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670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教学反思.docx

《高中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学反思.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教学反思.docx

高中教学反思

篇一:

高中教学反思

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表述,正确的是()

a.顶芽——分泌生长素——促进侧芽生长b.突触前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c.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2.动物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环境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的改变不影响na和k的运输b.在培养液中加入乌本苷会影响k的运输

c.na+和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

3.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

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

度相等

b.在9-16时之间,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o2浓度不断上升

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

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d.该植物从20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4.研究发现,实验鼠基因myc335突变,则

另一基因myc过度表达,致癌风险增加

20%;若移除基因myc335,则基因myc

表达受到强烈抑制,而老鼠健康状况未受到负面影响。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myc335和myc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b.基因myc的表达受基因myc335的影响

c.移除基因myc335需要dna水解酶d.基因myc335可看作是导致实验鼠患癌的“开关”

5.下图简要概括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碱基配对方

式中存在a-u配对。

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离不开④

d.图中④中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

酸的种类

6.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有关图a、图b所示变

异的说法正确的()+++

a.图a是基因重组,图b为易位,均可导致细胞内基因数目和顺序发生改变

b.图b只发生在体细胞中

c.两种变化都一定会因生物的遗传信息改变而引起后代性状的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9.(9分)图ⅰ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ii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细胞器甲乙都有双层膜,乙的名称是,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它在乙的(场所)被彻底分解;将结构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则其内膜破裂(早、晚)于外膜。

(2)从图ii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

为。

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减弱、不变)。

(3)恒定在上述℃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l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mg。

30.(10分)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

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

矮秆植株=3:

1。

d11基因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br与br受体(d61

基因控制合成)结合后,可

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

了细胞膜的功能。

(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________(显性/隐性)突变,从而________(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________,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

ems的诱变作用表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特点。

(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

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它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1基因发生________(显性/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

请利用该杂交子代进一步完

成下列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2分),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

31.(9分)下图是人体胰岛素分泌调节及发挥生理作用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

兴奋传到a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流动情况

是,兴奋传到b处时的信号变化

是。

如果将记录仪

的c、d两电极均置于膜外,观察记录c、d两电极之

间的电位差,请在下图中画出电位变化(注:

静息时

的膜外电位为零)。

(2)b处结构是由和突触后膜组成。

(3)胰岛素是由分泌的,它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效应是。

(4)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调节,主要是通过血液中的变化作用于胰岛进行调节。

(5)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正常,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

疾病。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9.(15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聚羟基丁酸酯可被用于制造生物可降解塑料。

下图是科研人员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以蔗糖为原料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备筛选碱性天然菌种的培养基的一

般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________。

培养基中的蔗糖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该培养基除含有微生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应注意调整适宜的。

(2)为了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实验用的培养基最好选用法进行灭菌。

(3)为了检测菌液中活菌的数量是否适宜,可以采用法进行计数,该方法计数的结果与实际数目相比(偏大/偏小)。

(4)若要分离出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则要在富含的环境中采集土样,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可通过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40.(15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表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甲型h1n5病毒抗体的设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甲型h1n5病毒抗体基因奶牛的过程中,①过程属于基因工程中

的构建,这要求甲型h1n5病毒抗体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2)转甲型h1n5病毒抗体基因奶牛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甲型h1n5病毒抗体,③过程需将受精卵培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再植入母体。

可以采用____技术,培养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奶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ⅰ最可能是________细胞,筛选出的ⅱ细胞才既能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4)制备单克隆抗体也可以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不同,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融合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进行处理,以除去细胞壁;常用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

高中教学反思大全

高中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三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

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1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

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

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

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

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

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

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

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

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

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

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3对物理教学前概念教学的反思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一、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

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

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

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

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

行为。

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实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教师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最大限度备好课,用尽量少的时间而让想学习的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学生可以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里可以自由发挥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物理教学应当从如下几个层面循序展开,利于教学,利于学生终生的发展。

