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838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docx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1

二、发展基础和条件……………………………………………………3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8

四、发展思路与目标……………………………………………………9

五、新建市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11

六、现有市场的改造重点………………………………………………20

七、乡镇市场建设的重点………………………………………………25

八、保障与激励措施……………………………………………………28

九、规划附表……………………………………………………30

重庆市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

(2007—2015)

*******************************************************************************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

(一)规划背景

“十五”期间,合川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直辖等历史机遇,围绕发展主题和结构调整主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立足区情、发挥优势,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商贸流通产业设施不断更新,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商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建成区域商贸中心。

在重庆市全面贯彻“314”总体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合川区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商贸流通产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专业市场是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城乡,沟通生产和消费的功能性载体。

综合考量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滞后于商贸流通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合川区在重庆市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分工并不完全匹配,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为此,根据合川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为了进一步扩大专业市场发展规模,完善专业市场体系,提高专业市场辐射集聚能力,形成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的新格局,提升合川区商贸流通业的核心竞争力,特编制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规划。

(二)规划发展的意义

本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合川区充分利用重庆贯彻“314”总体战略部署、实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战略机遇,通过调整优化专业市场布局,合理配置专业市场发展资源,激活商品流通网络,强化政府统筹调控,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商业投资效益,加快全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以彰显合川区作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功能区的重要地位,并实现率先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合川区商贸流通业的提档升级

专业市场的辐射集聚能力是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合川区在城市商圈发展和商业中心镇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专业市场,是壮大商贸流通产业,培育区域商贸特色,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举措。

2、有利于合川区商贸流通业的城乡统筹发展

商贸流通业的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专业市场的建设,专业市场是“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有效载体。

商贸流通业的城乡统筹发展是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合川区以专业市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商贸流通产业的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

3、有利于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的资源整合

通过规划的引导调控,突出专业市场建设的招商引资重点,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综合效益,实现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以及相关利益群体多方面意愿的最大统一,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以适应专业市场建设的开放要求,优化专业市场发展的资源配置。

4、有利于合川区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的快速提升

通过优化专业市场布局,加快归行入市的进度,强化专业市场的规范经营,从而带动和吸引社会投资,促进城市综合管理,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加社会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5、有利于提高合川区专业市场发展的政府调控能力

通过本规划的编制,充分反映政府对专业市场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形成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识,以科学发展观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和宏观指导,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专业市场发展的有效引导、综合调控,提高政府统筹调控的综合成效。

二、发展基础和条件

(一)专业市场发展现状

合川历史上就是渝西北和嘉陵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市场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良好基础。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5个,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额超过2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重庆北部建材仓储批发市场、合州旧货交易市场、合州市场为骨干的商品市场体系。

特别是重庆北部装饰建材仓储批发市场和合州旧货交易市场,区域性专业市场的主导地位初步凸显,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市场辐射效果日益显现,已成为合川商贸向外辐射的桥头堡。

——重庆北部装饰建材仓储批发市场占地面积64亩,门市面积22000平方米,分设五大交易区,主要经营装饰建材、灯饰等。

自2001年底开业以来,发展势头良好,年交易额已经突破亿元,2005年更是突破3亿元,其中有50%的装饰建材销售到合川周边的铜梁、潼南、遂宁、广安、武胜、岳池、华蓥等地。

——合州旧货交易市场占地115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主要经营旧机动车、废旧钢材、机械电器设备、农业生产资料、废旧物资加工等。

从2003年4月2日开业以来,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年成交额已经上亿元,向市外销售的比重达80%,市场辐射渝西片区、川北及甘、陕地区,成为全国第二、西南第一的旧货交易市场。

——合州市场占地40亩,面积2.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1800平方米。

市场经营集批发、零售为一体,涉及肉食、禽蛋、水产、干鲜、蔬菜、水果、副食、日用百货、服饰等2000多个品种。

1995年建成以来,常年在市场内经营的商家达1000多户,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每年上缴利税上千万元,市场辐射合川周边川北、渝西十几个区、市、县,是重庆市区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集贸交易市场之一。

