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42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docx

有关英语的修辞表达剖析

一.相似或关联修辞格(figuresofresemblanceorrelationship)

(一)allegory['ælɪg(ə)rɪ](讽喻;寓言)

(二)allusion[ə'luːʒ(ə)n;-'ljuː-](引喻)

(三)analogy[ə'nælədʒɪ(类比;比拟)

(四)animism['ænɪmɪz(ə)m](比拟;卡通法;动画法)

(五)antonomasia[,æntənə'meɪzɪə;æn,tɒnə-]

(借代;换称)

(六)conceit[kən'siːt](比附比喻)

(七)dysphemism['disfimizəm](贬损;贬抑)

(八)enallage[en'ælədʒɪ](替换)

(九)euphemism['juːfəmɪz(ə)m](委婉)

(十)fable['feɪb(ə)l](寓言)

(十一)homericsimile(荷马风格式明喻)

(十二)kenning['kenɪŋ](迂说)

(十三)metalepsis[,metə'lepsɪs](借代;转义)

(十四)metaphor(隐喻)

(十五)metaphor

(1)deadmetaphor(融合隐喻

终休隐喻)

(十六)metaphor

(2),alivemetaphor(鲜活隐喻)

(十七)metaphor(3),extendedmetaphor(延展隐喻)

(十八)metaphor(4),mixedmetaphor(矛盾隐喻)

(十九)metaphor(5),metaphorofsuccession

withoutconfusion(协调隐喻)

(二十)metaphor(6),personal(anthropomorphic)

metaphor(拟人隐喻)

(二十一)metaphor(7),submergedmetaphor(潜性隐喻)

(二十二)metaphor(8),organicmetaphor(象征隐喻)

(二十三)metaphor(9),telescopedmetaphor(联珠隐喻)

(二十四)metaphor(10),sustainedmetaphor(强进隐喻)

(二十五)metaphor(11),diminishingmetaphor(玄学派隐喻)

(二十六)metonymy(借代;换喻)

(二十七)parable(比喻;寓言)

(二十八)personification(拟人)

(二十九)personification

(1)prosopopoeia(拟人)

(三十)personification

(2)patheticfallacy(拟人)

(三十一)personification(3),apostrophe(呼语)

(三十二)personification(4)invocation(呼求;乞灵;祈求)

(三十三)phanopoeia(示现)

(三十四)simile(明喻)

(三十五)simile

(1),epicsimile(史诗明喻)

(三十六)simile

(2),homericsimile(荷马风格式明喻)

(三十七)synecdoche(借代;提喻)

(三十八)trope(比喻)

强调或含蓄修辞格(figuresofemphasisorunder-statement)

(一)adynation(玄乎夸张)

(二)asyndeton(连词省略)

(三)adversativeasyndeton(反意连词省略)

(四)amplification(渲染夸张)

(五)anastrophe(倒装)

(六)anticlimax(突降)

(七)antiphrasis(倒词)

(八)antistoichon(对照)

(九)antithesis(对照)

(十)aphorism(格言;警句)

(十一)apophasis(阳舍阴取;欲取姑舍)

(十二)apostrophe(呼语)

(十三)invocation(呼求;乞灵)

(十四)autoclesis(阳舍阴取;欲取姑舍)

(十五)auxesis(夸张)

(十六)bathos(突降;弄巧成拙)

(十七)climax(阶升)

(十八)contrast(比较;反衬)

(十九)correction(补充)

(二十)pairingsynonym(同义词配搭)

(二十一)epanorthosis(补充;补证)

(二十二)epigram(隽语)

(二十三)jeud’esprit(隽语)

(二十四)euphuism(尤菲绮斯体;绮丽体)

(二十五)exaggeration(夸张)

(二十六)exergasia(尤菲绮斯体;绮丽体)

(二十七)hyperbaton(倒装)

(二十八)hyperbole(夸张)

(二十九)innuendo(暗贬;暗讽)

(三十)inversion(倒装)

(三十一)irony(悖反)

(三十二)irony

(1),verbalirony(措辞悖反反语)

(三十三)irony

(2),situationalirony(情况悖反)

(三十四)irony(3),dramaticirony(戏剧性悖反)

(三十五)irony(4),tragicirony(悲剧性悖反)

(三十六)irony(5),comicirony(喜剧性悖反)

(三十七)irony(6),cosmicirony(命运悖反)

(三十八)irony(7),theironyoffate(命运悖反)

(三十九)irony(8),worldirony(命运悖反)

