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642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5 大小:25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2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docx

三国的奥秘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

成品:

180*250版心:

120*190上:

30下:

30左:

30右:

30

第一部

桃园三结义

 

曹操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一家规模宏大的集团公司。

主持人汉灵帝昏庸无知,又不务正业。

大将军何进和宦官组成的十常侍,两大派系恶斗不休。

加上黄巾起义,声势浩大。

朝廷一片混乱。

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灵帝密召西凉刺史董卓入京。

灵帝驾崩,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掌握军政大权,又引起各地方势力的不满,组成讨董联军。

由于各怀鬼胎,缺乏协同精神,联军反因内部矛盾而解体。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回乡募集黄巾余党,以大义公布天下,誓要扫清华夏,剿灭群凶。

公司派闹得太不像话,曹操运用市场派的势力,来控制公司的运营,这是曹操集团起家的主要策略。

孙坚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少年时代就威震四方,被任为长沙太守,又被封为乌程侯,不幸在战斗中,被荆州刘表的部将黄祖乱箭射死,留下孙策与孙权两个儿子。

孙策继承父业,用孙坚所藏匿的玉玺,向南阳太守袁术借兵三千,攻占江东市场。

东吴这一家族公司,孙坚是发起人,孙策才是集团的首任领导人。

他那小霸王的名声,使得曹操也不敢轻视,只好借汉献帝的名义,封他为讨逆将军。

孙策病死,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东吴成为典型的家族企业集团。

刘备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个体户,28岁时还穷困不堪,以编草席、做草鞋为业,过苦日子。

要不是关羽、张飞看他胸怀大志,又是汉室后裔,愿意和他结义,同心协力,创造一番事业,恐怕一辈子也闯不出什么名堂。

个人能力有限,不如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业,这是刘备的经营理念。

合伙做生意,资本比较雄厚,也比较容易网罗人才。

但是合伙人容易变节,蜜月期间如胶似漆,一旦赚钱就因利而翻脸。

刘备未雨绸缪,先见及此。

好不容易找到关、张这样如意的合伙人,赶快结义为盟,以求长期合作,而且彼此信任。

个体户联合起来,照样可以做大。

桃园三结义是良好的开始,对刘备集团的兴起,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后来,果然吸引力较大,马上有人加盟。

不论是曹操的股份公司、孙权的家族公司,还是刘备的合伙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只有一个共同市场。

他们不可能各走各的路,彼此不相干,必须你争我夺,做大自己的市场。

一旦占有率够大,便可以统一天下,成为同业共主。

《三国演义》,实际上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可见其重要性。

三个公司的形态、经营者的性格以及所采取的策略各有不同。

但是经营的目标——做大做强,则是一致的。

曹操先推举司隶校尉渤海太守袁绍为反董联军的首领,企求内部改革。

后来运用市场派的力量,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式,取得相当的势力。

逐渐演变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引起各方的不满,被当做汉贼,为刘备以皇叔身份讨伐之提供了正当性。

但是刘备毕竟势力单薄,只好到处闯荡。

他由于曹操的抬举,被奉为当世英雄,逐渐引起各方的注意。

为了取得市场区隔,刘备不断推出仁德的形象,以彰显曹操的阴险奸诈。

倒是孙权固守江东,默默经营,被曹操封为将军,结为外应。

看来刘备集团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寻求立足之地,做好自己的定位,然后才能够谋求发展。

从显秩序来看,这个阶段的主角,好像是曹操、孙权和刘备。

他们各有理想,也都闯出了一片天地。

虽然,刘备尚未有立足的基地,却由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把当时的知名人士,如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都批评得一文不值,只把这位亲自在后园浇水种菜的刘备,捧成和他相提并论的英雄,因而名闻天下。

这三人的互动,几乎可以决定未来的动向。

然而从隐秩序来评估,这一阶段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关羽。

好像谁能够得到他真心的拥戴,谁便是今后的最大赢家。

请问:

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相助,他在战场上有多大胜算?

