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615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docx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

目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绪论2

一、政治谋略失误3

二、军事指挥失当5

三、人才缺乏,用人不当6

四、流寇作风,忽视建设7

结论9

成果申明9

致谢词10

参考文献10

注释11

 

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

吴筱莲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内容摘要】

李自成作为明末一名主要的农民军领袖,曾一度拥兵百万之众,占据北京,面南背北,登基坐殿,但最后却一败涂地,不知所终。

今人在评述他的失败原因时,大多只着重于他进京后不善待百姓,错杀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等方面,却少有人注意到其实大顺政权建设上的巨大漏洞,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李自成农民起义悲剧败亡原因

【作者简介】吴筱莲(1987—),女,历史学本科在读。

籍贯:

贵州。

LiZichengisdefeatedthereasontosearchagain

WUXIAOLIAN

【Abstract】

LiasthelateMing-jun,amajorpeasantleader,wasoncehadmillionsofpeople,occupiedBeijing,theSouthsidebacknorth,takethethronehall,butintheendbutsufferedacrushingdefeatdisappeared.Modernpeopleinthecommentary,thereasonsforhisfailureMostfocusononlyafterhewenttoBeijingtotreatpeople,killinggenerals,WuSanguiSoldiersentrycitedsuchareas,butfewpeopletooknoteoftheregimeinfactDashunbuildinghugeloophole,istherealreasonforhisfailure.

 

【Keywords】lizichengPeasantuprisingTragedySufferingadefeatandfleeingReason

 

绪论

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会里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反抗地主阶级暴虐统治的武装斗争。

历史上溯到三百六十四年,即1644年,风云突变。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军经过16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催枯拉朽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顺利攻占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黑暗统治,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

但也就在这一年,由于大顺政权将军刘宗敏在陈圆圆一事上处理不当,使正处于观望状态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军入关,李自成农民军在山海关惨败于清军,仓皇退出北京后一蹶不振,一败再败,最后李自成也身死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附近。

这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及其本末。

前人已从多方面作出过探讨,特别是李自成的失败。

这样一位转战十余年,能够胜任一支与官军对抗的农民军的领袖,明王朝“万金之赏莫能购,十道之师莫能征”的杰出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没有达到他的前辈刘邦和朱元璋的高度,他一度成功,却又迅速失败。

他的力量可以摧毁一个腐朽绝望的旧时代,却没法催生一个鲜活向上的新时代,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迅速获胜而又骤然败亡的悲壮历史,向来为历史工作者所谈论不倦。

自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杂志上发表后,人们通常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骄傲和腐败,说李自成进入北京后,自己忙着登基,几十万将士在京城享乐,仅派降将唐通率几千兵丁去接管山海关……仅仅用骄傲和腐败作为李自成失败的原因,这种论断是否太过牵强。

在胜利面前通常容易骄傲,这是普遍现象,不是李自成独有的问题,何况各种史料均有记载,李自成本人礼贤下士,不好色,不饮酒,不食财利,而且很朴素,“脱粟粗砺,与其下工甘苦”,进京时“毡笠缥衣,乘乌驳马”,即使在京殿上他也“戴尖顶白毡帽,蓝布上马衣”。

要说骄傲,在众多开国君主中李自成本人还是一个较少骄傲的人。

在李自成集团核心成员中,除刘宗敏不顾大局地上吴家寻衅滋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吴三桂降清前引狼入室外,其他人未有什么不谦之举,所以,谈不上骄傲。

与腐败更不沾边。

大顺军进京时,接收的崇祯私房钱就达白银3700万两,黄金150万两

,明朝腐朽官员吐出的赃物数额也极为巨大,但未在史书中看到大顺官员中饱私囊的记载。

其他官员,进京时军纪十分严明。

赵士锦《甲申纪事》记载,“贼初入城,有兵二人抢前门铺中绸缎”,“被手足钉于门前左棚栏上,予目击之”

