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1778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7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实施了______。

A.终身教育

B.义务教育

C.补偿教育

D.回归教育

答案:

B

[考点]义务教育

[解答]A项终身教育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提出的,认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打破了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界限。

B项义务教育是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C项补偿教育是为文化不利儿童设计的不同的教育方案,以补偿其在年幼时缺乏文化刺激的环境,减少其课业学习负担,增进其课业学习能力。

D项回归教育认为人的一生应是学习和工作的不断交替、相互结合的过程,即使已经接受教育的成年人,在需要时也要回学校学习。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答案:

A

[解答]B选项“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说法错误;C选项“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错误,通常平衡法使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而恒定法主要是对身高、体重等无关变量的控制;D选项消除法主要用于消除被试的焦虑心态或者不适环境等。

3.实验研究方法依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A.文献检索法与内容分析法

B.真实验法与准实验法

C.访谈法与问卷法

D.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

答案:

B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______

A.1986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6年

答案:

C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1995年,1986年颁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颁布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5.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体现了教育的______。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答案:

C

[解答]该题需要考生抓住“与之符合的结果”这一关键词,正负向功能的区分是效果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显隐形功能的区分是结果是事先所“预期的”还是“非预期”的,即“符合结果的”或者“不符合结果的”。

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功能。

6.孟子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概括为______。

A.明明德

B.化性起伪

C.明人伦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C

[解答]A项“明明德”出自《大学》;B项“化性起伪”是荀子所言;C项“明人伦”是孟子所言;D项“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所言。

7.______认为,中国问题的根本在于文化失调。

A.陶行知

B.陈鹤琴

C.晏阳初

D.梁漱溟

答案:

D

[解答]梁漱溟提出,中国问题在于文化失调。

8.复述策略的适用范围为______。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B.有意义学习和知识学习

C.机械学习和知识学习

D.有意义学习和技能学习

答案:

C

[解答]复述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复述策略的适用范围为机械学习和知识学习。

9.随着书院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A.大都授

B.下帷讲学

C.讲论讲会

D.转相授受

答案:

C

10.“五指活动”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A.差别性

B.整体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

答案:

B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掌握情况。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

“活教育”强调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

其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即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强调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

因此,本题选B。

11.下列哪项不是义务教育的特征?

______

A.自主性

B.强制性

C.公共性

D.基础性

答案:

A

[解答]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基础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也称义务教育的国民性,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公共性,是指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

基础性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特征。

所谓基础性,是指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奠定基础。

12.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述是

A.行动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B.研究过程不需要理论指导

C.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D.强调对行动的反思

答案:

D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行动研究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行动研究就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有学者将行动研究的特点简要地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

A、B、C三个选项未能表达这些内涵。

因此,本题选D。

13.“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这句强调知识作用的话出自

A.荀况

B.王充

C.王安石

D.颜元

答案:

B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秦汉时期教育思想以及人物流派的掌握情况。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意思是说,“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

”此语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的无神论著作《论衡·效力篇》中,这句话的意思相当于后来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的“知识就是力量。

”因此,本题选B。

14.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

“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______。

A.描述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

C.操作性定义

D.解释性定义

答案:

B

[考点]“教育”定义的类型

[解答]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教育定义划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并在自己的教育论述中始终遵守。

描述性定义是对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

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即揭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

很显然,题干中给出的杜威对于教育的定义既说明了是什么,也说明了应是什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5.______主张改革学校教育,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A.黄宗羲

B.李添

C.王守仁

D.颜元

答案:

D

16.在德育过程中,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而认为其无可救药的做法违背了______原则。

A.知行统一

B.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答案:

D

[解答]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要求发扬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同时克服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

17.国子学始立于______。

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朝

答案:

A

[解答]国子学西晋时期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

18.关于信度和效度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有效度的测量具有一定的信度

B.有信度的测量不一定有效度

C.信度高的测量不一定效度高

D.信度高的测量效度一定高

答案:

D

19.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学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______。

A.与理论的分离

B.实践问题的解决

C.教师的独立研究

D.研究结论的迁移

答案:

B

[考点]教育行动研究

[解答]教育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下,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研究真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与情境,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行动质量与教育行动效率为目的的研究模式。

一方面旨在提高教育实践者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与教育问题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也为优化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策略。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0.以下几种教学考察方法中,针对地方官学学生的是______。

A.三舍法

B.六等黜陟法

C.积分法

D.监生历事

答案:

B

[解答]针对地方官学学生的是“六等黜陟法”,即把考试成绩评定为五等,根据成绩对生员的身份进行黜陟。

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21.从课程类型划分上,核心课程是一种______。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研究课程

答案:

B

[解答]核心课程是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在实质上,它是活动课程的发展。

核心课程论者认为:

编制课程既要照顾儿童的发展阶段,又要反映人类的基本活动。

核心课程符合活动课程的特点。

22.托尔曼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的作用是______

A.决定学习是否发生

B.决定表现是否发生

C.决定探究倾向是否产生

D.决定行为是否获得

答案:

B

[解答]潜伏学习实验证明不给予强化学习也会发生,强化能够将个体学习的结果表现出来。

23.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相对功利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

B

24.荀子基于“性恶论”的人性观,主张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______。

A.明人伦

B.化性起伪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答案:

B

[解答]荀子基于“性恶论”的人性观,主张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25.下列因素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是______。

