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学课程论.docx
《教育与教学课程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与教学课程论.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与教学课程论
第一部分初等学校的课程及其编制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二章初等学校的课程类型及其编制
第三章 我国初等教育的课程及其改革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
主要内容:
搞清楚关于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如:
什么是课程?
课程编制是怎么一回事?
课程发展是什么?
课程理论的发展等等。
一、课程的涵义及其变化
周朝的学校:
学,庠,序,在这些早期的小学中,开设的课程有:
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中国最早的小学课程:
礼―――政治、伦理
乐―――综合艺术,包含诗、歌、乐、舞为一体
射―――军事训练
御―――军事训练
书―――教习字、六种造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九种数学方法
课程一词在我们中国最早始见于唐宋。
唐朝孔颍达在《五经注》中提到:
养护课程,必君子之监之。
南宋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
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原意为进程、跑道,最早由苏格兰人在1820年开始使用。
小组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在说什么时候使用课程这一词?
在这一情境中,课程具体的是指什么?
课程一词在日常中的使用:
l 这门课程真没意思!
l 现在小学的课程太多,学生的负担太重。
l 学校把下一学期的课程都安排好了。
l 现在学校的课程有点跟不上现在的社会需求。
三种课程界定:
1、狭义的课程定义:
指一门学科,一组学科和一组教材。
2、广义的课程定义:
指学生在学校依据教育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
3、更为广泛的课程定义:
指的是整个教育环境和学生在与环境中各项因素交互作用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
古德莱德对各种课程定义的分类
(1)理想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
(5)经验的课程
二、课程的表现形式
1、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标与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对学校课程实施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所订定的指导原则与纲要,以此作为选编教材、进行教学与评价的依据。
属理想课程层次。
2、课程表
3、教材:
--儿童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之一。
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图表、影片、幻灯片、录音带、磁盘等等。
三、与课程相关的一些概念
1、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
又称为课程编制(curriculummaking),课程建构(curriculumconstruction)
强调课程工作者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和选择的过程。
2、课程发展(curriculumdevelopment)
包含两种含义:
一是指课程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二是指课程的编制和修订。
前者强调课程的历史纵向变化发展,后者强调课程结构的横向变化。
塔巴所提出的课程发展过程:
诊断需要、形成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内容、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确定评价内容和选择评价方法。
四、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1、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
围绕四个基本问题: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确定和选择教育目标
自学的内容:
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及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第二章初等学校的课程类型及编制
一、初等学校的课程类型
1、第一种分类: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2、第二种分类:
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
显性课程
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
3、第三种分类:
(1)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以一门、一门学科为单位的课程。
如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
优点:
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便于教师教学。
缺点:
学科之间割裂、缺乏学科间联系,不符合儿童整体认识世界的特点。
(2)合科课程
将相关的学科科目加以合并而形成的新的课程。
旨在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打破学科间的割裂。
如社会科涉及地理、历史、公民教育等。
自然(科学)涉及天文、植物、动物等学科。
优点:
增加教学科目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减少分科课程所造成的知识的支离破碎。
缺点:
在合并过程中容易产生顾此失彼的状况。
(3)核心课程
在学校课程的科目中选择一门学科作为核心,其他学科与此核心相配合而安排的课程。
如以语文为核心,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围绕语文科的内容来设计和组织。
优点:
学生获得的是较为完整的知识,符合儿童整体认识世界的特点。
缺点:
设计和实施课程较难。
(4)广域课程
将课程依其性质分成若干大类,减少过分细化的课程。
如学校课程分成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
优点:
避免传统的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的盲目性,便于学生获得统合的知识。
缺点:
不易设计。
二、初等学校课程编制的依据
小学课程
(1)儿童中心论
(2)学科中心论
(3)社会中心论
(4)情境中心论
三、小学课程的结构
1、小学课程结构的第一种分类:
小学课程根据各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可以分为工具类、知识类和技艺类课程三种。
工具类:
语文、数学、外语
知识类:
自然、社会
技艺类:
体育、艺术、劳动技术课
2、小学课程结构的第二种分类:
必修课:
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品德与社会、探究型课程等。
