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2001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docx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

  2006年是苏军上尉维克多·别连科驾驶米格-25战机叛逃日本30周年。

一些俄罗斯媒体近日以《暗淡的红星》为题对该事件的幕后秘闻进行了广泛报道,在两国民间再度激发研究那段“跨越铁幕”历史的热情。

自1949年冷战开始后,苏美两大阵营进入了漫长的军事对峙时期,双方的对抗始终贯串着政治斗争,互相策反军事人员叛逃则成为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本文讲述的就是当年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

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涵馆机场事件

  别连科事件

 被怀疑有精神病,用叛逃报复国家

维克多·别连科

维克多·别连科

年轻时的维克多·别连科

  维克多·别连科1947年出生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军人家庭,由于环境的熏陶,他报考了当地的航校。

毕业后,他转入军队服役,被任命为哈尔斯克航空团的飞行教官。

  后来,别连科多次申请当格罗莫夫试飞学院的试飞员,都没被批准。

于是,他开始酗酒、斗殴、顶撞上司。

有一次,他耍起酒疯,当着基地中心主任的面,把基地内部的弊端全都抖了出来。

  最后,领导怀疑他有精神病,但精神病医院医生认为他思维正常。

此后,别连科被调到靠近堪察加半岛的丘夫耶夫卡的国土防空军工作,担任代理副大队长。

  别连科感到没什么前途,就想驾机跑到国外去,靠出卖自己驾驶的先进战机米格-25P的秘密捞一笔大钱,同时也报复苏联,重创其国防体系。

米格-25

米格-25P型截击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重型截击机,美国中央情报局仅获得该机的零星资料。

美国国防部长谈到这种飞机时说:

“它可能引起西方武器装备和战略的根本改变。

”别连科相信,美国会相当欢迎他送去的“礼物”。

别连科在美国

  于是,别连科开始估算到日本机场的最近路线,还借助词典写好了英语便条:

“请把发生的事通知驻日美军,保护好飞机,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1976年9月6日12时50分,别连科驾驶米格-25升空。

在盘旋一段时间后,改道直奔东南方的日本北海道。

途中,别连科将飞行高度从8000米猛降到1000米,以避免被苏联和日本雷达发现。

接着,他按动报警开关,发出呼救信号;几秒钟后,他又关掉开关,想让地面雷达站误以为飞机失事了。

他还关掉了机载雷达和其他电子仪器,让飞机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

  30分钟后,别连科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圈”,日本自卫队连续派出两批F-4EJ型“鬼怪”战机拦截,但均被甩掉。

不过,这时别连科的处境也不妙,因为飞机油料快用完了。

这时,他看到了日本函馆民用机场。

但当飞机试图降落时,一架波音727型客机正好起飞。

为避免相撞,别连科来了一个急转弯贴向地面,并以时速360公里冲向跑道。

飞机在巨大惯性作用下冲出跑道,在草坪上划出一道深深的沟痕后停在高架电线塔前。

  别连科扯下氧气面罩,从驾驶舱爬到机翼上,拔出TT-33型手枪朝天连开数枪。

一刻钟后,日本防卫厅特别情报处派官员前来接洽,他们以为别连科偏离了航向,但别连科斩钉截铁地称自己是有意飞到日本的,并要求日方立即安排他与美国代表见面,寻求政治避难。

呼啸着飞过函馆的Mig-25P。

这是当时被一位路人偶然拍到的,因此次张照片显得非常珍贵。

此时的Mig-25显得面目狰狞

  

呼啸着飞过函馆的Mig-25P

当时冲出跑道这架Mig-25P,可以看见旁边大量的日美技术人员在忙上忙下

当时冲出跑道这架Mig-25P,可以看见旁边大量的日美技术人员在忙上忙下。

机身已被防水布罩住

当时冲出跑道这架Mig-25P,可以看见旁边大量的日美技术人员在忙上忙下。

机身已被防水布罩住

叛逃后的别连科,左右簇拥着日本保安人员,他用上衣蒙住自己的脸防止记者拍照。

别连科的叛逃给苏联带来了巨大损失。

美日专家把这架米格―25P逐一拆卸以弄清里面的技术秘密。

虽然他们把飞机交还给了苏联,但此事使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战机不得不更换敌我识别系统,数十名指挥官和负责人被撤职。

