704m/41574m3。

其中:

半煤岩巷4425m,占井巷总工程量的45.7%。

移交+1043m水平一采区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形成开拓煤量724.52kt、准备煤量128.5kt、回采煤量64.5kt。

(四)矿井通风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矿井达产时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并按设计要求计算和分配了矿井风量。

(五)矿井运输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kt/a,属低瓦斯矿井,煤层自然发火倾向为Ⅲ级,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根据井下运输距离、运量,按照设计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矿井主平硐、后期平硐和+1043m水平运输大巷均选用CCG5.0/600防爆柴油机车(600mm轨距)牵引1t固定箱式矿车运输方式。

矿井主平硐运输距离为1200m,+1043m水平运输大巷西运输长度为1100m。

各段运输距离均较短,小于1.5km,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358条的相关规定,井下暂不考虑平巷人车。

集中轨道上山年提升原煤90kt,井筒倾角25°,上部车场标高+1043m、下部车场标高+950m。

集中轨道上山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方式,上下均为平车场,巷道内铺设600mm轨距、22kg/m钢轨。

一采区轨道上山提升设备选用JTPB-1.2×1/30型绞车1台,卷筒直径1200mm,宽度1000mm,最大静张力30kN,设计最大提升速度为2.03m/s。

初选电动机型号为YRB280S-6,功率45kW。

选取钢丝绳型号为20NAT6×7S+FC1670ZS222140GB/T20118-200

6,直径为20mm,设计长度450m。

二采区轨道上山提升设备选用JTPB-1.2×1.2/24型绞车1台,卷筒直径1200mm,宽度1200mm,最大静张力30kN,设计最大提升速度为2.54m/s。

初选电动机型号为YRB280M-6,功率55kW。

选取钢丝绳型号为20NAT6×7S+FC1670ZS222140GB/T20118-200

6,直径为20mm,设计长度600m。

一、二采区人行上山选用煤矿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运行钢丝绳为20NAT6×7S+FC1670ZS222140GB/T20118-2006,钢绳公称抗拉强度Pk=1670MPa,钢绳最小破断拉力Qp=222kN,钢绳直径d=20mm。

(六)矿井排水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上山开采,无机械排水设备,井下水由采煤工作面平巷、采区上山、水平运输大巷、主/副平硐水沟自流出井。

在场区外围山坡侧设置截水沟,在场地内,设置排水明沟进行排雨水(明沟通过道路处加设钢筋砼盖板),井下水经地面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收利用。

(七)矿井供电

旺苍县厚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联煤矿位于旺苍县城北西350°方向,直距约23km的旺苍县福庆乡红光村境内。

矿井设计为双回路供电,现有一回电源为广元浩源水电开发公司福庆35/10kV变电站Ⅰ段母线至矿井的10kV线路,另一回电源为广元浩源水电开发公司福庆35/10kV变电站Ⅱ段母线至矿井的10kV线路。

两回10kV电源均以架空线路引至矿井10kV变电所。

两回路电源安全可靠,能满足矿井供电要求。

见供电合同书。

(八)地面生产系统

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在主平硐东侧,整个系统工艺流程简单实用。

(九)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

根据川经〔2007〕313号文件规定,为了提高紧急状态下井下各生产场所通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持井下与地面指挥系统、安全救援系统及时、快捷、便利的通讯联系,在井下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掘进工作面、水平大巷、总回风巷、回风上山、采区变电所、各机电硐室和其它作业地点安装防爆电话,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地面及井下共安装电话23门。

矿井用风设备与压风自救系统共用一套管路,但不同时使用。

正常使用时,仅供井下用风设备使用,一旦发生事故需要急救时,井下所有的用风设备停止用风,压风系统仅供矿井自救系统使用。

为确保在井下发生事故时,被封闭在无任何安全出口地方的人员可以打开出风口进行自救,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行[2007]167号文”和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川经[2007]313号文”的要求,应在井下每条巷道铺设压风管路。

结合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在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深度范围内的各运输巷、掘进巷、采面回风巷、副平硐均铺设压风管路,每100m安设出风口及减压装置,并与防尘管路出水口错开,形成每50m有一个出水或出风口。

建立井上下防尘供水系统,在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均铺设洒水管路,进行洒水降尘。

井下供水管道采用生产、消防合用一根管道,枝状管网结构,高位水池静压贮水,常高压制消防。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从消防洒水高位水池接管,采用一条管径为D108×4mm的输水管路,由西翼回风平硐及相应的井下巷道向井下各用水点静压供水。

在井下掘进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的卸煤点设有喷雾装置,共计8组喷雾喷头。

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装车点后方以及易产生煤尘的巷道均设置有风流净化水幕装置,并与消防防尘管路相连,其中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水幕靠近出口30m内,掘进工作面水幕与掘进碛头距离为50m内。

