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153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docx

完整版刑法分论练习题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单项选择题

1.妨害清算罪的主体是(    )。

A.单位、个人  B.公司、企业  C.国有公司  D.国有公司、国有企业

2.偷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    )。

A.国家利益           B.国家的市场经济秩序

C.国家的税收管理秩序      D.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3.走私普遍货物、物品罪侵犯的客体是(    )。

A.海关管理秩序   B.外贸管理制度   C.海关关税制度

D.外汇管理制度

4.下列各罪中,属于金融诈骗罪的有(    )。

A.金融凭证诈骗罪      B.逃汇罪

C.非法折借罪        D.内幕交易罪

5.抽逃出资罪的犯罪客体是(    )。

A.国家对公司的管理      B.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

C.公司客户的合法权益     D.以上ABC

6.以下犯罪,不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是(    )。

A.合同诈骗罪   B.强行交易罪   C.非法经营罪   D.变造货币罪

7.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多数犯罪的罪状是(    )。

A.简单罪状   B.叙名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

8.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行为构成(    )。

A.偷税罪  B.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罪  C.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D.诈骗罪

9.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构成(    )。

  A.受贿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10.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了保险金,对投保人应(    )处罚。

  A.故意杀人罪定罪    B.以保险诈骗罪定罪

  C.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定罪,按牵连犯从重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实行并罚。

11.张某用工业酒精兑制假白酒进行出售,造成多人死伤。

张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毒罪             B.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2.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    )。

  A.故意   B.过失   C.故意或过失   D.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

13.生产、销售假药罪是(    )。

  A.行为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实案犯)

14.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只有在(    )万元以上,才构成犯罪。

  A.15     B.20     C.5     D.10

15.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犯罪主体为(    )。

  A.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D.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16.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    )。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D.非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17.违反国家规定,非法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的,构成(    )。

  A.走私罪          B.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

  C.非法经营罪        D.偷税罪

18.居住在香港的吴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至大陆出售牟利。

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

  A.伪造货币罪        B.运输伪造的货币罪

  C.出售伪造货币罪      D.以上ABC

19.某一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员葛某指使他人故意虚报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据为己有。

葛某的行为构成(    )。

  A.保险诈骗罪        B.虚假理赔罪

  C.贪污罪          D.侵占罪

20.下列行为中,哪一种行为不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客观方面表现(    )。

  A.为他人虚开        B.为自己虚开   

C.让他人为自己虚开     D.让他人为他人虚开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犯罪中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是(      )。

A.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B.侵犯商业秘密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挪用资金罪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

A.为他人虚开  B.为自己虚开  C.让他人为自己虚开   D.介绍他人虚开

3.偷税罪的主体是(      )。

A.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事业单位     B.个体工商户和手工业者

C.负有纳税义务的人         D.扣缴义务人

4.信用卡诈骗罪的表现形式有(      )。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B.冒用他人信用卡

C.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D.恶意透支

5.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商业秘密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A.是权利人自己发明或制造的     B.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C.不为公众所知悉          D.具有实用性

E.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6.虚假广告罪的主体有(      )。

A.广告主   B.广告经营者   C.广告发布者   D.其他人

7.伪造货币罪可能判处死刑的情形有(      )。

A.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B.具有特别严重的情节

C.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       D.境内外勾结伪造巨额货币的

8.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下列行为(      )。

A.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    B.伪造、变造银行结算凭证

C.伪造、变造信用证随付的单据    D.伪造信用卡

9.妨害清算罪是指公司、企业在进行清算时,有下列行为之一,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

利益的行为(      )。

A.隐匿财产             B.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 

C.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 D.不积极追讨自己的债权  

10.侵犯知识产权罪包括(      )。

A.假冒注册商标罪        B.假冒专利罪

C.侵犯著作权罪         D.侵犯商业秘密罪

三、名词解释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走私淫秽物品罪  3.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4.商业受贿罪         5、洗钱罪       6.内幕交易罪

7.侵犯商业秘密罪  8.骗取出口退税罪  9.伪造货币罪               10.假冒注册商标罪       11.保险诈骗罪       12.串通投标罪

13.偷税罪       14.非法经营罪    15.票据诈骗罪               16.虚假广告罪

四、简答题

1.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简述金融票据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特征。

3.认定保险诈骗罪应注意哪些问题?

1. 简述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2. 认定合同诈骗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五、论述题

1. 试论侵犯著作权罪的特征及认定。

2. 试述洗钱罪的概念和特征。

3. 试述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特征。

六、案例分析

【案情】一

     《××诗集》一问世,畅销全国。

某市文化书店欲购买诗集1.5万册。

个体书商伍某某与书店签订了购书协议。

伍某某从新华书店买回一本正版的《××诗集》,找到某印刷厂,委托该厂依样制版,印刷封面。

伍某某又叫三家印刷厂承办内页印刷和装订工作,印刷装订完毕,伍某某向文化书店交货,非法所得达2万元。

后伍某某被依法逮捕,并经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金5000元。

【问题】1.某区人民法院应以何罪量刑?