后来的山海关初战证明,义军战斗力并未受到北京的腐蚀,溃退是因为对清军豪无防备,特别是从李自成军在北京驻扎的时间来看,享乐、腐败的可能性更小。

李自成1644年3月19日进京,4月30日仓皇逃出,前后42天

他们要恢复秩序,要筹备登基,要建立官署,要追赃,要到山海关平叛,不可能有时间花天酒地、歌舞升平。

总之,不能简单地把李自成的失败看成是胜利进京后变得骄傲了,腐败了,由此导致了失败。

正如王春瑜所说:

“虚构大顺军进京迅速腐化变质而导致失败的神话……是对历史真相的掩盖和歪曲”。

因为骄傲只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倾向。

它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但它不会改变事物之间的固有关系,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骄傲只是一个影响因素,当然更不会是导致李自成失败的主要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李自成最终失败呢?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谋略失误

我认为李自成的失败不仅仅是骄傲、腐败,政治谋略的失当才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对集团军缺乏身后整顿导致后期纪律涣散。

随着形势的发展,大批人员加入革命集团,壮大了起义军的队伍。

军队扩张之后,如何整训部队就显得十分重要。

况且这些兵源多来自农民。

由于其阶级局限性,加入军队后素质降低,拥兵自重,疏于训练,内讧、受袭等情况都可能发生,如何整顿这一切,使之成为一支强悍武装而非一群乌合之众,军权的剥夺等就显得十分重要;政治上也是如此,如何建立一个稳定、正确、团结的领导机构,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李自成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失败,可以说刚入城时农民军还有严格的军纪,对民众基本保持了秋毫不犯的良好作风,很受民众的欢迎和爱戴。

然而,事情很快就向另一个极端发展,特别是山海关战役后,军队加速度的失掉人心,被人民认定是盗贼,这倒不是李自成导致的,而是他的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后来发生的一切不幸事情。

山海关战役李自成惨败,一个人可能因失败而变得暴戾,一支军队同样如此,惨败回北京的当天,大顺军全无军纪,试想一支军队没有纪律,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失败是必然的。

而李自成在这两方面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是任其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李自成集团的目光短浅、才穷智短。

其次,未及时调整粮食政策致使粮食缺乏。

在粮食的缺乏问题上,李自成同样没有预见到,更没有相应的对策,这充分体现了李自成显然还没有足够成熟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李自成在山海关败归北京后,曾下令立即拆毁崇文,宣武二门外居民数万间及城外四面羊马墙

,打算固守京师。

但是,两天之后又毅然放弃这个定鼎的地方,向西撤退。

是什么原因促使李自成守、撤的决策变化如此之快呢?

我认为粮食缺乏是李自成放弃北京的真实原因,而且还是他迅速败亡的关键。

第一,明朝末年,经济凋敝,京储空虚,致使李自成攻占北京后粮食缺乏,在清兵进逼下不得不放弃北京。

明代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京师百司庶府卫士编氓,仰甫于漕粮”

粮食多是从江浙一带、湖广、山东等省漕运而来。

然而,明朝末年由于农业生产凋敝,从而影响了漕粮数征收和储备,即使南方各地官府搜刮到了粮银,也无法抵北京。

对此,詹兆恒曾在一道奏疏中说:

“燕、齐二千里间,寇盗纵横,行旅阻绝,四方饷金滞中途者,至数百万”

甚至在运输途中的漕粮,还被饥寒所迫为盗的群众所截留。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为生存铤而走险劫饷银、粮食是常有的事情。

不足为怪,他们也是迫于无奈。

崇祯十七年春,各地上供北京的粮饷已经中断,京师政府的粮食储蓄已经告竭。

三月二十一日,兵部尚书张缙彦奏称:

“今日粮饷中断,士马亏折。

三月,东宫讲官汪伟给友人的书信中也提到“外郡上供丝粟不至”

