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1904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docx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校舍安全工程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2012校舍安全工程

建设项目施工(一标段)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第三章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第四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五章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六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七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施工进度表或工期网络图

第九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合理有序

第十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采用程度,其在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等方面的作用

第十一章各工种配合组织合理、科学

第十二章有确保农忙及雨季连续施工的措施

第十三章提出有效的合理化建议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地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尉氏县教育体育局2012年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位于开封市尉氏县,总面积约6270m2,计划工期150日历天,共分11个标段,其中1标段永兴镇东范庄小学,面积700m2,框架结构,地上2层,建筑总高度为8.400m,室内外高差为0.600m。

屋面防为等级为II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基础及柱、梁、板、楼梯及雨蓬等露天构件为C30;构造柱、过梁为C20,其它未注明者均为C20。

第二章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2.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迅速形成施工能力,掀起施工高潮的关键,为此我单位十分重视,在投标阶段就对本工程进行了较认真细致的调查和详细的阅读文件、研究方案、制定措施。

在投标书中的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已经落实,并进行了必要的准备。

若我单位有幸中标,接到中标通知后将立即行动,调集队伍,开展现场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在15日内编制出各工程项目的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2.1.1图纸会审

由单位总工主持,召集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制作安装、施工经验比较丰富的技师、领工员,依据有关规范,对图纸各部尺寸、规格、型号、相互关系等进行校核、分解、放大样,发现问题及时收集汇总,书面报请监理、设计和业主单位给予解决,并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2.1.2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线座标和水准点,用精密仪器进行联测复核,确认无误后进行轴、柱十字线控制定位测量,并埋设固定桩橛,确保定位准确。

对桩基、承台、砖砌体、柱安装和各种孔洞等工程施工时,均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和规范要求进行轴线、水平测量,以保证各部位的定位准确、标高无误、尺寸正确。

2.1.3编制质量计划或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在项目经理组织下,按照ISO9002标准,依据我单位质量管理程序文件要求,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各分项分部工程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使质量工作在各个工序、各个环节得到具体量化,使各专业现场施工做到统一安排、统一规划、互相配合、协调开展。

确定该项目中的特殊/关键工序,并为此分别编制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用以指导和控制现场施工。

2.1.4修建临时设施

我们将本着节约、必须的原则,按照总体施工布署,15天内完成现场规划、场地平整和生产、生活设施,接通水、电,预制场,做好一切临时设施。

2.1.5机具、材料供应

按照施工顺序,做好机械设备和材料供应工作,5日内土建工程所用机械设备必须进场,并做好各种材料的进场准备工作,完成地材检验和桩基砼试配、模板设计,为土建工程的早日施工做好一切准备。

2.1.6岗前培训

对拟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组织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明确各自职责,掌握有关标准和方法,自觉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2.2基础工程

2.2.1基础施工工序

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机械开挖→人工修整→验槽→垫层施工→弹线放样→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模板安装→基础砼浇筑→养护→回填土

2.2.2基础抄平放线

1.基础根据基础平面图按建(构)筑物的轴线定位,连接相应的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坡度(或采用坑壁支护开挖坡度),定出开挖边线位置。

2.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上,并画标高标记。

3.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有垫层的应在垫层面上放出(弹墨线)墙或基础平面尺寸。

4.基础模板完成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在柱的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墙、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应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

2.2.3基础土方工程

(一)基础土方开挖

1.主要机具:

①挖土机械有:

1m3反铲等。

②一般机具有:

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作业条件:

①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②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③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3.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4.挖基坑(槽)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开挖基坑(槽)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二)基础土方回填

回填土采用土质良好、无有机杂质的粘土。

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分层厚度控制不超过250mm,控制好回填土的含水率,以免产生“橡皮土”现象。

按规范要求现场取样进行土的干容重测试,以确保其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土方回填时,应注意在基坑相对两侧同时进行,每300mm夯压一遍。

杯型基础柱基坑、基础梁土方回填应根据需要择时择地回填,并注意保护好杯口,不能将土等杂物掉进杯口内。

2.2.4基础钢筋工程

(1)钢筋的配料

钢筋配料根据图纸配料,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1.配料计算注意事项

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无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利于加工和绑扎。

配料时,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筋。

2.配料单和料牌

钢筋配料完毕后,填写配料单,列入计划的配料单。

将每编号的钢筋,制作料牌作为加工的依据,并在绑扎中作为区别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编号的标志。

(2)钢筋制作

钢筋的弯曲成型:

一级钢筋末端作180º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梁柱箍筋弯成135º。

其直线段长度,梁不小于6d,柱不小于10d。

二级钢筋末端做90º或135º弯曲,弯曲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

弯起钢筋中部弯折外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3)钢筋对焊

对焊前将端头150mm范围内清除干净,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以调直或切除。

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以利于均匀受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直径轴线垂直。