一、师生关系是重要的教学变量

“师生关系已不是某种单一的关系形式,而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体系。

”在这个关系体系中,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关系层面,其他关系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意义。

心理关系又是必然伴随教学关系而生成的关系层面,在教学关系中,如果没有心理意义上的情感作用和联系,如果“知”与“情”分离,那么教学关系也不会有效维持。

个人关系则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一种补充,并以更为浓烈的情感色彩作用于教学关系和心理关系。

道德关系使教学关系畅顺,心理关系和谐,个人关系更为正常健康。

因此,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和建立,又会构成影响教育教学进程和效果的重要的变量因素,时刻对教师和学生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从三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从教师方面看,如果一个教师得到学生的尊敬,作为教师,他会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否则如果一个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尊敬,那么他会丧失一部分自信心,甚至怀疑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从而工作没有热

篇三: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今年我担任了高二(5)、(6)两个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

在高中理科班,有部分学生严重偏科,虽说语文是文理科高考必考科目,但许多理科生有意无意地把这门当做“文科”,甚至当作“副科”,日常生活中忽视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认为学语文无用,不愿学甚至不学语文,语文课成了“睡觉课”、“娱乐课”。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从来都不值150分,也用不着花多少时间去学它。

尽管理科班当中也有极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偏爱理数化,语文基础薄弱、能力不强,毫无学习热情。

因此,理科班的语文老师只能自叹“教语文难,教理科班的语文更难”。

在这学期教学实践中我得出如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转变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简单地说就是语文课程具有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功能与价值,同时具备求真、审美、向善的人文性功能与价值。

我们要让理科班的学生认识到:

语文是“万科之母”,学生学好语文课是学好其它课的基础。

让他们明确在语文课上锻炼出来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与基础,在语文课上所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应该保留并迁移至其他课中来,并让其有所发挥、发展。

同时语文学习会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使我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了更好的依据。

(二)激发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

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用爱去沟通师生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是人对待事物或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体验,它伴随着人的活动的始终,是一种很强大的活力。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

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洽,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

教师爱学生,关注学生,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

是创设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是消除学生与教师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主动、愿意与教师倾心交谈,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难,实现对话,达成共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用语言,还要通过教师的一举一动来传达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

二者交融就会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激情燃烧的氛围

如果课堂上有激情燃烧的氛围,学生学习自觉程度高且兴趣浓厚,课后学生就容易保持自主学习状态,反之,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厌弃这门学科,拒绝进一步学习。

如何创设激情燃烧的氛围呢?

首先是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使师生活动产生共鸣;或是提问,设计疑点启发思维;或引用诗词、成语、寓言故事、歌曲、名人故事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用图片、音像等非语言手段,引起好奇,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自然而然形成高涨的学习热情。

其次,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远。

根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方面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应该有适合其特点的不同教法,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使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2

状态,促使学生把教学策略内化为学习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

如《唐宋散文选读》应重视作品的阅读欣赏实践,教师可提供必要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从书刊和互联网上找寻资料;可组织诗歌散文朗诵会或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和多媒体展示会,交流阅读欣赏心得。

还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仿写古代诗词或撰写对联,撰写鉴赏小论文,编纂自己的古代诗歌散文集。

注重在生活中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

向学生推荐《咬文嚼字》等语文报刊,指导学生对教科书、报刊、商品包装、街头广告、电视字幕、播音员用语进行纠错。

可以自己编写相关的相声、小品等。

还可以与必修课中学习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与高考的语文文字应用题结合起来。

3、积极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现的舞台,给学生成就感

正处在青春年华的理科班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教师要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组织与开设属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自我展现的舞台,给学生成就感。

或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表演自己出众的口语能力。

或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着重问为什么,以此让学生表演并锻炼思辨能力或课堂上开设诵读比赛,让他们的朗诵能力尽情表现,并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

或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尽显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突出其自主性,重视其积极参与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语文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较高的语文修养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偏科学生由厌学变为愿学和乐学语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让理科班的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不仅要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造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要给学生创设最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手段。

3

4

篇四: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

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三大目标,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