而别连科则得到美国中情局的一笔奖金,并在美国一家农场隐姓埋名地生活了下来。

据说,他偶尔会被美国空军请去协助指点战术动作,还一度与一名西班牙女郎发生恋情,不过很快就分手了,这让别连科很受刺激。

据说这是在美国隐姓埋名别连科现在的样子

米格―25P再被美国专家大卸八块后,美国人把已经变成了一堆废铁的米格―25P装入箱子还给苏联人。

苏联米格-25叛逃事件揭秘

  一:

“狐蝠”神秘不辞而别

1976年9月6日,苏联海参崴东北约200公里的萨哈罗夫空军基地,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着编号068的米格-25飞机(北约称其为“狐蝠”)升空。

飞机上天后不久,飞行员却突然关掉了与地面指挥塔的联络信号,向日本海上空飞去。

塔台指挥员拼命地呼唤,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为防米格-25的技术机密泄露,苏军最高决策层立刻下令对“狐蝠”进行拦截。

当天下午1时10分,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飞行后,别连科驾驶着“狐蝠”最终在一所民用机场上降落,而苏联拦截飞机只无功而返。

  二:

美日如获至宝

日本方面立刻将别连科和“狐蝠”战斗机严密守护起来。

9月7日晚,别连科被秘密送到了千岁空军基地,然后又被送到了东京。

到了东京之后,别连科明确表态,自己要申请到美国政治避难。

闻讯的美国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无疑就是从天上降下一个大宝贝。

仅仅两个小时之后,别连科就被通知,美国总统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将尽快帮他办理各种手续。

后方的“特制”仓库装的就是别连科叛逃所驾驶的Mig-25P

几乎同时,苏联驻东京大使馆也紧急出动,向日方表示:

苏联一架军用飞机因飞行员迷失方向,迫降在日本机场。

苏联具有保护自己军事秘密的权力。

日本必须禁止一切人员靠近飞机,并把飞机和飞行员立即归还苏联!

日本自然不予理会,更何况它的“东家”美国已经插手进来。

  三:

克格勃迅速出动

消息传到克里姆林宫。

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不啻当头一棒。

气急之下,他亲自下令严密守护“狐蝠”的秘密,无论如何不能让它落入美国手中。

苏联眼见外交途径无法奏效,只好出动克格勃作最后一试。

别连科叛逃后的第三天,也就是9月8日,就有克格勃的情报官员通过秘密渠道见到了别连科。

他对别连科又是威逼又是利诱,一会儿说“你的祖国和人民都在盼望你回去,“只要回去,我保证你不会被追究任何责任。

”一会儿又说:

“你知道吗?

你的父母在挂念着你的安危,你的儿子在哭喊着寻找爸爸,你的妻子也终日悲伤。

”但别连科是铁了心叛逃,根本不为所动。

那位官员在日本人的严密监视下又不能立刻除掉别连科,最后只好悻悻而去。

9月9日晚,在八个保镖的严密保护之下,别连科乘坐一架波音747客机来到美国。

  四:

苏联要回一堆废铁

没能阻止别连科飞赴美国,苏联人感到受了极大的侮辱。

不过,他们聊以自慰的是,飞机还在日本。

只要索要回飞机,别连科也就无所谓了。

随后,美、日、苏3方便围绕战机的归属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

在三国政界暗暗较劲的时候,美日军方可没闲着。

它们组织大量技术专家,开始对“狐蝠”进行研究。

由于事先从别连科那里得知,“狐蝠”具有自毁装置,因此,专家们在检测时小心翼翼,进展缓慢。

直到那枚预置的自毁炸弹被拆除后,他们才把“狐蝠”大卸八块地肢解了。

为了避免克格勃的破坏,他们又用一架巨大的运输机把分解后的“狐蝠”运抵东京以北100多公里的百里空军基地。

在这里,美日专家对“狐蝠”进行了彻底的“体检”。

不过,检测的结果多少让美国人感到失望,因为他们发现“狐蝠”的技术性能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

专门赶到现场的美国国会议员罗波特·卡尔考察后认定:

尽管苏联的米格-25战斗机在许多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但是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4“鬼怪”式战斗机,对美国当时新研制的F-15“鹰”式战斗机和F-16“战隼”战斗机构不成太大威胁。

美国F-15“鹰”式战斗机。

可以找到一些Mig-25的影子。

据说F-15部分设计思路来源于Mig-25.

