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759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88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附件:

附件1:

委托书

附件2:

剑阁县发展计划局关于剑门关温泉勘探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附件3:

关于变更天赐剑门关温泉园区项目建设单位名称的复函

附件4: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医疗矿泉水水源鉴定意见书

附件5:

地热及矿泉水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

附件6:

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广环函【2007】12号关于变更天赐剑门关温泉园区项目建设单位名称的复函

附件7: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发【2014】54号关于2014年第一批四川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及医疗热矿泉水水源开发审理合格的通知

附件8:

采矿许可证

附件9:

医疗热矿泉水水质检验报告

附件10:

四川省地勘局成都岩土水质检测中心检测报告

附件11: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书

附图:

附图1:

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2:

热矿水水源防护图

附图3:

测站分布图

附图4:

监测点分布图

附图5:

剑阁县污水管网规划图

附图6:

剑门关医疗矿泉水ZK2钻孔生产井结构综合柱状剖面图

附图7:

剑门关天赐温泉区域水文地质图

附图8:

区域地质图

附图9:

剑门关天赐温泉泉域水文地质图

附图10:

剑门关天赐温泉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剖面图

附图11:

剑门关医疗矿泉水拟设采矿权范围地形地质图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基本情况表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项目位置

剑阁县下寺镇大仓村四组

建设规模

近期年取水量40.98万m³/,远期年取水量87.60万m3

所属行业

水利行业

项目单位

四川天赐剑门关温泉开发有限公司

报告书编制单位

及证书号

XXX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

水论证乙字第1610300X

建设项目的审批机关

剑阁县发展和改革局

水资源论证审批机关

剑阁县水务局

业主的用水需求

2863.2m3/d

论证工作等级

二级

水平年(现状—规划)

2012年

二、分析范围内控制指标情况

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万m3)

87.60

实际取用水总量

(万m3)

87.60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

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实际用水量

/

退水水域所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指标(万m3)

/

退水水域质在水功能区实际排污总量(万m3)

/

三、取用水方案

核定的年取水量(万m3)

地表水

/

核定的年取水量(万m3)

地表水

地下水

87.60

地下水

自来水

13.40

自来水

其他水源

/

其他水源

合计

101.00

合计

最大取水流量(m3/s)

/

日最大取水量(m3/d)

2863.2

取水口位置

剑阁县下寺镇大仓村四组

用水保证率(%)

100

核定后的用水定额

/

水循环利用率(%)

/

4、退水方案

核定的年退水量(m3)

101.00万

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m3)及排放浓度

/

退水口位置及

所在水功能区

清江河

排放方式

处理后排放

五、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节水措施、节污减排措施、限采限排措施

节水与管理措施

建立水务管理体制、提出退水事故应急处理和控制防范议案

其他非工程措施

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监控和监督措施

备注:

1.报告书编制单位,需要与合同签订的乙方一致。

2.业主的用水需求,主要填写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水源类型、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

3.其他水源,需要注明具体水源类型。

4.核减水量,对于论证后需要新增取水量的情形,在对应位置注明。

总论

1.1项目来源

剑门关天赐温泉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项目实施将为剑阁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温泉作为一种珍贵的地热资源,不仅是医疗、农业、工业上的宝贵资源,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自然条件。

剑门关天赐温泉位于剑阁县下寺镇,温泉紧邻成广高速公路、宝成铁路、国道108及省道212,北距广元市约30km,南距绵阳市155km,成都280km,紧邻剑门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根据四川省地址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的《剑门关医疗热矿水水源评价报告》,剑门关天赐温泉水含有锶、氟、碘、溴、锂、锌、铜、偏硼酸、硫化氢、偏硅酸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达到国标矿泉水命名标准,水中矿物质含量丰富,有极高的医疗、康疗价值,对多种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妇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和保健作用。

因此,剑门关天赐温泉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较大商业潜力。

为了进一步加快开发建设的进度,适应旅游业中度假型市场高速增长的需要,四川天赐剑门关天赐温泉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将旅游与洗浴、度假、休闲、娱乐、医疗、保健、住宿、餐饮、会议有机结合,在剑阁县下寺镇建设剑门关天赐温泉项目,以此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使企业获得经营效益和发展壮大的机遇,同时对于加快广元市及剑阁县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剑阁县的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将发挥推动作用。

为此,受四川天赐剑门关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委托,XXX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承担了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工作。

