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799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docx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10519

课程名称:

大众传播学

学时/学分:

36/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

文秘教研室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模块课,是目前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学习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有助于良好的开展传播活动,协调社会关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任务: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各种媒介的特点、媒介运行的基本规律,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媒介。

本课程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大众传播的特点、作用,特别是让学生掌握大众传播的多种运用方式,即总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大众传播在管理中的运用。

二、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

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研究、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内容。

主要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科研训练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成绩考核形式:

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

(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传播的定义以及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明确传播学的学科性质;掌握传播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传播、传播学等基本概念,掌握传播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和问题。

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把握传播的概念。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 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二、 传播与信息

三、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传播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内容

一、 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以及社会信息体统的特点

二、 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和问题

三、 传播学的兴起以及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如何学好传播学

一、 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学习传播学

二、 努力涉猎传播学的边缘学科

三、 将传播理论与具体的传播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了解信息社会及其特征。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人类传播、信息社会等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是人类传播发展过程每个时代的特征。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

一、 口语传播时代

二、 文字传播时代

三、 印刷传播时代

四、 电子传播时代

五、 网络传播时代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 信息社会的定义及特征

二、 媒介的进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

三、 各国迎接信息社会的具体举措

第三章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1.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传播的结构;了解传播的基本模式;掌握传播的功能;认识传播功能的几种理论。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传播的结构、传播的基本模式、传播的功能等基本概念,理解传播的基本模式和传播的基本功能。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传播的结构,传播的基本模式,传播的功能。

教学难点是对传播功能的几种不同理论的理解。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播的结构

一、 结构

二、 结构(过程)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传播的基本模式

一、 模式

二、 线性模式

三、 控制论模式

四、社会系统模式

五、各具特色的其他模式

第三节传播的功能

一、 传播的基本功能

二、 二功能说:

工具性和消遣性

三、 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四、 四功能说:

社会传播和大众传播

五、 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

第四节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一、 三功能说:

负功能研究

二、 “两个环境”理论

三、 “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的预言”

第五节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一、 传播研究与发展研究

二、 拉纳的贡献

三、 发展传播研究的经典范式

四、 旧范式的欠缺

五、 新范式的兴起

第四章传播技术的进展

1.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传播技术的进展;了解不同媒介类型的特征;认识新媒介的发展;了解几种媒介理论。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媒介、媒体、新媒介等基本概念,了解传播媒介的发展,掌握媒介理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传播媒介的进展,新媒介的发展。

教学难点是对媒介概念的理解和新媒介的发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亲身传播到大众传播

一、 从语言到文字的进化

二、 形形色色的媒介

三、 复制技术的演进

四、 社会结构的变革

第二节从活字媒介到声像媒介

一、 活字媒介“家族”的成长

二、 声像媒介“家族”的兴起

第三节新媒介与信息化社会

一、 新媒介

二、 新媒介的种类

三、 传播新技术对媒介实践和研究的冲击

第四节媒介理论

一、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二、 威廉斯的媒介观

三、 梅罗维茨的创新与发展

第五章媒介与社会

1.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传播技术的进展;了解不同媒介类型的特征;认识新媒介的发展;了解几种媒介理论。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媒介、媒体、新媒介等基本概念,了解传播媒介的发展,掌握媒介理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传播媒介的进展,新媒介的发展。

教学难点是对媒介概念的理解和新媒介的发展。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一、 媒介的四种理论

二、 权利与媒介

三、最后的权利

第二节社会控制的其他理论

一、 “获知权”和“接近权”理论

二、 国家发展优先理论

第三节媒介自律

一、 新闻专业主义

二、 媒介自律与职业伦理

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内容

1.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媒介内容;了解媒介类型与文本;认识新媒介的发展;了解几种媒介理论。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媒介、媒体、新媒介等基本概念,了解传播媒介的发展,掌握媒介理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传播媒介的进展,新媒介的发展。

教学难点是对媒介概念的理解和新媒介的发展。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媒介内容

一、 为什么要研究媒介内容

二、 媒介内容批判的不同方面

三、 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四、 作为信息的媒介内容

五、 媒介表现论述

第二节媒介类型与文本

一、 媒介类型

二、 新闻的类型

三、 新闻的结构

四、 新闻是叙事

五、 电视暴力

六、文化的文本和意义

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认识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了解“使用与满足”理论。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大众、受众等基本概念,了解几种重要的受众理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大众、受众的概念,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教学难点是“使用与满足”理论。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 “大众”的概念

二、 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三、 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二、 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 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二、 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三、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第八章大众传播的效果

1.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认识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传播

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认识一些著名的传播效果理论。

2.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传播效果等基本概念,了解几种重要的传播效果理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传播效果理论。

教学难点是对几种传播效果理论的理解。

4.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 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二、 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三、 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 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二、 “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三、 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理论

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一、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二、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三、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一、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二、 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三、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第五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 “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要

二、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三、 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第六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一、 “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二、 “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 “培养”理论的外围

第七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 “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 “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三、 “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四、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4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4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4

传播技术的进展

6

媒介与社会

4

大众传播的内容

4

大众传播的受众

6

大众传播的效果

4

合计

36

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

(一) 教材:

《传播学原理》主编:

张国良,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2年。

(二) 参考书:

1. 《传播学教程》主编:

郭庆光,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1年。

2. 《大众传播学总论》主编:

张隆栋,姜克安,范东生,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年。

3. 《传播学引论》主编:

李彬,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

1998年。

执笔:

成怡

审定:

成怡左攀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