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687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docx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

教育科研方法讲座

说明:

这是十年前我在学校教学时用的讲稿,当时请别人用基于dos的wps分章节录入,错误相当多,有些章节内容找不到了。

虽检查了一遍,错误肯定还有不少。

这篇东西主要来自教材,也参考了一些文章。

参考文献已记不清了,只好笼统致谢了。

引言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

在职务评聘工作中,凡申报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都要求提供科研论文或经验总结,供评审会审核。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却拿不出科研论文或有观点、有材料的经验总结,使职评工作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这不但掩盖了自己的真才实学,也不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不能给后代留下一点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造成以上普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般认为有以下四个:

第一、教师工作比较繁忙琐碎,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还要家访、给差生补课等。

而作总结、写文章要靠多读书、多作笔记、勤思考,这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教师们无暇顾及。

第二、搞科研、写论文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学识水平。

教师们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神秘感,认为搞科研写论文是专家学者才能干的事情,我们中小学教师写不出什么象样的东西来。

因此,始终没有“下水”。

第三、教师中有一种偏见,认为作文章是秀才们的事,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益。

把别人的好经验、好文章视为耍笔杆子、出风头,因此,也就不屑于动笔。

第四、很多教师不知道教学论文的写作方法,甚至对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写出来的往往是一些具体材料的堆积,缺乏归纳、概括和提炼,上升不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总之,有些教师以工作忙、任务重、时间紧和“远水不解近渴”为由,把教育科研和教育工作对立起来。

事实上,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并不矛盾。

广大教师和学校干部是教育的实际工作者,他们了解教育对象,熟悉教育与教学方法,有着较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这是进行教育科研十分有利的条件。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开展研究活动,逐渐形成了他们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

教师既是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又是教育问题的研究者。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可改变枯燥乏味的生活模式,使自己平凡的工作更有意义、充满活力,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精神生活。

 

第一章总论

 

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未知,积累知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虽然科学研究不是遵循某种现成法则的活动,但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当代新的研究方法,则将会使科研比较容易取得成效,少走弯路。

学习教育科研方法,可以提高科研水平,因为缺乏方法指导的教育科研是盲目的。

通过科研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启迪人的思想,更好地发挥研究者的聪明才智,可以避免盲目探索,少走弯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首先还是学习,要学点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教育科研概论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其目的是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推动教育的发展。

教育科研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教育内部来看,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深化,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待于通过教育科研来解决。

具体地说,教育科研有以下作用:

1.促进教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

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改的顺利进行必须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而政策的制定,又必须符合科学原理,符合客观实际。

因此,从根本上说,都需要教育科学。

2.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教育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说只有一条:

就是开展教育研究,学习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规律。

离开科研去搞教学是难以有所突破的,必须“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同时,教育规律一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现实力量,促进大面积教育质量的提高。

3.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广大教师来说,学习进修、工作实践、科学研究是培训提高的基本形式。

历史表明,著名教育家都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科研成长起来的;我国教育战线上许多特级、拔尖人才、作出突出贡献者,都毫无例外地经过了科学研究的实践锻炼。

 

4.推动教育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教育科研的发展深化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许许多多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的研究,唤起了理论思考,促进了教育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教育科研的分类

(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1.宏观研究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对教育的外部关系进行的研究,二是指对教育内部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进行的研究。

2.微观研究是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

3.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

首先,两者的区分是相对而言的;其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微观研究是基础,宏观研究对微观研究有指导意义。

(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1.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扩展理论领域的知识体系,补充、修改某些现存的原理、定义等。

2.应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教育实际问题。

3.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区别,不在于前者比后者高深,或后者较前者更有现实意义,其区别仅在于两者的研究目的不同而已。

二是无论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要重视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学习。

这是由于:

一方面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的源泉,教育科研要面向教育实践;另一方面,实践本身并不等于教育科研,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

当然,从实际出发,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主要进行的大多为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微观领域的应用性研究,他们在这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三)历史研究与发展研究

1.历史研究。

通过对教育历史的回顾、总结、反思,为今天的教育提供借鉴。

2.发展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不同,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

横断研究是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手段等进行比较研究;纵向研究是对同一教育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

3.历史研究与发展研究的关系。

前者是通过历史的反思、继承来为今天的教育服务;后者则是从今天的教育实际出发,研究未来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科研的特点

(一)一般科研工作的特点

任何科研工作都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探索性、风险性等特点。

1.继承性

任何科研都要以前人或他人的成果为起点,而不是从“零”开始,这就是研究的继承性。

认识未知,必然要从已知开始。

因此,科研首先要以学习已知,继承他人为基础。

继承前人或他人已经获得的成果,了解尚未解决的问题,是科研的起点或前提。

2.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就是“道前人所未道”或“作前人所未做”,即研究有新意。