选修课:
拓展型课程
活动
包括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例如校园活动、少先队活动、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四、课程内容编制的方式
1、直线型
将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的学习内容不重复。
2、螺旋型
将各门学科中的最基本的原理随年级的递升而反复、螺旋式地重复,逐渐提高。
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安排。
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三级课程管理结构
国家课程: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体现着国家意志。
地方课程:
其权利主体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教育行政部门负有指导和监控责任。
校本课程:
权利主体是学校,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有指导监控责任。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是我国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央、地
方和学校三级权力主体各司其职,共同完
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界定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以校为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
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和属于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谁来开发: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怎么开发:
调查研究
集体审议
课程编制
作业:
设计一份校本课程并编写该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注意:
课程标准必须由以下六部分构成:
1.导言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
4.教学建议
5.课程评价
6.保障措施
第三章我国初等教育课程及其改革
一、关于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五个步骤:
1、专家设想的课程阶段――学者与研究人员提出新的课程改革设想。
2、公众理解的课程阶段――编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内容。
3、学校计划的课程阶段――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计划方案的阶段。
4、教师实施的课程阶段――教师作为教学实践者具体实施课程方案的过程。
5、学生经验着的课程阶段――学生实际地经验具体课程内容的阶段。
对于教师来说,课程方面的进修主要包括三方面课题内容:
一是更新课程观念,以摆脱原有课程的惯性影响。
二是找回曾经失落的课程意识,教师是学校课程的编制者之一,而不是局外人。
三是终身进修以求终身发展。
二、小学课程的现代化特征和标准
(1)小学低年级不宜分科太细,要搞综合课程;
(2)酌量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知识,并使这些内容系统化和结构化;
(3)把现代科学成果适当地纳入教学内容,缩小教学内容和现代科学发展成果之间的差距;
(4)教学内容应更加大众化,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5)国家的课程标准要有弹性,使教师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使用现代化的教具,以加强个别指导;
(6)智育与德育重新结合,加强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我国的小学课程改革
学习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围绕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查阅有关资料。
2、选取一个主题开展辩论。
3、可选择的辩论主题:
是否要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
正方:
应该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
反方:
不应该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
是否要在小学开设“探究型课程”?
正方:
应该在小学开设“探究型课程”
反方:
不应该在小学开设“探究型课程”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培训和教科书的编写孰轻孰重?
正方: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培训更重要!
反方:
在课程改革中,教科书的编写更重要
4、上海与全国的小学课程的不同
⑴英语:
上海1年级,全国3年级
⑵探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
全国小学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其中一个部分是研究性学习,这一部分类似上海的探究课程,也是一年级开始。
⑶科目名称的不同
上海:
思品与社会,自然,音乐课、美术课
全国:
生活与社会(1、2年级)/思品与社会(3—5年级),科学,艺术
四、未来学校的课程
未来学家德雷伯•考夫曼对未来的课程曾提出过六点要求:
一是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是必须有利于使学生具有清晰的思维能力;
三是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环境深刻的理解力;
四是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活动能力;
五是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
六是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第二部分初等学校的教学原理
第四章教学及教学的基本问题
第五章若干教学模式
第六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教学及教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教学的语义分析
一个维度是历史时间,另一个维度是文化背景。
主维度是文化背景,选择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两种。
一、汉语中教学的语义分析
1、教学即学习
2、教学即教授
3、教学即教学生学
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二、英语中teach的语义分析
teach和learn两个词来表示。
teaching-learning
三、教学的定义
1、什么是教学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活动――教育活动――教师的教的活动
――学生的学的活动
问题:
是否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教学活动?