为了摆脱困境,崇祯一方面派大臣前往江浙、闽广督饷,另一方面又把希望寄托在京城的官僚、绅商身上。

同时又“上谕户部寇氛孔急,京师粮宜储,目前米价甚平,尤当乘时。

从这道谕旨看来,所谓米价甚平,要么是崇祯深居大内,不知道实情。

否则则是故作此语有意掩饰,借以欺骗人心,安定局面。

但第二天这种谎言就露立刻马脚。

当大顺军进围北京时,“守城之兵,以累月不给饷米,皆无战心”

粮食匮乏已使军心涣散,士卒再也不听从官将们的命令和指挥了。

明朝统治者经营两百多年的都城在大顺农民军不到两天的围攻下竟然陷落了。

当然明朝官僚集团的腐朽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大军在攻占北京之际也面临“粮不足”的局面。

大顺军在北京期间,曾于四月十日“盘禄米仓并大通桥光禄寺等仓积米,见数造册”

李徕在与朝鲜国王的对话中说到:

“明朝蓄积甚富,而尽为流贼所取,余储蓄积年陈腐之米而已”

所说的积年陈米,应是在大顺政权盘点之前就早已腐坏在廒中了。

因此,大顺政权盘点积米的结果,并没有查出可供食用的粮食。

为了使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大顺政权派人员到北京附近清查粮食,体现大顺军需粮之急切。

大顺军占领北京后,虽然多方面采取措施征调粮食,但收效甚微。

在没有大量粮食储蓄这一严重事实面前,李自成只有改变防守京师的初衷。

不得不忍痛撤离北京。

第二,免粮政策的推行,使李自成农民军的粮食供应失去了保障。

李自成动员农民起义的口号简单的表述为“迎闯王,不纳粮”。

崇祯十三年底,李自成在河南正式提出“免粮”的主张,免粮政策的针对明末赋役繁苛,百姓赋役沉重,生活贫困的现实而提出的。

这一政策起到了早期动员起义,壮大起义队伍起了积极作用,但绝对起不了后期巩固发展作用,军队打仗,不仅要粮而且需要布、财物等一些军需用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

“免粮则使农民的物质供应,尤其是粮食供应失去了可靠的来源。

而粮食是军队赖以生存的源泉,师行必从粮,足兵先足食,古之皆然。

军民不纳粮了,这些物质就只好强取之于官员和士绅了,只好分掉社会上已有的浮财了,这种政策自然难以长久维持。

为了解决农民军的粮饷问题,李自成在各地推行对官绅“追赃助饷“的政策。

追赃助饷虽然在经济上政治上狠狠打击了封建官僚豪绅。

但是对解决农民军的粮食问题实际上并未起多大作用。

因为追贼所得的是金银,而不是粮食,粮食只有从江南购买转运至北方。

虽然当时江南地区偏安一隅,少灾荒和战乱,但江南仍为明朝残余势力所控制,要购粮运粮则不可能。

因此,李自成攻占北京看似节节胜利,其实已经是矛盾百出,捉襟见肘了。

最后大顺军只得放弃北京撤回西安。

综上所述,粮食匮乏迫使大顺军放弃北京,在战略上也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又没有留在山西组织固守,伺机反攻,再一次犯了战略上的严重错误。

这两次严重错误使大顺军的军威受到严重损伤,又丧失了大片土地,只得退保陕西一隅之地了。

二、军事指挥失当

首先,对敌我双方力量的判断和应对措施都有失误。

对敌方的斗争方式只是一味死打硬拼,并无其他分化、瓦解等政治手段。

尤其是对明朝官员和士绅敲索追赃,“拷掠酷甚,杀人无虚日”,这就大大增加了敌方的反抗力量,打乱了己方的力量布局,更增加的士绅阶层对农民军的不满,加重了其反抗的意识。

其次,从战略到战术都有失当之处。

在战略上。

首先从西安出兵攻打北京本身就犯了战略判断的错误。

李自成在西安草创开国,立足未稳,东征时能动用的兵力总共才20万左右,千里悬军,长途奔袭,大军的给养补充等都有困难……以至山海关一仗战败后就进退失度,溃不成军。

最后,放弃北京使李自成犯了战略上的重大错误,也成为李自成迅速败亡的转折点。

山海关战役对大顺政权来说既未使它在兵力上蒙受惨重损失,也没有影响其占领区的形势在李自成放弃北京之前发生巨大变化。

当李自成撤离北京,那里的居民还“扶老携幼西奔者络绎不绝”