(四十)irony(9),philosophicalirony(命运悖反)

(四十一)irony(10),romanticirony(浪漫性悖反)

(四十二)irony(11)socraticirony(苏格拉底式悖反)

(四十三)irony(12),rhetoricalirony(措词悖反;反语)

(四十四)irony(13),dialecticalirony(辩证悖反)

(四十五)litotes(含蓄肯定;含蓄悖反)

(四十六)meiosis(含蓄陈述)

(四十七)negation(含蓄肯定)

(四十八)oxymoron(矛盾修饰;精警)

(四十九)paradox(矛盾隽语;警策)

(五十)paraleipsis(假省略真强调)

(五十一)paralepsis(假省略真强调)

(五十二)paralipsis(假省略真强调)

(五十三)preterition(假省略真强调)

(五十四)sarcasm(讽刺)

(五十五)satire(讽刺;嘲讽)

(五十六)satire

(1)horatiansatire(贺拉斯式讽刺)

(五十七)satire

(2)juvenaliansatire(朱维诺尔式讽刺)

(五十八)satire(3)indirectsatire(间接讽刺)

(五十九)syncrisis(比较;对照)

(六十)syneciosis(对照;反衬)

(六十一)systrophe(定义堆累)

(六十二)tapinosis(明夸暗损)

(六十三)understatement(含蓄陈述)

(六十四)vision(示现)

三.语音修辞格(figuresofsound)

(一)alliteration(头韵)

(二)assonance(准押韵)

(三)consonance(谐音)

(四)dissonance(噪音)

(五)repetition(重复)

(六)repetition

(1),anadiplosis(尾首重复;联珠;顶针)

(七)repetition

(2)anaphora(首语重复)

(八)repetition(3),antanaclasis(原词多义)

(九)repetition(4),catchwordrepetition(尾首重复;联珠;顶针)

(十)repetition(5),chiasmus(颠倒重复)

(十一)repetition(6),correction(矫正重复)

(十二)repetition(7),cumulation(同意重复)

(十三)repetition(8),echo(回声重复)

(十四)repetition(9),epanadiplosis(首词尾复)

(十五)repetition(10),epanalepsi(嵌插重复)

(十六)repetition(11),epanaphora(首语重复)

(十七)repetition(12),epanastrophe(尾首重复)

(十八)repetition(13),epanodos(逆转重复)

(十九)repetition(14),epanorthosis(矫正重复)

(二十)repetition(15),epidiplosis(首词尾复)

(二十一)repetition(16),epiphora(尾语重复)

(二十二)repetition(17),epistrophe(尾语重复)

(二十三)repetition(18),epizeuxis(紧接重复)

(二十四)repetition(19),gemination(紧接重复)

(二十五)repetition(20)gradation(尾首重复;层递重复)

(二十六)repetition(21)identicalrhyme(原词押韵)

(二十七)repetition(22),incrementalrepetition(歌谣重复;悬念重复)

(二十八)repetition(23),ploce(原词多义;同语新义)

(二十九)repetition(24),palilogy(紧接重复;嵌插重复)

(三十)repetition(25),paregmenon(同源重复)

(三十一)repetition(26),regression(逆转重复)

(三十二)repetition(27),symploce(首语、尾语合并重复)

(三十三)repetition(28),polyoptoton(转化重复)

(三十四)repetition(29),tautology(累赘重复)

(三十五)repetition(30),refrain(叠句重复)

(三十六)onomatopoeia(摹声)

(三十七)melopoeia(音响辅义)

四.文字游戏修辞格(verbalgame andgymnas-tics)

(一)ambiguity(意中寓意;双关)

(二)anagram(拆词命意)

(三)antistrophe(同语颠倒重复)

(四)doubleentendre(黄色双关)

(五)hendiadys(双词单意)

(六)hypallage(移就)

(七)palindrome(回文)

(八)parody(仿拟)

(九)paronomasia(双关)

(十)portmanteauword(熔合词)

(十一)prolepsis(预言示现)

(十二)pun(双关)

(十三)quibble(双关)

(十四)quip(双关)

(十五)reverse(易位)

(十六)syllepsis

(1)(一词多叙)

(十七)syllepsis92)(兼顾)

(十八)transferredepithet(移就)

(十九)zeugma(拈连)

五误用收效修辞格(rhetoricalexploitationof

errors)

(一)anachronism(超前夸张)

(二)bull(言辞矛盾)

(三)catachresis(滥用比喻)

