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081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docx

聊城联考初三语文试题

初三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释站。

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

2.试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别忘了将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卷上。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微笑是一缕轻柔的春雨,可以平息sìnüè的狂风;微笑是一颗闪亮的星辰,可以wèijiè夜间跋涉的心灵;微笑也是一座坚实的精神桥墩,可以承载千万吨的重负。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藤野先生》等作品。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文理科不仅应该知识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这则笑话因为对人民疾苦漠不关心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4.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20分)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②长大后//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③《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人皆有之,。

④《<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⑤,。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

⑥真诚的友情不会因离别而愁苦,不会因距离而淡漠,写出古诗词中有关友情的诗句(连贯的两句):

,。

⑦《沁园春 雪》中的过渡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抒发戍边将士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

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⑾所以动心忍性,。

⑿,是失修的路基。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一)公输(节选)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5.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A.乃记之而去   B.辍耕之垄上   C.子墨子九距之   D. 公输盘之攻械尽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虽杀臣,不能绝也。

 

7.文中画线句中“吾不言”的背后隐藏着公输盘怎样的心理?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

(2分)

(二)运斤成风①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

顾谓从者曰:

“郢②人垩③慢④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石斫之,匠石⑤运斤⑥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⑦。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

‘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

‘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⑧死久矣。

’自夫子⑨之死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选自《庄子》。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先秦诸予散文的董要著作,这部书是庄周和他的弟子、后学的著作汇编。

《庄子》文章已经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成熟阶段。

②郅:

楚国的都城。

③垩():

白色的土。

这里作状语用。

④慢:

同“墁”,涂抹。

⑤匠石:

名叫石的匠人。

⑥斤:

斧头。

⑦失容:

改变颜色。

⑧质:

箭靶,引申为配手,即“郢人”。

⑨夫子:

那人。

指惠子。

8.解释下面“为”的含义(2分)

①尝诚为寡人为之_____    ②吾无以为质也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译文:

②臣则尝能斫之。

译文:

10.成语“运斤成风”出自于此,根据本文,你以为“运斤成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1.做成一件事,都是内因和外因相配合的结果,你能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1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

他们的态度就是:

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

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

“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

”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

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

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

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

他们的精神就是:

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

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

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

人类却因此进化了!

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

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

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

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2.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13.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

(2分)

     

14.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

请加以分析。

(4分)

     

15.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2题(17分)

这辈子做好您儿子

(1)父亲不是个受人尊重的人,一直不是。

(2)这跟他的目不识丁无关,七十岁往上数的乡下老头,认得字的可以用罕见来形容。

父亲一辈子跟文化沾边的事只有两样。

一是大集体每年年底在超支单上签上自己名字,为这个不算长脸的事,父亲花了三天时间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一个字一天工夫。

把那些横撇竖捺绑架到一个方块里,对父亲来说,比耕田耙地不会轻松到哪儿,父亲弄出了一身冷汗,骨子里,他更倾向于出一身热汗,那样每个毛孔是透爽的。

打那天起,父亲对文化人的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二是,父亲的五个子女中,居然有一个靠文化吃饭了,成了作家。

这让他每次看我时,目光中总有藏不住的怀疑,这是那个曾经骑在他脖子上撒尿淘气的小儿子吗?

(3)父亲不受人尊重的理由很多。

固执是首当其冲的一个,暴躁屈居第二,位居第三的,则是为人父则未尽其责。

不能再往下排了,做儿女的,总得给父亲留点脸面,书上都说了,天下无不是的爹娘。

但我还是想违背一下做儿女的原则,细说说父亲的不是。

 

(4)就从父亲的固执说起吧。

父亲的固执,使我们一家生活,一再跌入生活的底谷。

打我记事起,我们一家就生活在贫困交加中,好在那时大家都穷得一个模式。

(5)父亲当过不到一年的生产队长,不是他多有能力,而是他除了勤扒苦做,还会憨吃苕干,干活不惜死力的那种。

队员们本以为,找了一个不偷懒的人当队长,干活时可以少摊点活,孰料,父亲以自己的苦做要求所有的队员向自己看齐。

五个指头伸出来是有长短的,乡下有句老话,吃不过人怪各人的饭碗,做不赢人怪各人的能耐。

吃不过父亲也做不赢父亲的人就使出手段,把父亲的队长拿了下来。

人生的辉煌至此结束,父亲是不甘的,好在生产队很快解体,包产到户,父亲又独行专断着家里的生产。

结果是,高产杂交稻进入农村五年后,父亲才接受这个新生事物,这是以家庭经济五年入不敷出为代价换来的。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父亲被两个哥哥拉下了马,大权最终。

那时他才五十岁,古人说的知天命的日子到了。

(6)父亲没有知天命,也没有顺应天命,他的脾气无端暴躁起来,沾不得酒,偶一沾酒就吼叫咆哮,为此曾几次吓哭了哥嫂刚出生的孩子,哥嫂口中就有了微词,不仅分了家,还不让他带孙子。

