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693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docx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跟踪练习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城乡规划

一、单选题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回答1—3题。

1.从P点出发,交通最拥挤的方向是()

A.东B.南C.西D.北

2.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3.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A.钢铁厂B.印染厂C.化肥厂D.服装厂

4.从城市形态上看,与右图西宁市同属一类的是 

 

 

A.成都   

B.合肥   

C.兰州   

D.重庆

5、(河北唐山4月)下图为印度某城市(由西至东相距25千米)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统计,读图回答

(1)-(3)题

(1)图示甲地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合理的解释是

A.位于城市中心,为市政中心广场

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利房地产开发

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

D.位于郊区,只适合电子工业发展

(2)根据乙地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的关系可判断,应属于

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

(3)丙地在城市中

A、为最普遍的类型B、生态环境最佳C、交通条件最佳D、工业点最密集

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6-7题。

6.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高级住宅区B.电子工业区C.中心商务区D.公园游览区

7.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厂企业集中B.地租昂贵C.环境污染严重D.文化教育发达

读某市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8~9题。

8.图中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

A.公用事业的发展

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

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

9.右图中土地规划最有利于该市

A.改善人居环境B.促进工业发展

C.调整产业结构D.推动科教事业发展

10.右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

C.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D.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

(2012·青岛一模)下图是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

B.技术水平

C.地价水平

D.环境优劣

12.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A.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

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D.近郊制造业密度减小

读某城市地域结构图,分析回答第13~14题。

13.该城市的形态及其形成原因是

A.放射式沿河流发展B.团块状平原地形

C.条带状沿交通线发展D.分散式山河阻隔

14.关于该城市道路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路是为了将住宅区与工业区隔开

B.环路可缩短各端点之间的距离

C.放射式路线的走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D.放射式路线可避免市中心的交通拥堵

 

15.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平面示意图”,2005年与1981年相比,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①老城区范围的变化—社会因素

②工厂位置的变化—环境因素

③大型商场的布局变化—交通因素

④交通线的变化—历史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海世博园位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带,规划用地5.28km2,其中浦西1.35km2,这里原有大片厂房及部分民居。

结合地图,回答16~17题。

16.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吻合的是

A.同心圆B.扇形

C.多核心D.田园城市

17.园区内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B.经济C.文化D.政策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地租变化。

读图回答18-19题。

18.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东风;自西向东流

19.图2中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

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2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区位优势的是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21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

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 靠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的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

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

2.图示高速公路的主要影响是

A.P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B.P2港腹地范围缩小,经济衰退

C.M1、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

D.M2城镇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下图为某城市甲、乙两类商店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该城市规划新建一个与甲类商店等级相当的商店,下列各地最适宜布局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4.在甲、乙两类商店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类商店规模小,数目少B.甲类商店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近

C.乙类商店的等级低,数目多D.乙类商店服务范围小,服务的人口多

5.下列选项中,同样能运用上述商业中心等级理论的是

A.不同规模的城市规划B.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分布

C.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D.甘蔗制糖厂的最佳选址

(2012江苏卷地理)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双选)。

回答6~7题。

6.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7.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历史上曾是小型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

8.这种商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生产的影响主要是

A.扩大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B.提高商品制造业的比重

C.奠定了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基础    D.调整了商业区的控件布局

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9-10题。

 

图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10.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11~13题。

11.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洲市有4个城镇等级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12.与I、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13.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三)城市化

美国(2012浙江卷文综)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1~2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

(2012福建)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B.乙C.丙D.丁

4.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浙江卷1)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5-6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5.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6.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7.(2011上海文综)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  )

①大城市人口减少 ②大城市经济水平下降 ③乡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 ④汽车普及、高速公路网发达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闻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9.(2010天津卷)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图中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7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2)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商业用地减少B.居住用地扩大C.交通用地减少D.工业用地扩大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10-11题。

10.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环境B.地租C.交通D.技术

11.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特大城市

A.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B.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少