在当时动乱的时期,一切唯力是尚。

谁的武艺高强,便能够令人刮目相看。

当时的武将很多,孙坚、吕布、张飞、华雄、颜良、文丑、于禁、典韦、张辽、孙策、夏侯惇,何止数十位。

然而,论忠诚、讲义气,关羽无论怎样,都名列第一。

所以,隐秩序把焦点放在关羽身上,最为合理。

曹操爱才,却把吕布斩杀,原因是怕他还会叛变。

关羽在土山约三事,明白告诉曹操,他坚持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便要离曹操而去。

这样的做法和叛变有什么不同?

但是曹操居然答应下来。

若不是显秩序受到隐秩序的影响,怎么可能如此!

关羽自己,不可能知道这种讯息。

因为隐秩序不明言,也不会透露这种讯息给他。

在不知不觉当中考验众人的智慧,是隐秩序的常规。

关羽心甘情愿地和刘备结义,还要看刘备是不是同样有仁义和修养,会不会变节。

所以,未来的变数还是很多,必须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第一章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

为什么人心会变?

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

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

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

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鉴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1通晓显隐秩序规则:

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下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有一个道理存在。

大到宇宙的广大,小至昆虫的微细,无不如此。

事物易见而有迹,道理却是难知而无形。

一般人只看重有形有迹的事物,殊不知最终的决定力量,实际上来自看不见的道理,我们把它称为“看不见的手”。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却成为人人所共同行走的大道。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先使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素不相识的汉子聚合在一起。

借着张飞和关羽的智勇武艺、刘备的谦卑劝阻,促成了三人的因义结盟,依年龄结为生死兄弟。

他们的义气,感动天地。

但是,他们的誓言,却种下了不幸的祸端。

那一句“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共同心愿,在人间传为美谈,老天爷听起来,确实十分不以为然。

从人心的角度来看,表示三人都没有二心。

然而站在道心的立场,显然是一种私欲,而不是公心。

这三个人仍待时间的考验,有机会成就大事,却并无把握。

何皇后的兄长何进将军,心中常怀有除掉十常侍的大恨,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先让他有机会拥立刘辩登上皇帝大位,再使何太后出面为十常侍求情,才想出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带兵进京除去宦党的计策。

于是引狼入室,把西凉刺史董卓引进京城。

十常侍狗急跳墙,杀了何进。

董卓趁乱杀入内宫,东汉末年的宦官势力,因此彻底灭亡。

董卓仗着军多势大,闹得京城内外惶恐不安。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了使他早日毁灭,安排李肃说服吕布杀丁原,拜董卓为义父。

大家拿他没有办法,曹操自愿以呈献宝刀为名刺杀董卓,令大家十分感动。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实际上是一件好事。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有意借董卓的通缉,来抬高曹操的身份,以便号召有志气的英雄豪杰。

果然陈宫第一个响应,辞掉现成的县令不做,情愿追随曹操,共同为未来而奋斗。

一提起曹操,有些人就骂他是一代奸雄。

有些人在指责之余,又觉得其不无可人之处,至少称得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出身宦官家庭,被很多人看不起,却能够在军阀兴风作乱中,登上政治舞台,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给曹操机会,表示上天是公正的。

他在何进召集外将进京时,表示反对,看到袁绍据河北,志满意足的样子,相当不以为然,后来又首倡义师,声讨董卓。

这些都是高明的举动,在当时至为难得。

可惜夜宿伯奢家,错杀七八个人。

还要明知故犯,一剑砍下吕翁的头,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狂言,注定他一生奔波劳累,终究无法安定天下。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不得不保持活动,在许多人的身上游走,而不敢固定落在某一个人身上。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神本位的人,喜欢把它称为神,认为神高高在上,成为人们的主宰,必须信仰它、服从它、崇拜它。

我们中华民族,相信人本位,认为人只要敬天、事天、顺天,凡事按照自然规律,便可以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和自由意志,成为万物之灵。

我们喜欢用天、上天、老天,甚至于称老天爷,来代表自然的规律,显得格外亲切而自然。

现代科学家,把有形有迹、看得见的现象,称为显秩序;而将无形无迹、看不见的变化,称为隐秩序。

实际上也不过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现代诠释,和《易经》所揭示的自然哲理十分契合。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既没有必然性,也不是偶然性。