没见识过父亲暴躁脾气的村里人很意外,在他们眼里,父亲是个和善的人,树叶掉下来都怕砸了头的那种。

(7)父亲是个懦弱的人,他在家里的暴躁,是要掩饰自己在外面的懦弱。

明白了这点,我深为父亲悲哀。

可惜,这种悲哀的日子老天爷都吝啬着,不愿意多给我几年。

一向以勤扒苦做为命的父亲过了六十以后,做不赢别人,也吃不过一个人了。

先是心脏有了问题,再就是腿脚,肿得像牛膝。

请医生看了,说是年轻时做得狠了,静脉曲张导致,用了药,腿不肿了,那血管却吓人地暴起。

医生严重警告过,想多活几年,就少逞强,他的心脏承受能力极为脆弱。

(8)我是在父亲脸色真正白如锡纸时赶回的乡下。

(9)父亲七十有三了呢。

居然叫父亲熬了过来,那晚,我在病房里百无聊赖陪床看电视打发漫漫长夜。

是一个家庭伦理剧,里面有一个场景,比较煽情的那种,一对彼此仇视多年的父子冰释前嫌抱头痛哭,已是弥留之际的父亲问那个儿子,说你恨我不?

儿子泣不成声说,不恨,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儿子!

我对这种桥段向来不以为意的,所以没看出半分泪点,父亲忽然不看电视了,转头看我,看得我很不自在。

末了他从枕头下摸出一本书来,我写的,他带到医院不是自己看(他只认得我的名字),他是向医生护士炫耀他有一个作家儿子的。

父亲把书扬了一下,冲我谄媚地说,如果真有下辈子,我会做好一个父亲的。

(10)我心里忍不住酸了。

(11)父亲不是会讨好子女的人,他定是觉得亏欠我的太多,因为家贫,初中未曾毕业的我弃学务农,连我结婚,父亲都没拿出一分半毫作为帮衬,连一向自诩不嫌贫爱富的媳妇为此都暗地腹诽过父亲。

(12)我站起来,把枕头替父亲抬高了一些,说,干么要等下辈子,下辈子想做好父亲的人多了去,您只记住一点就够了,这辈子,我会做好您儿子!

(刘正权/文 有删改)

16.①段为全文作了哪些铺垫?

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说明。

(2分)

答:

       

17.②段中加点词“绑架”用得传神,请作具体说明。

(2分)

答:

     

18.“父亲”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请用原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达,并另找一个与之相应的内容写在下面(2分)

词语:

   

照应的内容:

     。

19.文中细数了“父亲”的种种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是为了诋毁“父亲”吗?

说说你的理解。

(3分)

答:

     

20.⑧段中“白如锡纸”一词是说:

     。

“真正”一词是说      。

(2分)

21.⑨段在描述“我”和“父亲”看电视剧的不同表现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好在哪里?

(3分)  

答:

     

22.从全文看,⑦段画线“不愿多给我几年”中的“我”是否用错了?

换成“他”行不行?

说说你的理解。

(3分)

答:

     

四、作文(50分) 

静下心来想想,你会发现太多的人、事、物、景都会触动你的心,无论喜、怒、哀……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

与      相伴

附加题:

安静的阅读

①当读书变得嘈嘈杂杂,这样的阅读是有问题的;当深度阅读近乎成为一种奢侈品,这个时代是有问题的。

②回想起来,我的青少年时光有10年是伴随着浩劫年代度过的,即使是在那个文化短缺、读书无用之风弥漫盛行的荒唐时代,没有任何号召,更谈不上什么强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依然是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地找书看,哪怕是没头没尾不知书名为何的残书破书也照样如饥似渴地传看;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候只要找到可看之书,立即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废寝忘食起来,时光倒错、昏天黑地是常态,无论平日里如何淘气,到了那个时刻就只剩下两个字儿:

安静。

  

③安静之美其实何止于阅读。

仔细想想:

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又何尝不是丰富的安静?

只是这又谈何容易。

莎士比亚曾经对那种张扬的生命状态发出过这样的嘲讽: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摆脱了尘世间虚名浮利的诱惑才有可能静得下来,而拥有了心灵与情感的宝藏才可谓之丰富。

歩入这样的境界需要人生的历炼和阅读的滋养;而这种滋养最大程度的汲取惟有安静的阅读。

阅读本质上就是个人最为私密的行为之一,如同饮食男女,他人无可替代。

当你打开一本本不同的书籍,就如同进入了一座座不同的城堡,远离尘世间的喧哗与躁动,安静下来你就是这些城堡中的君主,外人无法进入,惟有书中的人物供你调遣、书中的声音供你倾听、书中的思想任你评判,一页一世界、一书一宇宙。

有了这样的安静,才能独享这份书香。

 

④阅读本质上还是一次次的邂逅、一次次(A)的交锋和一次次的(B)的对话。

安静下来打开一本书,千年的先贤怪才、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能与你不期而遇,你可以与之窃窃私语,唇枪舌剑也无妨;安静下来打开一本书,春光扑面、秋风撩人、山色湖光、人间百态,闲庭信歩、好不逍遥;安静下来打开一本书,头脑风暴、灵魂荡涤、情感唏嘘、纷至沓来。

如此往复循环,每当你合上一本书,你就不再是开卷时的你自己,如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也不能两次打开同一本书。

⑤安静的阅读首先是一种状态。

这样的状态与读什么无关,所谓“开卷有益”、所谓“博览群书”、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与安静的阅读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对立;这样的状态与阅读的工具和媒介无关,无论是纸介还是数媒,无论是整体还是碎片。

读总比不读好,读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读好。

⑥安静的阅读更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的抵达自然需要时间,一旦抵达了,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什么当快读、什么当慢读?