    2.本案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案情】二

    1998年1月,某市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业务员孙某在与深圳市某公司职员交谈过程中,获悉该公司将大量购买沪市某股,于是该证券部随后几日内大量购买该股,待深圳公司购入时,又高价抛出,牟取暴利。

【问题】该证券公司是否构成犯罪?

为什么?

【案情】三

     李某,男,29岁,失业。

李某于1993年7月,伪造了假身份证,并持伪造的身份证在中国银行某分行骗取信用卡,持该信用卡在中国银行各地分行透支取款多次,骗得现金5万元。

【问题】李某的行为应认定是什么犯罪,并说明理由。

【案情】四

     贾某某在商品买卖中,经常以次充好,把一些劣质服装高价出售。

1997年的一天,一位顾客在贾某某的店中挑选了一件皮茄克,后嫌价格太高而未予购买。

贾某某上前质问顾客,扬言只要试穿过就得买,不买就别出店门。

该顾客坚持不买。

贾某某便对其强拉硬拽,拳打脚踢。

该顾客屈服于贾某某的淫威,不得不以8000元的高价买走了一件皮茄克。

后经工商、物价部门签定,那件皮茄克系伪劣商品,其价值不超过千元。

贾某某还多次强迫试过衣服的顾客高价购买所试衣服,遭到多人的投诉。

【问题】本案如何定罪?

【案情】五

     刘某某开了一家名叫“鹿鸣春”的餐馆,主要经营涮羊肉。

与“鹿鸣春”相邻的是另一家名叫“好再来”的餐馆,也以经营涮羊肉为主。

由于“好再来”餐馆经营有方,物美价廉,因而生意红火,附近的居民都去“好再来”就餐。

相比之下,刘某某的“鹿鸣春”生意清淡。

刘某某心怀妒嫉,逢人便说“好再来”的羊肉系低价购进的病羊、死羊宰杀的肉,吃了肯定不卫生。

消息传出,“好再来”的食客们便不再光临,致使“好再来”餐馆3个多月生意清淡,损失数万元,被迫关闭。

刘某某诽谤他人商业信誉的行为被人举报,遂案发。

【问题】本案如何定罪。

【案情】六

     被告人胡某,男,30岁,某国有砂布厂经营办公室业务员。

     被告人王某,男,40岁,某国有砂布厂经理。

     1990年1月,某五金商店(私营)负责人李某找到胡某联系购买砂布,要胡某提供帮助,所得利润共同分成。

胡某找到有权定价和负责在本市区销售的王某,王某表示可(按符合厂里规定下浮范围)在厂价基础上下浮7%销售砂布给李某,然后帮助销往王某所辖销售业务单位。

李某带胡某去自己所销售的5个五金交化公司,说某五金商店是其下属单位,要求他们按厂价下浮2%购买五金商店砂布,对方答应。

此后,胡、王通过李某多次把砂布销往几个五金交化公司,共得货款60万元均汇往五金商店帐上。

李某与砂布厂结帐,从中获取差价8万元。

胡、王2人各获得好处2万元。

【问题】1.什么叫经营同类营业罪?

    2.胡某、王某2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同类营业罪?

【案情】七

     被告:

游某,男,28岁,某银行职员。

     1994年8月9日参加毒品犯罪、黑社会组织的贾某(另案处理)突然找到被告人游某说:

“老兄,这一阵子风声很紧,你也知道,以前我缺德、贩卖那玩艺弄了几个钱,深怕有点闪失,枉费了几年的心血,以后也没有了依靠。

所以,我想让你给帮个忙,给我那几个钱找个保险的方法,也免了我的后顾之忧,即使事发坐牢,也没有什么怕的了。

”游某由于跟贾某素来以兄弟相称,碍于情面,于是便帮他在银行立了10万元的帐户。

之后不久,随案发,贾某供述了自己的犯罪及其所得金钱在何处,游某也随被捕审判。

  

【问题】何为洗钱罪?

游某是否构成洗钱罪?

【案情】八

     被告:

顾某,男,40岁,某私营企业经理。

     被告:

林某,男,30岁,某私营企业经理。

     被告:

卢某,男,28岁,无业人员。

     被告人顾某,于1993年5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个人投资开办了私营企业全盛实业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

1994年顾某得知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能从中赚取大钱,遂开始筹划这一“发财之道”。

自同年11月起,被告人顾某与其公司的另一经理林某开始以全盛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义为他人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中收取好处费。

到1995年5月正,在短短的七个月内,被告人顾某、林某共先后为16家外贸进出口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28票份,价款3165万元,税款万元,卢某从中收取好处费2.7万元。

案发后,追缴顾某赃款56.7万元,港币2500元和用赃款购买的皇冠轿车一辆等物。

  

【问题】对被告人顾某、林某、卢某应如何定罪量刑?

