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836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docx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画图与填图和实验题概要

1、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放大镜特点

工作人员

作用

透明的,中间厚

边缘薄。

能放大物体图像

公安人员

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指纹、血迹、脚印等

农科人员

观察植物的花、种子、病病虫害情况

精密仪器修理人员

修理精密仪器、仪表等

远视眼

增进视力

军事指挥员

看地图等

微雕艺术家

微雕创作

地质工作者

探矿观察矿石

2、画出下列昆虫的触角

昆虫

蝗虫

蚕蛾

天牛

蝴蝶

形状

图形

 

昆虫触角作用

能辨别气味,平衡身体。

3、画出下列晶体形状

晶体

雪花

白糖

水晶

味精

图形

 

4、简易显微镜5、填出显微镜各分名称

 

6、生命体细胞作用网状图

生命体细胞

 

7、画出下列微生物

微生物

变形藻

鼓藻

草履虫

船形硅藻

图形

 

8、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看清大于五分显现肉眼看不观察到物体的看到更小的物

之一毫米物体清的细微之处精细结构体

放大几倍几十倍放大几百几千倍放大上百万倍

9、填表

含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食物名称

 

判别方法

10、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颜色

光泽

空隙

手感

敲击

导电

磁铁

铁片

灰白色

光滑

较韧

导电

能吸引

铁锈

红褐色

粗糙

较脆

不导电

不能吸引

结论

铁和铁片不是同一种物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11、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物质

伴随主要现象

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蒸发

形态改变

物理变化

物质是变化的

易拉罐熔化

形状、形态改变

弯折铁丝

形状改变

混合沙和豆子

基本不变

火柴、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化学变化

加热白糖

颜色改变,有焦味

米饭、淀粉和碘酒

颜色改变

小苏打和白醋

产生气体

铁生锈

颜色改变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颜色改变,有沉淀

12、画出上半月月相

初八

 

傍晚

东西

上半月月相变化规律是:

初一到十五亮面越来越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朝西)。

13、画出下半月月相

二十三

 

早晨

东西

下半月月相变化规律是:

十五到三十亮面越来越小,直到全黑,亮面在左侧(朝东)。

14、日食成因示意图

半影

月球本影

太阳地球

 

在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地区上写字母Q,能看到日偏食的地区写字母P

15、太阳系模型上填出八大行星

 

16、星星与星座

恒星名称

所属星座

星座图形

天津四

天鹅座

 

织女星

天琴座

 

牛郎星

天鹰座

 

北极星

小熊座

 

17、生活垃圾的分类以及处理

垃圾分类

厨余垃圾

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其它垃圾

包括的垃圾

剩饭、剩菜、

果皮、蛋壳、

蔬菜的根、

茎、叶等

金属、纸质品、

塑料、玻璃、

橡胶、布等

废电池、废灯管、

废温度计、废注射器、

废输液器、过期药品等

砖瓦陶瓷、渣土、

卫生间废纸等

处理方法

堆积分解,

成为有机肥料。

分类回收,重新利用

特殊处理

粉碎、填埋

18、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初步处理再处理追加处理

物理:

天然净化

污水

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

过滤、沉淀细菌群分解药物灭菌

19、水污染源

水污染

农业

工业

生活

养殖业

化肥

杀虫剂

油污

废水

洗涤剂

粪便

废物

粪便

20、连线题

(1)把人物、时间、国家、要事用线连接

13世纪英国培根设计制作眼镜

13世纪英国格罗斯泰斯特提出放大装置应用

17世纪荷兰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看到微生物

1663年英国罗伯特▪胡克发现生物细胞结构

1967年7月美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

1609年意大利伽利略发明望远镜

1961年4月前苏联加加林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2003年10月5日中国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

2008年9月24日中国翟志刚中国第一个漫步太空

(2)把实验中各部分代表什么用线连起来

细石子、河沙填埋的垃圾

清水地下水

浸过墨水的纸巾土层

喷水地下水被污染了

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下雨

(3)把月相与时间连起来

农历十五

农历初初五

农历廿五

(4)太阳恒星

地球行星

月球卫星

冥王星矮行星

流星小天体

木星巨行星

银河星系

(5)把下面数字与相关事物连接

太阳1400000千米

地球365天

月球30天

光年9460.8亿万千米

银河系1000亿—2000亿

光速30万千米

(6)心宿二天蝎座

天津四天鹅座

北极星小熊座

牛郎星天鹰座

织女星天琴座

(7)过滤沉淀物理处理填埋垃圾

细菌分解化学处理堆积厨余垃圾成有机肥

通入氯气生物处理焚烧垃圾

科学实验题

第二单元

1、白糖加热变化实验

 