美国F-16“隼”式战斗机

这样一来,坚持占有“狐蝠”已经没有多少意义。

于是,11月12日,美日“大度”地答应了苏联的归还要求。

11月15日,整整8辆装有“狐蝠”零部件的大卡车被运上轮船,并很快起航回到苏联。

等苏联人接受到自己的“宝贝”时,却发现“宝贝”已经变成了一堆废铁。

尽管吃了哑巴亏,苏联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让这场持续两个多月的“狐蝠”事件不了了之。

  五:

叛逃只为离开虚荣老婆

对于别连科驾机出逃的原因,人们莫衷一是,说法不一。

直到多年以后,他才逐渐道出了事件的真相。

原来,别连科的妻子柳德米拉是一个十分爱慕虚荣、特别喜欢享受的女人。

她花钱大手大脚,时常出入高级宾馆和影剧院,喜欢穿高级时装,吃山珍海味。

尽管别连科薪金不低,但依然经不起柳德米拉的瞎折腾。

时间一久,别连科便厌倦了这种生活。

他渴望能够得到解脱。

后来,他在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的途中,突然受到启发冒出了驾机出逃的念头。

事件发生之后,为了掩盖事实真相,苏联外交部曾在莫斯科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宣称“英雄飞行员”别连科在迷航迫降日本机场后,为了保卫自己的飞机,他勇敢战斗,不幸被俘。

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柳德米拉应邀在会上作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面对摄像机,她泪流满面地宣读了一封写给亲爱的丈夫别连科的信。

米格-25战斗机的秘密被美国公诸于世后,苏联被迫开始放弃这种王牌战机,并开始加快研制新的替代战斗机型。

后来有人曾调侃:

一个女人的索求扼杀了米格-25“狐蝠”,催生了米格-29。

这是据当时的真实历史事件编的纪录片或电影

祖耶夫事件

 安眠药迷倒战友后,驾机逃到土耳其

  也许是别连科事件鼓舞了苏军中的动摇分子,1989年5月20日,飞行员亚历山大·祖耶夫驾驶装备部队才几星期的米格-29型战斗机从苏联茨哈卡亚机场叛逃,降落在土耳其的一个机场。

他走出机舱后的第一句话是:

“我将要成为一个美国人了!

”一切安排妥当后,他被送上了土耳其法庭,由于他声称自己是持不同政见者,法庭宣布他无罪。

  其实,祖耶夫根本不是什么不同政见者,他只是自己生活堕落,试图寻找新出路。

  跟别连科一样,祖耶夫的军旅生涯刚开始很顺利,他不但将米-24型武装直升机开上了天,还先后参加了各种新型战斗机的试飞。

  25岁那年,祖耶夫娶了航空师参谋长的女儿。

也许生活过于平淡,他想到试飞员学校深造。

由于入学要求非常严,他没能如愿。

遭受打击的他开始擅离部队,与别的女人鬼混因而挨了批评,但他不思改悔,反而怀恨在心。

  1989年5月19日和20日,轮到祖耶夫值班,负责飞机的进港和出港。

他认为机会来了。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像侦探电影里的情节一样扣人心弦。

  在出逃的前几天,他假装失眠,到多家药店购买了大量的安眠药。

19日晚,他买了一个大蛋糕,将所有安眠药磨成粉沫,加入蛋糕中。

随后他返回部队,煞有介事地宣布,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要请大家吃蛋糕。

晚饭时,他亲自给每个人分蛋糕。

当时,只有3个人没有吃:

两个机械师一个在值班,另一个外出,而一个飞行中队长正在准备飞行计划。

  安眠药迅速发挥作用,许多人昏迷不醒。

祖耶夫迅速剪断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

  接着,祖耶夫开始设法搞到一架米格-29型战机。

由于卫兵根本不让他接近停机坪,他只好躲在一边,等卫兵换岗。

苏联Mig-29“支点”战斗机

  祖耶夫发现值班的机械师因为等人来接班,有点不耐烦了,便径直走进值班室,谎称接班人临时有事,由他顶替一会儿。

他接过了机械师的冲锋枪。

这时,卫兵开始换岗,祖耶夫走向停机坪。

卫兵发现他神色不对,试图阻止他。

祖耶夫立即朝卫兵开枪,并迅速奔向停机坪。

  由于值班战机处于完全战斗准备状态,祖耶夫轻松地将米格-29飞了起来。

这时,他看见飞行中队长驾驶着另一架战机在跑道上移动,于是便加大油门,朝海上飞去,并顺利降落在土耳其一个机场。

  美国人为了榨取祖耶夫知道的一切有关苏联空军的军事机密,决定为他提供政治避难。

他们向土耳其施压,要求土方不要在法庭上给祖耶夫出难题。

后来,五角大楼专门同祖耶夫签了合同。

  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祖耶夫为美军的“沙漠风暴”行动提供了很大帮助。

目前,祖耶夫在美国圣迭戈城开了一家贸易咨询公司,专门为那些与俄罗斯做生意的公司提供业务咨询。

祖耶夫还出了一本书,名叫《支点》。

这个名字是北约给米格-29取的绰号。

  “警戒”号事件

  勃列日涅夫亲自下达平叛手令

  1984年,美国作家汤姆·克兰西出版了他的成名作《猎杀“红十月”》。

该书的情节是虚构的,但灵感来自真实事件。

  瓦列里·萨布林是波罗的海舰队“警戒”号大型反潜舰上的政工副舰长。

他认为,苏联政府的官僚体制已经使国家偏离了方向,决心发动“革命”夺取军舰,把军舰开到列宁格勒以外的公海,然后叛逃瑞典。

  1975年11月6日,“警戒”号开到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首都里加进行检修。

  11月8日19时,萨布林向舰长波图利内海军中校汇报工作,谎称舰上发生异常情况。

当他与舰长一同走到军舰水声部位时,他突然关上舱门,将舰长与舰上人员隔离起来。

  接着,他召来了13名军官和13名海军准尉,对他们说,舰长身体不舒服,军舰将由他指挥。

他声称,苏联存在严重的违法现象,必须通过断然手段才能“唤醒人民”。

他建议将“警戒”号开到列宁格勒附近的要塞喀琅施塔得,并宣布该地为独立领地。

  23时30分,舰上一名军官弗尔索夫机智地躲过萨布林同谋的监视,偷偷跳入冰冷的海水中,游到停泊在里加港的B―49号潜艇上,并向里加基地司令部做了汇报。

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有些领导甚至怀疑他是否喝醉了酒或是精神上出了问题。

  萨布林得知弗尔索夫跑掉后,决定提前将“警戒”号开到海上。

11月9日2时50分,“警戒”号在萨布林的指挥下驶出里加湾,以30节的高速沿着道加瓦河驶向波罗的海。

看到“警戒”号擅自启锚出海,里加基地的领导才相信了弗尔索夫的话。

  4个小时后,苏联军事当局将情况报告给克里姆林宫,从睡梦中被叫醒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亲自下达手令:

“炸沉它!

  苏联第15航空集团军首先接到命令。

它们出动了最新式的雅克―28、图―16轰炸机和苏―24攻击机群。

10时30分,它们开始向“警戒”号投弹,没想到却误炸了一艘民船和一艘承担追击任务的巡逻舰。

  最后,“警戒”号在瑞典与苏联交界水域,被飞机扔下的230公斤炸弹和30毫米炮弹命中,方向舵被卡死,只能在水面上打转。

这时,反对叛逃的30名水兵成功解救了被困的军官和舰长波图利内。

双方经过激战,萨布林被波图利内打伤,这起叛逃事件终于被制止。

  1976年7月13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萨布林死刑,“警戒”号所有官兵被解散。

为消除影响,“警戒”号反潜舰被改为护卫舰,1976年转至太平洋舰队服役,2002年10月13日正式退役。

相关连结

简介米格-25

米格-25是苏联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

五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原型机于1964年首次试飞,1969年开始装备部队。

北约集团给予绰号为“狐蝠”(Foxbat)。

米格-25最初以美国的B-70超音速洲际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因而在设计上强调高空高速性能。