C.制造业比重上升D.服务业比重上升

左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右图是“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

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岛的地势特点是()

A.东北高、西南低B.西北高、东南低C.西高东低D.南高北低

13.该岛城市化过程中最有可能侵占()

A.林地B.耕地C.滩涂D.草地

1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海岸线的变化是全球变暖的反映B.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C.该岛巳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该岛北部填海造陆面积大于南部

15.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

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

》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

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下图: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_,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地理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劳动力向____________产业转移,____________不断扩大。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______方向的郊外。

(5)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增多 增大

(2)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3)增大 二、三 城市规模

(4)下风(5)①公交优先。

②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

③错开出行高峰。

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⑤对市中心的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⑥正确引导私家车的发展,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

⑦关注步行街和自行车车道的建设等等。

(若没写出公交优先不能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6.(2012山东卷文综)(12分)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4分)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8分)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笫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17.以下是“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在城市中心和郊区比重的变化(%)”和“1951年至1961年伦敦人口变动图”,请根据资料完成有关要求:

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在中心城市和郊区比重的变化

年份

城市中心人口比重

郊区人口比重

年份

城市中心人口比重

郊区人口比重

1900

62.05

37.95

1950

56.77

43.23

1910

64.77

35.23

1960

50.17

49.83

1920

66.00

34.00

1970

45.81

54.19

1930

64.06

35.54

1980

40.69

59.31

1940

62.61

37.39

 

 

 

 

(1)请说明美国和伦敦居住在城市中心人口和郊区人口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出现带来的好处。

 

 

(2)在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1)50年代前,变化不大;50年代后,居住在城市中心人口在减少,在郊区人口在增加。

这样可以避免大城市中心区因人口和工业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大城市环境恶化,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现代交通的发展,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原因,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四)城乡规划

1.图中G

地区为高级住宅区,其布局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双选)

A.环境优美、洁净B.河运极其发达

C.处在地势较高地带D.靠近中心商务区

(2012·南通模拟)下图为广州城市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2~3题。

2.广州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中,其服务范围最具嵌套关系的是

A.西南组团与西江组团

B.广州新城与广州老城

C.广州新机场与广州新客站

D.中心组团与大沥组团

3.广州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城市

空间结构可以

①减小基础设施投入 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③少占用耕地 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图4(2012海南)a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

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4b)。

该城市盛行西北风。

据此完成4~6题。

4.按主导职能,该新区规划为

A.居住区B.文化区C.政务区D.工业区

5.在图4b中的M处适宜修建

A.自来水厂B.垃圾焚烧厂C.污水处理厂D.热电厂

6.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新区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拥堵B.环境破坏严重C.公共服务配套不足D.工业用地不足

(2012·济南一模)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与图例中甲、乙、丙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

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

8.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9~10题。

9.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10.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布、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读右图,据此回答11~14题。

11.如果该城市工业区位合理,则风向可能是

A.南、北风B.东、西风C.西北——东南风D.东北——西南风

12.根据图示情况,下列三类工业污染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地是

A.▲>△>□B.△>▲>□C.□>▲>△D.△>□>▲

13.该地区工业由城市近郊迁移到乡村,最可能因素是

A.土地价格B.矿产资源C.环境污染D.劳动力价格

14.该工业迁移,将有利于

①大气环境②改善交通拥挤状况③乡村城市化④缩小城乡经济差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

16.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职能

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

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

17.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

A.城市住房紧张B.城市热岛效应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8.对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A.煤烟、粉尘  B.工业废气  C.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D.酸雨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投资商在该城市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0.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21.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江苏卷)22、图23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图24为该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1998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5分)

(2)M区为该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该城市拟在东南方向新建一条高速公路,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

(1)东北西南东南河流和铁路

(2)位于河流下游;位于河流下风向;交通便利

(3)位于城市发展的主要扩展方向之一;有利于加强城城市与外部的联系

23.(28分)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材料一: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9)。

(1)2010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时间最长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4分)

(2)这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