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泰安市2013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3月20日龙卷风携带冰雹袭击了广东东莞,造成8死2伤,为掌握龙卷风和冰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模拟实验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考点:
调查的基本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模拟实验属于实验法,结合题意解答.
解答:
解:
调查法:
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掌握旱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
模拟实验: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实验法:
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观察法:
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故选:
C.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调查法的方法步骤.
2.(2分)(2013•泰安)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
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C.
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D.
过程②染色体会减半
考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由图可知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③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解答:
解:
A、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该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B、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该选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C、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图中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该选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D、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该选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故选:
A.
点评:
解此题的
关键一是具有一定的识图作答能力,从图中获得解题信息;二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生理过程.
3.(2分)(2013•泰安)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试剂),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用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花的结构
B.
用碘液来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C.
用沸水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D.
用菜青虫成虫探究取食行为
考点:
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本题考查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结合初中生物实验本题较易作答.
解答:
解:
A、花的结构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放大镜观察花的结构,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的结构.故不不符合题意;
B、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可以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故符合题意;
C、叶绿素能溶于酒精,不能溶于水,因此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将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故不符合题意.
D、菜青虫成虫是菜粉蝶只吸食一点露水和花蜜,无法用用菜青虫成虫探究取食行为,我们一般用菜青虫幼虫期进行实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熟记实验中各种材料与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2分)(2013•泰安)下列人体结构,按照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
A.
①②⑤④③
B.
①⑤②④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③④②⑤①
考点:
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图可知,①表示细胞,②表示器官,③表示人体,④表示系统,⑤表示组织.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①细胞→⑤组织→②器官→④系统→③人体.据此解答.
解答:
解: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即①⑤②④③.
故选:
B.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结构层次.
5.(2分)(2013•泰安)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
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
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
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
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考点:
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孢子植物的特征.P是藻类和苔藓的共同特征,Q是藻类、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E是藻类和蕨类的共同特征,F是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识图答题.
解答:
解: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无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后代;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所以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
故选:
D
点评:
仔细分析三种植物的特点,结合分析选项和题意,应该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6.(2分)(2013•泰安)如表是小丽探究“光照是否影响种子萌发”时的有关操作和现象
培养皿
操作1
操作2
操作3
现象
①
在一层浸水的棉花上放等量的绿豆种子
在25℃光照环境下培养
定时适量喷水,连续观察2周
无种子萌发
②
在25℃黑暗环境下培养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环境温度太高
B.
种子无生命力
C.
光照不适宜
D.
实验时间太短
考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
本题为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的实验探究题.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光.种子的萌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自身条件,另一个条件是外界条件.
解答:
解: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的,是活的,不在休眠期.题干中“将两份等量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均置于25℃和水分适量(在一层浸水的棉花上)、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一个给予光照,另一个放在黑暗中.定时适量喷水,连续观察2周后,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如胚是死的无生命力或胚不完整或正在休眠.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种子萌发必须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7.(2分)(2013•泰安)几位同学在讨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作了如下记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含有雌蕊的花才可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B.
果皮和种子分别是子房壁和胚珠发育成的
C.
果实和种子中可食用的部分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
D.
子房中含多个胚珠的花能发育成含多个种子的果实
考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分析:
当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所以只有含有雌蕊的花才可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以知道:
果皮和种子分别是子房壁和胚珠发育成的,不符合题意.
C、果实中可食用的部分为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而种子中可食用的部分为胚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符合题意.
D、由分析知道:
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有多少颗胚珠就发育成多少粒种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上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效果会很好.
8.(2分)(2013•泰安)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
解:
植物体的茎中有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由分析可以知道:
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而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甲装置内的枝条具有叶片,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强,不断的散失水分,从而使枝条的木质部变红,而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蒸腾作用比较弱,枝条内水分蒸发的比较慢,因此甲装置内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故选:
A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9.(2分)(2013•泰安)下面各项饮食习惯中,科学合理的是( )
①粗细粮合理搭配
②主副食合理搭配
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
④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⑤完全用饮料代替白开水饮用.
A.
