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4126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docx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对合作学习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因此,教师应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问题。

分组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依学生特质分组。

  2.分组要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如果是4人合作小组,一般以一个优等生,一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为主要构成原则。

  3.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

  4.教师要动态化变更小组成员,活泼合作学习的气氛。

二、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

  首先教师要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力量;让他们明晰如果小组内有一人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

第二,教师要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分配工作。

小组内设小组长,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成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

小组长可以轮换制,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要求使用英语沟通。

教师可在教室里张贴常用语汇表帮助学生开口,从而防止用汉语交流的情况。

  为更好地执行以上学习规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和训练。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过惯了“小皇帝”的生活,教师要不断教他们学会尊重、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在合作中进行关系的协调,能取长补短,相互理解,彼此支持。

除此之外,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

2.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

3.认真倾听的习惯。

4.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规则的习惯。

三、设计科学的合作学习任务

  教师对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影响着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因此,在下达合作学习任务之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考虑教学目的,既怎样把课本中的语言自然渗透到交际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知识,通过活动消化所学知识。

  2.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和形式化。

  3.教师要根据讨论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任务有关的背景知识或相关的资料,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有一定的基础。

  4.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的难度要适当。

太难时,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表达。

太简单时,学生就会不屑一顾,随便说几句,甚至会借此机会闲聊、说笑,形成表面上的“假热闹”。

  5.在设计任务时,要创设一个有信息差的语境。

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只有问答双方有想获取某一方面信息的好奇心时,才会发问。

因此只有学生之间有信息差,学生才会产生交际的需要和愿望,才会用所学沟通信息,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

四、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经常看到,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松了一口气,似乎这是课堂中得以放松、休息的机会,只要给学生做一个纪律维持者就可以了。

这就是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没有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共同学习的合作者,从而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担当好以下几个角色:

  1.合作学习的调控者和促进者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仔细观察各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如学生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及时制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霸权主义,扩大学习交流的参与面,使每个组员都有均等的表达机会;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当学生的语言出现严重错误时,教师要指出并更正;当学生在用中文交流或讨论别的话题时,教师应及时地制止并引导;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活动中去。

  2.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深入合作学习小组,把自己当作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地合作与互动,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

  一节课时间有限,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本课时的任务,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展开合作学习时,就匆匆结束合作学习,草草收场。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也容易使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操作和总结的时间。

在进行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给学生足够的交流讨论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结束合作学习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汇报、反馈的时间,从而完全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准确信息,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予以指导。

  六、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制度

  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的评价制度追求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分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以下是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分的表格:

  学生自评/组员互评表

  姓名

  A+

  A

  A-

  B

  C

  学生以自己及别人的整体表现选择最适当的等级。

(注:

自己的姓名写在最后)

  教师评分表

  姓名

  参与学习意愿表现

  学习交流情况

  达成学习目标情况

  小组总评

  教师的评分表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这样的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调动每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依赖别人的思想和霸权主义。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个学生,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根不同基础线,只要他们超越了基础线,哪怕是一点点,也要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感。

  总之,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时,不能为了时髦而合作,为了热闹而合作,而应努力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方法,不断总结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师基本能力培训——评课

一、培训的主要原因

1.评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评课如何反映一个教师的讲课水平和理论素养。

2.学会评课有助于教师学习他人,反思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3.目前教师的评课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评课不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课抓不住问题的要害,评课有偏差;评课就事论事,缺乏理论高度和理论依据,达不到预期的评课目的。

4.评课是市级优质课评选的重要内容,评课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优质课评选的结果。

二、关于评课

(一)评课:

评课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综合评价。

具体地说包括教学环境创设的策略和方式、教学过程的组织引导策略和方式、师生的交往状态和方式、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和效果等。

(二)评课的根本目的:

在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策略,促进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三)评课的实质:

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过程,通过对话,引导教师对教育现象进行灵活地有选择地反思、剖析和研究。

(四)评课原则:

1.坚持以“评学式”为主,实现“评教式”和“评学式”的有机统一。

促进主体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价值取向。

所以评课的标准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的方式中解放出来,把评教和评学结合起来,“以学评教”,以评学为重点,实现由“评教”向“评学”的转变。

评学重点看以下方面:

一看参与的情绪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兴趣是否浓厚,热情是否高涨,注意力是否集中等。

二看参与广度和深度。

学生是否全员参与了,是否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深层次学习中,并得到全面发展。

三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

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等。

四看学生的参与品质。

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要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普遍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思维含量高。

五看学生的参与效果。

学生是否达成“双基”目标、是否学会、会学等。

当然,坚持评学为主,并不是不要评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仍然具有主导的作用,有时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驾驭教材、驾驭问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教育创新实践能力、语言功底和素养在教学中仍起主导性的作用。

2.坚持激励原则。

即评课要能让教师接受,达到肯定成绩,克服不足,激励奋发向上的目的。

这就要求评课时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最好能结合实例提出自己的合理设想和建议,达到研究提高的目的。

3.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评议中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夸大其辞,只说好话、套话。

不能掩盖问题或蜻蜓点水。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析,首先要看到教者的长处,不能说得一无是处,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

4.坚持抓主要矛盾的原则。

一节好课,不可能尽善尽美。

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应放眼全课,突出重点,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亮点和问题进行评论。

切不可本末倒置,冲淡中心。

5.理论和事实相结合的原则。

即评课要有理有据。

要从一定高度的理论(新课改理论、和谐高效理论、课程标准)出发,结合教师课堂实例来分析,这样才能事理交融,让人心服口服。

(五)把握评课内容

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九项内容进行。

1.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是教学实践和教学价值观的体现。

教学思想的优劣,不仅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还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所以,针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应从教师教学思想方面作出肯定与否定的评析。