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才能使知识扩大、加深和发展。

因此,创造性是科研的本质和灵魂,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志。

3.探索性

研究者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超前性;同时,也意味着研究可能会遇到挫折或失败。

4.风险性

科学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某领域现实的一种不满足,也就是寻找某一现实的新的解释、新的理论、新的方法...这就必然要触犯传统势力,涉及竞争对手,并准备经受失败的考验等。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存在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

搞科研的人要有承担风险的思想准备。

(二)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

1.复杂性

教育科研还具有特殊的复杂性。

因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对研究过程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研究周期较长。

许多课题需要集体完成,如何组织和协调课题研究组的活动,也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2.以学习为基础

开展教育科研的对象仍然是未知的,但对于大面积的教师来说,其知识基础、实践范围、资料占有等都是有限的。

对你是未知的对别人不一定都是未知的。

因此,要突出强调“以学习为基础”。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教育理论,教改经验,科研方法。

3.以应用为目的

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要从事基础理论或技术工程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困难的。

可以考虑应用某种理论、原理、思想来解决当时当地教育改革、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用某地某方面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或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学习、引进、推广、应用是学校科研的主要任务”。

3.以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教改实验为主要方法。

四、教育科研的原则和要求

(一)客观性原则

即实事求是,这是最基本的准则。

它要求无论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对自己原先的假设是肯定或否定的,都应如实反映。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开展教育科研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以当时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研究。

在研究工作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要以应用研究为主,把理论和应用的研究结合起来;以学习推广为主,把研究和学习推广结合起来;以当前的实际问题为主,把当前和长远研究结合起来;以微观为主,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

此外,教师要把教育科研的选题与研究过程同自己的日常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融科研于工作之中,用科研的精神和态度搞好本职工作。

(三)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一切教育科研都必须符合教育的、伦理道德的要求。

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育科研既要探索教育规律,又要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决不允许进行可能伤害儿童的研究。

比如在进行学生道德行为研究时,可以收集不良行为的资料,但不得故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去犯错误。

(四)严谨细致

这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工作作风。

科研是复杂艰辛的劳动,在研究中不仅应明确质的区分,还要掌握量的界限,应力求避免遗漏,错误或以偏概全。

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要求,数据的获得应反复核查,使之准确无误;引用的资料出处要准确;结论要适当、可靠。

严谨细致不仅可以使我们杜绝、避免错误,也可使我们从细微处,从别人易忽略处发现问题,找到规律,甚至产生重大发现。

(五)讲究科学道德

一是研究对象的和研究手段的选择要讲伦理道德;二是不能贪他人之功,把集体、合作研究的成果占为已有;三是不应好大喜功,言过其实。

四是应实事求是地反映所引用的资料,详细注明出处;如实反映给自己以启发的个人或集体,承认他人的劳动成果。

科研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一般完成一项研究任务起码要花几个月时间。

失败、挫折、干扰、诱惑、沮丧时常困扰着研究者。

研究者要沉得住气。

(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研究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科研素质包括:

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探索创新精神和科研技能技巧。

研究者除了要具备本专业及与课题相关的知识外,还应该注意广泛地了解邻近学科的知识。

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及时了解科研动态,掌握有关的情报资料,经常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

既要努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要善于跟他人合作共事,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第二节教育科研方法和步骤概述

一、教育科研的方法

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的结果。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科研隶属于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

因此,教育科研一般也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等,并且要受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制约。

(一)教育科研方法及其发展

1.教育科研方法的界说

方法是指人们从实践上或理论上把握现实,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

人们把符合客观规律、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称为科学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就是研究教育问题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的总称。

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2.现代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

教育科研方法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当前总的趋势是:

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并存,向宏观和微观研究两极发展;重视教育实验;应用数学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方法的引进、移植,特别是引进系统科学方法,获得一批崭新的成果;研究的重点向现实的教学问题转移。

(二)教育科研方法的选择

1.各种具体方法的选择

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短,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条件,不能相互替代。

研究者应根据需要与本人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

在采用某一种主要方法的同时,还要兼用其它方法。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寻找正确的科研道路,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前提。

2.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一项教育科研,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课题研究,往往不是采用单一的方法,而是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方法。

例如,一项大的教育实验,在制定方案时,需对实验对象先摸底,往往采用调查法;了解实验起点,需要测量法;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法;实验后效的研究需用调查法,等等。