前者出现在“真命天子”身上,非他莫属,也非他不可,就算真的具有这种必然性,结果也不尽相同,可见仍然含有相当的偶然性。

后者指“群雄相争”看谁最后能够胜出。

即使充满了偶然性,最后推究起来,也有其必然性,似乎一开始便注定某人一定占上风,其他的人,无非都在配合而已。

我们最好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才比较容易看出端倪,做出正确判断。

隐秩序不像显秩序那样具有组织和规矩,它所依赖的,是心意相通,彼此的观念相近,十分有默契。

它的弹性极大,好像十分松散,以致被视为缺乏弹性。

我们常说“心中有一把尺”,便是指这种隐秩序而言。

现代过分重视显秩序,把原有的这一把尺给丢掉了。

愈来愈多的人,秉持“只要不犯法,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想法,品德愈来愈差。

《三国演义》颇能兼顾显秩序和隐秩序,把某些隐而不现的部分,也描述出来。

我们在时间上,取得安全距离;在立场上,又拥有更为客观的优势。

所以对于这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做出更多的揣测。

旁观者总比当时那么多人物的当局者,要清醒得多。

当然,免不了很多事后诸葛亮式的陈述,还请大家多多海涵。

2看清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

《三国演义》第一回,劈头便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一切都事在人为。

分久了,人心想着要合,天下就统一了;合久了,产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协调,人心急着要分,天下就分裂了。

看起来是自然的趋势,我们称为天意;但实际上是人为的,取决于人心。

周末七国纷争,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统一,所以并入于秦。

秦朝焚书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

秦灭引起楚汉纷争,又造成西汉的统一。

彼时天下大乱,三国鼎立,暗示大家最后也会统一。

为什么人心会变?

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

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

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

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鉴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最重要的是:

合的时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时候,应该制造合的气氛。

合久必分,表示合的时候,已经种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积月累,终于爆发成分的局面。

分久必合,同样表示分的时候,必须产生很多合的缘由,才会在时机成熟时,统合在一起。

而这种种,都在于人为。

所以人心的变化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国演义》开始于公元184年,当时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中原和边境地区,爆发了黄巾起义,摧残了东汉王朝,这才产生很多曲折的情节。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百姓渴望统一远大于分。

这和西方历史的分大于合,呈现不一样的心态,也影响了东西不同种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古老中国,农民发展出一套农业灌溉系统。

农民必须和睦相处,以便共同用心,并且确保没有人动歪脑筋搞鬼。

西方文化则根植于希腊,他们有较多的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就像个别的商人那样,可以独自完成任务。

因此,凡事以个人为主,随时保持竞争的心态。

东方人多,社会互动比较复杂,必须更加注意别人的反应。

西方人稀少,社会互动相对地单纯,所以个体性强。

甚至于日常生活、观念和态度也不一样。

譬如吃饭,中国人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个人合在一起,各取所需。

西方人则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干扰。

分合之间的选择,东西方显然有差异。

但是,分了以后要合,往往诉诸武力。

换句话说,打到统一为止。

而合了之后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

打来打去,倒霉的是老百姓,跟着打,却不知道为什么。

三国时代,由于王室不振,中央集权弱得控制不了地方势力。

如果以西方的观点,干脆各自独立,也就算了。

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别人起来就是叛乱,非加以剿灭不可。

自己出面则是为了保护皇室朝廷,正气凛然。

在这种情况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特别高涨。

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发展,其实有赖于这种合的精神力量。

3黄巾起义的警示:

朝纲不振,民心思变

任何行动,都需要正当的理由,才能够号召大众,产生力量。

张角兄弟,既没有良好的学历,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要想起义,真是谈何容易!