焊接完毕后,待接头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

做好对焊试件,不少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焊接。

焊接场地有防风、防雨措施。

(4)钢筋绑扎与安装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牌相符。

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等。

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其厚度应等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2.5基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工程采用木模板进行施工。

2.2.6基础砼工程

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采用市建委备案的水泥,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详见主体混凝土施工)

2.3主体工程

2.3.1主体钢筋工程

本工程所用钢筋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施工前必须试验合格后方可采用,焊接接头钢筋均应在现场取试件,并有见证取样人在场,经送检合格后方可焊接。

(一)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在施工现场进行下料、成型、制作,现场布置配套的加工机械设备,具体布置位置见现场施工平面图。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列无规定时,应符合规范及抗震要求的规定。

钢筋的弯曲成型:

一级钢筋末端作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弯曲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倍。

梁柱箍筋弯成135度其直线长度,梁不小于6d,柱子不小于10d。

二级钢筋末端做90度或135度弯曲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倍。

弯起钢筋中部位弯折外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二)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与安装

⑴.准备工作:

核对成品钢筋的规格、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牌相符。

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

准备控制砼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其厚度应等于砼保护层厚度。

⑵.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后浇带部位的钢筋绑扎。

⑶.柱子、梁、顶板钢筋绑扎要满足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⑷.钢筋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完成防雷接地连接。

2.柱钢筋绑扎

柱子钢筋采用焊接连接。

(1)电渣压力焊:

接工艺程序:

安装焊接钢筋→安装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

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2)闪光对焊:

A、对焊操作要求:

Ⅱ级钢钢筋对焊:

Ⅱ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

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保证焊缝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

因而,其操作关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

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

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

B、对焊注意事项:

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

铁锈污泥等,防止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

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及切除。

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件(不小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

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筋特性、气温高低,电压。

焊机性能等情况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

4、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

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焊后趁热将焊缝毛刺打掉,利于钢筋穿入孔道。

5、不同直径钢筋对焊,其两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

6、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

3.梁钢筋绑扎: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次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每隔一定间距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箍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箍筋在叠合处弯钩,在梁中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点边缘50mm处。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放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但受力筋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何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25%。

4.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部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在现浇板中有梁时,应先绑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要绑扎。

受力筋入墙不小于120mm,第一根分布筋距墙不大于50mm。

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0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钢筋搭接长度、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5.应注意的问题

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协商,确定支模绑扎顺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校正柱插筋,柱子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板钢筋绑扎时,水平筋接头应错开,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超过总数的50%,按设计要求绑扎拉钩,应绑扎牢固,以控制两层网片的净距。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主梁上次梁处两侧均须设附加箍筋及吊筋。

钢筋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能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相隔交错扎牢,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踩下,特别是挑檐、悬臂板等,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图纸中末注明钢筋搭接长度均应满足构造要求。

2.3.2主体模板工程

(一)模板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在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为基准工作。

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

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墙模板控制线要弹在距模板内边200mm外侧,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做好标高引测工作

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在无法直接引测时,也可以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即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先引测到过渡引点,作为上一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查标高位置。

3.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采用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绑扎在竖向主筋上,并按两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准确。

4.模板与配件的检查

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位不得使用。

5.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模板安装前,应做到下列准备工作:

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模板底部的砂浆找平工作,以防模板底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模板应涂刷隔离剂,在涂刷隔离剂之前应先将模板上的灰浆铲除清理干净,严禁在模板上涂刷旧机油,以免污染构件钢筋;板支撑的承接面应平整、坚固,准备好垫木。

(二)、支设安装的规定

模板支设安装,应遵循下列规定:

按模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体系的整体稳定性;配件必须拼装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支设梁和板要有水平撑和剪力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三)、模板的支设方法

本工程的支设方法,均采用单块就位组拼法。

1.梁板模板支设方法

复核梁板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垫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固定龙骨,再在次龙骨上铺钉底模,拉线找直。

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并固定梁侧模板。

按规范要求起拱(一般跨度大于4M时,应起拱0.1%~0.2%).安装外楞、柠紧对拉螺栓,调整梁口平直。

复查梁模尺寸,并加设模板支撑。

2.梁板模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梁板模的设置,由模板设计规定;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时,扣件必须要拧紧,要抽查扣件的力矩,横杆的步距要按设计要求设置;由于各种设备管道安装的要求,需要在模板上预留孔洞时,应尽量使穿梁管道孔分散,穿梁管道孔的位置应设置在梁中部1/2梁高范围内,以防削弱梁的截面,影响梁的承载能力;应在梁模端关部位留置清扫孔。