广大人民仍然心向大顺政权。

如果李自成不是主动放弃北京,而是破釜沉舟保卫京师,满洲贵族未必能够定鼎燕京,各地官绅未必敢于肆无忌惮地发动叛乱,李自成也未必会迅速败亡。

但是,李自成却决定不战而放弃北京。

当四月三十日大顺军刚一撤离,局势便急转直下,各地官绅竟相继而起,发动叛乱,杀害大顺政权地方官员,投靠进驻北京的清军。

在当天,北京、涿洲和保定都发生了叛乱。

官僚绅衿的叛乱从直隶很快蔓延到山东、山西、河南等省。

例如山东青州守备李士元在侦得清兵占据北京后,即率其部下健卒数十人杀害了大顺军镇守青州将领姚应奉

在益都,明乡宦房可壮“率人杀流贼所置伪益都令,奉表投诚(清廷)。

在阳信,愿署县事赵申宠等杀大顺阳信县令郭肇祥等,派人往北京降清。

当大顺军西撤,途经平定洲和榆次县时,城内士绅竟闭门不纳,

这一情景比之李自成于前不久挥师东征时:

“守士文武吏皆望风降遁,或绅士争为乱首,倒曳衣冠,疾走恐后,相与称仁诵义,日迎真主”

的盛况,可谓相去天渊。

根据资料,在李自成撤离北京之前,官绅叛乱仅有四起,这四起叛乱都不是因为受到山海关战役李自成战败的影响而发动的。

而在李自成撤离北京后,众多的叛乱使大顺政权的许多洲县丧失了,清朝则不费一兵一卒从叛乱者那里接收了大量郡县,为进而征服全国奠定了基础。

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李自成放弃北京前后形势变化如此之大?

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是在官绅地主的心目中,北京是社稷的象征,定都北京的王朝拥有正统地位,一个王朝失去了北京,就意味着它的正统地位已经结束;另一个政权占领了北京,也意味着它已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在北京,无论是热忠仕途还是心怀疑惧的官僚,无不遵照大顺政权的命令。

可是,当大顺政权一撤离北京,那些未曾投靠大顺政权和一部分被大顺政权任用的官僚士绅,认为大顺政权已经无力维护全国的正统地位,取代它的应是轻而易举定鼎燕京的清廷。

于是他们各自怀着报仇血恨、官复原职、甚至加官晋级、恢复昔日威风的愿望,纷纷起而叛乱,投入清廷的怀抱。

由此可见,李自成不战而放弃北京,尽管在军事上未损兵折将,但是在当时人们的心理上却留下了不复重置的印象,从而使自己的声威顿时一落千丈。

因此,李自成放弃北京所造成的恶果,也是大顺军由盛转衰和李自成迅速败亡的转折点。

三、人才缺乏,用人不当

李自成整个集团缺乏深谋远虑是因为缺乏人才,随着战场的节节胜利,特别是大顺政权建立后,李自成义军面临的形势已发生了质变,但李自成集团却未能很好的顺应,即未对全国形势、发展进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解透视和预测。

任何一个政权的灭亡直接原因是因为军事失利和军队倒戈,真正的军事家能高瞻远瞩的预测未来,带领军队趋利避重,立于不败之地,战胜对手。

山海关战役,李自成未能火速出兵,也未能集结绝对优势兵力,仅带领部分兵力出征。

而且还对招降吴抱幻想。

特别是在极端艰险的环境下加入队伍的田贝秀等重要人物,虽军事上已经很杰出,但政治上却并未成熟起来,尤其是田在撤出之中拒绝烧毁粮草命令。

其实反映出了李自成集团在政治上的幼稚,对于吴借兵满清,对于满军参战,他浑然不觉,也未事先做好准备,连在战场上穷追数十里后一无所知,素不知满就埋伏在附近,因此其失败是注定的。