3.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的关系

研究方法要服从于研究目的,不能单纯追求“方法”的科学性,而不去钻研研究的指导思想,把握研究的方向。

但是,在研究方向与目标确定之后,研究方法就起决定作用。

方法对头了,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达到研究目的,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反之,如果方法不当,就会使研究工作徒劳无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教育科研的过程与步骤

科研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于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工作总结,它是以发现新原理、解决新问题或寻求新方法为主目标的认识活动。

因此,科研工作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依次可以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起始环节--科研课题的确立,基础环节--文献查阅与获得,实施环节--研究假说的构建与验证;收获环节--科研论文的撰写。

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有以下五步。

(一)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

所谓课题,就是教育领域中需要解决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

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大量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动态或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些问题。

但其中只有一部分可以成为科研课题。

研究者根据这些问题在实践中的紧迫性和理论上的价值以及自身的条件选择一个作为课题。

教育科研的核心是课题。

课题研究包括认识过程和工作过程两个方面。

认识过程分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思考处理、实践检验。

工作过程分四个步骤:

选题、开题、实施、结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

为了使研究工作顺利开展,还应制订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题目,目的意义,内容和对象,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参研人员,经费估算及来源。

(三)实施研究活动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通过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要求搜集的材料要真实、典型、充足。

(四)对研究材料的加工、整理与分析

分析科学事实或已有理论,形成新的科学理论。

(五)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科研的一种手段,也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或研究报告使研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供他人学习、借鉴和探讨

实际研究过程是迂回复杂的,不一定完全按上面的步骤进行,有时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不过,多数情况下上述步骤是恰当的。

第二章 课题的选择

科研始于问题,但不是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课题。

只有把问题逐步提炼、发展才可能成为课题。

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大量问题,其中一部分可以成为科研课题。

研究者还要根据这些课题在实践中的紧迫性和理论上的价值大小以及自身的条件选择一个作为研究课题。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选择科研课题也是一个困难的环节。

凡是实地做过研究的人,都把选择一项好的科研课题视为最困难的任务,而没有做过研究的人,则不知道如何选题,在选题时常会有茫然、无头绪之感,不知如何入手。

选择研究课题还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实践证明,选题决定研究的成败、研究方向和研究效率。

课题选择得怎样,关系到研究有无价值、能否顺利进行、研究能否取得成功。

课题选择得当,可以事半功倍,较快取得成果;反之,研究工作难以进行,造成浪费,甚至使人丧失信念。

所以,选题水平是研究者科研能力的首要标志。

总之,选好课题是成功的一半;选题决定了近期研究的范围与方向;选题是判断科研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研究者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选择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动态。

必要时还需做预实验或调查,弄清对这些问题有哪些分歧,分歧的关键是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别人未涉及或尚可进一步探讨,避免走弯路或重复劳动。

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就可以审定哪些问题有研究价值,研究方向是什么,从而就可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第一节选题的基本原则

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但也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选题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考虑:

从课题考虑,着重课题价值,从自身考虑,着重于研究条件,从社会考虑,着重于背景。

一、需要性原则(必要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即根据需要选题,应选择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或在理论上有较大意义的课题。

即选题要能满足社会需要或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要,研究者应及时准确地把握教育的时代特征,注意了解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些热门话题。

什么是有科学价值的课题:

⑴亟待解决的课题;⑵有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⑶填补空白的课题;⑷对“通说”的纠正;⑸对前说的延伸或补充。

总之,要选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实,人实我深”的课题。

二、新颖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科技论文质量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好的原因却大致相同:

就是有创见性。

选择研究课题必须刻意求新。

所选课题应该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或是虽有人提出,但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

通过研究,可以提出新理论与思想,增加新知识,能够为别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如果研究者仅仅对原有的观点或假设作了一种验证,或自己、提出的问题别人早就研究过且已有定论,这样的研究就缺乏新颖性,是一种盲目的重复和浪费。

当然,除了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外,虽然有人提出但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有新颖性。

有些课题虽有人研究过,但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观点或使用了新方法,也是具有新意的。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重复选题是难以避免的。

有时也是必要的。

因为基于不同条件的研究,可以使同一课题得到多种途径的探索。

但盲目的重复是一种浪费,应尽量避免。

由于科研的艰巨、复杂,不可能每篇论文都涉及发现和发明的内容。

若这样,许多论文就不能发表。

因为摘取发现、发明桂冠的毕竟是少数科技精英。

实际上,只要含一点“新东西”就行了。

⑴新观点(或批评他人的观点);

⑵新证据,如实验结果,调查结论,未公开的典型资料等;

⑶新研究方法;

⑷新研究角度。

只要满足上述任意一条,就算有新东西。

很显然,要获得新颖的课题,必须注意了解已经取得的成果。

因为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别人早就研究过并且已有定论了。

三、可行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即根据实际具备或经过努力可具备的条件选题。

这些条件包括:

占有的资料、专业指导、时间、经费、知识结构等。

科研选题必须注意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

研究者首先应作自我评估,比如自己对该课题是否有兴趣?

