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837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4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思维教案.doc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二年级上册)

求真小学

丁佳

本册教学内容

1.测量计算…………………………………………2

2.少走弯路…………………………………………4

3.找规律……………………………………………7

4.巧算连加、连减…………………………………10

5.巧算加减混合……………………………………13

6.巧算加减应用……………………………………16

7.有趣的角…………………………………………19

8.摆摆、移移、变变………………………………21

9.切西瓜……………………………………………23

10.一笔画问题……………………………………26

11.巧算乘加乘减……………………………………29

12.巧安排…………………………………………32

13.巧解倍数应用题…………………………………35

14.图解和倍、差倍应用题…………………………38

1.测量计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能用不同的直尺、卷尺(尤其是有残缺的尺)等以厘米、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米的认识,进而培养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过程:

1.在生活中经常用赤字来测量,巧用直尺、卷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

⑴一般测量方法:

“0”刻度线对着所量物体的一端,然后看物体的另一端是在什么刻度上,它的长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⑵残缺尺量方法:

最后的刻度数减去“0”刻度线那端的刻度数就等于实际长度。

2.例1.小明与小青拿了一个开头断了一截的卷尺量一根木材的长度,木材的一端在2米的刻度上,另一端在6米80厘米的刻度上,这根木材长多少?

解:

6米80厘米-2米=4米80厘米

答:

这根木材长4米80厘米。

3.思考:

如何计算有关接头的问题?

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常常把两条绳子,两根铁条连(焊)接为一条,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把它称作接头问题。

算法:

⑴把“两端”接头的长度都减去;

⑵只减去“一端”接头的长度。

4.例2.把两根长都是45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如图)都用去5厘米。

焊接后铁条长多少厘米?

5厘米

解:

45+45-5=85(厘米)

答:

焊接后铁条长85厘米。

5.例3.把三个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如图),拉紧后长是多少?

1厘米12厘米

解:

12+12+12-1-1=34(厘米)

答:

拉紧后长是32厘米。

三、拓展练习:

1.填空题:

①3米+2厘米=()米()厘米

3米-2厘米=()米()厘米

②用卷尺量一根钢管的长度,钢管的一端在1米刻度上,另一端在10米的刻度上,这根钢管长是()米。

2.解答题:

①把长都是85厘米的两条布线接为一条,每条的接头都用去5厘米,连接后布线长多少厘米?

②有两根铁条,一根长3米50厘米,另一根为2米40厘米,焊为一根,焊接部分长20厘米,焊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

3.探究题:

①把两根铁条焊接为一根后长是4米50厘米,接头部分是10厘米,原来的一根铁条长是2米10厘米,另一根铁条长是多少?

②小张把两条一样长的绳子打结连接为一条后长是20米,接头部分都是20厘米,每条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③把五个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如图),拉紧后长是多少?

1厘米

20厘米

④画出长与宽的和是1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边长是整厘米数),想一想共有几种画法?

2.少走弯路

一、教学目标:

1.在初步理解线段的意义上,学习探索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培养有序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

2.能运用线段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与创造意识。

3.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情感,激发学习内动力。

二、教学过程:

(一)探索画线段并数线段条数的问题:

1.思考:

每两个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

三点间最多可画几条线段?

四点、五点呢?

画画看!

以四点为例探索每两点间画线段的方法:

先从一点与其它三点画三条线段,再另选一点其余两点画两条,最后的两点画一条线段。

2.发现规律:

点数减1,然后倒数自然数,最后把这些自然数加起来就是线段的总条数。

3.例1.不在同一线上的六点,每两点画一条线,可以画几条?

解:

5+4+3+2+1=15(条)答:

可以画15条。

(二)数同一线上线段条数的方法:

1.发现规律:

先数出“单一条”线段的条数,然后倒数自然数,最后把这些自然数连加起来就是线段的总条数。

2.例2.数一数,下图有几条线段?