(四)、支模工艺

搭设支撑架→调平支撑顶面→安装模板支撑主梁→安装模板支撑次梁→铺木胶合模板→面板拼缝粘胶带→刷脱模剂→模板预检→进行下道工艺。

(五)、拆模工艺

楼板砼强度达到拆模要求→降下拆头托板→拆除模板主次梁→拆除机板→拆除下部水平支撑→涂刷脱模剂→运至下道工序工作面。

(六)、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板顶的标高,并要求误差不得大于正负1mm。

2.木胶合板的边缘及孔眼,均应粘贴海绵条密封处理。

3.木胶合板使用前应刷脱模剂。

4.模板上弹线,要隔一层用一种颜色,以防两层的线混淆不清。

5.严格控制梁板和立柱的拆模时间,拆模强度应按规范要求。

6.拆模时须在柱的下层水平支撑下铺设脚手板供操作人员行走,不宜直接在水平支撑上操作。

(七)、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设置

1.竖向构件预埋件,采用绑扎固定。

2.水平构件预埋件,梁顶埋件可用铁钉固定。

(八)、模板的拆除

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件,以及自上面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拆模时,操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事故,待该片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放好,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恻隔离剂,以待备用。

2.3.3主体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项目将从投标前期所考察的几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里选出2~3家距现场近、资质等级高、服务质量好的搅拌站负责本工程的混凝土供应。

混凝土采用运输罐车运输运至现场,混凝土到工作面采用固定混凝土泵、汽车泵泵送和塔吊运输相结合。

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先竖向墙柱,后水平梁板。

(一)施工准备

1.混凝土材料、配比制作准备

(1)混凝土搅拌站应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选择,保证按要求提供满足施工要求的合格混凝土,对预拌混凝土站的要求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签订供应合同,对原材、外加剂、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混凝土罐车在路上运输等作出严格要求。

①对预拌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等)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来适当地调整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当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

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罐车的频率。

浇筑混凝土时,搅拌站派一名调度现场调配车辆。

同时鉴于现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项目安排人员协调现场内外的交通问题。

对到场的混凝土实行每车必测坍落度,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抽测,混凝土工长组织人员对每车坍落度进行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预定预拌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②对混凝土初凝时间的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环境温度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提出具体的初凝时间要求。

③为确保预拌混凝土供应及时,现场混凝土工程连续施工,项目部指定专人到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协调。

(2)预防碱集料反应措施

为了预防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的损害,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粗骨料的选用除需满足泵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外,选用B种低碱活性集料。

水泥除满足混凝土中水泥的一般要求外,选用碱含当量<0.6%的低碱水泥。

掺加掺合料的部位选用优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

外加剂选用无碱或低碱无氯盐外加剂。

混凝土按有关混凝土碱集料试验数据进行配制。

(3)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与耐久性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与耐久性是紧密相连的,稳定性好也就是膨胀与收缩变形小,使结构不发生有害裂纹(缝),在允许荷载长期作用下不发生变形或破坏。

稳定性好对耐久性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另外,碱—骨料反应是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和活性骨料之间发生的有害化学反应,该反应会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发生“肿胀”、“膨松”,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

所有车辆进行编号,并在驾驶室中写明混凝土的标号及使用部位,使现场施工人员直观明了。

现场调度与混凝土搅拌站调度随时保持联系,确保混凝土的类型及数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3、混凝土的试验管理

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

对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项目总工组织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具备相应的资质。

现场设标养室,现场混凝土的试验管理内容有:

⑴试验工具:

相应数量的混凝土抗压、抗渗试模,小型振动台和坍落度试验设备、标准养护箱等。

⑵坍落度试验:

测试坍落度前,要先将试验桶用水湿润,放在不吸水的刚性平板上,分层装入混凝土,每层用标准棒插捣数次,刮平顶层混凝土,按规定方法提桶、测量、记录。

⑶混凝土试块制作:

试块制作在浇筑地点进行。

结构施工中按照每一施工段,同一浇筑日期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制作试块,三块为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两组。

试块振捣采用小型振捣台振实,抹平并应及时在试块表面临时写明部位、制作日期、强度等级标识,并及时填写试块试验表格。

⑷试块养护:

标养试块在拆模后及时放入标养箱,同条件试块拆模后,注明标识,放置在与其代表结构部位的同样环境处,存放时放置在钢筋焊接的笼子内,并加锁保护,防止碰撞和丢失。

采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并防止暴晒、风吹脱水、冬季要防冻。

同条件养护试件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送试验室进行强度试验。

(二)砼的浇筑

管道部位:

管道敷设原则是“路线短、弯道少、接头严密”。

水平泵管敷设时,必须将泵管用马凳架空。

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宜起过2m,超过3m高应设置溜槽。

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模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

施工时结构层标高的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三)正确预留和处理施工缝

施工缝的的预留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部位。

柱:

宜留置地基础的顶面,或梁的下部,梁的上面。

与板边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以下20~30mm处。

单向板,留设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已浇筑的砼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