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得如何?

时间能否保证?

等等。

其次还要考虑必要的资料信息、经费、技术手段、协作或指导力量等能否得到解决。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题的范围大小与实际研究条件相符,并力求使所研究的问题清晰、具体、可操作。

即所选课题应有开展研究的可能性。

总之,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与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相一致的课题,还要考虑现实的可能性,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要钻偏、怪、难。

对初学者而言,应选择小的课题。

通常误以为大课题才有研究价值。

如果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目,那么,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或者无法获得可信的科学结论。

其实,课题的大小并不是绝对的。

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

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一个具体的适当的论述角度。

不要怕论文的题目小了,份量轻了。

份量的轻重和题目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有人追求大题目全面研究一个大问题,由于学力不足,材料不够,无法深入,很容易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结果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

这样的论文看起来吓人,实际上没多大的份量。

相反,如果抓住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的小题目,能够深入探讨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这样的论文实际上却很有份量。

四、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即选题要持之有故、择之有理,有科学的理论根据,那些伪科学,纯属荒诞的题目,不能列入选题范围。

如“鬼魂”、“永动机”、“电脑算命”等。

选题一定要有事实或科学理论作根据,不能作无根漫游。

选择基础理论课题时,应有客观事实作依据。

科研选题以事实为依据,就应该在新事实旧理论出现矛盾的地方选题。

这样才易出成果。

旧的理论是从旧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旦出现的新事实,就要经受考验,就有可能得到修改。

选择应用技术课题时,应该有理论依据。

已有的科学理论是真理长河的一部分,应该尊重它,发展它,而不应该漠视它,或迷信它。

以理论为指导的选题反映了客观规律,表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

因此,在选题进要防止单纯的功利思想。

上述原则中“需要性”和“新颖性”最重要,决定了一篇论文的成败。

科学性原则不易把握,因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之间的界限有时很难区分。

可能性原则的弹性很大,例如,一人不行的,多人合作则行。

甲地不行的,乙地则行。

 

第二节选题的一般步骤

 

选择课题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即提出初选课题;明确选题的目的任务;论证选题的研究价值;论证选题的可行性。

不管是上报有关管理部门(资助)还是自行研究,都要重视开题论证。

其一般步骤是: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现场调查、专家咨询等途径提出新的问题,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要归纳?

理、分析综合,然后提出课题的设想与设计。

(一)调查研究,提出问题

1.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可以考察、论证所选择的课题是否有研究价值,吸收与消化有关领域内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了解他们研究达到的程度以及当前的研究动态。

这样,可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主主攻方向,从而使研究课题具体化、深蕊化。

查阅资料,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别人的构思或新的研究方法,引进相邻学科的新观点新思路,从中得到启发。

还可以从资料中了解别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供自己比较和参考,避免或少走弯路。

2.调查

到教育实践的第一线去调查,有利于发现问题与形成课题。

在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目的,拟好调查提纲,设计好调查表格,力求调查的情况真实、全面系统、可靠。

在调查中,要注意听取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意见与对教育问题的分析。

3.专家咨询

征询专家或对某方面有研究经验者的意见,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取得借鉴,有时要反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二)资料的分析与综合

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

第一步要去伪存真,保留其中真实可靠的材料;第二步要分析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内在联系和问题所在;第三步对所有的问题进行筛选;第四步,提出课题或项目。

(三)提出课题的设想与设计

在调查研究与资料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课题的名称。

其次,要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阐明研究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课题已有的研究现状和动向。

再次,提出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途径、步骤及所需的经费、设备、手段等。

(四)预实验或预调查

 对一些综合性的、重大的、研究因素比较复杂、探索性比较强的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往往需要进行预实验或预调查,通过模拟研究,对提出的研究目标、采用的方法、途径、研究内容进行初步的论证

以上四步,又可统称为开题论证。

(五)课题确立

搞一项正规的教学研究,除选题之外,还必须对课题进行论证、申报,从而正式确定成为列项的研究课题。

 

第三节课题的来源

教育科研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寻找和发掘。

(一)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上去发掘课题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应当如何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与提高工作的质量呢?

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例如,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数学教师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