什么可不读、什么必须读?

诸如此类的问号届时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

⑦会有这样的未来吗?

人类的文明不再需要通过阅读去延续和传承,人类的智慧不再需要通过阅读去积累与丰富,如果真有如此时刻,那也一定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阅读所换来,而在那一刻来临之前,阅读不死,安静的阅读永存。

⑧静下来、读进去,快乐与幸福长相随。

1.本文开头是如何引题的?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2.③段揭示了安静阅读的重要性,其“重要性”的意思是:

安静阅读使人       ,进而                  。

(2分)

3.根据文意,在④画线句子加点的“交锋”“对话”前各加一个恰当的词语。

(2分)

A    。

B    。

4.以②段为例,说明记叙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分)

答:

     

5.从全文看,“安静的阅读”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     。

二是      。

(2分)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2分)2.(2分)3.(2分)

4.(20分)①②

⑾⑿

二、文言文阅读(18分)5、(2分)

6.(2分)

7.(2分)

8、(2分)①②

9.(4分)①

10、(2分)

11.(2分)

三、12.(2分)

13.(2分)

14.(4分)

15.(3分)

16.(2分)

17.(2分)

18、(2分)词语:

   

照应的内容:

     。

19、(2分)

20、(2分)白如锡纸”一词是说:

     。

“真正”一词是说      。

21、(3分)

22、(3分)

答案:

文言文阅读:

(一)5,D6.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7.他意识到墨子是攻宋的障碍,陡起杀机,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

8.①替;做②当作9.①“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的时候),有一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

②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

10.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11.略

12.B(4分)  13.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

在失败后常“作狡辩”,常“作遁词”,甚至出现“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

(4分)

  14.通过对比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失“真正的学者精神”;为文末中心论点的提出提供了论据。

(6分)

  15.(中国)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16.(2分)(从一个角度作答方之成理即可)①借“贬”写“褒”。

②运用曲笔,明写“父亲”的种种不是,实则是写“我”自己的种种不是。

③给“父亲”下结论,为下文数落“父亲”开张。

④以否定的语气为全文定调。

⑤使全文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

17.(2分)突出了人物的身份,表明写字对于“父亲”而言很艰难(不会写字),也表明“父亲”写出来的字很丑(没有笔顺笔画以及间架结构)。

18.(2分)词语:

勤扒苦做照应内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干活不惜死力”、“苦做”、“骨子里,他更倾向于出一身热汗”、“父亲又独断专行着家里的生产”、“你亲没有知天命,也没有顺应天命”、“年轻时做很狠了”、“那血管却吓人地暴起”。

19.(2分)不是。

运用曲笔,看似在诋毁“父亲”,实则是自我讨伐,目的是以此来传达自己深藏内心的自责与忏悔。

20.(2分)(意思对即可) “自如锡纸”是说“父亲”的病情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真正”是说自己从来不以“父亲”为意,直到他的病危重到不得不回时才看他,以此写出了“我”的自私、无情、不懂事、不尽责。

 21(2分)对比人物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既凸显了“我”的冷漠,又突出了“父亲”的动情和对“我”依恋与深沉的爱。

22.(2分)不行。

这里一方面写出“我”的自责遗憾忏悔和企望;另一方面反映出“父亲”在我心中的分量

附加题:

1.(2分)(答对一点即可)①由问题引出论题,具有针对性。

②从反面现象说起,引起关注。

2(2分)(意思贴近即可)①获得最大的滋养。

②步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

3.(2分)如:

A思想(激烈) B心灵(深度)

4.(2分)(围绕一个方面举例作答即可)①事实论据,使论述更充分、观点更具说服力。

②采用现身说法同,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5.(2分)静下心读 读得进去

参考答案:

译文:

庄子给亲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

他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

“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的时候,有一点像苍绳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

于是他让一个叫石的匠人削掉它。

木匠挥动斧子,快得像一阵风,很快地砍去,削去鼻尖上的白泥,却没有伤着鼻子,郢人站在哪里,脸色毫无改变。

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后,找来匠人对他说:

‘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

’匠人石说:

‘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

尽管这样,我现在不行了,我的那个搭档去世很久了,所以不能再试了。

’自从我的好友惠子死了以后,我也没有搭档了,没有与我争辩的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