(二)专业市场发展的优势条件

1、区位环境优势

合川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素有“小重庆”之美称,是重庆的北大门,距重庆主城区仅57公里,是重庆辐射渝西北、川东南地区的桥头堡,与周边10个县(区、市)相接,东接渝北区、华蓥市,南邻北碚区、壁山县,西南靠铜梁县,西北毗邻蓬溪县、潼南县,北邻武胜县,东北与岳池县接壤。

在渝西北、川东南地区的各区县中,合川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渝西北和川东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人口达1800多万。

这是合川发展专业市场,建设市场大区的优势条件。

2、水陆交通优势

合川水陆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上交通四通八达,交通干道纵横交错。

境内通航河道3条,有铁路1条、国省道公路2条,基本形成了“三江”、“两线”为主体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

渝合高速公路、襄渝铁路和国道212线穿境而过,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渝遂快速铁路、渝武高速公路,全区公路总里程达3195公里;区域内江岸线全长610公里,有客货码头45个,水路上可直达南充市、达川市,下可直达重庆朝天门码头。

随着草街等三个航电枢纽及港口码头体系的完善,千吨级船队可直达上海;渝合高速公路开通,拉近了合川与主城区的空间距离,合川至重庆主城区仅需半小时车程,至重庆江北机场只要1个小时;渝遂快速铁路和草街航电枢纽的建成,将极大便利合川与铁路沿线、长江沿岸城市和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渝武高速公路建成后,合川的出口将进一步畅通,大大有利于合川向川北辐射。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合川发展成为重庆北部最具影响的专业市场聚集地。

3、历史传统优势

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合川历史上就成为商贾云集之地,是川东南、渝西北地区和嘉陵江流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重庆通往川北、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

历史沿袭下来的商流、物流,极有利于合川区域性专业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把合川打造成为重庆北部区域性商贸中心和重要物资集散地。

4、产业基础优势

合川发展专业市场具有良好的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

——农业资源丰富。

合川历来就是全国商品粮、瘦肉型猪、白山羊、茧丝绸、柑橘、商品鱼、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生猪、粮食、葛根、茧丝绸、水果、蔬菜等拳头农产品资源丰富,生产规模大,为专业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煤电和矿产资源丰富。

合川煤炭储量18.2亿吨,岩盐储量达320亿吨,石灰石储量55亿吨,具有发展资源型工业的优势。

草街航电枢纽和双槐火电厂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0万千瓦。

——园区产业发展开始起步。

江城工业园区已成为重庆市30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重点规划了纺织服装园、生物制药园、机械加工园、食品加工园,将为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创造有利条件。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有国家级“双国宝”之称的钓鱼城风景名胜区,有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岩遗像群的古镇涞滩二佛寺,重庆市第二大人工湖泊的重庆市级双龙湖旅游开发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丰富的资源和产业基础,为合川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5、政策规划优势

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将合川规划进入了“一小时经济圈”,有利于合川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性专业市场,打造市场大区;合川未来城市规划为达到80万人口的大城市,需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通过市场建设和发展来聚集人气,推动城市的发展,因而在政策和规划上将会鼓励和积极引导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南城商圈和东城旅游度假区的打造,有利于聚集人气,扩大合川的对外影响,将和专业市场发展形成联动。

(三)专业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1、专业市场太少,市场体系不完善

合川虽然已经形成了重庆北部装饰建材仓储批发市场和合州旧货交易市场两个区域性专业市场,但总的来说,合川上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数量太少,品类单一,市场培育力度不够,专业市场发展缓慢,与区域性大城市和“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例如,汽车交易市场、家具合家居用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发展还明显不足,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市场布局不合理,聚集效应不强,调整难度大

