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1981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2《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

家乡的喜与忧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学生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自愿参与家乡建设的能力。

重点

发现感知家乡的变化发展,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难点

培养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图片呈现——从前的家乡

Ø看上面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Ø你想回到过去生活还是就生活在当下?

为什么呢?

引入课题——《家乡的喜与忧》

观看图片分享感悟

通过从前的家乡图片呈现,感知今天幸福生活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

家乡的发展

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

探究与分享:

和奶奶看相片……

周末,赵东阳看见奶奶拿出家里的老照片在翻看。

他很好奇,凑过去跟奶奶一起看。

小东:

奶奶,您这是站在哪里呀?

这房子好旧啊。

奶奶:

这是咱家的老屋,没搬进小区前,我们就住在这里。

那时你还没有出生呢!

小东:

奶奶,这条路这么脏啊!

奶奶:

噢,这就是以前的北街口,现在变成了步行街,整齐干净多了。

观看视频——家乡的变化

Ø通过观看视频,你想不想去了解你的家乡,看看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根据课前的分组和同学们确定的主题和调查方法,和课下进行的家乡发展建设的调查活动。

现在就让我们来展示调查成果吧。

第一大组的同学以收集材料、观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活服务设施方面的变化。

(PPT呈现图片)

小结:

1.有了方便人们文化休闲的设施建设

播放视频:

70年代的中国餐馆

问题:

对比70年代餐馆,你觉得现在的餐馆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菜的种类、服务……)

PPT图片呈现:

超市、商场等

小结:

2.有了方便人们购物的商业设施建设

PPT图片分享:

高铁、飞机等

小结:

3.有了方便人们出行的交通设施建设

小贴士

调查方式:

登录家乡所在地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

询问家中长辈所经历的家乡发展变化;观察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家乡变化。

第二大组的同学以采访家人的方式,了解家乡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

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说,他们上学时的学校和教室,以及学校里的设施等情况。

爷爷说当初他们的教室的墙上只要一张黑漆刷出来的黑板那个年代粉笔比较珍贵。

爸爸说当初他们教室的木质桌椅板凳比现在小,写字的时候胳膊施展不开。

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上学时,他们学习的课程。

奶奶说,以前的书本封面简单,颜色单一。

妈妈说,以前的课程科目没有现在的多,主要以语文、数学为主。

第三大组的同学以实地参观、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

看病的变化

周六,我们小组参观了家乡的一所医院。

我们看到现在的医院宽敞、整洁。

听人们说,以前的医院很小、很拥挤,而且人们来看病时,都争着往前挤,秩序混乱。

现在,人们只要拿着挂号单坐在一旁等着叫号就可以不用担心别人插队。

以前,人们总担心看病很贵,而现在,人们可以享受国家医疗保险,医疗费负担减轻了很多。

讨论:

Ø通过第三组展示的成果,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家乡的医疗事业也有这些变化吗?

你还发现了什么变化呢?

Ø通过这些调查活动,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此,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家乡的发展呢?

人们是怎样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的呢?

形容一下:

•今非昔比、整洁、翻天覆地、高兴、日新月异、速度……

拓展提高

了解家乡变化之后,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提示:

家乡的变化既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指引也离不开家乡人民的不懈奋斗,拼搏创造。

课堂能力检测

 

学生场景模拟表演

 

观看视频

讨论交流

 

学生呈现调查收集图片、视频

 

小组分享交流

 

学生呈现人物调查走访结果,进行文字和语言解说

 

学生呈现实地走访、采访结果,用文字和语言进行小结

 

交流分享

 

拓展提高

 

培养学生情景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资料收集及呈现,了解认识家乡发展变化,提升学生感知了解生活的能力

 

进一步认识了解家乡文化、商业、交通等的变化

 

培养学生调查走访的能力的意识,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的理念,学会学为所用的观念

 

感知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变化

 

通过小组分享实践结果,学会总结对比分析,提升学生知识归纳应用能力

 

认识到家乡的变化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指引和家乡人民的奋斗创造。

课堂小结

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发展而感到骄傲。

体会家乡变化带来的好处。

板书

第十二课家乡的喜与忧

一、家乡的发展

1.生活服务方面的建设

2.教育方面的变化

3.医疗事业的发展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2《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题

家乡的喜与忧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以汇报形式,发现家乡建设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2.认识到为家乡建设需要每个人从意识和行动上做出努力和贡献,主动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重点

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难点

发现家乡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演讲

Ø通过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

或者想说的?

提示: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少年也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变化出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引入课题——《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观看视频分享交流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可以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

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

找一找:

赵小原和同学在参与“家乡发展建设”调查活动时,发现了家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设备工艺落后,没有技术创新,邻居李叔叔所在的工厂倒闭了。

尽管家乡越来越富裕了,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河流的污染日益严重,一些农田也被用来盖房。

听爷爷说,村里查了许多漂亮的楼房,但多为老人和小孩居住。

村里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了,老人、小孩的安全是个问题。

通过课前的调查,你的家乡在发展中是否也遇到了问题?

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快来和同学老师分享一下吧。

小结:

我发现的问题

1.家乡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很多。

2.家乡环境污染严重。

3.家乡的流动人口少。

4.家乡有些地方交通不便。

观看视频——疫情期间为家乡作贡献

问题:

有些同学觉得,家乡的发展与自己无关,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

小结:

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家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想办法解决。

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了家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存在着这些问题,小组讨论提出你们组的建议。

要求:

1.小组成员先组内交流自己。

2.记录员根据各成员的发言整理。

3.派代表进行报告。

家乡发展建议书

管住自己的手和口、不破坏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骂人、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公民。

积极引进外援,建设家园。

吸引外商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人数。

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要逐步把主要的职责转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方面,更好地为公共服务。

每个组都汇报了本组的“家乡发展建议书”,现在请同学们从每个组的建议中选择一个建议,全班交流一下,看看大家的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

观看视频——改革开放40年

Ø看到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家乡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看到家乡的发展,我们应该感到骄傲,也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是提出建议,这也是我们对家乡的付出。

课堂能力检测

 

学生汇报

 

学生小结

 

观看视频,交流讨论

 

小组分享交流

 

视频感悟

 

 

让学生以汇报形式,发现家乡建设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认识到为家乡建设需要每个人从意识和行动上做出努力和贡献

 

通过学生讨论,进行发展建议汇报,提升学生对家乡建设的认知和主动参与能力

 

感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国家自豪感

课堂小结

家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能回避。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体会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主动参与家乡建设。

板书

第十二课家乡的喜与忧

二、我为家乡发展出力

1.发现问题

2.提出建议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最新202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说明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xx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XX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

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

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三、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育性。

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章节题目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

1、我们的好朋友

2

2、说话要算数

2

3、当冲突发生

2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4买东西的学问

2

5合理消费

2

6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

2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7我们的衣食之源

2

8这些东西哪里来

2

9生活离不开他们

2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2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2

12家乡的喜与忧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