第四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A     5、A     6、D     7、B      8、C

 9、D    10、D    11、D    12、A    13、C    14、C    15、A    l6、C

 17、C  18、A    19、C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 3、ACD 4、ABCD 5、BCDE

6、ABC 7、ABC 8、ABCD 9、ABC 10、ABCD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

本案某区人民法院应以侵犯著作权罪对任某某定罪量刑。

《刑法》第217条对侵犯著作权罪及其刑事处罚作了规定。

该罪的构成要件(特征)如下:

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犯罪故意,即有营利的目的。

是否有营利目的,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如果行为人复制他人作品,是为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或个人学习,没有营利,不是犯罪。

      2、行为人在客观上具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著作权包括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性,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法律列举了以下作为犯罪追究的四种具体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学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3、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

本案被告人任某某未经著作权人和享有出版权的出版社许可,为牟取暴利,私自印刷该

诗集,非法获利达2万元,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侵犯著作权罪的特征。

 

案例二:

构成犯罪,罪名是内幕交易罪。

理由:

本案中深圳某公司将要大量购买某种股票的信息直接涉及到该种股票的交易、价格。

一日公开,势必对如股票的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属于内幕信息,而证券业务部在得知这一内幕借息后,为了获取利益,大量购买该种股票然后高价抛售,根据刑法第180条的规定,构成内幕交易罪。

 

案例三:

李某构成伪装、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按牵连犯的原则,从重罪即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因为李某伪造身份证的行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李某骗得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行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伪造身份证与信用卡诈骗罪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属于牵连犯,所从一重罪即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案例四:

本案应定强迫交易罪。

商品交易是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应当遵循市场交易的自愿和公平原则。

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强迫交易的情况。

《刑法》第226条规定: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这就是关于强迫交易罪的规定。

按以上规定,强迫交易罪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强买强卖;二是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也就是在违背对方意志的情况下,以不合理的价格和不正当的方式强行买卖成强行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人通常使用暴力、威胁手段。

如强行索要的价格明显超出合理价格且数额较大的;所提供的服务或出售的商品质量低劣的;由于强行交易造成恶劣影响的;实

施暴力行为致人伤害的等等。

本案被告贾某某在经营服装过程中,长期采用强卖手段,逼迫顾客高价购买伪劣服装,一旦顾客异议,便强拉硬拽,大打出手,行为性质十分恶劣。

他竟将价值不过千元的皮茄克以8000元的高价强迫顾客买走,行为十分恶劣。

贾某某的行为已超出一般的违反行政管理

处罚的程度,可以认定为强边交易罪。

 

案例五:

刘某某的行为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

      依据《刑法》221条的规定,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的主要特征,是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诋毁、贬低他人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

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凭空编造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虚伪事实。

散布,是以各种可以使人知道的方法扩散其捏造的不利于对手的虚假事实。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同时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这种虚伪事实必须与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有关;

(2)实施商业诽谤行为具有特定的诋毁对象;(3)捏造虚伪的事实同时还必须向外扩散。

      本案刘某某中于妒嫉,捏造“好再来”餐馆低价采购病羊、死羊肉,并多次向他人散布该虚假事实,其行为完全符合损害商业信誉罪的构成要件。

损害商业信誉平结果犯,即只有因诽谤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本罪。

“好再来”餐厅因为刘某某的诽谤行为,在短短3个月中损失数万元,并最终关门,可谓后果严重。

因而刘某某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

 

案例六:

根据新刑法第165条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是指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

本案性质上属于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经营同类营业罪。

从主体条件看,王某为国有砂布厂经理,符合本罪主体特征。

胡某虽不是经理,但构成共同犯罪。

从主观方面看,胡、王明知李某购买砂布后再予以销售属于经营与砂布厂相同的营业,但两被告人为获取好处仍帮助经营,符合本罪主观特征。

在客观方面,两被告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同类营业的行为。

最后,两被告人的行为显然损害了砂布厂的利益,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经营活动。

据此,对胡、王二人可以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予以定罪量刑。

 

案例七:

根据我国刑法第191条规定,所谓洗钱罪就是指违反我国金融管理法规,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所产生的收益,而为其提供资金帐户的,协助其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通过转帐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资金汇往境外的,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行为。

其主要特征:

第一,本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第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所做的行为。

第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第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从本案情况来看,游某与贾某素称兄弟,明知其财产是通过毒品犯罪、参加黑杜会组织的违法所得,而故意为其提供资金帐户,扰乱了金融管理的正常秩序,其行为完全符合洗钱罪的上述条件,因而法院应依洗钱罪给予定罪量刑。

 

案例八:

根据我国刑法第205条规定,所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其主要特征为:

第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

第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第三,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第四,本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犯罪故意,一般来说具有牟利动机。

从本案情况来看,被告人顾某与林某一道以全盛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义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牟取非法暴利为目的,骗取国家税款,且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已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

被告人卢某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巨大,牟取暴利。

他们的行为均符合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主客观要件,在共同犯罪中,顾某、林某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而卢某起次要或辅助的作用,是从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