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269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社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社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社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社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社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社会心理学.docx

《2社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社会心理学.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社会心理学.docx

2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心理学的定义

1、F.H.奥尔波特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2、G.W.奥尔波特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3、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1)重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二)侧重社会学的定义

1、艾尔乌德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2、侧重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1)除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外,还重视从社会与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群体)角度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除了实验研究的方法,还重视采用社会学的社会问卷、社会调查等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如合作与竞争,吸引与拒斥,助人与侵犯等。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景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即:

B=f(P,E)

(二)社会心理

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环节,如社会态度、权力动机等。

社会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个体层面

(二)人际层面

(三)群体层面

(四)社会层面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划分为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和实证分析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与启蒙期、形成期和确立期相对应。

一哲学的思辨阶段

(一)基本特征:

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基本理论孕育于哲学之中。

(二)两种观点

1、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观点

他们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控制,但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性。

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卢梭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指出只因有缺陷的社会才使人趋向邪恶,故应当首先改变社会才能改变人。

2、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主要由人的生物本能的力量所决定。

社会源于人的本性。

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和英国的霍布士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人生来就邪恶,故必须以法律强制和引导人们以文明方式去行动。

二、经验的描述阶段

(一)基本特征:

强调应根据经验来描述和分析人们的社会行为。

(二)两种角度

1、社会学角度:

主要研究人们“面对面”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调节的过程,注重“模仿”,“暗示”等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研究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以模仿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并认为模仿是产生一切社会现象的原因。

“占人口1%的发明者是一切进步的源泉,其余99%是带有服从心理的模仿者。

2、心理学角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等派别,以麦独孤等为代表,认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都来源于“本能”,他们认为“先天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验的分析阶段

(一)基本特征:

运用实验的方法和数量分析来研究个体与群体心理,分析产生的原因,揭示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并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应用。

(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二)主要社会心理实验

1、特里普利特的“竞赛中的群体效应”

特里普利特通过实验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在“共骑”时的速度快于他们在“单骑”时的速度,这是受他人影响所致。

2、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论”

奥尔波特的实验发现,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他人存在)会使个体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

这一增加在体力与简单活动中比在复杂智力活动中表现得更明显。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

(三)档案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一)简史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二)学习的机制

1、联想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食物分泌唾液

灯光(或铃声)

(黑线是无条件反射,红线是条件反射)。

2、强化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

(1)斯金纳实验(略)

(1)

(2)结论

·

①个体行为会因“强化”而

增强。

②“刺激—反应”的联结是个体行为的形成机制。

③个体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产物。

3、模仿

(三)观察学习(班杜拉)

1、班杜拉实验(略)

2、基本观点

(1)人的行为可以在榜样的示范和观察者的模仿基础上形成。

(2)对榜样示范行为的强化可以增加榜样示范行为被观察者模仿的可能性。

(3)榜样身价在观察者心目中的提高(榜样引人注目,被人赞扬,有声望,有专长,有能力等)都能提高榜样被观察者模仿的可能性。

(4)对观察者模仿行为的“外部强化”,对榜样示范行为的“替代强化”,观察者模仿行为达到自己预先设定的标准后自我满足所带来的“自我强化”是个体模仿行为产生的机制。

3、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3、评价

由于社会学习理论不仅重视“强化”,而且重视“认知”(观察者的观察)与“自我强化”,所以更加接近人类的学习。

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一)人的特定行为受奖越多,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二)人们的互动行为如果能使双方获益,造成一种公平互惠的关系,那么这种互动行为与关系就会保持与发展。

只要双方或一方感到得不偿失,这种行为与关系就难以持续下去。

(三)互惠与交换包括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如互爱)与社会行为(如互助)的交换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即来源于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的相互作用,将社会文化要素内化为自己人格的过程。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心智、自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皆与人们凭借语言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心智是个体通过语言符号解释和认识外在事物(包括他人及其行为)对自己的意义,产生合适行为的过程。

自我也是个体通过语言符号与他人相互作用,在观察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自己主动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把自己当作客体(或被观察着)来评价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社会是通过人们利用语言符号相互沟通,理解对方,产生协同行为(角色扮演)来维持的。

由于符号是大家共有的,个体可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对外部刺激(世界)和别人以及自己的行为进行的解释,理解其意义,在此基础上产生适当的行为。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理论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

(1)意识:

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人在清醒时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觉知状态就是意识范畴。

(2)潜意识:

又称无意识,指个人的本能

冲动和先天欲望,因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被压抑在意识之下,不能被个体用语言表达,但仍在意识深处影响个体的情绪与心理,常以梦和口误的形式再现。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来源于他的老师布罗伊尔讲述的病例:

患者安娜是名女青年,她找布罗伊尔看病时已患病2年。

安娜发病时有许多躯体症状:

右侧肢体感觉丧失,强制性痉挛,说话困难,不能用母语说话,有时会出现阵发性意识不清,不认识周围的人,自言自语,发作后嗜睡,讲胡话。

各种医学检查未发现她有器质性病变。

一天,安娜又发病,朦胧中自言自语。

医生把她断断续续讲的话记录下来。

后来,医生发现,当医生用催眠法让她进入催眠状态后,把记录下的她说过的话念给她听,她可以接着讲下去,并讲出引起症状的个人生活经历,还再次出现以前出现的情绪状态。

催眠治疗结束后,可使相应的病症消失。

医生发现,安娜的每一个病症后面都有一个相应的精神创伤事件。

这些事件安娜清醒时却不知道,只有被催眠后才能讲出,并能宣泄相应的不良情绪,暂时消除症状。

安娜是个独生女,自幼很爱父亲。

2年前,父亲身上长了一个大疖肿,发高烧。

安娜一人守在床边,含泪焦急地等待从维也纳青睐的医生。

这时,父亲突然问几点了。

安娜因泪水看不清表上的字,又怕父亲看见她流泪而伤心,便努力抑制自己。

以后她便经常视力模糊。

有次,她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右臂放在椅子上想着什么。

突然她好像看见一条毒蛇从墙上向床爬去要咬父亲。

她非常恐惧,想把蛇赶走,但放在椅臂上的右臂抬不起来,不能动了,也站不起来,整个右侧肢体失去知觉。

她想祈祷,但什么也想不起来,以后便不能讲德语了。

“失忆”缘于内心深处的爱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谭贵星等

贵州女生雯雯在课堂晕倒,醒后不认识同学和老师,改讲普通话,说自己叫“霞霞”。

同学们将她急送回家,雯雯则说这不是自己家,见到父母也说不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焦急,问她家在那理,她说记不太清,隐约记得“自家”有一幢五层楼房子,并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区号属福建)。

接下来的日子里,雯雯照常上学。

同学们发现他性格较前开朗,花钱比以前大方,并注重梳妆打扮,但所学知识无损,学习、交往如常。

熟悉她的同学反映,大约两年前,有个福建小伙子来此地作农资生意,经常找本地女孩玩耍,曾夸耀家里有一幢五层楼。

半年多前那小伙子回老家了,雯雯曾与他通过几次电话。

患病前一天,雯雯再拨那个电话时已成了空号。

雯雯的父母感觉她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是听她总说要回“自己的家”很痛心,故而四处求助。

此病在精神医学上称为癔病,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雯雯对自我身份无法正确识别和部分过去记忆的丧失称为解离症状。

本病多具有癔病性人格基础,如好表现、好幻想、戏剧性,夸张性的情感表达,情感肤浅,暗示性高等,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

从心理分析角度看,此案例中电话“空号”成了发病的心理诱因。

患者雯雯艺进入情窦初开的年龄,在与福建小伙的交往中,暗暗产生了感情,并幻想与他过上甜蜜富裕的生活(住在五层楼房子)。

但由于自己年龄还小,又在读书,意识层面不允许这种情感滋长,故而未向小伙表白。

小伙离去后,由于仍有电话联系,尚可勉强满足雯雯的情感需求。

但当电话突然“空号”后,她突然意识到爱情之线从此断裂因而潜意识冲突加剧。

为了缓解冲突,在潜意识里使用了解离症状来实现愿望——充当福建小伙爱人。

这种戏剧性和夸张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是癔症病人常用的,患者往往乐意保持这种角色,好像做了美梦而不愿醒来。

治疗此病常用心理分析,使病人明白潜意识愿望与冲突:

想成为福建小伙的爱人而小伙不知身在何方。

一旦潜意识内容意识化后,“解离症状”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病人便“梦醒”了。

他为什么想掐死孩子

湖南衡阳是心理卫生中心谭贵星

小时候我常挨父亲的打,因此非常盼望得到父亲的关爱与鼓励。

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我得了全班第三名,十分高兴地高地告诉父亲,他却毫无反应。