井下共设置8组水幕,水幕随着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

四、项目立项及审批情况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广元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10号),金联煤矿为整合矿井,由原金联煤矿整合明星煤矿,生产规模90kt/a。

2009年8月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对达竹矿务局工程勘察设计院编制的《旺苍县厚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联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下达了批复文件。

2009年10月,旺苍县煤炭工业管理局下达了《关于旺苍县厚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联煤矿整合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的批复》,扩建工程进行施工建设。

根据矿井在施工过程中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煤矿安全规程修改和技术进步等原因,2013年1月,由四川蜀能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旺苍县厚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联煤矿)修改初步设计说明书》,并取得了广元市煤炭工业管理局下达的批复文件。

经过三年多的施工建设,矿井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广元市安监局对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进行验收批复通过。

第二章主要生产系统建设情况

第一节通风系统

一、主要通风机

为确保矿井正常通风,西翼回风平硐装备主要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选用2台FBCZ№13/55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配套电动机型号YBF2-250M-4,功率55kW。

当工作风机出现故障时,备用扇风机能在10min内启动运行。

采用双回路供电,为了保证通风机房供电电源的可靠性,主扇风机的两回电源分别引自地面变电所380V不同母线段。

一回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能够保证通风机房全部负荷的运行。

通风机露天放置,设置通风机配电控制室,室内设有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配电控制室设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矿井西翼回风平硐通风机采用AC60-T3-55P型风机变频调速器控制电机反转进行反风,风机房风门采用集中设置及控制,保证能够在10min内实现反风,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该风机反风量大于正常供风量的40%,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在主要进风巷与回风巷之间的联络巷、安全出口处均设置正反两道风门,反风时反向风门关闭,防爆门采用反风门销销住。

矿井反风应在矿长和总工程师的统一指挥下,矿井两翼同时进行反风。

回风井口安设防爆门,并设有反风风门,通风机外部漏风率小于5%。

二、局部通风系统

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均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必须设专人负责局部通风机管理,严禁擅自停开,防止发生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风,保证局部通风机连续运转;局部通风机停风时,必须编制专项通风安全措施。

另外在各回风平硐井口安装有标66-375(6)-0型防爆门。

两个掘进工作面各配备2台FBD№5/2×5.5型矿用隔爆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均采用Φ500mm的抗静电阻燃柔性风筒供风。

两个掘进断面的过风断面均为4.7m2,配风量为180m3/min。

局部通风机主要参数详见表2-1-1。

表2-1-1局部通风机主要参数

型号

局部通风机主要参数

功率

(kW)

风量(m3/min)

全风压

(Pa)

全压效率

(%)

噪声

(LSAdB)

FBD№5/2×5.5

2×5.5

240~150

350~3000

≥75

≤25

第二节防治水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上山开采,无机械排水设备,井下水由采煤工作面平巷、采区上山、水平运输大巷、主/副平硐水沟自流出井。

矿井配备有ZDK-280型探水钻,当遇到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时,必须查出其确切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

巷道必须穿过上述构造时,必须探水前进。

如果前方有水,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必要时预先建筑防水闸门或采取其他防治水措施。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井下防治水的规定及要求。

在以下情况,必须先探后掘,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三节防尘系统

矿井供水系统分为日用生活消防给水与生产给水两个系统。

1、日用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矿井生活用水主要取自附近的山泉水,该水源无人为污染,水质较好,水量能满足生活用水及井下消防、洒水的要求,故确定选择山泉水为矿井生活用水和井下消防、洒水的水源;西翼建有回风平硐消防洒水高位水池(水池有效容积400m3,池底标高+1260m)。

为综合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将处理达标后的井下涌水作为工业场地消防、洒水的水源。

矿井达产后,工业场地生活用水和井下消防、洒水由山泉水供给;工业场地消防用水由处理达标后的井下水供给。

当工业场地消防洒水高位水池水量不足时,由山泉水补充,提高用水安全性。

2、生产给水系统

(1)井下防尘洒水系统

井下供水管道采用生产、消防合用一根管道,枝状管网结构,高位水池静压贮水,常高压制消防。

设在+1260m标高处的400m3消防洒水高位水池贮存有不低于200m3的消防用水量(大于井下一次火灾计算用水量162m3),该水量在正常情况下采用技术措施不被动用。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从消防洒水高位水池接管,采用一条管径为D108×4mm的输水管路,分别由东(西)翼回风平硐及相应的井下巷道向井下各用水点静压供水。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采用无缝钢管,管径>50mm的管路采用法兰连接,管径≤50mm的管路采用快速接头连接。

