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7969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 答案.docx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7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

(1)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3)小荷才露尖尖角,▲。

(杨万里《小池》)

(4)▲,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5)▲,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6)▲,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7)《爱莲说》中的“▲,▲”这句话,与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表现了周敦颐这位封建士大夫对洁身自爱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坚守,在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依然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8)当我们每每读到《行路难》中的诗句“▲,▲”时候,内心总能体会到伟大诗人李白乐观豪迈的人生气概,仿佛我们自己也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定了实现理想的信念、强烈了大展宏图的渴望。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并行不悖(▲)慰藉(▲)冰雪róng(▲)化敷yǎn(▲)

3.在米字格中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韶华虽青涩,逐梦正当时”这句临别赠言。

(3分)

4.对下面两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颜真卿行书粗重凝涩,有力大气沉之势;王羲之行书遒劲稳健,又不乏娟秀精巧。

B.颜真卿作品有许多飞白笔画,隐含悲愤;王羲之作品各种笔画尽显神采,乃即兴之作。

C.颜字结构有简化倾向,很多字雄浑饱满;王字的结构体式变化多端,个个别具情态。

D.颜真卿作品章法上布局天然,率性而为;王羲之作品章法上则严整规矩,追求工巧。

 

⑴颜真卿《祭侄文稿》⑵王羲之《兰亭集序》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细嚼慢咽,才能逐步领悟。

一遍不行,再来一遍;每次重读,都有新得。

如此读书,才会受益无穷。

B.无论是嫦娥探测器还是玉兔月球车,都是颇有诗意的名称,既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味,又契合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意愿。

C.幽默是智慧的火花。

有的话不能直接说,又憋不住,于是就想办法找个空子,羞羞答答地说出来。

智慧的火花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D.央视专题晚会上出现了不少包括安与骑兵、《中国好声音》学员等在内的“草根”明星,戏曲、武术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元素也都出现在了舞台上。

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6分)

【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乙】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1)根据【甲】【乙】两段所写事件和人物特点,完成下面的对联。

(1分)

上联:

保尔乐观豁达抗病魔

下联:

(2)【甲】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

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

(2分)

(3)《水浒传》在各国的译名非常有趣:

美国的译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德国的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国的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国的译名是《沼泽里的歹徒》。

你认为哪国的译名比较好?

请结合武松的其他事迹说明理由。

(3分)

二(39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

(14分)

【古诗阅读】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①

宋·方回

蕨拳②欲动苕③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①方回:

元朝诗论家。

今安徽歙(shè)县人。

诗题“入歙”即指进入诗人家乡歙县。

②蕨拳:

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③苕tiáo:

凌霄花的古称。

7.诗的结尾句“夹溪随处有桃花”虽然明白如话,意蕴却很丰富:

它通过①▲手法的运用,不仅让我们欣赏到清溪两岸随处可见的灼灼桃花,也让我们自然联想起陶渊明所描绘的“②▲”(填一个成语);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陶醉于美景的喜悦心情,更让我们品味出作者对家乡的那份③▲。

(3分)

【古文阅读】

湖之鱼

清·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余戏嚼豆脯②唾之,群鱼争喋③;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

再唾之,坠缀葑草④之上,不食矣。

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

寻⑤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

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

鱼图食而并吞钩。

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

然则名利之薮⑥,独无钩乎?

不及其盛⑦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畏庐文集》)

【注释】:

①林子:

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②豆脯:

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

③喋:

成群的鱼儿吃东西。

④葑(fēng)草:

水生植物。

⑤寻:

长度单位,八尺。

⑥薮(sǒu):

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

⑦盛:

多,频频。

8.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分)

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

9.解释加点的词。

(4分)

湖滨之肆(▲)来会其下(▲)投食以引之(▲)久乃知(▲)

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11.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都写了“鱼”,但目的并不相同,请你简要品析(4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题。

(10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

做人比什么都更重要,不管你在其它方面多么春风得意,如果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

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

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①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的人②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2.通读全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分)

13.将第二段划线句改为陈述句,然后说说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3分)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

陈述句:

表达效果:

14.选文第三段中“这样的人”指代①▲,第四段中“这样的人”指代②▲(2分)

15.文章开头说: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

”下列事例中最切合句意的一项是(▲)(3分)

A.威灵顿元帅失败而不气馁,一次他从蜘蛛坚持补结不断被风雨破坏的蛛网中得到启发,于是重整旗鼓,终在滑铁卢一举打垮拿破仑。

B.第一流的物理学家霍金患有严重的大脑疾病,可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研究,在病情发展到只有一个手指能动时,他依然没有向命运屈服。

C.明主战士朱自清晚年虽然贫病交加,却“不食嗟来之食”,依旧一身铮铮铁骨,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D.大文豪鲁迅曾有条裤子补了好几个补丁,母亲交代鲁迅的朋友孙伏园给换条新的,鲁迅执意不肯,仍然坚持穿用。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15分)

一个叫英子的姑娘

鲁先圣

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故乡的信,写信的人是一个17岁的残疾姑娘,她叫英子。

她在信中说,虽然她因为残疾没有进过校门,可是她通过自学可以读书,她很爱好文学,很希望我在回老家的时候能够去她的家里做客,当面看看她的习作……

她的信写了两个页码,在信的末尾,她说:

“老师,如果您能够接受我的邀请,就在我的生日那一天来我们家做客,我的生日是清明节前的一天,我会让父亲劈最好的木材给您烧水喝,请您吃我们自己家的果树上摘的水果,我还打算送您两只我们家的小白兔,因为我从您的文章中看到,您在济南的家里也养了两只小白兔,我盼望着。

我能够猜想得出,这个没有出过家门的残疾女孩,拿出了多么大的勇气给我写这封信。

我也能够想象得出,她对这封信的结果,怀抱着多么美好的希望。

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样一份真诚的邀请。

因为我相信,在我的生活中,还没有任何一份邀请,超过这份邀请的分量。

就在一个周末,我与妻儿一起,从济南出发,去拜访这位情深意重的女孩。

我事先没有回信,也没有让当地的朋友事先告诉她,我想,我们的突然到访,也许会给她更大的惊喜。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门口长着两颗巨大的梧桐树。

在村里人的指点下,我找到了姑娘的家。

村里的乡亲很热情,他们像自己家来了亲戚一样把我们热情地领进了家门。

姑娘的父母都在,他们正在院子里的小菜园中侍弄蔬菜。

还没有等我们自我介绍,夫妇两个似乎明白了我们的身份,他们的喜出望外洋溢在脸上。

父亲立刻对着房子中喊:

“小英子,小英子,鲁老师来了,鲁老师来了!

妈妈则奔跑一般,去厨房里拿来暖水瓶,就在院子里的枣树下的水泥板桌子上沏茶。

然后,又去厨房里拿来几个木凳子,招呼我们坐下,又招呼乡亲们坐下。

就在我们要去房子里看望英子的时候,英子出现在了房门口。

她拄着双拐,扎着两根很长很长的乌黑的辫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显然,我们的到来出乎了她的意料。

她的眼睛中是惊喜,是激动,还有一些暂时的不知所措。

她一边称呼着“鲁老师,鲁老师!

”一边对自己的父亲说:

“爸爸,你要用我们家的苹果木,给鲁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