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90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docx

整理烟囱冷却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

烟囱、冷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导则

1范围

本标准阐述了烟囱、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以下简称冷却塔)施工过程中各种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并规定了应从哪些方面对承包商编写的烟囱、冷却塔施工方案进行审查,为项目部土建专业人员审查承包商编写此类施工方案提供借鉴指导。

本标准适用于相关火电工程项目中涉及:

外筒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的单内筒或多内筒烟囱(包括砖内筒和钢内筒);淋水面积为12000㎡以下的双曲线自然通冷却塔工程。

本标准也可供核电项目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1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8-85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199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3烟囱、冷却塔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3.1确定地基条件及地基处理形式,目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有三种,对于松软地基多采用机械挖孔灌注桩的处理方式,对于地基持力层中存在溶隙或者薄弱带的情况多采用注浆处理,对于地质条件较好且基岩位置距离基础底标高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毛石砼地基换填的处理方式。

3.2确定烟囱筒壁施工工艺,国内常用的有三脚架施工法和液压翻模施工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3确定冷却塔筒壁施工工艺,目前国内常用的有液压滑模、电动提模(有时亦称翻模)和三脚架翻模三种施工方式,其中滑模技术已逐渐被淘汰,实践证明以哈蒙技术为原型的电动提模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较为优异,建议采用电动提模工艺。

3.4确定烟囱外筒壁周边30m、冷却塔风筒周边20m范围内设置有安全隔离带。

4对烟囱施工方案的审查要求

4.1地基及基础施工方案的审查

4.1.1基坑开挖时,若基坑底部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挖掘前,方案应根据水文地质情况,采取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或排水措施,并应有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的措施。

基坑中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排水的措施,应持续至回填土回填到地下水位以上时,方可停止。

4.1.2基坑完成验槽后暴露时间不宜过长,应及时进行基础浇筑,经长时间的停顿再浇筑基础时,必须重新检查基坑表面。

当基土被破坏时,应提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4.1.3基底表面应平整。

严禁用填土的办法找平基坑底面,在个别稍低于设计标高的低洼处,可在浇筑垫层混凝土时找平。

4.1.4插入基座内的筒壁纵向钢筋,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分组及插入深度等准确地与基础钢筋绑扎或焊接牢固,并应有防止钢筋位移的措施。

4.1.5基础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础底板混凝土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毕,环形或圆形板式基础的施工缝,可留在底板与环壁的连接处,如图1(a)、(b)。

图1环形、圆形板式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

(a)环形板式基础;(b)圆形板式基础

(2)壳体基础混凝土应按水平层次连续一次浇筑完毕,不得留施工缝。

对于正倒锥和截锥组合壳基础,当一次浇筑完成确有困难时,可按图2留设施工缝。

 

图2壳体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

4.1.6基础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基础的验收和基坑的回填。

回填土应分层仔细夯实,每层厚度见表1(表格引自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若条件允许采用振动夯实压路机进行碾压,可按其说明书中提及的有效夯实深度进行调整。

表1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变数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变数

平碾

250-300

6-8

振动夯实机

250-350

3-4

柴油打夯机

200-250

3-4

人工打夯

<200

3-4

4.1.7烟囱基础多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方案的审查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类施工方案审查要点》,另需注意的是烟囱基础的浇筑时间尽可能避开雨季和温度易突变季节,降低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

4.2筒壁施工工程的审查

作为高耸构筑物的烟囱,整体效果是评价其工艺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影响混凝土筒壁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材料(钢筋、水泥、粗/细骨料、外掺剂、配合比);

——提升装置中心的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浇筑方法、振捣,养护等工艺);

——冬季施工措施;

——其他。

4.2.1审查选用的材料

4.2.1.1混凝土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

4.2.1.2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大于0.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应超过450kg,混凝土水灰比和砂率的计算和选取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5.0.2条要求执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后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6;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5%。

4.2.1.3混凝土的骨料应坚硬致密,粗骨料宜采用玄武岩、闪长岩、花岗岩、石灰岩等破碎的碎石或河卵石。

细骨料宜采用天然砂,也可采用上述岩石经破碎筛分后的产品,但不得含有金属矿物、云母、硫酸化合物和硫化物。

所用骨料质量除应符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

a)细骨料:

严禁采用海砂,不宜采用人工砂或粉砂;宜采用天然中砂、粗砂,细度模数在2.6-2.9,含泥量应≤3%;

b)粗骨料:

不宜采用卵石;宜采用连续级配,碎石粒径为(5~31.5)mm、(5~40)mm,优先选用5~40mm石子,含泥量应≤1%。

粗骨料粒径不应超过筒壁厚度的1/5和钢筋净距的3/4,同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0mm。