因此巧立名目,等待时机,往往成为有心人的共同策略,这叫做守时待命。

守时方面,桓帝禁锢善类,相信宦官,已经种下太监弄权的祸端。

灵帝年幼,由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同辅佐。

于是官僚与宦官斗争,宦官居于上风,十大太监朋比为奸,称为十常侍。

各种不祥征兆纷纷出现,起义时机已到。

待命方面,张角入山采药,遇仙人授以太平要术。

能呼风唤雨,为人治病。

于是自号太平道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召,用“甲子”做代号。

百姓参与行动的,多达四五十万。

人人头裹黄巾,被朝廷称为“黄巾贼”。

历来改朝换代,或者合而又分,都是由于朝纲不振。

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才人心思变,引起各种动乱。

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

难怪黄巾起义,势力愈来愈浩大。

说起来,当皇帝也实在不容易。

相信官僚,宰相也会造反;相信宦官,太监就会弄权;相信外戚,皇后的家人就趁机胡作非为。

采取中央集权,大家认为太过霸道,导致秦朝突然灭亡。

汉代采取地方分权,又造成各地的军阀势力。

黄巾起义,正好给这些地方势力找到正当的借口,表面上是朝廷需要,实际上是趁机扩展自己的势力。

一旦到了相当的程度,那就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国演义》从桓、灵二帝的乱源和黄巾起义的导火线说起,实在是事出必有因。

尧禅位给舜,舜把王位礼让给禹,这种大家引以为荣的优良禅让方式,为什么传不下去?

为什么一定要由公天下变为私天下,然后大家虽群情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呢?

因为尧传位给舜,舜并没有把尧全家杀死,没有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永绝后患。

倘若当年舜起了邪恶的念头,把尧的家人处死,大概舜自己也不敢禅让于禹,而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妥当。

可见,传位的人和继位的人,要把传承工作做好,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

一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十分关心,接任的人是谁?

是自己人,那就比较安心。

至少不会被掀旧账,并且加以抹黑,否则弄得离职之后,还不得安宁。

任何职位,都会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想要安排自己人继位。

说不定离开以后,还可以为旧人讲讲话,继续发挥影响力。

何况皇室权力年限大,哪里肯轻易放过,拱手让给别人?

就算坐轿的想下来,抬轿的也大多不肯罢休,非抬不可,而且一定要抬这一家人,目的无非是要保存既得的利益。

汉桓帝宠信宦官,即使他自己想禅让给天下的贤士,以仿效尧舜所为,宦官也不肯从命。

弄权的人,尝过权力的滋味,总是至死才不得不放手。

灵帝号称为灵,却显得很不灵光。

往后的皇帝,更是愈来愈不像话。

放手不了,继承不得。

造成子孙一个比一个痛苦,连累了无辜的百姓也跟着受害。

近百年间,打来又打去,杀来又杀去。

难怪到了最后,群臣迫汉帝逊位,简直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

而黄巾起义,必然也选在这样的时机。

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不乘势取天下,更待何时!

4天象变异的警示:

当心“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就显秩序来说,大青蛇出现,大雷雨加上冰雹,有时候地震,有时候海水倒灌,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很容易解释其原因,加以统计和比较,便可以获得相当正确的答案。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们从科学报告上面可以看出多种解释,彼此的解释未尽相同;而比较的结果,也各有不一样的分析。

因为科学的认知,毕竟还是有限的,而科学家也不敢否认,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尽管说法不一样,却隐隐约约地在发挥作用,很难不加以理会。

隐秩序无形无迹,除了通过人来透露以外,异常的自然现象,也是常用的媒介。

我们把它称为征兆,这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人类的警告或惩戒。

大地震之前,一般动物似乎都有预感,做出若干反应。

只有人类茫然而没有感觉,宣称地震是不能预测的,来自我安慰。

汉灵帝的宫殿里,出现大青蛇,从梁上飞下来,蟠在椅上。

这种现象,按理不可能发生。

雌鸡变成雄的,更是奇怪。

地震、海水倒灌这些现象,若是接二连三地接踵而来。

恐怕都有人为的破坏因素掺杂其中。

议郎蔡邕上书,说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是妇人干政的警讯。

听起来十分牵强,但若是把它看成一种对皇帝进行的警示,不管两者有没有关联,也不免是下对上沟通的权宜方式。

结果皇帝却加以罪名,将蔡邕罢官,放归故里。

更加证明当时的朝政败坏,以致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5何以不贤无能的人当皇帝:

通晓显隐秩序的安排

我们看到桓、灵两帝的昏庸和无能,一定有这样的怀疑:

如此不贤无能的人,怎么可以担当这样的重责大任?

难道老天无眼,不能体恤老百姓的痛苦吗?

这就是显秩序不能圆满的无奈,必须借重隐秩序,才能取得互补。

谁当皇帝?