设计按《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在主平硐、西翼回风平硐、+1043m水平西运输大巷、一采区人行上山、一采区轨道上山、一采区回风上山、采煤工作面轨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等均敷设井下消防、洒水管道。

主平硐、西翼回风平硐、+1043m水平西运输大巷、一采区人行上山、一采区轨道上山、一采区回风上山、采煤工作面轨道巷与回风巷等每隔100m设DN25支管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并与压风管路出风口错开,形成每50m有一个出水或出风口。

掘进巷道中岩巷每隔100m、煤巷每隔50m设DN25支管阀门,阀门后装快速管接头。

在大巷装车点、机电硐室、井下消防材料库等处附近,设置消火栓。

除此之外,设计还在井下掘进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的卸煤点设有喷雾装置,共计8组喷雾喷头。

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装车点后方以及易产生煤尘的巷道均设置有风流净化水幕装置,并与消防防尘管路相连,其中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水幕靠近出口30m内,掘进工作面水幕与掘进碛头距离为50m内。

井下共设置8组水幕,水幕随着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

(2)地面防尘系统

在地面生产系统的筛分、破碎以及煤炭的运转过程中将要产生大量的煤尘,这些煤尘不但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地面翻车机的上下口设有喷雾喷头;在斜坡煤仓、排矸场设有支管及阀门,采用胶管人工洒水。

第四节防灭火系统

矿井扩建后,具有足够完善的消防洒水管路系统,工业场地采用生产、消防合用管道,管径为DN100mm;室外消火栓间距在120m内,消防半径为150m;消防采用常高压制消防系统,一次消防水量为270m3。

管道沿道路埋地敷设,为环状管网,管顶覆土为0.5m~0.7m,穿越公路处不小于1.0m,管材采用钢塑复合管。

井下供水管网为静压枝状供水管网,按照《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井下设置灭火装置、支管阀门和喷雾装置。

井下供水管道采用生产、消防合用一根管道,枝状管网结构,高位水池静压贮水,常高压制消防。

设在+1260m标高处的400m3消防洒水高位水池贮存有不低于200m3的消防用水量(大于井下一次火灾计算用水量162m3),该水量在正常情况下采用技术措施不被动用。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从消防洒水高位水池接管,采用一条管径为D108×4mm的输水管路,分别由东(西)翼回风平硐及相应的井下巷道向井下各用水点静压供水。

井下消防、洒水管路采用无缝钢管,管径>50mm的管路采用法兰连接,管径≤50mm的管路采用快速接头连接。

在大巷装车点、机电硐室、井下消防材料库等处附近,设置消火栓。

第五节供电系统

一、供电电源

矿井设计为双回路供电,其中一回电源为广元浩源水电开发公司福庆35/10kV变电站Ⅰ段母线至矿井的10kV线路,另一回电源为广元浩源水电开发公司福庆35/10kV变电站Ⅱ段母线至矿井的10kV线路。

两回10kV电源均以架空线路引至矿10kV变电所。

两回路电源安全可靠,能满足矿井供电要求。

两回路电源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带电备用,两回路电源线路上不分接任何负荷,不装设负荷定量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地面供电

矿井地面供配电采用10kV和380/220V两级电压。

一级用电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二级主要用电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当其中一回电源故障时,另一电源可担负全部一级负荷和二级主要负荷用电。

矿井工业场地内设1座10kV变电所。

因井下无功负荷较大,故在10kV变电所设置高压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电容器室设有3个电容器架,采用BWF10.5-30-1W型并联电容器。

其补偿容量均为180kvar。

变电所内高压部分设XGN2-10型高压开关柜16台,其中2台电缆进线柜,2台柜电缆出线至井下中央高压配电硐室,2台柜电缆出线至室外变压器供工业场地地面用电,2台柜电缆出线至东翼回风平硐变电亭供东翼通风机房用电,2台柜电缆出线至西翼回风平硐变电亭供西翼通风机房用电,2台联络柜,2台电容器补偿柜,2台综合保护柜。

该所担负矿井地面及井下用电。

变电所内选用S9-M-250/10/0.4kV型变压器2台,采用室外台式安装,由2台高压开关柜馈出电缆至室外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通过TMY-4(40×4)型低压铜母线引至低压进线柜。

变电所内低压部分设GGD2型低压配电柜5台,其中2台进线柜,2台出线柜,1台联络柜。

地面监控中心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分别引至地面动力架空线网和地面照明线网;其余负荷均由地面动力架空线网引接配电,地面生活福利设施及场地照明均由地面照明线网直接配电,动力线网与照明线网采用共杆架设。

由低压配电柜2段母线分别出一回低压线路,通过负荷开关控制后送至低压动力线网,由低压动力线网供压风机房、地面水处理站、矿灯房-浴室-任务交代室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