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载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618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2 大小:39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载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2页
植物载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2页
植物载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2页
植物载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2页
植物载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载培.docx

《植物载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载培.docx(2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载培.docx

植物载培

植物载培

 

第一编粮食作物

 

第一章水稻第一节概述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强,而稻谷产量却占粮食总产量的1/2。

可见,水稻生产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稻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淀粉77.6%、蛋白质7.3%(优质米可达15%)、粗纤维0.3%、灰分0.8%。

与其他谷物相比较,稻米含粗纤维最少,容易消化,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较高,最适合人体需要,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

全国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广西则10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

稻米也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之一,据统计,在全国商品粮中,稻米约占一半。

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糠,含有14%左右的蛋白质、15%左右的脂肪、2%左右的磷化物以及相当数量的维生素,是家畜、家禽的精饲料,与城乡人民的肉、蛋、奶的供应密切相关。

因此,发展水稻生产,增加稻谷产量,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水稻品种的改革本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栽培的水稻均属高秆类型,因收获指数低(30①%左右),易倒状,致使产量不高,每0.067ha产量在200—250kg的水平上徘徊了几十年。

60年代水稻矮秆良种问世,使我国水稻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每0.067ha的产量提高到300—350kg,主要原因是提高了收获指数(50%左右),以及品种耐肥抗倒,适宜密植,所以产量高。

由高秆改为矮秆仅是稻株形态的改良,增产幅度仍然受到限制,因此,每0.067ha又在350—400kg的水平上徘徊了20多年。

70年代我国成功地培育出杂交水稻,并产生了强大的杂种优势,每0.067ha单产突破500kg关,与常规矮秆水稻相比,在同等栽培条件下,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30%,使我国水稻生产获得第二次飞跃,它标志着我国水稻生产进入第三阶段。

三、我国及广西水稻生产概况

(一)我国水稻生产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也是世界稻谷主产国。

但在解放前,由于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剥削,水稻生产同整个农业生产一样,遭到严重的摧残,致使产量很低,稻米不能自给,依赖“洋米”进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水稻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56年全国水稻面积由1949年的2533万ha增加到3333万ha,1987年又增加到3600万ha,是历史上种植水稻最多的一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并进行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迄今水稻面积稳定在3000万ha左右。

在技术改革方面,50年代实行单季稻改为①ha为国际面积单位公顷的符号,0.067ha≈1亩,亩是非法定计量单位。

(下同)

双季稻;60年代实现高秆改矮秆;7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经过多点试种和逐步示范推广,1978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长466万ha,1990年扩大到1566万ha,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广西水稻生产概况广西从南到北都可种植双季稻。

但解放前是以单季稻为主,单产很低,平均每0.067ha产稻谷仅100kg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单季稻为双季稻,高秆改为矮秆,采用先进栽培技术,使水稻产量逐步提高。

70年代中期以来大力发展杂交水稻,至1990年,全区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达148万ha,对粮食增产起到重大作用。

近年来开展以吨粮田为中心的综合技术开发,各地都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全区涌现出不少年产吨粮田的村和乡,甚至还涌现出667ha以上年产吨粮田的县。

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还侧重抓中、低产田的改良和进一步扩大杂交稻种植面积,要求在“九五”计划末扩大到200万ha,争取“九五”计划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

 

第二节杂交稻的特点一、形态生理特点

(一)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杂交稻根多、根长、根粗、发根力强、根量大,与常规稻相比,根的数量比常规稻多40%—50%,而且根系伸展速度快,分布广,入土深,功能旺盛,吸水、吸肥能力强。

据辽宁省农科院的试验,不施肥小区的常规稻每0.067ha产稻谷346kg,而杂交稻则有409kg,比常规稻每0.067ha增产稻谷63kg。

(二)分蘖力强杂交水稻分蘖发生早而多,分蘖初始期比常规稻早6—8天,三叶期即开始出生分蘖,比常规稻早1个叶龄,五叶的秧已有3个分蘖。

移栽到本田后返青较快,分蘖期比常规稻早4天左右。

分蘖高峰期单株分蘖数比常规稻多5—6个。

(三)吸收较少的营养元素,合成较多的有机物质据全国第一次杂交稻科研协作会议资料汇编,每生产500kg稻谷,常规稻从土壤中吸走氮12kg,磷以PO表示为5.5kg,钾以KO表示为9.5kg;252而杂交稻吸走氮10kg,磷以PO表示为4.5kg,钾以KO表示为17.5kg。

252相比之下,杂交稻对氮、磷的消耗量略少于常规稻,但对钾的消耗量较高。

上述数据说明,杂交稻吸收较少的氮和磷,却比常规稻合成较多的有机物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叶片呼吸强度在生育后期比常规稻低15%—28%,此时正值大量制造淀粉的时期。

