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056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备课

课题:

《矛和盾的集合》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二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8分钟

7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自主学习

达标测评

知识梳理

 

1、同学们,社会在迅速的发展,人类时时刻刻在创造,在创造中发明,也许正在勤奋学习的你就是将来的创造者呢!

2、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难以招架、自卫、进攻、大显神通、集合

(听+讲+想)

(一)、是什么促使发明家要改进盾?

1.找出在文中哪一节?

2.指读第2节→众生简评朗读。

(二)、有了安全的“铁屋子”,发明家为什么还不满意?

他又作了哪些改进?

1.指出在文中哪些段落

2.指读3、4、5节→众生简评朗读→鼓励学生带感情朗读。

(看+讲+听+想)

1.测评要求: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运用了集合的方法来发明的。

2.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

①②③④

(做+讲+听+想)

1.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冥想,画思维导图。

3.引导学生展示分享思维导图。

(做+讲+听+想)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2.理解、体会由坦克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互动合作的要求)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②约定③板卡④表达呈现⑤团队

 

课题:

《矛和盾的集合》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一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能根据自己的水平用一个词或几个词造句、写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好的词语。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

8分钟

7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互动合作

达标测评

展示交流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请认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

哪个是盾?

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

(范写2个字):

矛进攻

盾自卫

师:

如果我们把矛和盾的这两种相对立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师:

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

如:

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

怎么集合的?

结果怎么样?

②④

(听+讲+想)

 

1.测评要求: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选做练习册中的习题。

②③④

2.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

(做+讲+听+想)

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2.认读词语。

⑴出示词语,认读:

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进攻庞然大物大显神威

⑵把词语填进这段话中,指名读。

比赛中,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还是()。

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和盾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在战场上(),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1)是什么促使发明家要改进盾?

(2)有了安全的”铁屋子“发明家为什么还不满意?

他又做了哪些改进?

用“~~”画出。

(3)坦克之所以能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是因为?

?

?

?

?

?

(用文中一句来说明)

(4)发明家把盾的自卫和茅的进攻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①②③④

(做+讲+听+想)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互动合作的要求)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

②约定

③板卡

④表达呈现

⑤团队

 

课题:

《科利亚的木匣》

了解背景导入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一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流程

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达标测评

互动合作

自主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习《科利亚的木匣》。

科利亚是一个外国小朋友,他的木匣怎么样了呢?

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听+讲+想)

1.写生字,抄词语。

2.思考:

科利亚埋下木匣后,有没有再挖出来?

怎么挖的?

②③④

3.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

(看+听+讲+想+做)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卡片抽读生字,正音。

2.读词:

挖坑、冰鞋、斧头、小手锯、免得、屋子、抢走、难过、当初、管用、敌人、台阶、懂得

3.指名读文,检查正音情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指导全班讨论解决。

①②③④

3.全班交流。

(看+听+讲+想)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他是怎样埋的?

妈妈怎么埋的?

2、四年后,科利亚和妈妈又是怎么挖的?

3、通过挖木匣科利亚懂得了什么?

②④

(二)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层次。

(三)提问: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④

(看+听+讲+想)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生字词)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

②约定

③板卡

④表达呈现

⑤团队

 

课题:

《科利亚的木匣》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二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2.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习惯。

 

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10分钟

6分钟

10分钟

7分钟

7分钟

知识梳理

达标测评

互动合作

展示交流

.1.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

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

②④

3.全班交流:

(看+听+讲+想)

1.全文学完了,你能和同学们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吗?

2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②③④

(听+想+做+讲)

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

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

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些变化呢?

(听+想+讲)

1.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允许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读懂了什么。

①②③④

(看+听+讲+想+做)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互动合作的要求)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②约定③板卡④表达呈现⑤团队

1.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冥想,画思维导图。

3.引导学生展示分享思维导图。

①②③④

(讲+听+想+做)

课题:

《陶罐和铁罐》

了解背景导入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一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游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揭题导入

教学流程

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达标测评

互动合作

自主学习

1.测评要求: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陶罐,铁罐。

(2)、演一演。

②③④

2.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

(看+听+讲+想+做)

1.再读课文,思考:

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温馨提示:

读课文,划出句子,抓住关键词。

2.同桌讨论交流对上面问题的看法。

①②③④

3.全班交流。

(看+听+讲+想)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②④

3.交流记字方法。

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

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③④

(看+听+讲+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预设):

陶罐是什么物品?