4.2.1.4用来封堵对拉螺栓孔的砂浆的配合比宜先做样品试验,观察28d以后的色差选取和混凝土本色最为接近的作为施工用砂浆配合比。

4.2.1.5外掺剂应采用能提高早期混凝土强度的早强剂、减水剂;掺合料宜用粉煤灰,其应用应符合《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级别不应低于二级。

4.2.1.6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4.2.1.7夏季施工是宜采用高效减水剂或早强减水剂,冬季施工建议采用温水搅拌的方式提高入模温度(不宜小于10℃)以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若采用缓凝剂须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采用外加剂应该预先制作样品试块,与未使用添加剂的样品比较混凝土质量和观感上的差异,择优使用。

4.2.2审查所使用的模板:

4.2.2.1若使用液压提模施工法,拆除模板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0.8MPa,但烟道口等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拆除。

4.2.2.2安装后的模板的几何中心对烟囱中心的偏差不应超过5毫米。

外筒体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筒体中心偏差,每提升一个行程,应用激光对中一次,每提升10m左右高度,要进行激光对中和线坠吊中对比校核,并辅以质量较大的线锤观测。

4.2.2.3模板在提升中出现扭转时,应及时纠正。

规范要求其环向扭转值,按筒壁外表面的弧长计算,在任意10米高度内不得超过100毫米,全高范围内不得超过500毫米,在实际操作中可控制的更加精确。

4.2.2.4模板的选用一般为钢模,安装模板时,一般先安装内模板,以便测定半径及固定模板。

内模板应支顶牢固,防止变形。

外模板应捆紧,缝隙应堵严,防止胀模和漏浆。

内模和外模之间应采用和筒壁厚度相同的支撑件以保证浇筑过程中筒壁厚度保持不变。

4.2.2.5模板在安装前应涂脱模剂。

模板上附着的灰浆,每次提升后也应及时清除。

4.2.3审查所使用的钢筋:

4.2.3.1采用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应为钢筋直径的40倍,(如设计图有额外要求,则需按设计图要求实施)并用铁丝在接头的中间和两端绑扎。

采用焊接接头时,钢筋接头的构造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4.2.3.2钢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任一截面内绑扎接头的根数不应多于钢筋总数的25%,焊接接头的根数不应多于钢筋总数的50%。

4.2.3.3纵向钢筋应沿筒壁圆周均匀布置,在工作台辐射梁分布处,钢筋间距可适当增大。

变换纵向钢筋的直径或根数时,应在筒壁的全圆周内均布地进行。

4.2.3.4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用钢筋支承架或水泥砂浆垫块等来保持,其偏差不得超过+10毫米和-5毫米。

4.2.3.5高出模板的纵向钢筋应予以临时固定。

每层混凝土浇筑后,在其上面至少应保持有一道绑扎好的环向钢筋。

4.2.4审查过程控制细节:

4.2.4.1浇筑混凝土时,应沿筒壁圆周均匀地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250~300毫米,并用振动器振捣密实。

浇筑混凝土时,应对称地变换浇筑方向,防止模板向一个方向倾斜和扭转。

4.2.4.2振捣混凝土时,不应触动支承杆、钢筋和模板。

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不应超过前一层混凝土内50毫米。

在提升模板时,不应振捣混凝土。

4.2.4.3如混凝土和钢筋被油污染时,应及时清理干净。

4.2.4.4混凝土脱模后,对其表面应及时进行修理,并浇水养护,保持经常湿润,其延续时间不应少于7昼夜。

筒壁混凝土也可采用薄膜养护剂进行养护(建议采用白色薄膜养生液进行养护)。

4.2.4.5横向、竖向施工缝应采取有效措施的防止漏浆。

4.3内筒及附属设施的审查

4.3.1审查钢内筒施工方案

4.3.1.1钢平台安装应由上往下进行,钢扶梯要和各层钢平台同时安装,并与钢平台相连。

在钢梁与钢内筒之间,要设置止晃系统。

4.3.1.2钢内筒制作时,要保证各节钢内筒有较高的同心度;各节单体接口处,要平齐、坡口、打磨,并从内到外进行焊接。

4.3.1.3钢内筒安装,可采用悬臂吊机散装法、爬升式吊机单机顺升法、爬杆式液压提升倒装法、自爬式液压顶升倒装法等施工工艺。

4.3.1.4钢内筒必须锚固在混凝土基础上,筒身外要用保温材料严密包裹。

4.3.2审查砖内筒施工方案

4.3.2.1内衬材料按设计采用。

一般规定为:

烟气温度低于400℃时,采用MU7.5普通粘土砖和M2.5水泥混合砂浆;

烟气温度为400~500℃时,采用MU7.5普通粘土砖和耐热砂浆;

烟气温度高于500℃时,可采用粘土质耐火砖和粘土耐火泥泥浆或耐火混凝土;

烟气有较强的腐蚀性时,可采用耐酸砖和耐酸胶泥或耐酸混凝土等。

耐热砂浆配合比见表2。

耐热砂浆配合比表2

材料名称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掺合料

<5mm粘土熟料

粘土熟料粉

粘土火泥

重量比(%)

16

12

12

60

外加17.5

4.3.2.2支承内衬的环形悬臂上表面应用1:

2水泥砂浆抹平,其水平偏差不得超过20mm。

4.3.2.3内衬应分层砌筑,不允许留直搓。

砌体内的灰浆必须饱满。

普通粘土砖水平灰缝的饱满度不得低于80%;粘土质耐火砖和耐酸砖水平灰缝的饱满度不得低于90%。

垂直灰缝宜用挤浆和加浆方法使灰缝饱满。

4.3.2.4内衬厚度为1/2砖时,应用顺砖砌筑,互相交错半砖;厚度为一砖时,应用顶砖砌筑,互相交错1/4砖。

4.3.2.5砌筑时应注意不要将泥浆或砖屑落入内衬与筒壁之间的空隙内。

如空隙中需填隔热材料时,应在内衬每砌好4~5层砖后填入一次。

砌筑内衬时还要注意在内爬梯下面设直通的孔隙,孔隙高度约为40mm。

4.3.2.6内衬的内表面均应勾缝,内衬表面上的局部凸凹不平,沿半径方向不得超过30mm。

4.3.2.7耐酸胶泥、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的拌制、浇筑和养护,均应在温度不低于15℃的条件下进行。

施工时必须采取防水、防雨和不受温度骤变影响的措施。

4.3.3审查附件及航标漆施工方案

4.3.3.1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爬梯和信号台的埋设件,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其固定在筒壁外层钢筋的内部。

爬梯埋设件位置的允许偏差为20mm,信号台埋设件位置的允许偏差为10mm,埋设件的丝扣应妥善保护,勿使污损。

4.3.3.2烟囱的爬梯、信号台和钢箍等,应在安装前将外露部分涂刷防锈剂,安装后在连接处再补刷一遍。

4.3.3.3烟囱避雷器和信号灯的零件应焊接牢固,避雷器的接地极宜在基坑回填土时埋设。

避雷器安装完后,应检查接地电阻,其数值不得大于设计要求。

4.3.3.4烟囱防雷接地网在+1m以下宜有可断开的电阻测试点,用以分别检验接地引下线和接地网的电阻值,且防雷接地网必须为独立的,不可与其他接地网相连。

4.3.3.5烟囱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倾斜观测点和测温孔,并应定期进行观测。

4.3.3.6筒壁内外表面需要涂刷防腐涂料或航空标志时,应待混凝土表面干燥,在20毫米深度内的含水率不大于6%,表面的浮灰和油污等清除干净后,方可进行。

防腐涂料的配制和施工,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4.4冬季施工方案的审查

4.4.1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采用电动提模进行冬季施工时,可采用活动暖棚法或电热法等。

4.4.2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标号应比设计规定的提高一级。

4.4.3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不宜低于10℃。

4.4.4混凝土的加热养护,应持续至混凝土强度在筒壁1/2高度以下部分达到设计标号的70%;1/2高度以上部分达到50%时,方可停止。

4.4.5砌筑普通粘土砖和粘土质耐火砖内衬时,工作地点的气温不应低于5℃;砌筑耐酸砖内衬时,不应低于15℃。

4.4.6以水泥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普通粘土砖内衬时,也允许采用冻结法施工。

5对冷却塔施工方案的审查要求

5.1地基、基础、底板及池壁方案的审查

5.1.1基坑开挖时,若基坑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挖掘基坑前,应根据水文地质情况,采取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或排水措施,并应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基坑中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排水的措施,应持续至回填土回填到地下水位以上时,方可停止。

5.1.2基坑完成验槽后暴露时间不宜过长,应及时进行基础浇筑,经长时间的停顿再浇筑基础时,必须重新检查基坑表面。

当基土被破坏时,应提请建设、设计单位确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5.1.3基底表面应平整。