1.2编制取水水源论证报告的目的和任务

水资源是国家三大战略性资源之一。

为了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能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第15号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规定,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水资源论证,并编制该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本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主要任务是对新建的建设项目所涉及范围内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本项目取水地点、取水水量、水质、水温以及项目用水工艺、取水、退水方式等进行分析,论证本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和取退水对周边环境及其他取用水户的影响情况,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从而可充分发挥和利用地热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1.3项目进展及有关部门审查意见

2004年10月13日,关于《剑门关温泉勘探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剑阁县发展计划局,剑计发[2004]129号)文件,同意项目立项,开展前期工作。

2007年1月22日,关于印发《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医疗热矿水水源鉴定意见书的通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函[2007]77号)文件;并出了鉴定意见书。

在2007年3月,由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完成《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医疗热矿水水源评价报告》,2007年10月,由四川金通咨询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四川天赐剑门关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剑门关景区温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有关专家评审。

1.4编制依据

1.4.1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年2月28日);

5)《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2006年1月24日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4月15日起实施);

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15号,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7)水利部《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1994年6月9日);

8)《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1月1日);

9)《水功能区管理办法》(2003年7月1日)。

1.4.2标准、规范

1)《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6)《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

7)《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8)《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93)

9)《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1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1)《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40—85)

12)《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

13)《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14)《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T13727—9)

15)《地热水应用中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67—1996)

1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

17)《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2008)

1.4.3技术依据

1)《四川天赐剑门关天赐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剑门关景区温泉项目”(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金通咨询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0月;

2)《四川省广元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3)《四川省广元市城市水资源规划》;

4)《广元市集中供水水资源地保护规划》;

5)《地下水利用》(ISBN978—7—5084—4143—6);

6)《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医疗热矿水水源评价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2007年3月)。

1.5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1.5.1取水规模

按照《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医疗热矿水水源评价报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2007年3月)得出该医疗矿泉水枯季每日可开采水量为2863.2m3/d,年开采量为104.506万m³。

但采矿许可证允许值为87.60万立方米/年,因此剑门关天赐温泉的年开采量为87.60万m³。

目前该项目现阶段实际用水量为:

旺季(10月—次年4月)1500m3/d,淡季(5月—9月)600m3/d,年取水量为40.98万m³。

1.5.2取水水源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可知:

取水水源为四川省剑阁县下寺镇地下水。

1.5.3取水地点

取水地点:

下寺镇大仓村四组。

1.6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本工程从剑阁县下寺镇大仓村四组取水,最大取水量为2863.2m3/d。

运行期退水含有少量可降解污染物,项目退水水功能区的影响轻微。

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分析见表1-1。

表1-1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分析表

分类

分类指标

水源及取退水影响描述

论证等级

地下取水

开发利用程度a(%)

≤50%

三级

农业用水水量(万m3/d)

≤2

三级

工业取水(万m3/d)

≤0.3

三级

生活取水(万m3/d)

≤1

三级

供水水文地质条件b

简单

三级

用水合理性

主要用水系统或者工序个数

≤2

三级

生产用水比例(%)

≤60

三级

 

取水和

退水影响

 

水资源利用

对第三者取用水影响轻微

三级

生态

现状无敏感生态问题;取水和退水对生态影响轻微

三级

水功能区

涉及1个水功能二级区

三级

退水污染类型

含有少量可降解的污染物

三级

退水量(缺水地区)(m3/d)

1000—5000

(100—500)

二级

a指多年平均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多年平均地下水源供水量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百分比;

bGB50027再生水参照地表水取水,矿坑涌水参照地下水取水的分级指标执行。

水资源论证应确定工作等级和分类等级,工作等级由分类等级的最高级别确定,分类等级由地表水取水、地下水取水、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确定。

由此确定本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为二级。

1.7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根据《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医疗热矿水水源评价报告》研究资料表明,项目区深循环地下水来自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为清江河上中游流域径流区,据项目区水位地质图量算,补给区面积为4.66km2,确定本项目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4.66km2。

本项目用水后退水排入清江河,退水影响论证范围为退水口至剑阁县拐枣水电站大坝之前河长1.2km区间范围。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论证范围和影响范围见附图2。

1.8水平年

根据建设项目提出的实施计划和开始取水的时间,结合资料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水资源规划及本工程的特点和进度安排,确定该项目水资源论证现状水平年为2012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22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32年。

1.9论证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1.9.1委托书

委托书:

关于开展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委托函;委托时间:

XX年XX月XX号。

委托书见附件。

1.9.2委托单位

委托单位是四川天赐剑门关天赐温泉开发有限公司。

1.9.3承担单位

承担单位是XXX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

 