目前合川的专业市场主要分布于城区内而且布局过于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市场聚集区,缺乏专业市场群的聚集效应。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一些市场明显地处于城市中心地带,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城市交通和管理带来不便,同时也制约了市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合州旧货市场、塔耳门车站小商品市场,已经不适应合川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需要搬迁。

其他诸如汽车及其配件的销售、维修以及家具销售,都是分散在城区众多的小门店经营,档次不高,缺乏聚集和规模效应。

这些市场和经营门店的形成,有历史沿袭的痕迹,更是缺乏规划、自由发展的结果,搬迁和调整将会有比较大的困难。

3、市场设施陈旧,经营模式落后

多数市场还停留在县城市场的水平,特别是以合州市场和别凡溪市场为代表的农贸市场,突出表现为设施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市场功能单一,经营模式落后。

这些市场仍满足于集市贸易式的摊位式交易,缺乏现代商贸意识,技术手段落后,专业化程度低,服务功能不全,管理方式粗放,无法满足客户在加工、配送、仓储、运输、信息传递、指导等方面全过程服务的要求。

4、产业发展水平低,与专业市场发展的联动性不强

专业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合川经济历来就缺乏现代工业支撑,至今没有大型的支柱企业,工业短腿,旅游不旺,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财政收入水平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专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合川现有的专业市场与产业的关联度不强,联动发展不够。

5、交通“双刃剑”效应明显,周边地区竞争压力大

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把“双刃剑”,既可以给合川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但也容易带走大量的购买力,对市场发展不利。

快速交通干线四通八达以后,合川通达重庆主城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时间大大缩短,传统意义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将会越来越弱化。

与此同时,合川周边地区也在相继规划建设专业市场,将对合川产生巨大的竞争威胁。

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建设专业市场有可能存在购买力流失或分散的风险。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重庆市“314”总体部署和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战略,以“建设重要商贸功能区,打造专业市场发展高地”为战略发展目标,以服务生产、方便生活为出发点,以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市场功能为主线,构筑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相适应的布局合理、总量适度、功能完善、体系完整、特色突出、集聚辐射能力强大的专业市场发展体系,促进合川区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发展原则

1、高质量原则

在适度增加专业市场数量的同时,重点提高专业市场的质量和效益,要尽快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2、厚基础原则

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建设各类专业市场,通过产业催育专业市场,利用专业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强配套原则

努力改变市场配套服务设施发展滞后的现状,促进仓储、分拣、检测、货运、配送及经纪公司与专业市场之间的协调发展。

4、大格局原则

立足区域分工,建设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相匹配的专业市场体系,努力适应专业市场向大型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

四、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合川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规划新建一批大型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对区内外的强大辐射影响力。

重点新建重庆北部汽车交易市场、中国西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重庆北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庆北部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重庆北部地方名特优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具备跨区域辐射功能的专业市场,在合川形成聚集效应显着的重庆北部专业市场带;

充分整合利用存量资源,调整和升级改造一批现有的商品交易市场,重塑合川城区市场形象。

重点改造合州市场、塔耳门车站市场、重庆北部装饰建材仓储批发市场和别凡溪市场等具有传统优势和影响力的大型市场,盘活资源,完善功能,提升档次;

新建和改造一批乡镇农村市场,推动农村市场的繁荣。

重点建设具有一定区域辐射影响力的太和、三汇、钱塘三个小城市综合交易市场和钱塘、二郎、肖家、沙鱼等边贸市场,完善中心镇和一般镇的市场设施和功能。

通过上述建设发展,在合川区逐步形成一个体系完整、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城乡统筹的专业市场发展格局。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定位

通过5—10年的快速发展,将合川打造成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市场功能区,重庆北部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专业市场发展高地。

2、市场辐射目标

——中心辐射目标:

合川区。

——次级辐射目标:

渝西北、川东南地区、重庆主城区。

——边缘辐射目标:

川、甘、陕、黔以及长江沿线地区。

3、市场体系目标

合川区商品市场体系在区域上由主城区市场、小城市市场、中心镇市场和一般镇市场组成;在规模和功能上由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大型综合市场、中小型专业市场和城乡农贸市场组成;在经营商品的性质和用途上由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包括工业消费品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组成。