解:

6+5+4+3+2+1=21(条)答:

有21条线段。

(三)如何少走弯路?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可以采用观察与计算的方法来进行。

例3.叶青上学有几条路可以走?

走哪条路最近?

叶青①②④

③⑤学校

解:

叶青上学可以走的路线有:

①-⑤;①-④;②-⑤;②-④;③-⑤;③-④共6条。

走②-⑤这条路最近。

三、拓展练习:

1.选择题:

①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出()条线段。

A.1B.2C.3D.4

②左图中有()条线段。

A.4B.5C.10

③①从A到B走()号路近。

A②B

④把3米长的木条,每1米锯一段,一共锯()次。

A.3B.2C.5

2.填空题:

①用剪刀剪一条绳子,每次都单条剪,剪一次断2段,剪4次断()段。

李明家公园孙敏家

从李明家到孙敏家有()条路可以走,把最近的一条打“√”。

③数一数,有()条线段。

3.探究题:

①有座教学楼的走廊如下图(单位:

米),小芬走了一圈,走了多少米?

8

24

②小英家想接自来水,自来水管

请你设计出合理的最近线路图。

小英家

3.找规律

一、教学目标:

1.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和圆形变化的规律,按规律填数,画图。

2.培养观察,分析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填数:

1.例1.①1、2、3、()、()、6、7、()。

②90、80、70、()、50、()、()、20、()。

学习指导:

①这是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后面一项总比前面一项多1。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4、5、8。

②这是一组从大到小排列的数,后面一项总比前面一项少10。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60、40、30、10。

2.例2.①1、2、4、8、16、()、()。

②7、11、19、35、()。

学习指导:

①每相邻的两项,后一项都是前面一项的2倍,因此括号里应填16×2=32,32×2=64。

②第二项比第一项多4,第三项比第二项多4×2=8,第四项比第三项多8×2=16,因此括号里应填35+16×2=67。

3.例3.①27、1、24、1、21、1、()、()。

②13、9、11、6、9、3、()、()。

学习指导:

①第一、三、五项在变化,而第二、四、六项都是1,因此括号里应填18、1。

②第一、三、五项在变化,依次减去2,第二、四、六项在变化,依次减去3,因此括号里应填7、0。

4.例4:

①1、1、2、3、5、8、()、()。

②2、8、5、20、7、28、11、44、()、12。

学习指导:

①第一、二项的和是第三项,第二、三项的和是第四项,第三、四项的和是第五项,……因此答案为5+8=13、8+13=21。

②把每两个数当作一组,每一组中的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4倍,因此答案为12÷4=3。

(二)找规律填图:

1.例1.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

△△△

○○○○

△△

○○○○○

学习指导:

后一幅图总比前一幅图少1个“○”,多1个“△”。

○○

△△△△

因此答案应画为:

2.例2.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变化规律,想一想第三组的右框空白格填什么样的图?

学习指导:

把左边的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右边是把左边含有阴影部分的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放置的。

因此第三组的空白格应填“”。

3.例3.观察图的变化,想一想第四幅图应画上怎样的图形?

学习指导:

所有图形都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第4幅图应画的图形是:

三、拓展练习:

1.找出规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⑴4、5、6()、8、9⑸2、5、8、()、()、17

⑵19、17、15、13、()、()⑹20、()、()、8、4、0

⑶80、70、()、()、40、30⑺1、2、4、8、()

⑷5、9、13、()、21、()⑻27、9、3、()

2.按规律填数:

⑴20、6、17、6、14、6、()、()。

⑵8、8、10、6、12、4、()、()。

⑶2、5、6、9、10、13、14、()、()。

⑷11、6、13、9、15、12、()、()。

⑸1、2、2、4、3、6、()、()。

⑹3、4、7、12、19、28、()、()。

⑺1、6、16、31、()、()。

⑻16、3、8、9、4、()、()。

3.填一填:

1、2、3、2、3、4、3、4、5、()、()、()。

4.仔细观察图,根据规律,接着画:

①②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