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2635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第7课 教案.docx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教案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介绍事物运动速度的说明文。

课文从人们最熟悉的自身奔跑速度开始介绍,然后写到鸵鸟、猎豹、游隼三种动物的速度,接着谈到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的速度,最后说到光的速度。

这篇课文独具特点,其中,有三个特点比较引人注意:

一是题目。

课文的题目是一个问题,一个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问题,一个可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问题。

这篇课文选自美国作家罗伯特·E.威尔斯的科普绘本,作者为了让孩子了解“速度”这个概念,拟定的题目具有一般科普文的特点——简单、直接,又吸引人。

二是段落的表达方式相似。

课文运用准确的数据,借助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全文都在描述“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这样鲜明的、直截了当的表达,使课文脉络清晰,语言简练明了。

三是行文流畅。

课文运用了诸多连接词,如“差远了”“比……的速度都快”“但是”……使课文表达清晰、顺畅。

本课在学习提示中提出“借助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后第一题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的时间”的相关要求,并且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阅读体会。

两位学习伙伴分别从“发现本课特殊的篇章结构,每一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相似的特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抓住每一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帮助快速了解该自然段的意思,从而把握主要内容”这两个方面提示本课所学方法。

第二题和第三题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中,第二题列出本课介绍过的事物,让学生按照事物从快到慢的运动速度排列顺序,并填写序号;第三题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和同学讨论”,鼓励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探索。

本课还配有三幅插图,分别提示了不同事物的速度快慢。

其中,第一幅图展示了在空旷的原野上,从左至右依次为人、鸵鸟、猎豹在飞奔,而三种事物的前后位置直观地反映出其速度的快慢;第二幅图展示了在辽阔的天空中,从左至右依次为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第三幅图展示了太空中的流星体以及星星发出的光,它们的前后位置也反映出事物速度的快慢。

1.会认“鸵、赢”等生字,会写“俯、喷”等生字和“猎豹、冠军”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冠”;通过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游隼、鸵鸟、冠军、浩瀚、呼啸、难以置信”等词语。

2.继续练习“跳读”等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课文表达特点”快速阅读的方法,理解课文,并能迁移运用。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介绍“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运用的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科普说明文简洁明了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速读方法,练习速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介绍“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采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严谨的结构和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

1.字词教学

对于生字的学习,以学生自主识字为主。

在快速默读课文后,提出识字要求:

画出生字词,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以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俯、喷、箭、筒、圈、置”都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教学“冠、枚”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教学“束、赤”时,可以借助展示图片的方法。

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冠、喷、赤、圈、置”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顺序。

词语理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

其中,“游隼、鸵鸟、冠军、浩瀚”可以用图示法进行理解,“呼啸、难以置信”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进行理解。

2.阅读理解

本篇课文的篇幅较短,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中“借助关键词句”的方法,自主阅读,试着提高阅读的速度。

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结合课后第一题,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从而梳理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信息,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理清全文脉络;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顺序和特点。

教师要善于分辨学生所提问题背后的价值所在,进行有效引导。

如果学生提出:

还有没有比光速更快的事物?

——说明学生已经对文章所写内容产生了兴趣,想要继续了解。

如果学生提出:

什么是游隼?

什么是流星体?

——说明学生生活常识有限,对文中的一些事物不熟悉。

如果学生提出:

明明课文从人奔跑的速度开始写,题目为什么问“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说明学生关注到了课文的写法。

3.表达运用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周密性、真实性,简练明确;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还要求生动性和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够提高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更明白、更了解。

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主题。

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掌握这篇文章中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明确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及好处,并学会熟练运用。

1.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关于作者和科普说明文的知识,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

2.抓住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快速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二题;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速度”主要写了哪些物体的速度。

3.回看课文,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好处。

4.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事物的图片或者和“速度”相关的视频。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鸵、赢”等生字,会写“俯、喷”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冠”,并能理解字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文段中的关键句,学习速读课文。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

(板书“速度”)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大家说得非常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速度”有关。

我们继续练习速读。

现在大家都掌握了哪些好的速读方法呢?

(学生交流)今天老师介绍一种新的速读的方法,就是关注文中有特点的句子,比如每段开头或结尾的句子,比如文中点题的句子,比如反复出现的句子,再比如结构相似的句子。

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说起速度,你们能想到的速度最快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不给出结论,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导入)

如果说奔跑速度最快的要数猎豹的话,那么,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一起探究的问题。

(板书,将课题补充完整,齐读)

2.过渡: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科普说明文的知识,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科普说明文是一种以介绍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说明文。

它运用形象思维方式,生动地阐述科学道理,揭示事物的内在事理,将读者引入多姿多彩、如梦如幻的科学世界。

科普说明文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3.介绍作者罗伯特·E.威尔斯,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罗伯特·E.威尔斯,美国作家、儿童画家。