该机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

米格-25可在24000米高度上以M2.8的速度持续飞行,最大飞行速度达M3.0,是目前世界上闯过“热障”(M2.5)的仅有的两种飞机之一(另一种是美国的SR-71)。

从1965年3月16日到1977年10月21日,米格-25共打破和创造了8项飞行速度世界纪录、9项飞行高度世界记录和6项爬高时间世界记录。

1973年初,美国空军部长罗伯特·西曼斯曾称米格-25可能是当时“世界上在生产中的最好的截击机”。

但米格-25在当时对西方来说还是一个谜。

直到1976年9月6日,前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驶一架米格-25P叛逃降落在日本北海道南端的函馆民用机场,为西方揭开米格-25之谜提供了机会。

该事件使当时的苏联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苏联也因此被迫开始放弃这种王牌战机,并开始加快研制新的替代战斗机型米格-29。

目前,在苏空军中服役的米格-25有近600架,此外还向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伊拉克等国出口。

米格-25有以下几种型别:

米格-25,高空高速截击型;

米格-25P,侦察型;

米格-25Y,双座教练型;

米格-25P电子侦察型,与P型大体相似,但机头两侧较后处装较大的侧视雷达,不带照相机;

米格-25M,先进截击型,雷达和机载设备作了改进,具有与米格-23相似的有限下视下射能力,装两台改进的P-31X涡喷发动机,可带6枚半主动制导的AA-9中距空对空导弹和一门内装机炮;

米格-25“狐蝠”F,1986年出现的防空压制型,可带AS-11反辐射导弹。

主要机载设备

“狐火”火控雷达,搜索距离85公里,有跳频抗干扰能力,机上装有PCБH近导航系统,“蓝天一号”半自动指挥引导系统、CO-10雷达警戒器、COД-57M雷达应答器等。

动力装置

2台P-31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2×120.5千牛(2×12300公斤),最大推力2×9300公斤。

武器

无内装机炮,翼下4个挂架带4枚AA-6中距空对空导弹,内侧为两枚红外制导型,外侧两枚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型。

尺寸数据

翼展:

13.95米

机长:

22.3米

机高:

5.7米

机翼面积:

56.2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

15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36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37500千克

载油量(机内):

14000千克

翼载(作战):

5.06千牛/平方米(516公斤/平方米)

推重比(作战):

0.85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M3.0/3180公里/小时(高度18300米)

最大作战速度:

M2.8/2970公里(高度17000米)

实用升限:

24000米

海平面爬升率:

210米/秒

最大作战半径:

1300公里

航程:

3000公里

最小盘旋半径(高度5000米,M0.9):

3450米

起飞滑跑距离:

1380米

着陆滑跑距离:

2180米

使用过载:

+4.0g~-2.0g

米格-29

米格-29战斗机,是苏联70年代开始研制的超音速、高性能、有单双座型双发战斗机。

它由前苏联米高扬飞机设计局研制,高尔基等多家飞机制造厂生产,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

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支点”(Fulcrum)。

简介

  米格-29既可用于执行制空和截击任务,同时也可实施对地攻击。

它由高尔基等多家飞机制造厂生产,1982年开始装备部队。

该机采取与美国F-15、F-16相似的

设计思想,机体尺寸和重量与F/A-18相近。

在研制中突出了它的中、低空格斗能力和下视下射能力。

此外,为适应部队广泛使用的野战机场,还在进气道的设计中采取了特殊的防外来物吸入措施。

[1]

设计指标

  米格-29“支点”是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最新型战斗机,也可能是该设计局的最后一个战斗机型号。

米格-29的基本任务是在各种海拔高度、方向、气象和电子对抗条件下,消灭60至200千米内的空中目标。

基型的米格-29具有有限的空地攻击能力,但其改进型号已具有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固定或移动目标的能力。

