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09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9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 4.docx

体育学院学年工作总结4

体育学院2013-2014学年工作总结

一、管理水平和状态

(一)学院日常管理

学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一个强有力领导班子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抓住民主集中制这个核心,坚持“三重一大”工作原则,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只有团结、协作和相互充分信任的领导集体才是学院发展的根本。

学院每两周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既是研究工作,又是学习与交流的固定时间,长期的磨合,加强了团结,提高了统筹驾驭的能力,也有利于复杂问题的处理。

学校在发展,学院亦在行动。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保障领导班子清廉。

贯彻落实党的统战政策支持统战成员积极参加到符合其身份的社会工作,比如我院的工会主席和公体三系系主任都是由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并经常与他们谈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院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来,在每年年终,都举行民主党派座谈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工作和学习。

根据学院的有关规定,学院每年定期举行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学院的年度工作、财务工作、工会工作、教代会工作等,尽量做到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三公开,促进学院的发展。

(二)学院管理特色

1、学院始终注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能力

学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一个强有力领导班子必须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建设,要抓住理论武装这个根本,民主集中制这个核心,制度约束这个保证,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才能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作风过硬、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这是学院发展的根本。

2、熟悉专业内涵规律,领导科学发展

领导班子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带头者、组织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领导科学,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新动力,认真务实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3、加强人才引进,保障内部培养环境

在人才引进方面,不断实践。

注重知识和能力考核,同时学院加强了指导,为他们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室,配备专门的办公用具,并为他们的成才和学术研究加强了指导,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4、班子定期组织学习重要文件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不定期地对相关学习文件进行复印发放和电子网络传输,而且还在学院QQ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确保每一位同志都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党和国家的时事政治以及学校的办学思路与方向。

5、注重党风建设,切实保障领导班子清廉高效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明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厉惩治腐败是本年度学院班子建设重点之一,根据“体育学院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工作规划”还就场馆营运、招生、师资培养、用人制度、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管理措施。

在生活作风上,不奢侈浪费,不私用公报。

各领导班子成员树立低碳环保思想,节约办公用纸和其他物品;外出公办,自觉做到不铺张浪费,不私用公报,学院还取消了餐费和油费的报销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院经费开支。

二、人才培养

(一)本科生培养

1、教学计划执行:

体育学院专业课程主要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公共体育课面向全校所有本科学生,主要为一、二年级全部本科生;通识与素质课程暂未开设。

2、教学日常运行:

由于虎溪校区体育场馆严重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所以很难按正常教学规律合理排课,我院只能力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相对合理;课堂教学规模严格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人数进行小班教学;全院所有教授均为本科生教学;体育学院有比较特殊的情形,运动竞赛多,时间不确定,加之公共体育课必须连续排课,所以无法做到提前在排课时进行预先安排,尽管如此,我院还是克服困难,尽量减少调停课,本学年调停课大幅下降,学生到课率高,无教学事故,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符合学校的要求;由于我院专业的特殊性,因此只开设了二专,每年二专人数极少,只能随班上课。

优异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遴选,并安排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本学年度我院2012级1名学生到台湾交流学习。

3、实践教学运行:

我院实验教学尽管数量少、规模小,但仍做到有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实验。

教学实习严格、有序,我院坚持80%以上学生统一集中实习,这在全国体育院系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能做到。

学生试教、试做、运动队训练等各项实习内容均有保证;积极组织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并按规定按时结题;毕业论文按照进程要求有序进行。

为了改变以往选题时间仓促的状况,本学年论文工作提前4周开始动员,选题质量明显提高;

4、质量监控与评价:

学院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副院长和系主任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对教学情况进行督导,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评教。

督导及评价结果采取一定的方式及时反馈给老师,特别是评价结果较差的老师,提请其及时改进教学,学生满意度较高。

5、招生与生源质量:

积极组织参加校园开放日的招生宣传工作,生源地生源较为充足,生源质量较高。

6、公共体育课改革方案

(1)方案设计思想

教学目的任务的确立(为什么教?

);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教什么?

);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方式的选择(怎么教?

);公共体育课评价方式的选择(怎样评价?