(四)circumlocution(迂曲)

(五)malapropism(误换)

(六)metathesis(音位转换)

(七)mimesis(模仿)

(八)periphrasis(迂曲)

(九)spoonerism(字母误换)

六.描绘性词语(descriptivewords)

(一)bulk(体积描摹)

(二)characteristicapposition(特征性同位语)

(三)descriptivewords(描写性词语)

(四)epexegesis(诠注)

(五)epithet(属性词语)

(六)homericepithets(荷马式属性词语)

英语同源修辞格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修辞手法。

它虽名不见经传,但却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不同的英语语体,而且在翻译实践中这一修辞格时常被忽视。

本文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英语同源修辞格不仅是可译的,而且其同源特点可以在目的语里得到再现。

文章首先结合其构成形式,对这一修辞格的具体汉译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然后引述了国内有关学者关于在同源格汉译时有三种情况不得不对其同源特征予以忽视的观点。

  同源修辞格的英文名paregmenon,源自希腊文“paragein”,意为“tobringsidebyside”(使并列)。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它在一般辞书或修辞学专著里很少被提及。

根据ArthurZeiger编的EncyclopediaofEnglish(《英语百科全书》,NewYork:

ArcoPublishingCompany,Inc.1978),

  paregmenon的定义是:

“theuseofseveralwordsofsimilaroriginclosetogether”,如:

Acountrythatthoughtitwasmanagingchangewastrying—vainly—toavoidtheunavoidable.(RobertSamuelson)(Newsweek,January10,2000)(一个自认为在实行变革的国家试图避免不可避免之事发生,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外,笔者在因特网上曾读到美国BrighamYoungUniversity修辞学专家GideonBurton教授制作的网页“FiguresofRepetition”(网址:

http:

?

?

humanities.byu.edu?

rhetoric?

repetiti.htm.),该网页对paregmenon的释义是:

“Ageneraltermfortherepetitionofawordoritscognatesinashortsentence.”并举有如下一例:

Itwilldestroythewisdomofthewise.(这会毁掉智慧者的聪明才智。

)很显然,英语同源修辞格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来源相同或相似的同源词在同一句子中叠用的修辞手法。

  同源词的叠用往往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表达艺术。

这些同源词在语音上有同音或叠韵等关联,在语义上有同义、近义或反义等关联,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修辞手法。

它与常见的重复修辞手法(repetition)有着明显区别:

后者以重复同词性、同词形的词语为特征。

同源修辞格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实际上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不同的英语语体。

不仅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语体中屡见不鲜,而且还常用于议论文、说明文、广告、谚语以及谐语和俏皮话等其他语体。

恰当使用同源修辞格,可以收到明显的修辞效果:

视觉上相映成趣,构成建筑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人过目不忘;听觉上循环往复,造成音乐美,音韵和谐、铿锵悦耳,易于吟诵;语义上相互照应,产生意境美,既强化文意、加深印象,又幽默诙谐、耐人寻味;遣词上不落俗套,

  形成简约美,既言简意赅又准确鲜明,使整个句子“惜墨如金”、十分紧凑。

目前,国内虽有学者对这一辞格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但较少涉及其翻译问题。

笔者愿不揣浅陋,结合英语同源修辞格的构成形式,试就这一修辞格的汉译作一探讨。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曾经指出: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

这里的‘对等’指的是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大致相等。

”(转引自张政,1999:

84)翻译过程至少涉及两种语言及其承载的信息,翻译就是把原语表达的信息移植到目的语中去,也就是在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在译语语言中为原语信息找到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要传译这一信息,必须把原语的表达形式转换成目的语的表达形式。

就修辞而言,英汉两种语言虽有不少相似的修辞手法,但因语言体系不同,又有着各自独特的修辞方式。

根据《辞海·语言文字分册》(1978:

16),汉语里没有与英语paregmenon相对应的修辞格,但收有词条“同源词”,意指“词汇中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

如汉语的‘柔’和‘弱’、‘刚’和‘强’、‘明’和‘灭’、‘寒’和‘暖’。

”这些词语虽然在音韵和词义上有着某种关联,但没有英语同源词那种“视觉上的建筑美、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语义上的意境美”,两者之间显然是有区别的。

  这就无疑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于是在翻译实践中这一修辞格时常被忽视。

对此,美国学者托尔曼(HerbertC.