教学科学与教学艺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通过这种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
它即是科学,也是艺术。
2、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分析:
人(教师、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知识、技能、人格――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物质媒介――教材等――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教学活动,如果,一种教学活动是有效的,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
用易于学生知觉的方式
第二节教学论与课程论、学习论的关系
一、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相互依存、交叉的关系
一种观点是:
教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手段。
另一种观点是:
课程与教学交互发展,教学不是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线性环节
二、教学论与学习论的关系
联系:
学习理论为教学论的研究提供最可靠的起点。
区别:
学习论主要研究的是人的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人学习的各种因素等等。
教学论关注的是教学的过程和技术。
第三节教学基本问题及小学教学
一、小学教学的任务
1、教学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例如:
赫尔巴特的观点
道德教育(训育)(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学(实施道德教育的基本途经)
管理(管理是教学的基本条件)
我们的观点是,教学是达成教育目标(培养的人的规格与质量)的重要途径。
小学各种的教育工作中,教学工作是中心,是主要的工作。
理由:
从量上看――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最大;
从人来看,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
教学活动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单位和机构的根本特点;
我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
(学校――政治;学校――劳动)
2、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不同的教学论思想,有不同的教学出发点,对于学校的教学应完成哪些工作,有不同的看法。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学的任务在于:
(1)教养任务;
(2)教育任务;(3)发展任务。
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学理论提出教学主要同时完成两种任务:
A――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上达到高质量;
B--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这里特指“一般发展”,即指儿童个性的发展(智力、
情感、意志等)
我们认为,我国的小学的教学主要应完成以下三项基本任务:
(1)获得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什么是知识、技能、技巧?
P87
什么是知识?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2)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历史上的争论
什么是智力?
什么是能力?
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96)
(3)思想.品德、行为的培养。
(教育性教学)
二、小学教学的参与者及其活动
思考的问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小学教学活动中,参与者有教师和学生,他们的基本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师生的交往活动。
1、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2、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3、教学过程中各角色关系分析
教——教师的角色
A、模式――教师(主宰)――教师中心论
B、模式――学生――儿童中心论
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是不同的。
三、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1、教学活动与认识活动的关系
认识活动与教学活动一致之处。
―――目的一致(认识世界)
―――基础一致(社会实践)
―――都有发展过程
―――都有认识过程的存在
认知活动与教学活动的不同之处:
教学活动是认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有: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
教学活动大多以间接知识为认识对象;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教学活动中的认识活动是简约化的人类认知活动。
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基本观点是:
教学是发展的重要途径。
维果茨基将儿童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
第一种――“现有发展水平”;
第二种――“最近发展区”(潜在的发展水平)。
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1)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2)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
3、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
第五章若干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教学模式
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教学模式是一个综合体:
是一个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其结构由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教学策略、评价等要素构成。
二、教学模式的发展
1.原始生活模式
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
口耳相传,干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示范、模仿、练习。
2.传授与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
对书本知识进行传授与学习。
近代之前――分散、个别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阅读与记诵为主。
近代开始――
☻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系统讲授。
教学目标: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
对学生进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学。
教学程序:
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
教学目标:
“教学的最终目的虽然存在于德行这个概念这之中,但是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必须包含较近的目的,这个较近的目的可以表示为多方面的兴趣。
”德行、兴趣、知识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而知识是培养德行、兴趣最直接的基础。
教学程序:
清楚(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系统化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其继承者将此发展成“五步教学法”:
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
3.活动教学模式
现代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在于培养儿童灵敏、慎密而透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养成创造的智慧,即创造性思维。
(强调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强调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连、强调做中学。