)。

(2)方案及可行性

模式名称:

基于目标管理的体育主动学习模式;目标管理的具体内容及可行性;实现目标途径及可行性;评价办法;师生受益预估;推进措施;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学校支持;改革背景;方案设计依据。

(3)政策依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五个领域目标。

(4)现实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国内现状

单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理工

大连理工

华南理工

哈工大

西北工大

东南大学

华中师大

教学内容

自选+限选

自选+限选

自由选项

自由选项

自由选项

自由选项

自选+限选

选项

选项

选项

自选+限选

课堂教学核心内容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不确定

教学组织

自选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规定学期

教学评价

按学期进

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按学期进行评价

其他规定

1.200米游泳必选。

2.课内外一体化。

1.2+2规定2.太极拳必选。

3.课内外一体化。

1.课内外一体化。

1.游泳首修。

1.2+2规定2.太极拳必选。

本学年度公共体育课改革在弘深学院2012级和2013级试点基础上全校推广,主要改革了学生上课的方式,由过去硬性规定必须上课改为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上课(运动项目自选);改革了考试方式,由按学期进行的阶段性考试,变为以目标管理的水平测试,取消了过去的补考与重修,即在本科学习期间,任何时候通过目标测试即可;改革了上课学时,学生由原规定两年完成的公共体育课可以延伸到四年完成。

(二)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

1、研究生教育与管理

(1)导师队伍情况

截至目前我院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师生比为1:

8,暂无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

多名教师出境访问讲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城市大学举办“大学生运动技术”学术研讨会,通过各种方式很好地改善了师资力量,优化了师资结构。

(2)研究生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情况

各门课程均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和专业教材;设有体育教学论双语课程;学院设有督导组,实时督导教学活动,组织相关老师就课程内容进行集体商讨,并就教学方法等进行及时探讨和改进。

(3)研究生培养环节,论文评阅及答辩的组织把关等方面工作完成情况

以完善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制度为重点,着重抓好招生、培养和学位各个环节的工作。

严格认真组织论文开题与涉密论文的申报、论文评审及答辩的管理。

2、学科建设

(1)“985”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学院2013-2014学年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学院“985工程”(2011-2013)建设任务做最后冲刺,紧紧抓住这一发展的历史机遇,系统分析学院学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正确认识和判断发展形势,坚持发展目标,提出了学院新的学科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和任务。

(2)学院专业学位点建设

2012年第一届专业学位研究生已毕业,从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来考量,专业学位的培养是学院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不论是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学生体育应用技能的获得等诸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学院正分析、总结、整改,以适应社会与市场对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规格要求的需要。

(3)学院学科建设工作相关组织、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落实及工作状况。

(三)学生工作及就业

2014年应届毕业研究生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研究生就业率100%。

三、科学研究

(一)科研组织与管理

1、开展学术活动情况

2、学术诚信、科研经费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关于学术诚信目标责任制和惩戒制度学院尚在建立之中、尚未发现有学术失范和不端行为。

3、开展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学院国际合作项目及经费数,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情况)。

(二)研究平台、研究团队建设及运行状况

1、学院科研经费总数、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总数、国家级社科基金申报数(副高及以上人均数)

学院科研经费总数、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总数、国家级社科基金申报数(副高及以上人均数)均为0。

2、学校科研奖励范围论文和专著出版数(副高及以上人均数)

本学年度学院共发表论文14篇,副高及以上人均数为0.32.篇,出版专著2部:

《重庆市学生体质健康与技能测试标准研究》、《体育价值研究》。

3、学院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

学院没有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

四、队伍建设

(一)强化岗位职责

通过第五轮岗位聘用的实施,2013-2014年度使全院教师明确学院和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教师上岗的基本条件,公共服务是教师的基本任务,明晰学院各人员岗位职责、义务和努力方向。

为实现学院创建全国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办学目标,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落实考核办法

根据《重庆大学第五轮岗位聘用实施办法》,体育学院受聘教职工学年度考核内容,各级各类岗位分为“教学职责”、“科研积效”和“工作责任”三大类。

对管理、行政与工勤人员在日常工作、服务教学、科研、运动训练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考核。

(三)队伍工作状况

教授人均课堂教学时数为210学时,学院所有教师均超过最低课堂教学时数要求;教授学年度人均主持国家级项目数及科研经费为0。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学年度人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数及科研经费为1。

教师半年及以上国外研修人数为1,外籍专家短期讲学3人次,境外国际学术交流4人次。

五、实验室及资源管理

我院没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由于实验较少,由任课教师组织实验能够胜任,辅导员队伍配备基本合理,工作有成效。

(一)实验室运行管理

2013年-2014年未单独申请实验室建设规划,未购置大型仪器。

规范了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由专人负责。

(二)实验室效益

体育学院现有2个实验室:

位于虎溪校区第二实验楼的体育中心实验室(B203)和A区思群广场的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

本年度学院多名教师依托本实验室完成多项研究,发表论文(包括已录用)5篇。

(三)财务

我院在财务岗位精细化管理方案中对各项会计核算做了较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各类开支在相关经费科目中列支,并严格按照《重庆大学报销规程》和规定的现金开支范围的要求和程序办理。

(四)公房管理:

学院公房由学院领导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学校公房调整决定。

公房使用率高,没有改变用途等情况。

(五)能源管理:

学院配备专人负责能源管理,没有违规使用和浪费能源现象,能正常缴纳能源使用费。

六、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1、足球:

特步大学生足球联赛重庆赛区冠军;特步大学生足球联赛南区决赛第九名;特步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重庆赛区冠军;特步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南区决赛第八名;

2、篮球:

重庆市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连续8年冠军;重庆市大学生篮球联赛女子连续13年冠军;

3、网球: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

男子乙组团体季军;女子丙组团体第六名;最佳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网球联赛四川、重庆、西藏分区赛:

女子乙组团体冠军;男子甲组团体亚军;

4、健美操:

重庆市大学生健美操排舞比赛冠军。

5、羽毛球:

重庆市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

七、学生综合素质

(一)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1、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多个:

为学生长期提供稳定带薪实习实践岗位80余个。

除了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解决了很大部分贫困学生生活和学习开支问题。

2、维持原来的校外实践基地8个,新增“巨州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实践基地1个。

(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举措。

1、我院鼓励学生创业,邀请企业家为学生开展了创业讲座,学院为创业困难学生提供创业过度场所。

2、创新人才培养案例。

2010级王衍波和张家奇合伙成立“重庆丹环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且已经投入经营。

该团队又一次带动了我院部分学生创业新热潮。

八、发展状态

一、学院战略规划完善和实施

(一)规划定位与完善

体育学院先后召开三次党政联席会议和五次教授扩大委员会会议,结合学院“十二五”规划专题研讨2013-2014年学院发展任务,广泛争求学院教职工意见建议,根据规划具体布置学年度任务。

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制度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学院本学年度任务做了针对性部署与完善,针对性更强,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学院狠抓学科建设战略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加速学院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判断学院发展形势,坚定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走学院自身特色建设之路。

(二)学科建设举措

学院2013-2014学年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学校“985工程”建设后期做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发展的历史机遇,系统分析学院学科建设上一学年度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正确认识和判断发展形势,坚持发展目标,提出了学院新的学科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和任务。

学院学科建设实行三个层次建设,学院有规划,各系有规划,教师个人有规划,并对规划实行量化与数据考核评审。

圆满完成学院在学校“985工程”建设中承担的任务。

(三)学院学科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工作落实状况。

学院很重视学科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学科建设小组,由院长总负责,管理制度健全,有兼职管理人员3人,管理人员结构合理、素质好、责任心强。

对教学管理和培养过程熟悉,认真履行职责,服务意识强,工作负责认真,落实到位。

(四)学院学科建设发展战略5年规划(2011—2015年)

(1)人才培养:

每年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3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达到1:

1。

(2)科学研究:

本学年度学院在CSSCI(CSCD)期刊源上共发表论文14篇,出版专著2部(《重庆市学生体质健康与技能测试标准研究》、《体育价值研究》)。

在此基础上,力争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项;在CSCD/CSSCI以上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篇/年、EI期刊源3篇;出版专著3--4部/年;与重庆市体育局联合成立重庆大学运动损伤与亚健康康复研究基地。

本年度,黄诚胤老师承担重庆市体育局科研课题“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B201415”

(3)学科发展:

力争一个体育学二级学科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4)队伍建设: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0%;正高职称的教师达到10%;每年选送2—4名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

(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选送3-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攻博、交流、访问;聘请外籍教师3名来学院执教;举办3次国际体育学术会议;招收外籍硕士研究生5名(目前一名);开展海外合作研究课题2—3项/年(科研经费在20万元以上/年)。

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一)本科教育

认真研讨、修订2014级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工作汇报时,得到教务处领导的肯定。

1、课程标准及建设

为配合弘深学院2012级和2013级公共体育课改革试点,本学年度重新按改革精神,制定了公共体育课课程标准,这一标准也是拟在全校推行的改革方案(新公共体育课标准)的雏形。

2、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

本学年度公共体育课改革在弘深学院2012级和2013级试点基础上全校推广,主要改革了学生上课的方式,由过去硬性规定必须上课改为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上课(运动项目自选);改革了考试方式,由按学期进行的阶段性考试,变为以目标管理的水平测试,取消了过去的补考与重修,即在本科学习期间,任何时候通过目标测试即可;改革了上课学时,学生由原规定两年完成的公共体育课可以延伸到四年完成。

3、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案例

黄涛,我院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

2014年的5月,受邀参加黑龙江电视台历史文化问答节目《最爱中国字》。

被节目组称为“写历史小说的一级运动员。

2013年6月26日,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汉宣大帝》,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经写到39万字。

并得到了网络签约的机会。

同时,除了写作以外,平日热爱演讲,喜欢参加相关演讲活动或比赛。

在重庆大学各类演讲比赛中屡次获得一等奖。

(2)加强创业调研和就业培训

我院学办李宁老师的科研项目“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现状研究”收集了重庆市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获得重庆市第六届大运会科报会一等奖。