我从此心生反叛,故意写错作业,上课不听讲,打架滋事,逃学,不回家,到六年级成了老师眼中最坏的学生。

初中未毕业我就昏如社会,四处流浪。

18岁那年我认识了去年才成为妻子的女朋友,当年他的爱情及其父母的温暖使我重新振作,改变离我以往的人生轨迹。

五年前,我突然觉得恋人很肤浅、世俗,并非我理想中的爱人,单良心不允许我弃她而去,犹豫了几年后还是与他结了婚。

婚后我很不开心,常常莫名其妙地打妻子。

得知她怀孕后,心理更烦,见到幼儿就有一种想掐死的冲动。

我的孩子很快就要出世了,我不明白为何会有这么奇怪的冲动。

王力

王先生想掐死孩子的冲动数与强迫意向,其原因是潜意识中本我的冲动和欲求太强,超我又给予严厉压制,使得自我难以承受而启动“替代”的防御机制,以使心理能量移植释放。

从介绍的情况看,王先生是位矛盾感很强的人:

在意识层面,他要遵守孝道及知恩图报,因此没有正面顶撞父亲,与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在潜意识里,他怨恨父亲,疏远妻子。

婚后控制不住地打妻子,是源于潜意识中对不满婚姻的攻击。

妻子怀孕后,他将“离婚”的念头强行压了下去(压抑),但随着孩子出世日期的临近,内心冲突加剧:

孩子一出世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道义和责任,进一步增加离婚的心理难度。

时间的紧迫性要求尽快做出抉择,因而焦虑不安,心神不定。

想掐死孩子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出世的潜意识表白(置换)。

上述心理历程反映出王先生习惯化了的神经症性防御机制,严厉的父亲是他从小不敢正面反抗,被迫使用压抑和被动攻击等防御,故意写错作业,做坏孩子,婚姻延迟,想掐死孩子等均是使用压抑、被动攻击和置换的结果。

王先生要彻底解除人生的困惑,必须勇于面对现实,学会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去应付生活难题。

(3)前意识:

个体当前未意识到,但经提醒或集中精力回忆很容易进入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部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1)本我:

又称伊特,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构成。

它按“快乐原则”行事,要求立即满足。

它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属于无意识范畴。

(2)自我:

随着个体成长而产生的人格第二部分。

它代表“理性”,是意识的重要部分。

它按“现实原则”行事,指导“本我”以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方式满足自己。

(3)超我:

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

它随个体的成长而产生,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道德观念的“内化”。

它包括“良心”与“自我理想”两部分。

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让“本我”适度适时的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式满足自己。

因此,它按“道德原则”行事。

正常情况下三者处于平衡之中,使个体适应环境。

如果三者失衡,就会出现变态人格和失常行为,以及“焦虑”与“压抑”的情绪。

如果“超我”“自我”太弱,不能控制“本我”,就会出现不道德行为。

如果“超我”“自我”太强,不能让“自我”得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压抑”与“焦虑”的情绪。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反对弗洛伊德强调先天本能的自然主义倾向。

2、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

3、主张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三)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反对弗洛伊德对先天本能驱力的崇拜,主张人格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它决定了未来的安全或焦虑,进而决定了未来的自尊与自卑。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所谓社会化,指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即成为一个能有效地参与社会,被社会接受和认同的人的过程。

1、社会化是社会对其成员在思维、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社会教化的过程。

2、社会化是个体主动接受社会影响和社会文化的熏陶,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

总之,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和他人互动,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与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生活自理技能社会化

2、谋生技能社会化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1、法律规范社会化

2、道德规范社会化

(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人生意义社会化

(四)培养社会角色

让个体获得并履行社会角色和相应的行为规范。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13~25年的生活依附期给个体接受社会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时间条件。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人类的遗传,使人类具有了超越本能的能力。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一)家庭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二)学校

正式性,严格性。

(三)大众传媒

能绕过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逆反心理。

(四)参照群体

其规范是个体行为的指南,指导个体行为的参照框架,个体自我评价的标准。

五、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形式的过程。

1、性

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2、性别

男女在人格(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3、性别角色

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所造成的男女在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男女儿童不同的性别期待和强化,以及儿童对这些期待的认同与模仿是产生性别角色的机制。