对比铁木真行军驻营作战,必先作侦查,悉知战情,保障绝对安全,李自成逊色了太多,也就是说,他本身基本不具备一个成大事者的本质,加之混合了流氓、江湖好汉和下级军官的特质,形成了他粗放又狭隘的性格,他至多只能领导一支打家劫舍的农民军队。

他适合当一个草莽英雄,却没有开创一个王朝、治理一个国家的伟才和胸襟。

李自成能攻克北京是因为敌人内部偷袭,并非苦战而取、而是轻易得本的胜利。

要取得最终的胜利,不仅需要主观意识的正确,更要尊重客观历史条件,充分发挥其作战艺术与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才能促进形势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社会才能最终走向进步。

违反历史发展,就会面临失败,走向灭亡。

王春瑜在《甲申三百六十年祭》中明确指出李自成是“不及格的政治家”,可谓一语中的。

李自成在用人方面也有严重的政治错误。

在起义军领导集团中,牛金星、刘宗敏等有严重错误的人始终身居高位,他们难免会谋划一些错误的政策,以致影响甚或败坏整个计划。

历史上成功的起义领导人身边都有德才兼备的的谋主,刘邦的张良,朱元璋的刘伯温。

而李自成倚仗的竟是牛金星这样一个缺德少才的小人,注定他的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李自成的起义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并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政治原因,这应该是属于农民起义中带有的共性问题,对李自成也不特殊例外。

四、流寇作风,忽视建设

李自成农民军始终处于流动作战状态,李自成挺进河南后,实行了“割富济贫”和“免粮”政策。

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热烈拥护,使得农民军在军事上取得辉煌成果,攻破了数十州县。

李自成农民军从劣势转入优势。

革命队伍的迅速壮大,革命形势急剧还转,客观上提供了有利条件。

可惜的是,李自成农民军领导人却没有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而是破城下邑,弃而不守,占过很多的地盘却没有一块进退可守的后院,从崇祯十四年到十七年三年农民军的战斗历程,三年多的时间内,由河南、陕西、山西等地转战,基本上仍处于频繁的流动作战状态。

这种情况决定了李自成农民军不能有效地在曾经占领过的地方从事政权建设和生产建设。

再次就是李自成农民军忽视政权的建设。

即没建设好一个巩固的根据地,根据地是军队的坚强后盾。

如刘邦因后方稳固,前线的失利能够及时得到补充,随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李自成就没有这种稳固后方,一仗小败得不的到及时休整补充。

对比之下,安禄山那点势力因为后方巩固,虽名不正言不顺,也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由此可见,李自成集团缺乏深谋远虑,政治头脑空虚。

虽然李自成曾刻意经营过晋、陕、豫很多地方,但也是在势力扩展时勉强派一些忠诚度有限、还需要力量监视的降官来镇守。

如崇祯十四年二月初十日,李自成曾在洛阳“设伪官以邵时昌总理城守,生员张旋吉等皆授伪官,贼整兵而去。

时昌募人为兵,月给银五两,饥民趁如婺。

简五百人,用贼旌旗列营城上,门昼闭。

丁卯十二月,巡抚李仙风侦贼去将游击高谦兵抵城下,时昌拒守。

这是李自成农民军在攻占的城市设置官员担任防守事宜的最早记载。

崇祯十六年春,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中央政权前后派谴官员到湖广一些州县,向政权建设迈出了第一步,在此之后,理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这些地方政权存在的破坏因素,使之成为自己可能的依托之地。

也可作为军事失利时的后备立足之地,然而,李自成却没有,在襄阳期间,河南地主武装便已开始袭击和破坏农民军的地方政权,而李自成却对此掉以轻心,不加重视,而率主力向陕西、山西、北京挺进,他们的这种做法使得他最后只得在奔逃中度过他生命最后的戎马生涯。