  Tolman)则认为:

“同源修饰格是作者风格表现的一种方式,它使读者或听者感到类似的声音,如果译者忽视了这一点那是不可原谅的。

”(刘重德,1985:

4)我们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英语同源修辞格是可译的,而且其同源特点可以在目的语里得到再现。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只要意识到这一修辞现象,就应尽最大可能再现其同源特点,即视觉、听觉和语义之美,而不是轻率地予以忽视。

  1.派生词之间构成同源格与翻译所谓派生词,就是用派生法(即在词根或词干上添加或变换词缀)构成的词。

派生词是英语同源修辞格的主要构成形式。

英语派生词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由可以独立使用的“自由语素”加上词缀构成;二是由不能独立成词的“粘着词根”加上词缀构成。

  1.1可用否定意义的汉语对译意义否定的英语派生同源词先请看译例:

  

(1)JohnMajorofferedfewcluesastowhatkindofPrimeMinisterhewouldmake.“Hismainfeature,”observedtheECONOMIST,“ishisfeaturelessness.”(AugusDeming)(约翰·梅杰并未提供什么线索,藉以表明他会是一个怎样的首相。

《经济学家》评论说:

“他的主要特点就在于他的没有特点。

”)

  

(2)Hewholikesborrowingdislikespaying.(爱借的人不爱还。

  (3)Theshacklesofanoldlovestraiten’dhimHishonourrootedindishonourstood,

  Andfaithunfaithfulkepthimfalselytrue.

  (Tennyson)

  (旧时的爱情的枷锁束缚了他他那来源于不名誉的名誉依然如故,

  而并不诚实的诚实使他保持虚伪的诚实。

  (4)Lovesoughtisgood,butgiv’nunsoughtisbetter.

  (Shakespeare)(找寻得来的爱情是美好的,但不经找寻而赋予的爱情更好。

  此类同源词大多是由自由语素加上词缀构成。

它们在语音上有音韵、语义上有否定的关联。

用否定意义的汉语翻译意义否定的英语派生同源词,一方面能很好地表现出原文的同源特点:

(1)-(4)译文不仅在语音上重现了音韵关联,而且在语义上保留了否定关联,从而较好地达到了“从语义到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的目的。

另一方面,又能遵循“词源学还要求所有否定的意义都用否定的意义来译”(刘重德,1985:

4)的原则。

  1.2可将互为上下义的派生同源词对译成汉语的上下义现象上下义现象(hyponymy),又称“语义包含现象”,是指表示较具体概念的词:

下义词(subordinate)包含在表示较概括概念的词——上义词(superordinate)中的现象。

将互为上下义的派生同源词对译成音韵关联的汉语上下义现象,也能在语音和语义上较好地表现出原文的同源特点。

  (5)Everypotterpraiseshisownpot.(每个陶工都说自己的陶罐好。

  (6)Sheknewthat“thequarrelofloversistherenewaloflove”.Atanyrate,thewomanalwaysdesiresthatitmaybeso,andendeavourstoreconcilethepartedones.(她知道“情人吵架,更生爱情”。

无论如何这个女人一直希望是如此,

  她总是努力使分离的双方重归于好。

  1.3可译成同词反复这里的“同词反复”是指同一词语(不论词性)在同一句子中的重复出现。

将英语同源格译成汉语的同词反复,能很好地再现英语派生同源词在语音和语义上的相关性,从而保留原文的视觉美和音乐美。

  (7)Odark,dark,dark,amidtheblazeofnoon,

  Irrecoverablydark...

  Asinthelandofdarkness,yetinlight,

  Tolivealifehalfdead,alivingdeath,

  Andburied;butOyetmoremiserable!

(Milton)

  (啊,黑暗呀,黑暗呀!

在正午烈日的阳光里,不可救药的黑暗呀?

?

身在光天化日之中,宛如黑暗世界,过半死不活的生活,一个活死人,被埋葬了,但比埋葬更为悲惨。

  (8)Farewell,thoupureimpietyandimpiouspurity!

  (Shakespeare)

  (你这纯洁的淫邪,淫邪的纯洁,再会吧!

)(《莎士比亚全集二》,第141页)

  (9)Welovejusticegreatly,andjustmenbutlittle.(J.

  Roux)(我们非常热爱正义,但不喜欢正义的人。

  2.转类词之间构成同源格与翻译所谓转类词,是指不同词类之间通过“零位派生”(zeroderivation)转变成另一种词类使用的词。

为了再现原文里转类词之间的同源特色,可将其译成汉语的“A了A”式的叠音词结构。

  (10)Helookedalookofvicioushappi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