①②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考点:
注意合理营养.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
解答:
解:
合理膳食指的
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
4:
3.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可见水的作用很大,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能用饮料代替补充水分等,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使其他营养物质缺乏,都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10.(2分)(2013•泰安)当人的心脏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时,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情况是( )
A.
由心房流向心室
B.
由心
室流向心房
C.
由心房流向动脉
D.
由心室流向动脉
考点:
心脏的工作示意图.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并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血液不能流过,即只能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解答:
解: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液回流心房.
故选:
D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
11.(2分)(2013•泰安)在某一时刻检测某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结果其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该器官是( )
A.
脑
B.
肺
C.
肾脏
D.
小肠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血液流经脑、小肠、肺、肾脏时,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
解答:
解: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血液流经该器官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即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A、大脑的活动需要能量,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消耗了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B、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肺泡内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氧气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同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此人体血液流经肺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是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浓度上升,即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故符合题意.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故不符合题意.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营养物质增加;但是同时小肠要消耗掉大量的氧气,使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变成含氧少的、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在读懂图的基础上,根据营养物质和气体变化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12.(2分)(2009•揭阳)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小明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
A.
在视网膜前方,配戴凹透镜
B.
在视网膜前方,配戴凸透镜
C.
在视网膜后方,配戴凹透镜
D.
在视网膜后方,配戴凸透镜
考点: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和矫正,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曲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如图:
故选:
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13.(2分)(2013•泰安)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受精卵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
22条+X、22条+X
B.
22条+Y、22条+Y
C.
22条+X、2
2条+Y
D.
22条+Y、22条+X
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
人体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
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解答:
解: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因此,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受精卵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22条+Y、22条+X.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遗传的过程.
14.(2分)(2013•泰安)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
B.
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
C.
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
D.
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
考点:
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的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
解答:
解:
生物进化的历程如图所示: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
A、甲是原始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B、丙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
C、原始的鸟类和丁原始的哺乳类都是古代丙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哺乳动物不但处于进化的最高点,而且它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使它的结构功能最完善,最适应环境,也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乃至整个动物界是最高等的.所以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故选:
C
点评:
生物进化的趋势和历程,都是重要的考点.
15.(2分)(2013•泰安)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泰安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 )
A.
哈密瓜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B.
哈密瓜的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变异性
C.
哈密瓜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D.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哈密瓜甜度的变化不遗传
考点:
生物的变异.
分析:
此题考查的变异的类型,解答时可以从变异原因和类型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又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因此,题干中“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泰安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的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类型和原因.
16.(2分)(2013•泰安)H7N9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确诊的患者大都有禽畜类接触史,疫区对患病的禽畜类采取了焚烧等防控措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H7N9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
B.
患病的禽畜类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
C.
“对患病的禽畜类焚烧”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若H7N9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注射后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考点:
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
此题考查病原体、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H7N9禽流感病毒被称为病原体,不符合题意.
B、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
人群,患病的禽畜类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不符合题意.
C、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对患病的禽畜类焚烧”,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符合题意.
D、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其中计划免疫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一特定的传染病,因此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H7N9病毒起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其作用是有针对性的,特定的,属于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题意,灵活的答题.
17.(2分)(2013•泰安)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
A.
①蘑菇、②银杏、③葫芦藓、④水绵
B.
①珊瑚虫、②侧柏、③墙藓、④衣藻
C.
①酵母菌、②油松、③肾蕨、④水绵
D.
①家鸽、②水杉、③玉米、④根瘤菌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根据题中的分类索引解答.
解答:
解:
分析题
中的分类索引可知,
①无叶绿体,应该是蘑菇或珊瑚虫或酵母菌或家鸽或根瘤菌.
②有种子,应该是银杏或侧柏或油松或水杉.
③无种子,有叶,应该是葫芦藓或墙藓或肾蕨,不应该是玉米,因为玉米有叶、有种子.
④无种子,没有叶,应该是藻类植物.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18.(2分)(2013•泰安)雅安地震后,李涛想去参加救援.正上初中的弟弟向他提出了如下救援建议,其中不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