加热前

加热后的变化

白糖

白色固体颗粒

固体白糖先化成液体白糖,继续加热颜色逐渐加深,直至炭化,闻到焦味,甚至燃烧。

结论

白糖加热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如白糖熔化,然后发生了化学变化如白糖炭化。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

小苏打的特点:

白色粉末或细微结晶,无臭、味涩,易溶于水。

白醋的特点:

无色的液体,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取一只玻璃杯,倒入(  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

(一)匙小苏打。

我们会听到(嗤嗤的响声),看到(冒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

(2)、盖上一块玻璃片。

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感觉(有点凉)。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3、探究的问题: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我的假设:

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发生的现象;(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1、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火焰立刻熄灭。

2、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火焰熄灭。

3、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颜色

光泽

空隙

手感

敲击

导电

磁铁

铁片

灰白色

光滑

较韧

能导电

能吸引

铁锈

红褐色

粗糙

较脆

不导电

不能吸引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答:

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确定,铁锈和铁不是相同的物质,即铁锈是一种新生成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5、铁生锈与空气的关系

研究的问题: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

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同样的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4、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5、观察到的现象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点生锈

水盘子

水变色

生锈

锈多了

绣更多了

菜油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实验结果:

铁钉在空盘子里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子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很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很明显。

原因分析: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并且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6、硫酸铜溶液也铁钉的反应

(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附着),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铜)。

(2)、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第三单元

一、模拟月相变化

实验方法:

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

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2、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当“月球”分别运行到1---8的位置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实验现象:

“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

随着“月球”的运动,观察到的月球的亮面大小、方向不同。

实验结论: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

月相变化的规律: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面;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面。

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

二、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环形山的直径大小、环形山的深浅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的推测:

因为目前公认的“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的痕迹。

所以我推测,环形山直径大小与撞击物体的大小有关,环形山的深浅与撞击的速度有关。

实验材料:

泥沙、大小不同的皮球或其它圆球。

实验方法:

1、用大小不同的撞击球以相同的速度撞击泥沙,观察撞击结果。

(说明:

要让撞击以相同速度撞击泥沙可以让撞击球从相同高度自由落下。

2、用大小相同撞击球以不同的速度撞击泥沙,观察撞击结果。

我的结论:

环形山的直径大小环形山的深浅与(撞击球的大小)(撞击的速度)有关,它们对环形山的影响:

撞击球大,环形山的直径较大,撞击球小,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小;撞击速度快,环形山相对较深,撞击速度慢,环形山相对较浅。

三、日食、月食成因模拟实验

探究的问题:

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推测:

当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但月球转到地球的后面背着太阳,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实验材料:

手电筒、玻璃球、乒乓球

(手电筒代表太阳,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用玻璃球绕乒乓球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实验过程:

在电筒光的照射下让玻璃球围绕乒乓球逆时针方向转动。

注意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者正好处于一条直线上时,我看得到“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

2、当“月球”转到“地球”后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我还看到了“月球”上有“地球”的影子。

实验结论:

1、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3、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后面背着太阳,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于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三、简答题。

1、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上半月亮面在右,月相由缺到圆,下半月亮面在左,月相由圆到缺变化,依次为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呈现周期变化。

2、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日食有几种?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挡住,从而产生日食现象。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3、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月食有几种?

当地球、太阳、月球处在同一条线上的时候,地球处在月球和太阳的中间,月球处在地球的阴影中形成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

 

第四单元

问答题

1、减少塑料垃圾的方法有哪些?

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

(1)用纸袋和布袋

(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2、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3、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几类?

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4、平时生活中你是怎样节约用水的?

(1)洗手洗脸用水盆;

(2)淘米水用来洗碗;

(3)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4)用漂洗衣服的水洗地板

5、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1)减少垃圾数量,如:

不乱扔垃圾、不用一次性物品、购物时选择适度包装的商品。

(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3)减少大气污染。

如:

少开车,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的,改善空气质量。

(4)减少白色污染。

如: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5)保护珍稀动植物。

6、举例说明我国面临的珍稀动物、植物的名称?

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如动物白鳍豚、扬子鳄、大熊猫、东北虎等,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如珙桐、银杉、香果树、秤锤树、鹅掌楸等

7、垃圾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污染土地;污染地下水体;污染大气;会寄生或滋生各种有害生物;

8、什么是白色污染?

人们怎么应对白色污染?

