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卷Ⅰ(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计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
此举
A.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
C.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D.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
2.春秋末年鲁国的叔孙穆子出使晋国,晋悼公设宴。
先命乐工演奏天子赏赐诸侯的《肆夏》之乐,叔孙穆子认为不合礼制不敢接受,又让乐工歌诵诸侯相见才用的《文王》三章,穆子仍然不肯接受,直到伶人歌诵用来宴群臣嘉宾的《鹿鸣》,他才接受。
这一史事反映出当时
A.恢复周代礼乐制度刻不容缓B.诸侯严格遵守宗法血缘制度
C.人民思想愚昧缺乏礼制观念D.诸侯僭礼越规挑战礼乐制度
3.“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这一观点应该出自
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4.秦国规定:
凡斩敌国一个甲士首级的,就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同时拨给一名“庶子”作为劳动人手……除授田宅外,还可以享受封邑租税。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门第出身是授爵的唯一依据
C.奴隶斩得敌首不得赐爵D.军功可以改变社会政治地位
5.“节”从秦发展而来,持节,手持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临时授予特权的标志物,持节吏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大权。
图1为出土的汉代持节吏的画像砖。
由此可推断当时
图1
A.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变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地方的行政权力扩大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变化
6.有学者指出:
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于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便成了必然性的结果。
该学者认为秦朝亡于
A.政治新形态被怀疑和否定B.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
C.推行郡县制激化社会矛盾D.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7.《孝经》只有388个不同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成为汉代学者首先要掌握的经典,其所提倡的理念也成为行事正确的基本准则。
这反映出
A、孝成为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孝经)的地位超过“五经”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8.汉代的人们一般认为,死刑只能在死亡和衰落的季节执行,也就是在秋冬两季执行而不能在春季,否则就妨碍了繁殖和生长,从而引起灾害。
它体现的理念主要是
A.以德治民B.尊崇儒术C.天人感应D.人性本善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上述论述应出自下列文件中的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十大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0.图2为创作于1951年的漫画《亚洲民族团结》,该漫画意在体现
图2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取得丰硕成果B.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C.社会主义阵营密切合作反殖反霸D.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立场
11.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这次人口普查登记与选民登记同步进行。
有当事人回忆说:
“大家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像过节日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然后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
”这说明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D.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12.表1是1961~1963年国家投资项目数据统计表,表中信息变化的原因是
表11961~1963年国家投资项目数据统计表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
C.照搬苏联建设模式D.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
13.图3是上海电信局制订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摘录。
促成该计划制订的是
●保证高级知识分子每周至少有40小时用于技术业务生产工作。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俄文。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
图3
A.“向科学进军”的号召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
1960年,王进喜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C.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D.拼搏奋斗的时代精神
15.1972年3月,中国政府在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的函件中指出:
“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我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用适当的方式和平解决港澳问题,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这表明中国在处理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时
A.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B.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C.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D.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章华妹从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领到一张编号为10101的营业执照,这张执照由毛笔填写,还附着她的照片,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由此可知
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被突破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失丢主导地位
17.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发行了股票,并对公司内部机制进行配套改革: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采取择优汰劣的用工制度,在分配上效益与奖金(工资)挂钩。
这反映出当时
A.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B.城市经济发展呈现繁荣局面
C.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D.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18.1947年到1954年的七年内,“欧洲复兴计划”给16个加入计划的国家提供120亿美元的金援。
其中,西德居民每人分得29美元;意大利每人33美元;法国每人72美元;英国每人77美元;奥地利每人104美元。
在美国的要求下,这些援助款项均由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统筹分配,集中用于欧洲发展。
这一措施
A.助长了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B.导致欧洲经济成为美国经济附庸
C.加剧了东西欧之间政治对立D.促进了二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
19.1949年到1950年,苏联出版10到15本由苏联采购委员会、贸易代表处、塔斯社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
苏联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A.反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批判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C.体现对美国民众的关心D.促进苏联文化的发展繁荣
20.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六年后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规定了参会国家的条件包括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和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这表明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B.亚非拉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新兴力量
C.万隆会议为不结盟运动提供政治启示D.中国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影响力
21.从1953年到1963年,苏联的农畜产品共提价6次……1965-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分别在1965、1969、1970、1975、1976、1978和1979年)。
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缩小工农业的差距B.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C.消除了农民的不满情绪D.加速了重工业的发展
22.冷战后期,联邦德国为了得到法国对国家统一的支持,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上向法国让步,而德国统一进程的加速以及欧共体战略地位的凸显也促使法国同意推进联邦德国主张的欧洲政治联盟建设。
由此可见
A.欧盟具有超国家的地位和权力B.德法关系的和解推动了欧洲的联合
C.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已经完成D.适度的妥协影响了欧洲局势的走向
23.图4是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图。
它反映了美国
图4
A.科技发展推动就业率提高B.经济结构存在严重失衡
C.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变革D.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变化
24.二战后,共同体词的使用更为广泛。
这些共同体理念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智慧共同体等;第二类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如欧洲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等。
“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反映了
A.全球化进程加快B.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两极格局的形成D.区域集团化放缓
25.从美国卷入朝鲜、越南战争以来,其海外军费激增,国际收支持续逆差,黄金储备急剧减少,1960年已下降至178亿美元,不足以抵挡当时210.3亿美元的流动债务;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下降至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的15.05%。
这一现象表明
A.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功能不足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动摇D.国际金融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6.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在核军备控制领域达成了一些重要协议,包括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及1972年的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这反映出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
A.促进了美苏间关系正常化B.瓦解了两大对峙阵营
C.促使美苏进入暂时缓和期D.直接推动欧洲的发展
27.图5是2011至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材料表明
图5
A.中国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提高B.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C.日本科技水平走在世界前列D.美国多边外交得到国际认同
28.阅读表2,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1974年
联合国大会第29届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提议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1980年
第十一届特别联大提议举行“关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发展的全球谈判”,由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阻扰未果
表2
A.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B.全球化进程中的合作与冲突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世界经济的规范化与法制化
29.1900年,43岁的普朗克发表了他划时代的量子假说。
但是他想方设法要把量子假说纳入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去,这些徒劳无益的做法花费了他不少心血。
这说明
A.科学研究需要大胆创新B.量子论难以被人们所理解
C.量子论脱离传统物理学D.量子论改变了传统时空观
30.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推出国防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把公路作为躲避洲际导弹袭击时城市疏散的通道。
在此背景下,美国文学领域出现了公路叙事文体,它们以自由驰骋和漂泊流浪表达对传统的挣脱,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
这一文学现象
A、具有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特征B、突出了战后美国民众的理性思维
C、说明民众对美国干预政策不满D、反映了冷战导致美国社会的焦虑
卷Ⅱ(非选择题共55分)
(共3小题,其中第31小题25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6分)
31.(本题25分)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
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
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颁布《经济机会法》,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
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实施大幅度的减税,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
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冯英、聂文倩《外国的社会救助》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社会救济制度按照“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辅之以政府必要的救济”的基本方针。
1951年,对于企业职工,财务部颁布《劳保条例》规定,保险经费来源为企业,职工无需缴纳保险金,保险的管理单位为工会。
对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国家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由国家定额和统包统配,不实行《劳保条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
——摘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保障的特点,并说明中美两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共同的现实意义。
(12分)
32.(本题14分)
材料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
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3.(本题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
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
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秩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
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
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
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
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
韩非子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僚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
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
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
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
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
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
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
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
——《外儒内法》(沈联涛)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