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年月日》导学案集体备课.docx
《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年月日》导学案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年月日》导学案集体备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年月日》导学案集体备课
作业设计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三年级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
授课日期
主备人
郭岩虎
共享人
教学
内容
课题
年月日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通过自主探索,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平年和闰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和制作年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是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平年和闰年。
。
难点:
判断平年、闰年,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激趣
导入
(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生日快乐歌”,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2.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吗?
3.这里有哪几个时间单位呢?
4.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
1.学生说出自己出生的日子(如2003年5月18日)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年 月 日
3在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插图
自主
学习
(学)
二、初步认识年月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劳动节
3.出示植树节图片
4.六一儿童节图片
1.1949年10月1日
2.5月1日
3.3月12日
4.6月1日
合作
探究
(议)
1.教学例1
(1)一年有几个月?
(2)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3)二月有多少天?
一年又多少天?
汇报交流: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
小月:
平月:
二 28天,闰年 29天
评价
释疑
1.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多少天?
2.8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总结
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本80页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三年级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
授课日期
主备人
郭岩虎
共享人
教学
内容
课题
年月日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闰年和平年,知道闰年二月份有29天,全年有366天;平年二月份有28天,全年有365天。
知道判断闰年和平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判断闰年和平年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激趣
导入
(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情景导入
1.一年有____个月;一年有_____天或_____天。
2.大月:
____小月:
__________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后集体订正。
自主
学习
1.学生探究2月的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
2011年2月和2012年2月,这两个月的天数一样吗?
学生观察后,
出示填空题。
2月,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
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合作
探究
(议)
2.认识并判断平年和闰年。
(1)出示教材第79页“做一做”。
思考:
观察1997—2008年2月的天数,你发现了什么?
1.2008年是闰年,4年后,即( )年又是闰年。
2.今年是( )年,上一个闰年是( )年,下一个闰年是( )年。
评价
释疑
(示)
明确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都是闰年。
判断下面是平年还是闰年(2009,1932,1983,1900)追问学生的判断依据。
总结
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练习十七第2—5题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三年级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
授课日期
主备人
郭岩虎
共享人
教学
内容
课题
年月日
课时
第三课时:
24时计时法
(一)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两种记时法的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
难点: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与引导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激趣
导入
(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情景导入
老师课件出示:
钟表。
现在钟面上是几时(课件出示:
钟表9时),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1:
上午9时,我在上课。
2:
晚上9时,我在睡觉。
自主
学习
1.像这样,在9时的前面加上上午或者晚上的词语,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2.谁能再举一个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凌晨3时早上6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11时
合作
探究
(议)
1.认识24时计时法。
课件出示:
中央台节目单。
观察这个节目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获取信息,发言。
为什么这些时间的前面没有加“上午、下午、晚上”的词语?
2.感知24时计时法。
晚上12时是0时,请把你钟面上的时刻调到0时,利用钟表学具,从0时开始,边拨边数,研究一下从0时往后是几时?
然后把你的发现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评价
释疑
先猜想一下16:
00是几时?
(课件出示)
时针第一圈走了12个小时,再走4小时就是16时。
16时就是下午4时。
总结
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本85页第1—3题。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三年级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
授课日期
主备人
郭岩虎
共享人
教学
内容
课题
年月日
课时
第四课时24时计时法
(二)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与引导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激趣
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2时是( ) 上午8时是( ) 晚上10时是( ) 夜里2时是( )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19时是( ) 12时是( ) 24时是( )
提问学生完成这些题目,
全体学生判断正误
自主
学习
(学)
出示例题情境图(见教材第84页例3图)。
从图上说说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何计算乘车的时间呢?
1.讨论计算方法。
2.18时-9时=9小时
3.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合作
探究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
师生共同进行拨钟表的方法。
评价
释疑
教材第84页“做一做”
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12时-9时=3时
3时+6时30分=9时30分
总结
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十八4.5.6题
教学后记
榆中县来紫堡学区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三年级科目:
数学教研组长签名:
周次
授课日期
主备人
郭岩虎
共享人
教学
内容
课题
年月日
课时
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牢固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善于做时间的主人的好习惯。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
归纳引导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激趣
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复习讲授
年、月、日
1.板书:
年、月、日
2.平年、闰年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都不差,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29,其余30不用查。
通常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年是闰年,但遇到整百的年份就应该是400的倍数。
自主
学习
(学)
季度
一年分4个季度,三个月一季度,1、2、3月为第一季度,4、5、6月为第二季度……
想一想,哪几个季度的天数是不变的?
算一算。
第二季度:
30+31+30=91天 第三季度:
31+31+30=92天 第四季度:
31+30+31=92天
第一季度有两种情况:
平年:
31+28+31=90天;闰年:
31+29+31=91天
合作
探究
24小时计时法及简单时间计算
安排周六一天的生活,设计一个合理的时间表(把时间都用24时计时法写出来)
评价
释疑
(示)
今天是__月__日,这个月是____月(大月还是小月),有___星期余___天,在第___季度,这个季度共有___天,
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有多少天?
哪个多?
多几天?
总结
提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练习十九1—4题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