姚雪垠在《李自成》用阶级论的观点阐述了李自成的悲剧。

他在文中塑造了

李自成各崇祯两个对立阶级的悲剧人物,但其面临的却是同样的命运。

崇祯悲剧似乎是注定的,他所代表的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阶级本身性质的落后,反动性决定了他的悲剧不可避免。

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与腐朽衰败的明末政权相比,他代表新的向上的力量,有着先进阶级性。

这正是他所领导的农民战争能推翻明王朝的根本原因,李自成最终起义失败,不仅与其军事指挥错误,政治谋略失误有关,还与其在不同时期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关,由于前期他所代表的是广大被压迫的农民的利益,故李自成军队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拥戴,还吸引了众多的农民加入。

但随着队伍的壮大,李自成地位的提高,慢慢的脱离了农民阶级,阶级分化的结果是与民心脱离。

但李自成丧失民心导致失败的结果,其原因并不在于农民阶级丧失了进步性,而是因为地主阶级转化,由先进的阶级变为落后的阶级。

其最终结果都是失败,灭亡。

即使李自成坐了上了皇帝的位置。

并且代代相传,但终有一天,这个政权还是会被新的社会形态所推翻。

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规律,是不可移易的。

因为“农民阶级”由于没有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的指导,本身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和实际阶级力量的对比,就使得它最后的失败的悲剧出现。

多年以来,由于意识形态领域对农民起义持完全的肯定态度。

李自成和洪秀全起义,被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农民领袖,他们揭竽而起的事迹和志在推翻旧王朝的行动被大书特写,认定是革命行为。

从这种意义上讲,李自成起义是一个符号,一个充满了时代特色的符号。

然而终其一生,李自成也没有改变流寇本质。

他的力量可以推翻一个腐朽绝望的旧时代,却没法催生一个鲜活的新时代。

结论

归根到底,李自成的悲剧,不仅仅是胜利,是骄傲那么简单,更与其在犬牙交错的政治力量中不能准确为自己定位有关,对一只没有航向的船,任何方向都是逆风。

极其偶然杀进北京的李自成一定感觉到了意外,而这种意外,迟钝了他的反应能力。

对李自成来说,他能够胜任一支与官军对抗的农民军的领袖。

却无法胜任治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的君主,更不用说这个君主还需要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下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敌对力量的威胁。

一言以蔽之,李自成适合征战,不适合治国。

他是将才而非帅才,更非帝王之才。

他趁乱做大了家业,但做大不等于做强,他既无战略规划,又不能有效用兵。

走上了楚霸王的老路,终于众叛亲离,越打越少,最后连一伙地主都能轻取其性命。

岂不悲哉!

 

成果申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李自成失败原因再探》是本人在指导老师张建平教授的指导下,查阅众多文献资料,从网上搜索相关知识。

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

论文中所引用是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独自承担。

 

致谢词

本论文是在导师张建平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

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参考文献】

(1)顾诚:

明末农民战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2)孙文良,张杰:

1644年中国社会大震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3)王纲:

张献忠与李自成——第二次全国明末农民战争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9年6月版.

(4)许蚕:

国家历史[J],2008年第9期,陕西青春期教育编辑部.

(5)姚雪垠:

李自成[M]第1卷(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

(6)姚雪垠:

李自成[M]第2卷(中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

育部xianhe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姚雪垠:

李自成[M]第3卷(上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

(8)姚雪垠:

李自成[M]第3卷(中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

(9)姚雪垠:

李自成[M]第4卷(上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0)秦伯益:

郭沫若学刊[J],2004年第4期(总第70期).

(11)詹玲:

社会历史与阶级原罪下的悲剧必然——〈李自成〉重评,延安大学学报[R],第28卷第6期.

(12)王兴亚:

李自成经济政策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

(13)柳义南:

李自成纪年附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14)存萃学社编集:

明末农民起义研究论丛[C],香港,大东图书公司印行,1977.

(15)余同元:

崇祯十七年——社会震荡与文化变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注释】

吴伟业:

《梅村家藏稿》卷三,《圆圆曲》,转引自顾诚著《明末农民战争史》[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