代表作有《妙想科学》等。

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就选自《妙想科学》这部著作。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在问题表中写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课题提出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对于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可以在课文段落对应空白处作批注。

(2)规定速读时限,记下阅读时间,如果在时限范围内完成速读,为自己画上笑脸图。

2.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出示图表,自读自问。

问题方向

我的问题

字词理解

表达方式

联系生活

(2)记录默读所用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技巧,并提醒学生注意在平时的阅读中实践。

快速阅读法之“带着问题,借助关键词句,把握信息核心”。

带着问题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段落表达的意思。

我们在读书时的目光不是直的,也不是等速的。

有时要一闪而过,一目十行;有时要集中在信息难点上;有时还要回顾前文,建立信息的联系。

但无论使用哪一种阅读方法,我们都要迅速确认话语信息核心,即关键词句,在找到这些关键词句后迅速对比、综合,理解句子或段落的意思。

这是快速阅读的关键,也是其终极目的。

(3)教师巡视,推荐代表性问题,课件出示。

3.运用借助关键词句法再读课文,与默读进行对比。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束、赤、置”是翘舌音,“罪、辞”是平舌音,“喷”是前鼻音,“筒、赢”是后鼻音。

“箭”读jiàn,不要读成qián;“鸵”读tuó,不要读成tā;“瀚”读hàn,不要读成ɡàn。

“冠、喷、圈”是多音字,在“冠军”一词中的“冠”读ɡuàn,在“喷气”一词中的“喷”读pēn,在“转7圈”一词中的“圈”读quān。

5.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注意“冠”先上后下,第八画是竖钩;“喷”第六画是长横;“筒”第七画是竖;“束”第二画是“口”的短竖;“圈”最后一笔是“口”的长横。

强调书写的正确,“俯”右边“付”不要漏写一点;“枚”右边的“攵”,不要写成“文”;“箭”下面立刀的短竖不要漏写;“赤”上面是“十”,不要写成一点;“置”下面的“直”里面有三横且间距均匀,不要漏写。

6.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猎豹 冠军 陆地 俯冲 高速公路

搭乘 火箭 发动机 手电筒 赤道

难以置信

7.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8.学生默读,小组交流、思考:

哪些事物的速度比猎豹快?

完成课后第二题。

9.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1)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

(2)光① 游隼⑤ 火箭③ 猎豹⑥

人⑧ 流星体② 鸵鸟⑦ 喷气式飞机④

板块三 品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圈出主要描写的事物。

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对朗读要求的落实情况。

你(代指人) 猎豹 鸵鸟

2.全班交流,引导感悟。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合答案,课件出示下列句子,并引导感悟。

句段:

也许你跑得很快。

不过要是你跟猎豹或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

(1)朗读这一自然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抓住“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想想是谁和谁比赛跑,从而了解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插图)

人和猎豹、鸵鸟比赛跑。

交代了有比人跑得快的事物——猎豹或鸵鸟。

(2)引导学生抓住“要是……就……”一句,并画上横线,体会这一句式在文中的好处,再进行仿写。

“要是……就……”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

假设一个跑得快的人去与猎豹和鸵鸟赛跑,没有赢的希望,突显了猎豹和鸵鸟的速度快。

仿写示例:

要是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

3.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找到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答案。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运用大量真实的例子、精确的数字和简单的比较进行说明的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下节课我们再探索答案吧!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学习作者采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和好处。

2.结合课文插图,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同学间相互交流上节课学习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谈谈自己运用了这一方法后在阅读方面有怎样的提高。

3.学生概括上节课所学内容。

4.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有哪些事物。

(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看看作者是如何推论这一结论的。

板块二 抓住特点,精读感悟

1.学生自主快速默读第2~8自然段。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任务。

①画出揭示每一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关键词句。

②思考:

这些段落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

作者用了什么“妙招”使这些内容表达顺畅的呢?

(2)学生自读,画出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①差远了;比……跑得更快;但是;不过;看;如果……就……;现在……。

②开头第一或第二句都提示了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都是写什么比什么的速度更快。

作者在向读者逐步展示“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时,多处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2.全班交流,结合多媒体的画面展示,课件出示下面的语段,师生共读共悟。

句段1: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

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

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1)指名读,结合“最大速度”“约”“两条腿的动物里面”这些词句,体会说明文的特点,说说破折号的作用。

(2)小组讨论:

说明文中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3)小组代表作答,出示课件。

(1)“最大速度”“约”“两条腿的动物里面”这些词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句段中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2)举例子:

即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用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让读者更明白,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列数字:

也叫列数据,是一种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作比较:

即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效果。

(4)结合小组讨论结果,说说这一句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想想什么动物奔跑的速度比鸵鸟奔跑的速度还快。

这一语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作者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将人奔跑的速度与鸵鸟相比,有力地说明了鸵鸟奔跑的速度之快;又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点明鸵鸟是两条腿动物里面奔跑的世界冠军,表明它的速度快,为下文写其他速度更快的动物埋下伏笔。

句段2: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

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

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1)引读: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学生接读:

猎豹了。

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

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2)课件出示插图,抓住关键词句“更快”“最大速度”“陆地上跑得最快”,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了解人、鸵鸟、猎豹三者速度的快慢,感受猎豹速度之快。

(3)思考:

这一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说明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为下文写陆地以外的地方有速度更快的动物埋下伏笔。

同时,切入主题,引起读者兴趣——还有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呢?