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思想。

(1)看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即教师是否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能否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使之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2)看是否具有“开放教学”的意识。

教师是否树立大教学观,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空间,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合理利用课外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积极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3)看是否从“权威教学”观念转变为“共同探索”观念。

课程标准强调:

“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子,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师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中获得新知识。

(4)看是否关注学生的成功感。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师价值的体现也是在学生身上。

一节课下来,如果教师只考虑自己的板书是否完整,教学环节是否一步一步完成,而不去考虑学生是否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教学就往往是只有“教”而没有“学”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成功的教学。

我们应注意教师在教学中有否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学习的收获,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成功感。

我们的课堂,只有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成功的感觉,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

2.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所以,评课要评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是否明确、准确。

明确,主要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准确,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精神为指导,体现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3.评教材处理

处理好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就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教材的能力。

评析对教材的处理,一是看教师对教材理解是否深刻、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二是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得当。

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4.评教法运用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所以我们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

更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

现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已有所改变。

教师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是可喜的现象。

但我们在评课时,要看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否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适时、适当、实用,而不是搞花架子,赶时髦。

5.评学法指导

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如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

再如是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6.评教学过程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

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应做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预习、质疑、讲解、归纳等环节和谐流畅。

其中还包括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是否合理,密度适中,体现高效率。

如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7.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

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

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看教态。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

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普通话标准,语言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其次,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

看教师运用教具的熟练程度。

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和位置把握是否得当,是否照顾到全体学生,并达到良好效果。

8.评能力

(1)课堂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分为“教”与“学”的组织。

目前尤其要注重学生“学”的组织。

因为学生的“学”未组织起来,教学活动就不可能按照既定的目标进入“状态”,教学目标就不可能较好地完成。

特别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教学机智与表现能力。

教学机智即教学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和即时组织力,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不逾轨。

教学表现力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工具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表达力、情感表达力及运用教学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等。

教师只有做到身心一体化的表达,教学要求和教学影响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

可以说,这是教师的“演技”。

(3)驾驭教材的能力。

主要指教师对教材理解和把握的深刻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教材处理科学得当,教材把握灵活自如。

能够发现他人之未发现之处,讲他人之未讲到之处。

9.评教学效果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

”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知识检测和反馈情况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都能达到。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附: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实际。

3、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2.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解放“学习力”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

赖配根

2006年,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以下简称永威)正迅速“沉沦”。

学校管理松散,教师上课满堂灌,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有的学科期末考试全班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及格!

学生厌学,有能力的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转走。

学校前途堪忧。

当年10月,刚从江苏省洋思中学退下来的蔡林森加盟永威。

不到3年,永威判若“两人”!

学生(绝大部分是三流生源)成绩稳居当地一流,甚至有的学生转读永威时两科成绩之和将将半百,1年后却考上了重点高中:

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原来满地纸屑变为窗明几净,课间操由稀稀拉拉变为沁阳的一道风景线(5000多人做得整整齐齐)。

曾经转到别的学校的学生恳求父母把自己转回永威,各地家长纷纷把孩子送来,小学部急剧扩张.初中部新生比3年前翻了一番.高中部生源越来越好。

永威成了河南省的品牌学校!

3年前,有人对蔡林森说:

你到这个地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3年后,到永威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蔡林森靠什么彻底改变了永威?

  他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

  这是永威的一节普通课。

  八年级数学。

执教的是年轻的刘晓书老师。

  上午8点,上课铃响过,准时开始。

  没有任何的“热身”,直接进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材第15章的‘同底数幂的乘法’。

”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随即,多媒体出示: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2.能够准确地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计算。

学习目标就是教学目标。

确认每个学生都看完之后,刘老师没有开讲,而是请大家自学: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立即紧张地自学。

以下是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41页至第142页练习前面的内容,注意:

通过解答第141页“探究”中的问题,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例1是如何运用这个性质的?

6分钟后,要检测大家运用这个性质的能力。

学生们立即全神贯注看起书来。

老师轻轻地、慢慢地巡视,偶尔俯身轻声督促个别学生要专心。

大约过了5分多钟,自学结束。

老师还是没有讲,而是要“考”大家:

做课本第142页的4道“练习”——

(1)b5•b;

(2)lOxl02×103;

(3)-a2•a6;(4)y2n•yn+1。

2个学生(均为后进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这是“检测”,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检测他们自学的效果如何。

果不其然,板演的一个学生暴露了问题:

  -a2•a6=-a2+6=a8

  刘老师也发现下面的学生这道题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a4!

她什么也没有说。

所有的学生都做完了。

她还还是什么也不讲: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黑板上板演的题,这两名学生运用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正确吗?

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帮助他们更正。

  大家更正的都是第3道题。

  一个学生直接写上答案-a。

  另一个学生觉得部完全对,进行了补充:

-a2•a6=-a2+6=-a8。

  在他们进行更正的时候,老师不做判断,而是鼓动大家:

“请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这两个同学更正的是否正确,他们更正的依据是什么?

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又一个学生上黑板更正道:

-a2•a6=a2+6=a4。

再也没有人要更正了。

刘老师引导大家对比观察、讨论两个板演学生每道题的每一个解题步骤是否正确,为什么。

讨论的焦点在第3题。

“这3个答案,到底哪个是对的?

”刘老师还是没有讲,而是分别请几名学生回答什么是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为什么。

一个学生说:

“正确答案是-a8。

因为-a2与a2的相反数相等,所以-a2与a6的底数相同。

因此可以运用同底数幂相乘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