(三)道德社会化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个体伴随道德观念产生的内心体验。

3、道德行为

个体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其最高境界是道德行为习惯。

(四)政治社会化

个体学会和接受现时社会政治制度的过程。

其发展经历三个连续的阶段:

1、国家形象阶段

个体热爱国旗、国歌和国家领袖画像。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个体热爱国家、政党等抽象观念。

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个体将爱国观念扩展至国际舞台。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本质上反映了社会和他人对特定地位的个体的行为期待。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先赋角色与成就角色

按角色获得方式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努力来划分。

(二)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来划分。

(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是追求实际利益还是表现社会秩序来划分。

(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按角色承担者当时是否意识到正在表现角色行为的心理状态来划分。

三、角色扮演

(一)角色期待

社会和他人对这一角色的期望。

(二)角色领悟

个体对所扮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色实践

个体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行为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心理上感受到矛盾、障碍,甚至失效(败)。

(一)角色冲突

个体角色扮演中心理上感受到矛盾与冲突。

1、角色间冲突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到几个角色之间互相冲突、互不相容。

2、角色内冲突

他人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所引起的角色扮演者的心理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个体对所扮演的角色,或公众对新角色认识不清,使扮演着焦虑不安或扮演不当。

(三)角色中断

角色扮演者因某一原因使角色扮演暂时中断。

(四)角色失败

角色扮演者永远退出某一角色。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的概念

1、自我

自我又叫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2、主我与客我

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主我是认识者的我,行动的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当个体知道自己能作用于物体和他人,如能用手推让物体移动,打孩子能让孩他哭,与此观念相对应的自我即为主我)。

客我是被认识的我,是被观察者(个体对自己个性的所有认识与评价的内容都与客我相联系)。

客我反过来又制约主我的活动。

3、镜我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本质上是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4、自我概念与真实自我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和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

个体对自己身体层面的看法。

是其他自我的“载体”。

2、心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诸如态度、信念、价值观等人格特征的看法,即对自己心理世界的认识。

3、社会自我

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他意识到的自我。

是自我概念的核心,

4、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推动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

5、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认识和评价社会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功能: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2、解释经验功能:

不同自我概念的人对一个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3、决定期望功能: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决定他的自我期望,进而会影响他的行为表现,而他的行为表现又会最终决定他人对他的期望。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生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

2、社会自我:

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据此行动。

3、心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及其特征的认识与调节。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自我认同。

其中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地位身份是身份的主体。

身份是有角色构成的。

(二)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

个体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故身份具有客观性。

2、主观性:

身份一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内容),而自我概念又是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认知),故身份具有主观性。

3、多重性:

个体往往具有许多身份,故身份具有多重性。

4、稳定性:

某些身份终生不变,其他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使身份具有稳定性。

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5、契约性:

现代社会的任何身份也是一种社会契约,伴以规定的权利义务。

三、自尊

(一)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詹姆斯提出:

自尊=成功/抱负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良好的亲子关系

2、成功行为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则进行社会比较

(三)自尊的测量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基本概念

1、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是在各种社会信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知觉。

2、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区别

(1)对象不同:

一般知觉的对象是物或自然信息,社会知觉的对象是人和其他社会信息。

(2)认知过程不同:

一般知觉不牵涉到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而社会知觉牵涉到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

(3)影响因素不同:

一般知觉的内容主要取决与认知对象的特征,而社会知觉的内容还取决与认知者本人的特征。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图式

1、什么是图式: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2、图式的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个体在知觉他人时,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

(2)影响记忆:

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3)影响自我知觉:

个体会根据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个体倾向于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3、图式的种类

包括个人图式、角色图式、群体图式、事件图式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受动机兴趣的影响。

感兴趣的事情,能满足需要、符合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和认知的对象。

(三)认知者的情绪:

积极情绪下容易看到被认知者积极的品质,消极情绪下容易看到消极品质。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一)印象:

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二)印象形成:

个体对认知客体形成印象的过程。

(三)第一印象:

人们初次见面,在极其有限的信息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知觉称为第一印象。

如果第一印象好,人们倾向于多看他人的优点而忽视他的缺点,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则倾向于多看他人的缺点而忽视他的优点。

这种有偏的收集信息的方式导致第一印象常有偏差。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最先获得的信息,以及最近获得的信息,与中间获得的信息相比,强烈地左右对人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