建设项目概况

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项目名称:

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项目性质:

新建工程

项目开发目标:

本项目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旅游美食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综合项目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

2.2项目建设地点及占地面积、土地利用情况

2.2.1建设地点

剑门关天赐温泉位于剑阁县新县城下寺镇大仓村四组。

地理坐标东经105o30'49.24''北纬32o16'50.30'',孔口高程498m,处于绵广高速公路旁,距成都280km,绵阳155km,广元市约30km,交通方便,具有较好的开发条件。

2.2.2占地面积

根据工体设计资料知,剑门关天赐温泉项目位于四川省剑阁县下寺镇,用地面积82940㎡(124.4亩),场地地势平坦。

场地依托下寺镇,水、电、气、交通、通讯等建设条件较好。

2.2.3土地利用情况

剑门关天赐温泉项目共划分为二个功能区:

公共温泉游览区和温泉度假区域。

总用地面积82940m2(124.4亩)(已取得土地使用权)。

2.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2.3.1建设规模

四川剑门关天赐温泉项目包括公共温泉游览区和温泉度假区,总用地面积82940m2(124.4亩)。

项目建设温泉接待综合楼、分散式民居酒店、联排温泉度假屋、温泉会所和办公楼等经营性和服务性设施,共计建筑面积24602.34㎡;绿化面积41073㎡(其中:

绿地面积22283㎡,大众温泉岛、温泉女岛、生态温泉岛及其他水体面积18790m2);道路广场面积10676㎡;给水站367m3/日;污水处理站312m3/日;配置备用发电机2套;配置4t/h燃气锅炉1台。

剑门关天赐温泉项目设计规模为日接待洗浴游客1370人次。

2.3.2实施意见

四川剑门关天赐温泉项目从2007年11月开展前期工作,2011年9月投入使用,具体进度如下:

2007年11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2007年12月~2008年3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招投标;

2008年4月~2009年7月,完成基础设施、露天泡池及停车场建设;

2009年8月~2010年9月,完成温泉区服务用房、配套用房建设;

2010年10月~2011年2月,完成园区内游步道建设、景观建设;

2011年3月~2011年6月,完成项目配套工程、灯光夜景工程建设;

2011年7月~2011年8月,完成项目配套设备设施采购及调试工作;

2011年9月底,工程全面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

并且剑门关天赐温泉取水量为2863.2m3/d。

2.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2.4.1取水方案

取水方案:

直接取用剑阁县下寺镇大仓村四组地下水。

2.4.2用水方案

日常生活用水由城市给水管网引入一根管径为DN200的冷水管给温泉区供水。

温泉园主管内拟采用外围环状布置。

并沿道路内侧敷设,距道路边沿有一定距离,布署力求短而直。

温泉水由温泉眼给水,最大用水量为2863.2m3/d,项目取用水的示意图见图2-1。

现阶段实际用水量为:

旺季(10月—次年4月)1500m3/d,淡季(5月—9月)600m3/d。

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2.5.1施工期退水方案

四川剑门关天赐温泉项目主体工程主要为建安工程,生产废污水主要来源于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浇筑、养护等环节。

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工艺设计,本工程土建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在施工场地进行混凝土拌合和浇筑,少量生产废水经收集沉淀澄清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回用,富余水量通过市政排水管网排放。

2.5.2运行期退水方案

运行期退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沐浴污水,项目拟建场址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如下:

生活污水经收集后,沉淀澄清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同时避免废水排入地表水体,以保护清江河不被污染。

沐浴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园区浇灌、道路除尘、洁厕等,余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图2-1项目区取用水示意图

热矿水

过滤

2863.2m3/d

净化

锅炉加热

泵房

2000m3/d863.2m3/d

客房用水

温泉泡池用水

 

污水处理

达标后排放到清江河

2863.2m3/d

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3.1基本概况

3.1.1自然地理概况

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县域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5°09′—105°49′和北纬31°31′—32°17′之间。

东邻苍溪县、广元市元坝区,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市、南部县,北接青川县、广元市中区。

全县幅员面积3226.75km2。

自古以来,剑阁县均是出川“蜀道”的交通要冲,素有“蜀门锁钥”之誉。

剑阁县现已形成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境内北有宝成铁路、成绵广高速公路,国道108线、剑苍路、剑青路和剑南路纵横交织,贯穿全境。