并为我院创新创业培养打下理论基础。

我院曾争老师获得“重庆大学第二届最受欢迎老师”称号十强。

今年在全国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情况下,我院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目前已经达到90%。

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3%。

2013年由我校知名学者为我院设立了“健尚奖学金”,至今已两届,鼓励我院学生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

目前已有20名学生获得了此项奖学金。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几个方面:

a.举行重庆大学第二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之“健康舞起来”排舞比赛

促进了我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强了各个学院之间的交流。

b.开展重庆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项目(SQIP)校园全民健身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6-7点在虎溪校区田径场,由体育学院专业老师或相关专项研究生以领操的形式带动全校师生参与体育健身锻炼。

目前开设的课程有:

瑜伽、街舞、健身操、有氧舞蹈、拉丁舞等。

c.开展重庆大学春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健康跳起来”学院排舞风采展演

本次风采展演的成功举行掀起了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

同时,在我院组织策划活动过程中,充分锻炼了我院学生的组织调动能力。

d.创办学生社团营造学校体育运动氛围

我院注册了全民健身俱乐部一级学生社团与户外运动俱乐部校级社团,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全民健身俱乐部对每名社员进行身体素质评定并结合社员的训练目标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户外运动俱乐部以攀岩馆为基地,每天进行抱石指导,并且组织社员进行抱石线路趣味比赛。

(4)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几个方面:

a、体育学院-国际学院“中外学生羽毛球交流赛”。

学生通过自己专项技能进行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质;

b、体育学院“第二届乒乓球比赛”,弘扬了我国国球文化,提高乒乓竞技水平;展现个人竞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

c、体育学院“五项全能专业技能比赛”,全面了解到专业技能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今后更好的运用到教育实习和教育岗位当中去。

d、“青春不散场,践行中国梦”的毕业季之篮球赛、羽毛球赛等主题活动,通过比赛培养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

(5)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能力的几个方面:

a、开展“扬学风,树院风”为主题的礼仪讲座、影评、读书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而且还要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形象。

对学生个人形象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要争做一名有文化素养,有礼节修养的人,展现体育学院的风采;

b、体育学院学生参加“渝港澳台友谊登山活动”的志愿者活动,学生秉承吃苦耐劳、不计得失、一心服务他人的原则圆满完成了志愿者工作。

通过志愿服务,不断磨炼和升华自我,培养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

c、在第四届、第五届重庆大学青年论坛演讲比赛中,我院两名学子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重庆大学第四届、第五届“五四青年论坛”一等奖。

(6)本科实践基地建设

a、校内实践基地多个:

攀岩馆,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网球场、A,B,D的游泳池。

b、校外实践基地(本科):

学校实习基地有:

重庆一中,重庆七中,川外附中。

有组织的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和实践。

江北棕榈泉国际体育运动中心并通过此平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九龙坡区袁家岗的奥体中心的网球场和高尔夫球场是我院长期定点实习实践基地,并培养了一批适合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

南川重庆市健之羽羽毛球俱乐部,南平的羽动人生俱乐部是我院刚建立的实习时间基地。

与江北龙湖地产的重庆海域体育俱乐部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并成功培养了一批创业能力的较强的人才。

(二)研究生培养

1、学院专业学位建设

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已毕业两届,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来考量,专业学位培养是学院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不论是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学生体育应用技能的获得等诸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学院正分析、总结、整改,以适应社会与市场对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规格要求的需要。

现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

主要培养中小学(或高校)体育教师,以传统行业为主,与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出口(毕业去向)有:

体育教师(40%)、公务员或选调生(1%)、继续深造博士(0.5%)、企业公司(20%)、自己创业(20%)

2、社会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需求方向:

除体育教师外:

1)体育管理部门

主要从事体育管理、赛事管理、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管理等。

2)体育职业俱乐部

主要从事教练员、俱乐部经营管理人员等。

3)体育营销公司、赛事推广机构

主要从事赛事的运营、体育赛事的推广工作

4)体育经纪人、体育中介、体育博彩

从事体育赛事、体育组织的品牌包装、经营策划、无形资产开发以及运动员的转会、参赛等中介活动

5)体育制造业(体育产品、器材、服装等)

此领域需大量体育专业人才进行体育专业方面的指导。

6)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7)体育建筑、场馆设计

此领域需大量体育专业人才进行体育专业方面的指导。

8)健身俱乐部教练员

健身俱乐部需求大量教练员

3、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新修订)主要内容

培养目标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知识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突破已有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路径。

课程设置与学分

采用学分制,总学分要求至少3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少于28学分,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8学分(160学时),专业实践情况:

第一学年60学时,第二学年60学时,第三学年40学时。

课程设置分必修课(学位课程)、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