按理由显秩序来决定。

但是人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有相当的障碍。

加上人为的弊端,甚至于恶意的破坏,任何显秩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也就是有利有弊,具有相对的好坏,而不能绝对地良善。

譬如皇帝的任期,若是不加限制,当上的人非做到死不可。

年轻时缺乏经验,年纪老后贪得无厌。

假定有所限制,那就三年官两年满,刚接任一切还待摸索,快到任了整天闲荡,把烂摊子留给下一任。

这还算好的,遇到那种抓紧时间,尽量搜刮财物,全力充实自家的,不管百姓的死活,岂不是更加可怕?

再说产生的方式,那就更难评断。

不论哪一种方式,都有一大堆问题。

现代人干脆废掉帝制,看起来倒也聪明。

灵帝依靠显秩序当上皇帝,隐秩序让宦官曹节等弄权,又促使窦武、陈蕃谋害他们,结果反为所害。

这种方式,使宦官更为专横。

同时,通过各种异常自然现象,希望能够唤醒众人,赶快想办法改善。

实际上,使不贤无能的人当上皇帝,是显秩序的功能。

而使将要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先不贤无能,却是隐秩序的独门功夫。

老天有眼,只是不明言而已,大家要有信心才好!

6黄巾余党投降遭拒:

要时时衡量形势的转变

汉高祖起义时,尽量招降纳顺,所以队伍发展得很快。

彼时黄巾起义,余党韩忠愿意投降,官府将领朱隽不表同意。

起义成功,便称为义军,各方势力前来归顺,也是正当的义举。

起义失败,就叫做乱党,打败了想投降,还要看朝廷的脸色。

势力壮大如梁山泊,当然获得招安。

现在张角兄弟败亡,只剩下若干余党,被朱隽当做最后的目标,当然以不能长贼寇投机取巧的歪脑筋之风,予以拒绝。

这一切都是形势在决定,因为形势比人强,可以左右决策。

不同的反应,称为此一时、彼一时也。

不一样的遭遇,叫做时也,命也。

朝廷形势大好,谁也不敢兴兵作乱,也没有什么人会起义。

就算有人蛮干,朝廷也可以放心地指挥各地军力,尽速平定祸乱。

当时东汉王朝,腐败无能,又逢黄巾起义,又不得不增大各地军阀的权力。

于是形势所逼,眼看各地军阀互相争夺地盘,却无力阻止。

我们相信朱隽借口韩忠造反失利才投降,善门难开,并没有征得上级的同意,不过是他自己的主张,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

果然,他的战功使皇上龙心大悦,封为车骑将军。

刘备的形势就远不如他,劝朱隽接受韩忠投降不成,建议独攻西北,留东南待韩忠弃城出走时将他射杀。

关、张二人也大有表现,却不能获得应有的奖赏。

要投降,也应该称称自己的分量。

斤两够重,能够被接受;斤两不够重,想投降都不可能。

时时衡量形势的转变,称量自己的轻重,才叫做自知之明,有利于决策。

7何进被害的启示:

得到机会还要有真学问

我们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意思是得地利之便,往往捷足先登,其实也未必如此。

何进是何皇后的兄长,位居大将军。

当朝廷动乱,十常侍结党为非作歹时,袁绍就已建议何进,必须设法铲除宦官的势力,以免受害。

可惜何进学识经验都不足,加上犹豫不定,不但坐失良机,反为十常侍所杀。

不仅何进如此,当时的袁绍、袁术兄弟,也是占尽地利,结果却毫无所得。

大凡成大事、立大业的人士,除了有才略、得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学问。

自己胸中先要有一些定见,才能够见机行事而大展宏图。

何进和他的妹妹何皇后,得到大好的机会,却由于学识不足,判断力很差。

不接受主簿陈琳的劝阻,居然听袁绍的建议,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以致恶势力未除,新豺狼紧跟着进来,天下更加动乱不安。

袁绍姿貌威容,与其弟袁术,都有侠义之气,却不脱富贵子弟的坏习惯。

他劝何进召董卓入京,实在是造成汉室祸乱的主要原因。

但是,何进自己缺乏决断能力,袁绍当然是责无旁贷。

这一群有地位、无学问的大臣,才是真正对不起汉室的人。

我们把祸根推给十常侍,实在并不合适。

小人得意,正人君子受害,是一种好听的话。

实际上正人君子不能尽责,不够分量抵御小人的勾当,才是真正的乱源。

一大堆废物,平日摆着,还相当好看,一旦有事,却没有一个管用,这才是组织的最大缺失。

学问的重要性,也只有在这种时机,才显现得出来。

8董卓立陈留王为帝之启示:

警惕存心不良者

西凉刺史董卓,破黄巾无功,朝廷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而幸免。

后又结托朝贵,出任显官,统大军20万,常有不臣的念头。

何进大将军居于私利,接受了袁绍的建议,暗差使者号召各地方势力,前来助阵。

这种情况,有如总公司派系斗争。

某派首脑,私自通知各地分公司。

董卓这位分公司领导,正好抓住机会,指派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

自己率领谋士李儒,大将郭汜、张济、樊稠等人,提兵往洛阳出发。

总公司重要干部,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与豺狼无异。

劝何进阻止董卓入京,何进拒不接受,因而离职他去的,为数甚多。

何进为十常侍所杀,董卓趁机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献帝,自己则为相国,威福无比。

我们经常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结果却造成更为严重的后遗症。

如何进召董卓入朝,等于引狼入室。

做决策的何进,并未亲眼看到这种恶果。

他自己先被杀害,让后来的君臣,都遭受很大的牵连。

决策时不但要想到自己,而且应该考虑后代的子孙,在此获得明证。

董卓进京途中,遇到少帝及陈留王逃难在外,正要还都。

他和陈留王几句对答,已经有了废立的意思。

表面上是陈留王自始至终,并无失语。

实际上是由自己废立,当然更方便控制。

尤其少帝并无分毫过失,而且聪明仁智,凭什么要废立?

董卓的想法刚好相反,就是没有理由偏要找理由废立,大家才知道他的厉害。

对于存心不良的人,经常喜欢表现出令人不解的举动,原因在此。

9观吕布之一生: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之中,吕布是最可怜的一个。

他拥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却最后落得像一条狗似的,向刘备乞求援手。

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怀,却出乎意料地说出不利于吕布的话,更加令人觉得其可怜而不值得同情。

曹操笑眯眯地看到病虎一般的吕布,毫无抵抗地被押到帐下。

他笑什么?

笑当年自己刺杀董卓,要不是顾虑吕布的英勇,老早已经成为朝中的重臣,用不着像现在这样辛苦。

他笑什么?

笑一向万夫莫敌的吕布,今天会怎么样收场!

平日的威风,如今都哪里去了!

吕布如果临死不惧,表现出大将的气概,绝不求饶,也许会打动曹操的心,留下来为自己所用。

吕布并非这样,他向曹操求饶,要做曹操的副手。

这反而更加提醒曹操用吕布当副手的危险,乃下定决心要杀掉他。

曹操喜欢借刀杀人,所以问刘备:

你的看法怎么样?

刘备何尝不明白曹操的用意,但是想到吕布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毫无骨气、不顾廉耻,不由得说出内心的真话:

“想想丁原、董卓的故事。

”曹操借刘备的刀杀掉吕布,刘备也把握机会,再一次真诚表现。

最可怜的还是吕布,至死没有自知之明,还在骂刘备忘恩负义。

武艺高强,不能保证永远不被打败,盖世英雄,也可能四面楚歌。

吕布得意的时候,不能把握一个“义”字,结果真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被自己的部属绑成一团,曹操又下令把他缢死。

怎么死并不重要,却让后人耻笑,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一直笑下去,才最可怜。

清代名臣曾国藩,认为军官必须具备五大条件:

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贪图名利,第四要不畏苦难,而第五则是最根本的,要有忠义血性。

他认为有了忠义血性,前面所说的四个条件,应该都能够做到。

如果缺乏忠义血性,其余的恐怕都谈不上。

吕布一生,具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优点。

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

手执方天画戟,坐骑日行千里的赤兔马,难怪有人这样形容: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可惜他所欠缺的,正是曾国藩所说的是最为根本的忠义血性。

他本来是丁原的心腹,却因为董卓送他许多珍宝和赤兔马,便见利忘义,提着丁原的头去投奔董卓。

后来又由于王允利用美人计,为了和董卓夺貂蝉而杀掉董卓。

曹操求才若渴,也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