(听+讲+想)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生字词)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②约定③板卡④表达呈现⑤团队

 

课题:

《陶罐和铁罐》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二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游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2.感悟课文寓意: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6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7分钟

7分钟

知识梳理

达标测评

展示交流

互动合作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神气()的陶罐()地问()地争辨()的铁罐()的扬起()地说()的叫起来

2.写一写这则寓言的读后感。

②③④

(听+想+做+讲)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①②③④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①②③④

(听+想+讲)

1.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对上面问题的看法。

①②③④(看+听+讲+想+做)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2.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揭示学法:

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看+听+讲+想)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2.联系生活实际,谈对寓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互动合作的要求)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②约定③板卡④表达呈现⑤团队

1、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①②③④

(讲+听+想+做)

课题:

《狮子和鹿》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一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游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

7分钟

8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互动合作

达标测评

知识梳理

1.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

2.《狮子和鹿》选自《伊索寓言》,再去找几篇寓言读读。

②③④

3.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

(做+讲+听+想)

1.读准字音,想想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

2.学生互相提醒注意易读错的字词,汇报对本课生字新词的理解和理解方法。

3.学生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音准、句通、文顺”。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两段课文。

可以和四人小组讨论读;可以把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座听;可以和好朋友一人读一句交替读。

②③④

(看+讲+听+想)

全班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

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①②③④

(做+讲+听+想)

1.教师在黑板上贴好背景图,语言渲染:

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

(边板书课题边描述)有狮子,有鹿。

(贴图)④

2.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了什么呢?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②④

(听+讲+想)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给鹿带来了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不能过于注重事物外表,得看它有没有用处。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互动合作的要求)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②约定

③板卡④表达呈现⑤团队

 

课题:

《口语交际七》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一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游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关注并体会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谈话导入

5分钟

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

互动合作

展示交流

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展示。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

3.评议。

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看+听+讲)

教学重难点:

有声有色地进行口语交际,学会一定的口头表达技巧。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口语交际的要求。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

②约定

③板卡

④表达呈现

⑤团队

1、创设情境师:

王亮家新装修好了房子,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家的电灯开关附近雪白的墙面上,有几个手指印,仔细观察发现,几乎家里所有的开关边上都有这种难看的印痕,而且他在同学家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他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帮帮他吗?

2.板题。

③④(听+讲+想)

1.自读“口语交际”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生交流反馈,确定主题和内容。

③④

(看+听+讲+想)

 

师:

这是一件真人真事,王亮最后受到电冰箱的启发,发明了新型开关,获得全国青少年发明大赛一等奖。

(2)引导学生:

那么王亮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①②④

(做+想+看+听+讲)

课题:

《习作七》

了解背景导入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二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游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大胆想象,写作童话故事,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谈话导入

教学流程

2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试写初稿

互动合作

自主学习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4.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5.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做+想+讲+听)

(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想一想:

你打算选择哪些感兴趣的几种动物作为内容来写?

想像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想象的“故事”要注意说清楚什么?

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是怎么发生、经过怎么、结果怎样。

(3)最后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

①②③④

5.组织语言,学生进行创作。

④(讲+听+想)

 

讲讲童话故事,初步感知

同学们已经读过了很多的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哪一篇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你能简单的说说这个故事和你读后的感爱吗?

(听+讲+想)

 

(1)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的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2)你确定的“主人公是谁?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可以自编、也可以合编?

?

集体创造)④

(看+讲+听+想)

 

教学重难点:

习作写得富有想象,童话故事情节合理。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习作要求。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

②约定

③板卡

④表达呈现

⑤团队

④表达呈现

课题:

《回顾﹒拓展七》

学科:

语文课时:

第三课时班级:

三(3)授课人:

游日期:

审核人:

了解背景导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反义词,能连线搭配词语。

2、读背积累谚语。

3、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喻义。

 

我的发现

教学流程

7分钟

7分钟

7分钟

7分钟

趣味语文

达标测评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读读背背”

(1)出示四句谚语,自由读,体会其中含义。

②④

(2)你读懂了哪句,说来听听。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些谚语的体会。

(4)你还知道哪些谚语?

2、“连连认认”

(1)黑板示题,认字正音。

(2)指名上台连线。

(3)齐读词语。

(看+听+讲+想)

 

完成“成语故事”部分

1、谈话引入:

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简要说说。

2、板书课题:

该舟求剑。

3、读题、解题。

4、自由读文,找出不理解字词。

5、字词质疑,师生共解疑。

6、这个打算怎么捞宝剑?

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7、点明喻义:

①②③④

(看+听+讲+想)

 

1.背诵“读读背背”。

②④

2、说说:

从这则成语故事中你吸取到什么教训?

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例子吗?

(看+听+讲+想+做)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四对反义词,读词。

2、从这四对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3、选择其中的一对说句话。

①②③④

(看+讲+想+听)

 

教学重难点:

观察发现反义词的特点。

课前准备:

中板(写有日积月累的名言。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方式

学习方式:

①单元组

②约定

③板卡

④表达呈现

⑤团队

④表达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