随着西汉高速公路、广巴高速、兰渝铁路、广元至九寨沟直升机环线和嘉陵江渠化工程的完成,改善旅游可进入性,使全境交通网络更加健全、便捷,更具备旅游发展的交通区位优势。

剑阁县西有成都、南有重庆、北有西安、西北有兰州等大型城市,由此构成了广泛的客源市场基础。

加之北临广元皇泽寺,东南接朱德故里,西连九寨沟、黄龙国际旅游区,南通陈毅、邓小平纪念馆,东接阆中历史文化名城。

向北延伸与陕西协作,还可打造蜀道旅游专线。

它既有区位的广泛凝聚优势,又有强劲的区位扩散张力。

景区内的景点分布又相对集中、合理,剑门关隘与剑阁县城仅9km,剑门关镇至翠云廊仅5km,能很好的组合成旅游环线。

3.1.2社会经济概况

2012年剑阁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明显。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9.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加快1.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18.4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13.58亿元,增长35.3%;第三产业17.72亿元11.4%。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8%、58.1%、31.2%。

三次产业结构的由上年同期的40.3:

23.4:

36.3调整为37.1:

27.3:

35.6,农业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工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主导作用加强,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初步测算为8499元,同比增长13.8%。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36亿元,增长16.8%,占GDP的50.9%,提高2.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7%。

当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685户、10户,年末累计分别达到15778户和484户,从业人员分别达到21697人和4986人,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8.99亿元,上缴税金4114万元。

财政收入保持高位增长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713万元,增长75.1%,其中:

税收收入16749万元,增长72.0%。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预计年末城镇常住人口15.52万人,城市化率26.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总量仍偏小,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工业经济份额不大;农业基础条件仍较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特色优势产业还未突显,人才、资金、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制约仍较突出,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大。

旅游开发取得丰硕成果。

剑门关景区一举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成功获得“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四川省文化产业基地”等多项殊荣。

先后成功举办“中国蜀道.剑门关文化旅游节”、全省灾后重建流动现场会、全省旅游线路统筹现场会、中华旅游小姐暨剑门关形象大使全国选拔赛,剑门关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剑昭旅游线路成为全省旅游线路统筹示范工程。

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新增两家3★级宾馆,天赐温泉酒店主体完工,蜀汉王朝温泉国际大酒店、剑门关林园宾馆等星级酒店开工建设。

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要素不断配套。

全县旅游开发“1+5“规划有序实施,翠云廊景区改扩建工程、鹤鸣山文化公园建设进展顺利,清江湖温泉成功开钻。

剑门关豆腐成功创建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跻身“广元七绝”行列。

凉山牛肉、剑门火腿、剑门手杖等特色旅游产品得到发展提升。

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方式,与北京、西安、重庆等多个旅游企业结成营销联盟。

旅游经济效益显着提升,全县全年接待游客147.93万人,门票收入1798.3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67730万元,分别增长150.7%、30.1倍和276.1%。

2000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普安镇迁往下寺镇。

新县城所在地下寺镇1996年被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地处剑阁县北部,北距广元市中区30km,南至剑门关风景区仅10km,离老县城普安镇45km,绵广高速公路和宝成铁路穿城而过,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

县委、县政府坚持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基本思路,五年实现搬迁,十年形成格局,把县城建设成为容纳10万人左右的生态旅游和山水园林城市,成为剑阁工业中心、商贸中心、物资流转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享誉川北的旅游休闲胜地。

剑阁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程5274km。

以108国道、剑苍路、剑盐路、剑南路为四条轴线,随着剑金公路建设通车,新、旧县城与成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南下绵阳,北进广元,十分快捷;下寺火车站实现客货分离,新建的火车货站和三等客站已竣工投入使用;全县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猛,程控电话、移动通讯、A网基站和C网基站全面建成,电话座机已达48836部,移动电话达36473部;已建成35千伏变电站一座,1.5万吨自来水厂,天然气配气门站和供气管网。

新县城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项目正在施工。

3.1.3自然条件概况

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为龙门山脉剑门山干支,属中生界白垩系下的苍溪组(城墙岩群剑门关组)地层,剑门关砾岩由巨厚块关紫灰色砾岩、紫灰色泥岩石层,形成北陡南缓的单斜山,北坡坡度几近90度,高达一二百米,砾岩出露处多成一悬崖峭壁,山高峰险,沟深谷狭。

形成断岩绝壁、岩上凸下凹、石角北向,千仞壁立、峰峦叠嶂,绵延长达数百公里,宛如天然屏障。

著名的有大、小剑门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