)
教学程序:
(从思维五步法推演出来)
人的思维过程:
暗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
教学的五个步骤:
疑难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理-验证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其教学的一般步骤为:
设置问题情境→
确定问题→
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执行计划→
总结与评价
4.我国学校的教学模式
☻凯洛夫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目标:
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才能(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
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1~2分钟):
准备。
第二环节(3~8分钟):
查阅学生的家庭作业。
第三环节(5~10分钟):
讲解新课的课题目、宗旨和确定与已学过的内容的联系。
第四环节(10~20分钟):
讲述和说明新教材。
第五环节(10分钟):
巩固新教材。
第六环节(5~8分钟):
详细地布置新的家庭作业。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形成五个环节:
――组织教学
――复习
――讲授新课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
5、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
(1)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学习过程是发生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在活动,其过程主要有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动作阶段――反馈阶段
(2)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教学过程应促进和增强学生内部的这种学习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应与学生的学习阶段相对应,也即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适当的教学活动(他称其为教学事件),这样,教学过程也就有九阶段:
教学事件:
(1、引起学生注意
(2、告知学生目标
(3、刺激回忆前提性的学习
(4、呈现刺激材料
(5、提供学习指导
(6、引出作业
(7、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8、评价作业
(9、促进保持和迁移
6、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
(1)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认识
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有共同之处。
“学习就是依靠发现”。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发现的过程。
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象数学家、科学家那样,自我思考、探究、亲自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
(2)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
提出假设
评价、验证,得出假设。
7、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
一节科学课的实录
第六章教学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
联系当前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教学的方式:
实物直观:
实物、标本、实验、参观
模拟直观:
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象、电视、电影、多媒体技术
语言直观:
语言的描述
四、因材施教原则
个别教育
集体教育
个别化教育--小组教学、小队教学
五、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六、巩固性原则
七、启发性原则
八、可接受性原则
第二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师生进行有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的种种方式。
又有学者定义为:
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种类
二、主要教学方法
1、讲授法(口述教学法)
优势:
有助于理论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言语的发展和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
弱点:
不利于直观形象思维、及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教学速度:
快。
2、谈话法
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教学,在启发式教学中经常使用。
优点:
有助于儿童独立思维的出现,有助于儿童口头语言表述能力、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弱点:
参与教学过程的学生的面狭窄
教学速度:
慢
3、讨论法
以小组方式,围绕着某个问题,形成小组的意见,然后交流,最重要的在于:
组成小组。
优点:
有利于儿童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交流、倾听)的提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思维能力。
参与教学过程的学生的范围更为广泛。
弱点:
讨论过程可能偏离讨论主题,很难有效组织。
教学速度:
慢,费时多。
提高讨论的有效性的策略:
首先,必须做好讨论前的准备:
1.讨论主题明确,并有可讨论的空间(即不要都是事实性问题)。
2.小组的成员安排:
仅有一个领袖人物;将善于表达的同学对面和安静地聆听者安排对座;将两个善于表达的同学安排在拐角处相邻的位置,对“被孤立者”的安排。
其次,注意调整讨论中教师应有的行为:
1.保持良好的心态:
允许,接纳学生发表言语(哪怕嘈杂)
2.随时关注每个小组产生的争论、沉闷等状况,适度给予指导。
3.深入到每个小组,参与讨论,成为其中一个平等的成员。
第三,注重讨论后的交流:
以“某小组,请派出你们的代表”的口气鼓励发言,要求总的观点的表述,与倾听。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的类型:
分段型/双节型……
优势:
有助于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儿童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掌握基础知识。
弱点:
有时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反而会阻碍儿童的独立思维能力。
教学速度:
适中
5、演示法
演示的种类:
实物/模型/图片/示范性实验……
优势:
满足儿童直观形象思维的需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
弱点:
不利于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言语水平的发展。
教学速度:
适中,偏快
6、参观法
优点:
(科学课最需要,但很少用)直接为儿童提供直接经验,有利于调动社会中的各种教学资源,有利于补充学校资源不足,有利于儿童。
弱点:
局限于安全与经费问题,不利于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
7、练习法
练习法的种类:
按目的分为预备性(学习新知识前)、训练性(新课内容完成后)、创造性(安排一节课的后半段)
练习的过程:
开始阶段—老师明确练习要求(如课文朗诵前,分角色,注意点)。
中间阶段—完成练习过程,练习≠书面练习。
结束阶段—老师对练习的反馈和小结。
:
优势:
通过亲身体验形成动作能力和技巧,巩固知识。
弱点:
过于机械的练习不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速度:
中速偏慢
8、实验实践法
方法:
制作小报……
优势: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局限性:
注意器械操作的规范性,并要求学生按规范步骤操作。
缺点:
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9、发现法
参考第五章中相关的内容: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
10、情境教学法
作业:
1.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原则的实施和落实状况。
2.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