通过规划建设,使合川区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综合交易市场为骨干,以城乡中小型商品交易市场为基础,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相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市场体系。

4、具体目标

规划期内,全区市场交易总额在2010年之前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达到45亿元左右,专业市场的区外销售比重达到40%;2011—2015年期间年均增长20%,到2015年达到110亿元左右,专业市场的区外销售比重达到50%以上。

五、新建市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一)总体布局

规划期内,在城区中心地带不再新建大型专业市场,物流量大、以区域性辐射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要向城区外围快速交通干线附近集中布局。

现有的面向城区居民生活购物的市场可以保留,但要创造条件进行功能调整和升级改造,原则上在新建城区不再设立传统农贸市场。

——新建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布局:

根据合川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总体方向,结合专业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沙溪片区规划布局重庆北部汽车交易市场;在五尊和大石组团内规划新建中国西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在北城北环路新客运中心附近规划建设重庆北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庆北部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重庆北部地方名特优小商品批发市场。

——北城市场的调整:

在合川北城以调整和升级改造现有市场为主,重点改造合州市场、塔耳门车站市场和别凡溪市场,搬迁合州旧货市场;

——南城市场的布局:

在南城金世纪设立图书文化用品市场;在文峰塔老街设立旅游商品市场;将现有的重庆北部装饰建材仓储批发市场改建成为重庆北部家具装饰建材批发市场;在南城新城片区新建1处现代化的综合贸易市场,满足未来新城区和东津沱片区居民生活需要。

——乡镇市场的布局:

在太和、三汇、钱塘三个小城市分别规划布局区域性的综合交易市场或专业批发市场;在龙市、双槐、三庙、清平、香龙、双凤、古楼、二郎等中心镇分别根据当地实际规划建设或完善综合交易市场;在钱塘、二郎、肖家、沙鱼四个镇分别规划建设1个边贸市场,辐射周边区县农村;在其他一般镇以完善现有市场、满足本地生产和生活需要为主。

(二)重点建设的市场

1、重庆北部汽车交易市场

(1)区位环境和建设必要性

规划在合川沙溪片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建设重庆北部汽车交易市场,市场占地500亩,营业面积10—15万平方米。

该区域滨临嘉陵江,紧靠渝合高速公路和遂渝铁路,与合川火车站的距离很近,重庆三环高速公路也将在此开通出口,还有规划建设的大型港口码头和物流园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接受重庆主城辐射和辐射周边区县十分快捷,具有发展大型汽车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

规划建设汽车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合川及其周边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加速,必将对汽车产生越来越强大的需求。

除了重庆主城区以外,合川和周边区县还没有一个具有区域辐射影响的汽车专业市场。

合川作为区域性的大城市和物资集散地,有必要建设汽车交易市场,以适应和满足合川及周边区县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合川通往重庆主城区以及通往周边地区的快速交通干线已经和正在形成,公路交通网络日渐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必将促使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对汽车的潜在需求迅速转化为现实购买,有利于推动合川汽车市场的发展。

——合川现有的汽车及其零配件销售以及汽车维修网点,已经有数十家之多,但大多是传统小门店经营方式,而且分散布局于城区内,没有形成规模气候,档次低。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这些门店与城市功能的矛盾也会加剧,存在的噪音扰民和交通堵塞等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对这些门店进行整合改造,将其聚集到汽车专业市场,有利于提升合川汽车市场的规模档次,解决市场经营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2)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

功能定位:

重庆北部最大的汽车交易中心,以农用车、货车、轿车以及二手汽车的经销为主要功能,兼具汽车零配件销售和汽车维修服务功能。

合川及其周边县、市的农村地区广大,农用车和货运车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因此,合川建设汽车市场应重视农用车、货车交易,不宜搞成单一的轿车交易市场。

服务对象:

合川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以及周边区县消费者。

(3)市场投资和经营模式

政府引导,社会投资;汽车交易市场划分为农用车、货车、轿车、二手车和汽车配件交易区,全部由经销商分散经营。

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汽车厂商入驻,引进3S店和4S店,提升市场档次。

(4)建设时间

2008—2015年。

2、中国西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1)区位环境和建设必要性

规划建于合川五尊至大石之间、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市场占地60-80亩,营业面积5-8万平方米。

该区域用地条件好,交通顺畅,进出合川、向外辐射十分便利。

规划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合川作为重庆北部区域性大城市,具有承接重庆主城、辐射周边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区位优势,历史上就是渝西北、川东南地区物资集散地,城乡之间规模越来越大的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流通,需要在合川有一个平台或载体。

——现有的合州旧货市场已经在全市和中国西部地区形成了巨大影响,但由于合州市场位于合川城市中心地区,与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已经产生了功能矛盾,市场搬迁势在必行,将该市场整体搬迁至交通和用地限制相对较少的五尊或大石,更名为“中国西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既解决了市场与城市规划的矛盾,也保留了合州旧货市场的功能,有利于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

功能定位:

以废旧生产资料、废旧机动车辆、废旧生活用品等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的批发交易为主,兼具废旧物资加工、零售、物流配送和信息服务功能。

服务对象:

合川区及周边区县废旧物资回收机构和个体经营者、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重点服务合川及其周边区县,辐射吸引西南和西北地区客商。

(3)市场投资和经营模式

政府引导,社会投资;采取“四统一分”的市场经营模式,即:

市场统一进行内部功能分区,统一市场管理,统一物流配送,统一信息服务,企业或个体业主分散经营。

(4)建设时间

2008—2012年。

3、重庆北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区位环境和建设必要性

在合川北城北环路新客运中心附近规划建设重庆北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地块B1-1-1),占地面积60—80亩,营业面积3—5万平方米。

该市场紧邻高速公路和汽车客运中心,交通便利,距离合川主城区近便,既方便本地供应,又能快捷地销往重庆和辐射周边地区,不会具备较好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条件。

规划建设重庆北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必要性:

——合川及其周边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产业基础。

合川历来就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和商品农产品生产基地,生猪、粮食、葛根、茧丝绸、水果、蔬菜等拳头农产品资源丰富。

根据合川农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区水产品总量将达到2.3万吨,其中,名优鱼类总量达到1.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年产量达到70万吨;发展优质柑橘3万亩,总面积11万亩,年产量达到4.5万吨;发展优质枇杷2万亩,总面积4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发展优质南方早熟梨2万亩,总面积5万亩,年产量达到2.5万吨;优质干果总面积达到5万亩;建成优质葛生产基地6万亩,全市生猪年出栏量达到150万头。

合川周边的铜梁、潼南、武胜、蓬溪、华蓥等县(市),也都是农业大县(市),农产品生产量大。

合川作为渝西北和川东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必要建设培育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吸引、辐射本区和周边地区农产品集散。

——合川及周边区县目前还缺乏具有区域性辐射影响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城现有的蔬菜和水果市场规模小,档次低,仅能满足合川城区的需要,不具备区域性专业市场的规模和功能。

新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以弥补和完善合川专业市场体系,巩固和提升合川作为重庆北部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地的地位。

(2)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

功能定位:

重庆北部最大的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划分为蔬菜、水果、粮油、副食、肉类、家禽、水产品等交易区以及市场办公区,以批发交易为主,配套设置物流配送、电子结算、检验检测、大型电子磅秤、信息服务等功能。

服务对象:

合川城区农贸市场经营户、酒店、餐馆、企事业单位;重庆主城区以及合川周边地区客商。

(3)市场投资和经营模式

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检测、统一服务、分散经营”的模式,积极引进重庆观农贸等有实力的专业批发市场联合经营,争取建成为观农贸的分市场。

(4)建设时间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