严禁用填土的办法找平基坑底面。

在个别稍低于设计标高的低洼处,可在浇筑垫层混凝土时找平。

5.1.4当构筑物的地基土有显著变化或承受的荷载差别较大时应设置沉降缝加以分割。

5.1.5构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应做成贯通式在同一剖面上连同基础或底板断开,伸缩缝的缝宽不宜小于20mm,沉降缝的缝宽不应小于30mm。

5.1.6位于岩石地基上的构筑物,其底板与地基间应设置可滑动层构造。

5.1.7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施工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施工缝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的截面处。

b)施工缝处应有可靠的措施保证先后浇筑的混凝土间良好固结,必要时宜加设止水构造。

5.1.8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环形基础长度大于200m时,宜采用分段跳仓浇筑混凝土,分段长度为25-40m,分段断面宜留设在斜支柱跨度的1/4处,并需设置止水带。

(摘自《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当经验相对丰富以后,可采用留设后浇带的方式,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5.1.9水池池壁的宜采用跳仓浇筑,其分段位置应与环基跳仓施工缝位置相同,且需设置止水带,并按伸缩缝做法进行处理。

5.1.10水池底板须分块浇筑,并在分块边缘设置止水带及伸缩缝。

5.1.11水池底板和垫层之间应设置防水土工膜,减少渗水对地基的侵蚀。

5.1.12为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水池池壁及水池底板混凝土中宜掺加高性能抗裂减水剂。

5.1.13冷却塔塔筒筒壁、框架、斜支柱和池壁等构件的允许最大裂缝宽度为0.2mm。

水池池壁为薄壁结构易发生裂纹,方案中须有混凝土后期养护措施。

5.1.14冷却塔环形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具体审查方式参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审查导则》。

5.1.15环形基础和池壁的浇筑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月份和气温变化较频繁的月份,防止因为温度原因造成表面开裂。

5.1.16池壁与环基的覆盖保湿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天。

5.2冷却塔风筒及人字柱施工方案的审查

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是电厂工程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控制内在质量的同时外观质量同样应作为控制重点,因此影响混凝土筒壁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材料(水泥、粗/细骨料、外掺剂、配合比);

——钢筋及模板的审查;

——冷却塔风筒半径及导轨中心线的控制;

——人字柱角度及半径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浇筑方法、振捣,养护等工艺);

——其他。

5.2.1审查选用的原材

5.2.1.1水泥产品应采用固定厂家供应,除特殊原因外不应随意更换。

5.2.1.2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大于0.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应超过450kg,混凝土水灰比和砂率的计算和选取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5.0.2条要求执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后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6;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5%;

5.2.1.3混凝土的骨料应坚硬致密,粗骨料宜采用玄武岩、闪长岩、花岗岩、石灰岩等破碎的碎石或河卵石。

细骨料宜采用天然砂,也可采用上述岩石经破碎筛分后的产品,但不得含有金属矿物、云母、硫酸化合物和硫化物。

所用骨料质量除应符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

a)细骨料:

严禁采用海砂,不宜采用人工砂或粉砂;宜采用天然中砂、粗砂,细度模数在2.6-2.9,含泥量应≤3%;

b)粗骨料:

不宜采用卵石;宜采用连续级配,碎石粒径为(5~31.5)mm、(5~40)mm,优先选用5~40mm石子,含泥量应≤1%。

粗骨料粒径不应超过筒壁厚度的1/5和钢筋净距的3/4,同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0mm。

5.2.1.4用来封堵对拉螺栓孔的砂浆的配合比宜先做样品试验,观察28d以后的色差选取和混凝土本色最为接近的作为施工用砂浆配合比。

5.2.1.5常用的外加剂有:

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剂、高温缓凝剂、引气剂、泵送剂等。

根据特殊需要,也可掺用其他性质的外加剂。

外加剂品质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有关行业标准。

5.2.1.6夏季施工是宜采用高效减水剂或早强减水剂,冬季施工建议采用温水搅拌的方式提高入模温度(不宜小于10℃)以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若采用缓凝剂须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采用外加剂应该预先制作样品试块,与未使用添加剂的样品比较混凝土质量和观感上的差异,择优使用。

5.2.2审查所使用的模板:

5.2.2.1风筒模板的选用应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确定(附录中详述),一般说来三脚架施工法采用的是定制钢模板,电动提模采用的是导轨和定制木模板结合的方式,既按计算结果,沿筒壁均匀布置导轨和补偿器,相邻两个导轨间模板应为整块模板,以便于变径后切割处理。

5.2.2.2塔筒几何中心偏差应不大于15mm,半径偏差应为+20~-5mm,电动提模施工法一般在底板定位中心点,并向每个导轨散射一道辐射线,在水池底板上醒目标出,控制半径时由卷尺、垂直水准仪、塔尺精确定位,如图3;三脚架施工法一般为中心悬吊质量较大的铅锤,使用斜拉法换算相应高度的半径如图4所示。