米格-29设计期间共产生了19架原型机,其中制造了代号为9-01至9-11、9-12到9-15共14架,其他停留在图纸阶段。

这一新型战斗机很快被北约分析人员命名为“支点A”。

  60年代末,苏联总参谋部针对美国的“FX”计划(后演变为F-15战斗机),提出了相对应的PFI计划。

PFI是俄语PerspektivnyiFrontovoiIstrebitel的缩写,意即“先进战术战斗机”。

1971年,计划分化为两部分,一个是“TPFI”计划,T代表tyazholyi(重);另一个是“LPFI”计划,L代表Legkiy(轻)。

LPFI计划全称为“轻型前线战斗机计划”促生了米格-29战斗机。

1972年苏军向米格设计局提出研制新型战斗机替代苏军中米格-21和米格-23的需求。

新的轻型战斗机将承担战术空中任务,及进行护航和地面攻击,设计局内部最初称之为“计划-9”,最

终命名为“米格-29”。

正式设计开始于1974年,提出了多个方案,其中有的方案就象米格-25的缩小版。

随后生产了约19架原型机。

  苏联空军给米格-29规划的典型作战任务是,在战区前线机场携带6枚空空导弹、一个机腹副油箱起飞,执行保卫轰炸机、攻击机编队提供230千米作战半径的护航任务。

在适当航速下,这一作战半径可增至370千米。

在部分米格-29进行护航的同时,其他米格-29可执行巡逻、拦截任务,为护航编队提供进一步支援。

在后一任务类型中,米格-29可前出到机场外185千米处,油量确保能完成一次导弹攻击。

假如只携带中距和近距空空导弹各两枚的话,米格-29的作战半径几乎可以扩大两倍。

可见米格-29最

初是作为空中优势战斗机研制的,后期的改进型号逐步具有了空地攻击和反舰能力。

具体到空优作战任务方面,苏联空军通过分析其空战经验和军用飞机的发展趋势,要求米格-29必须既能胜任机动格斗,又能进行超视距空战。

生产状况

  

 米格-29的批量生产于1982年开始在莫斯科进行。

第一架量产型号于83年8月在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空军基地交付。

1984年经国家接受检验后,米格-29开始进入前线航空部队。

初期生产、试飞和改进工作延续到85年。

86年首批出口型号也已交付。

85年2月装备了空地攻击电子吊舱的第14架原型机9-14号由托克塔·奥巴基洛夫驾驶首飞,揭开了米格-29多任务改进计划的序幕。

苏联/俄罗斯空军共装备了超过800架米格-29,外销也达到500架。

据称截至95年1月,俄罗斯已生产1216架米格-29单座型和197架双座型,合共1413架。

1990年后生产的米格-29均被用于出口。

91年12月苏联瓦解,其拥有的米格-29分散在分裂的各个共和国内。

俄空军手中只剩下不足400架能正常操作的米格-29。

查尔斯·迪克在其94年发表的论文《俄罗斯军队:

现状和前景》中写道:

俄空军司令科尔根·P·S·第聂金称俄空军只掌握了原有的米格-29部队中的37%,随着经济的一路滑坡,现在在俄空军中的米格-29数量更是下降到300以下。

到了93年底,约100架生产中的米格-29因空军无法支付费用,只好存放在仓库里。

其中48架后来用于作为改进型原型机。

由于俄空军事故不断,每十万飞行小时接近12起,库存的一些飞机被用来弥补损耗。

还有部分库存品出口到了其他国家,如8架出口至印度弥补损耗,出口伊朗41架,叙利亚48架。

但“有钱的主”,如马来西亚则购买全新生产的米格-29N。

此外还少量提供一些库存品给希望对米格-29评估研究的东亚国家。

研发

设计与试飞

  米格-29设计组的领导是罗斯蒂拉夫·阿波罗舍维奇·别里亚科夫,副手为A·A·丘曼奇延科、V·A·拉夫罗夫和M·R·沃登博格、阿纳托里·A·别罗斯维特。

别理亚科夫是著名设计师和院士,二战期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

他早在1951年就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在60年代任米格-23主设计师。

另外还有14名副设计师。

作家比尔·甘斯顿在其《俄罗斯飞机百科全书1875-1995》一书中,这样描述了米格-29设计的特性:

“升力型机身和大型机翼完整的以整体空气动力学形式融合,两个低于轴心的发动机配备有可调进气口,能承受持续9G的机体结构,多模式脉冲多普勒雷达,全面的火控和电子战系统,武器为机炮外加不少于六枚的空空导弹”。

这些是对米格-29恰如其分的概括。

此后米格-29的概念研究在空军和各个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开始了。

在苏联航空史中,有那么多航空机构联合起来进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