(4)过渡:

猎豹奔跑的速度这么快,还有什么动物的速度比它奔跑的速度还快呢?

(课件出示句段3)

句段3: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

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

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1)学生朗读,读准“隼”的读音,不要读成shǔn。

一边读一边圈出这一语段中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的词句。

(2)小组交流:

①说说句段中“更快”“320千米每小时”“是……的两到三倍”“比……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指名答)

②快速阅读句段1~3,说说在每个句段中你一眼看到了哪些重要信息?

(指名答)

①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游隼俯冲的速度非常快。

强调“奔跑时”,说明和其他动物在这个状态下的速度相比较,游隼的速度是最快的,但动物的状态并不是只有“奔跑时”,体现了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

②鸵鸟是两条腿动物中奔跑的冠军,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3)过渡: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事物比游隼俯冲时的速度快呢?

句段4: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

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1)快速默读,思考:

为什么对着一个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却听不见?

(2)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作答:

这一句段具体写了哪几种比猎豹奔跑速度更快的事物?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最后两句运用假设有何好处?

(1)因为声音追不上超音速移动的人,所以他听不见别人大喊。

(2)写了三种比猎豹奔跑速度更快的事物:

飞机、声音、喷气式飞机。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快。

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假设,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增强了说服力。

句段5:

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

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

(1)指名读,读准“浩瀚”一词的读音;其他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浩瀚”一词的意思。

浩瀚:

形容广大或繁多。

如:

浩瀚的夜空、浩瀚的沙漠。

(2)结合插图再次快速默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比……快得多才行”“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体会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用具体的数字说明火箭的速度之快,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句段6:

看!

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

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那是流星体!

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

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

(1)教师引读:

看!

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

——(学生接读:

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那是流星体!

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

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

(2)小组交流:

①这一句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②这一句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前面有问题“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此处回答是“流星体”,既启发读者的思考,又强调了流星体的速度之快。

②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流星体的速度有多快,突显其速度非常快。

句段7: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

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

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1)快速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难以置信”一词的意思。

难以置信:

很难让人相信。

(2)教师拿出手电筒,学生上前演示,感受光的惊人速度。

(3)提问:

通过同学演示,大家感受到了光的速度极快了吗?

那么,作者又是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的呢?

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呢?

结合具体的内容说一说。

(学生先讨论,再指名答)

“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这些说明方法的恰当运用,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突出主题,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3.提问: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能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吗?

谁来说一说?

(学生思考,指名答)

本课从一个问题“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引入,列举了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的速度,得出了“速度最快的事物是光”这一结论,说明了科学世界奥秘无穷,值得人们去发掘、探索。

4.过渡:

本文作者围绕“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进行说明,得出结论。

在阅读、学习其他说明文时,同学们也可以运用这类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问题概括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阅读时,我们可以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

如本课的题目就是说明的中心,围绕“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个中心,思考:

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是什么?

通读课文,可以知道作者列举了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束这些事物,最终得出“光的速度最快”的结论,由此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5.学生说一说学习了这篇科普说明文后有怎样的收获。

再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动物或食物,用上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把内容说具体。

6.学生简单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板块三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2.小结:

同学们,原来比猎豹奔跑速度快的事物有如此之多,而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光竟然是速度最快的。

科学的世界多么有趣啊!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反复朗读,激发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

这类文章,大部分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

因此,需要反复朗读,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再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对说明文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2.提出问题,把握学习的方向。

首先,这篇科普说明文的题目就是一个问题;其次,在初次快速默读的过程中,列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呈现在表格中。

这样,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来理解、解决这些问题,能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快乐练习

训练1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

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

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

“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

”但他没有得到回应。

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

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

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

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

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

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

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

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

他艰难地爬上来。

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

“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并填在文章形状的横线上。

2、儿子发现危险知道解决危机一系列的反应是什么?

第一个反应——()第二个反应——()

儿子最后的办法——()

3、父亲为什么无论孩子怎样的反应都置之不理?

他是怎么想的?

4、如果你也发生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你的父亲或其他大人会怎么做?

训练2

挑书

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

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的要命。

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

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