A.统计回归

B.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效果

C.成熟

D.测验

答案:

B

[解答]影响外在效度的主要有四种因素:

(1)测验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

(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效果;(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4)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

26.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______

A.国民教育第一

B.学校教育第一

C.干部教育第一

D.工农教育第一

答案:

C

[解答]为应对严峻的抗日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干部教育第一”的教育工作政策,以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能力的革命干部,组织和领导人民革命斗争。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______。

A.学会生存

B.学会做人

C.学会关心

D.学会学习

答案:

A

[解答]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教育四大支柱”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28.在人性论上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家是______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思

答案:

A

[解答]在《论语》中,孔子明确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观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9.以下几位教育家中,教育思想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是______。

A.颜之推

B.朱熹

C.王守仁

D.韩愈

答案:

C

[解答]王守仁,又称王阳明。

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

30.______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和重要内容。

A.教育思想现代化

B.教育制度现代化

C.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

D.教育队伍现代化

答案:

C

[解答]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是核心,教育管理现代化是保证。

31.在观察研究中,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行为的记录方法是______。

A.描述记录法

B.轶事记录法

C.连续记录法

D.日记记录法

答案:

B

[解答]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行为的方法是轶事记录法。

32.加涅认为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______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力技能

D.运动技能

答案:

C

[解答]加涅认为八种学习水平不足以囊括所有类别的学习,因此又提出学习可包括五种不同的学习结果,分别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

认知策略和智力技能容易混淆,其区别在于前者调节的是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后者则用于处理在外界环境中遇到的问题。

33.古代西方提出的“三艺”是辩证法、文法和______。

A.几何

B.天文

C.修辞

D.音乐

答案:

C

[解答]“三艺”包括辩证法、文法和修辞,属识记内容。

34.商代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教育场所。

作为商代特有的大学,并在其中学习礼乐的教育机构是

A.瞽宗

B.序

C.校

D.庠

答案:

A

[解答]夏、商、周都有序、校、庠这些教育机构,而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5.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的“八年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研究大学和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问题

B.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C.研究大学的主要职能,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D.研究大学与中学的关系,解决大学升学与就业的矛盾

答案:

D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美国二战前教育改革的主要项目--八年研究。

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试图通过加强中学与大学的合作关系来解决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

为此,委员会制订了一项为期八年(1933~1941)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

3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______。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答案:

B

[解答]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37.下面哪一次教育法规,确立了我国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即“两基”、“两全”、“两重”?

______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

B

[解答]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我国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即: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

38.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______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答案:

C

[解答]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道德的发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的发展。

39.朱熹称为“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______。

A.《白鹿洞书院揭示》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答案:

D

[解答]本题具有较大的迷惑性,部分考生看到“为学之序”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白鹿洞书院揭示》,但是正确答案实为《中庸》。

40.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第一定义”是______

A.谋个性之发展

B.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做准备

C.为个人谋生做准备

D.为个人服务社会做准备

答案:

D

[解答]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第一定义”是为个人服务社会做准备。

41.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

”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答案:

D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体谅模式核心观点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2.教育可以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这是指教育的______。

A.个体谋生功能

B.个体享用功能

C.个体个性化功能

D.个体社会化功能

答案:

B

[解答]抓住关键词教育对个人的“满足”,这种满足体现为精神层面的满足,属于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当然,教育对个人的物质满足(谋职),就属于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43.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______的原则。

A.客观性

B.理论联系实际

C.伦理性

D.创新性

答案:

C

[解答]抓住关键词“悄悄录音”,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伦理性原则”。

44.在道德教育方面,西塞罗提出了______的教育主张。

A.德行重于智慧

B.美德在于实践

C.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D.“人道”

答案:

D

[解答]该题属于生僻知识点,考生需注意到考试当中确实会有一些超纲内容的考查。

45.______认为,中国问题的根本在于文化失调。

A.陶行知

B.陈鹤琴

C.晏阳初

D.梁漱溟

答案:

D

[解答]梁漱溟提出,中国问题在于文化失调。

二、辨析题

1.学校教育定会对人的发展会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答案:

错误。

学校教育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有条件的。

首先,学校教育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不能高出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能动作用;其次,学校教育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年龄阶段去任意地决定人的发展;最后,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2.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是冲突、矛盾的。

答案:

(1)该观点错误。

(2)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自主性和独特性的过程。

教育作为促进个体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个体自主性和独特性的培养上。

社会化,是指个体接受文化规范,学习其所处社会的行为模式,由一个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使个体获得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使个体进行社会角色学习。

(3)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个有机整体。

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相伴而行,个性化依赖于社会化,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化的社会化;从个人的发展历史看,个性化与社会化处于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就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看,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人的个性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4)所以,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并不矛盾。

(5)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3.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

答案:

[答案要点]正确。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性质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

以后,虽然教俗统治者都不断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但学校内部事务仍基本由学校管理。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世纪大学主要特征的掌握程度。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性质的教授和学习中心,其不仅是一种新型教育组织,而且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精神。

从组织上看,中世纪大学起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合而成的团体,“uniVersitas”这个拉丁词的本意就是“组合”、“行会”、“团体”等,14世纪以后,专指由教师和学生结合成的团体——大学。

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以后,虽然教俗统治者都不断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但学校内部事务仍基本由学校管理。

大学自治是学术研究自由的必要保证,在这一点上,中世纪大学已为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