(1)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2)我们应对白色污染的措施:

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尽可能少用一次性饭盒和塑料袋;

二是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

三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9、你知道咱们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吗?

答:

如:

水资源缺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品种加快灭绝、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10、说说我们所知道的环境保护行动?

答:

“无车日”活动;地球1小时;“无烟日”活动;  地球第三极珠峰环保大行动;世界清洁地球日。

 实验

一、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1、填埋模拟实验,它模拟的是(  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的变化——污染地下水     )。

实验中的细石子代表(土层)、清水代表(地下水  )。

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被填埋的垃圾           )。

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观察到的现象是(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弄弄成墨水色了           ),实验说明:

(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

二、除了污染地下水,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答:

源源不断运来的垃圾要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

三、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在建垃圾处理场时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1)用不透水的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土层隔开;

(2)建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3)安装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4)建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1、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把它们的特点填在下表中(每空0.5分,共8分)。

物质

颜色

光泽

软硬

手感

导电性

延展性

磁铁

铁片

灰白色

较韧

光滑

能吸引

铁锈

棕红色

较脆

粗糙

不易

不能吸引

通过观察比较,我发现铁片和铁锈不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所以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填图题(每空1分,共5分)

(目镜)

(载物台)

(反光镜)

(物镜)

(调节旋钮)

将下列天体及天体系统按所占空间的大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宇宙、银河系、总星系

 

1、说说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3分)

 

答:

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包括:

1采集标本。

2培养。

3制片。

2、说说学校建筑用的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5分)

 

答:

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先将石灰

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3、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5分)

 

答:

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4、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做个简易的显微镜,说清楚制

作过程,还可以用示意图表示。

(5分)

答:

1、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知道看得

清楚为止。

2、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

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5、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不同?

举例说明(至少分别举三种)。

(6分)

答:

主要区别:

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削铅笔,水沸腾,玻璃打碎。

化学变化:

鞭炮爆炸,蜡烛燃烧,铁生锈。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樟脑丸变小。

化学变化:

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铁遇水生锈,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1、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冒出气泡,有气体产生。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凉的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细木条很快熄灭。

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

为什么?

  不能。

因为获得的实验证据不够,不足以证明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2、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2)、我们的假设: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或无关)。

(3)、实验材料:

2枚铁钉、食用油、2只烧杯(或杯子)。

(4)、实验方法 

1、把2枚铁钉分别放入2只烧杯里;

2、把其中一只杯子里倒入食用油,浸没铁钉;

3、观察记录铁钉的变化。

 

(5)现象分析:

放在空杯子里的钉子生锈了,而浸没在油里的铁钉没有生锈。

(6)、实验结果:

铁与空气接触容易生锈。

 

五、作图题(8分)

1、画出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3分)

 

2、请你画出下列时间的月相图?

(5分)

 

初二初八十五二十二二十九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复习

6、显微镜的使用

1.1663年英国科学家如图装置观察软木薄片发现很多长方形的小格子,命名为。

2.填写显微镜的各结构名称。

3.在使用纤维镜观察是应该先将观察物制成。

4.在显微镜的①和③处分别标有(×2.5)(×10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约是。

5.⑤的作用是。

 

7、铁生锈的条件

研究的问题

铁生锈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假设

()。

实验设计

取三个干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3”并做如下处理。

 

观察的现象

经过一个星期后观察三个试管中的铁钉是否生锈。

一号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

二号试管中的铁钉()生锈。

三号试管中的铁钉()生锈。

实验结果

()。

铁生锈的条件:

研究的问题: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实验材料:

三个盘子,三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还有一枚一半放在水里。

3.每天观察一次记录一次。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水盘子

水变色

生锈

锈多了

锈更多了

菜油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1)以上实验的方法是:

(2)分析实验记录得到的结论是:

3、铁生锈的快慢

取四根铁钉四个试管分别做如下处理:

1号试管放置一枚铁钉。

2号试管放置一枚铁钉,加入一些水,使水浸泡一半铁钉。

3号试管放置一枚铁钉,加入一些水,使水完全浸泡铁钉。

4号试管放置一枚铁钉,加入一些盐水,使盐水浸泡一半铁钉。

每天观察一次,记录实验现象。

放置位置

空气中

潮湿处

水中

盐水和空气中

生锈的速度

最快

结论

五、垃圾填埋模拟实验

按要求填写下列各空:

四、

图中①模拟的是垃圾填埋中的。

五、图中③相当于。

六、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七、

如果这是真的垃圾填埋场,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