图3电动提模筒壁半径控制方法

图4三脚架翻模筒壁半径施工方法

5.2.2.3模板在安装前应涂脱模剂。

模板上附着的灰浆,每次提升后也应及时清除。

5.2.2.4模板下端应设置有效的防漏浆措施,尤其是施工到喉部以后,更需严格控制漏浆。

5.2.2.5使用木模时,模板厚度不应小于18mm。

5.2.2.6人字柱为现浇时,模板宜采用定制钢模。

模板定位应有精确的分解定位过程,经分析具有可行性之后方可实施。

5.2.2.7人字柱为预制时,模板内可采用pvc内衬,吊装方案应有控制吊装角度的精确计算过程。

5.2.3审查使用的钢筋

5.2.3.1采用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应为钢筋直径的40倍,(如设计图有额外要求,则需按设计图要求实施)并用铁丝在接头的中间和两端绑扎。

采用焊接接头时,钢筋接头的构造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5.2.3.2钢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任一横向截面内绑扎接头的根数不应多于钢筋总数的33%,纵向截面内绑扎接头面积不超过钢筋总数的25%,焊接接头的根数不应多于钢筋总数的50%。

5.2.3.3纵向钢筋应沿筒壁圆周均匀布置,局部对拉螺栓影响钢筋安装的,钢筋间距可适当增大。

变换纵向钢筋的直径或根数时,应在筒壁的全圆周内均匀地进行。

5.2.3.4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用钢筋支承架或水泥砂浆垫块等来保持,必要时辅以拉钩控制保护层不至于过大,其偏差不得超过+10毫米和-5毫米。

5.2.3.5高出模板的纵向钢筋应予以临时固定。

每层混凝土浇筑后,在其上面至少应保持有一道绑扎好的环向钢筋。

5.2.3.6冷却塔宜使用热轧变形钢筋,不得使用冷拉钢筋。

5.2.4审查过程控制细节:

5.2.4.1浇筑混凝土时,应沿筒壁圆周均匀地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250~300mm,并用振动器振捣密实。

浇筑混凝土时,应对称地变换浇筑方向,防止模板向一个方向倾斜和扭转。

4.将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5.2.4.2振捣混凝土时,不应触动支承杆、钢筋和模板。

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不应超过前一层混凝土内50毫米。

3)迁移。

5.2.4.3如混凝土和钢筋被油污染时,应及时清理干净。

5.2.4.4由于冷却塔筒身为倾斜,阴角面气泡不易被引出,需要在格外加强振捣密度和振捣时间。

5.2.4.5横向、竖向施工缝应采取有效措施的防止漏浆。

(1)内涵资产定价法5.2.4.5每节模板提升后应使用经纬仪对导轨模板进行找正,防止筒壁竖向纹理出现扭曲。

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的区域范围。

5.2.4.6施工方法所引起的附加荷载,应由施工单位提出,设计单位必须进行验算。

当施工荷载较大,引起材料断面或材料增加过多时,应采用临时措施解决,不宜由塔体结构承担。

5.2.4.7对于电动提模施工法,混凝土拆模时强度应大于0.6MPa,操作平台提升时承重节混凝土强度应大于1.2Mpa。

5.3雨季施工施工措施

(2)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准或要求。

5.3.1应寻在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的机制,根据旬、周、日报安排作业内容,混凝土施工要尽量避开雨天,因雨而停工时,混凝土表面要按施工缝处理。

当雨天施工混凝土时,在浇筑过程中必须有防护措施,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遮掩,防止水泥浆流失影响强度,应减少坍落度。

(2)安全验收评价。

5.3.2雨后骨料含水率增大,要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市场价格在有些情况下(如对市场物品)可以近似地衡量物品的价值,但不能准确度量一个物品的价值。

三者的关系为:

5.3.3预制场构件堆放处支座必须坚固,雨后变形的支座不得堆放构件,经处理后才能重新使用。

5.3.4下雨时不得进行土方回填;雨季施工时,基坑四周应做成围堰,施工范围内必须有排水沟并配备排水泵,防止外部雨水流入基坑内,雨水扰动地基,如有可能,在雨季前完成回填土。

雨季应时刻监视基坑坡度,并根据降雨量情况,适当修整边坡,或进行加固。

5.3.5雨季施工中,钢脚手架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措施;施工用电源箱必须设置防雨棚;焊接二次线接头必须包裹严密,以防漏电伤人;所有施工电气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