呼吸强度低,所消耗的养分少,积累的养分多。

2.叶面积比常规稻大30%—40%,光合作用在前期比常规稻高35%,中期则比常规稻略低,后期又较高。

前期光合作用高,有利于分蘖发生,后期高有利于多积累养分。

3.齐穗后最上3片功能叶总干重比常规稻高1倍左右,单位面积的干重比常规稻高30%,而且杂交稻的功能叶制造养分的时间长,故积累的养分较多。

(四)穗大粒多、粒重杂交稻穗大粒多,谷粒充实饱满。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水稻,一般每穗有150粒稻谷,多的可达200—300粒,而常规稻一般每穗只有100粒左右,杂交稻比常规稻多50%以上。

千粒重27—28g,也比常规稻重,米质比一般常规稻好。

(五)抗逆性、适应性都较强杂交稻耐旱、耐涝、耐碱、耐酸能力都较强,因此,只要生育期能满足它的要求,无论在山区、丘陵地区,肥田、瘦田都可种植,也都能获得较高产量。

(六)两段灌浆现象明显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杂交籼稻大都是大穗型组合,其灌浆期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灌浆高峰阶段,灌浆成熟的时间比常规品种要长。

因此,杂交稻要在不影响后作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收割期。

二、杂交稻的生产特点

-----------------------Page7-----------------------

(一)种子生产特点杂交稻种子生产与常规稻相比,其技术性要强,环节多,难度较大,要求也高,并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

为保证种子纯度,必须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体系。

1.三系法种子生产特点三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包括“三系”原种生产、不育系的繁殖和杂交制种三部分。

需要专门的繁殖田和制种田。

2.两系法种子生产特点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包括“两系”原种生产,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和杂交制种三部分。

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与三系法相比,一是生产环节要简单些,不育系的繁殖不需要保持系,可在一定的温光条件下自交结实繁殖不育系种子;二是技术性更强,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严格。

(二)种子利用特点由于杂种一代遗传性不稳定,杂种二代出现明显的性状分离,高的高、矮的矮、迟的迟、早的早,产量明显降低。

因此,杂交稻种只能用第一代,第二代不能再用,这样必须年年制种,这与常规稻种可多代利用有着明显不同。

(三)大田生产特点杂交稻抗逆性、适应性都较强,只要生育期能满足它的要求,无论平原、山区、丘陵、湖区,还是肥田、瘦田、冷浸田、烂泥田都可种植,在相同条件下,产量均高于常规稻,一般与常规稻相比,每0.067ha增产稻谷50—100kg,增产20%—30%。

-----------------------Page8-----------------------

第三节杂交稻的栽培技术一、杂交早稻的栽培技术

(一)浸种催芽1.种子处理催芽前的晒种、选种、消毒、浸种等四个环节,通常叫做种子处理。

(1)晒种浸种前经过晒种,可减少种子内含水量,增强种皮通透性,有利于种子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提高种子内酶的活性,加速养分分解,有利提高发芽率。

方法是在浸种前选择晴天晒1—2天,注意不要在中午阳光过猛的时候放在水泥地上晒,以防晒伤种胚,影响发芽。

(2)选种杂交稻种子成熟不一致,饱满程度不同,选种时用清水选即可。

为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可将下沉饱满种子和半饱满种子分别浸种、催芽和播种,对半饱满种子发出的幼苗,只要加强肥水管理,仍可培育出分蘖壮秧。

(3)种子消毒杂交稻有的种子颖壳闭合很不严密,感染黑粉病、稻曲病、恶苗病的机率较大,所以必须进行种子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先用清水预浸24h,捞起滴干水后,再用300—500倍的强氯精药液浸泡24h,可消灭稻谷上存在的各种病原菌。

(4)浸种稻种萌发的第一步就是要吸足水分,种子只有吸足水分后才能萌发。

一般干燥的种子含水量为11%—14%,这时稻种的生命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能萌发。

当种子吸水量达到本身重量的25%就开始萌发,但发芽速度慢而且不整齐。

当吸水量达本身重量的40%时,即达饱和吸水量时,最适宜种子萌发。

可见,种子萌发需要较多的水分,而种子本身含水量不足,因而就发生了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通过浸种使种子吸足水分,促进萌发。

种子吸水快慢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高吸水快,温度低吸水慢。

早稻浸种时,温度一般在20℃以下,浸种时间为3天;晚稻浸种时气温高,浸1—2天即可。

稻谷在浸种时,由于水中含氧量低,种子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酒精和酸类物质,对种子发芽不利,所以浸种过程中要勤换水,以保证氧气的供应。

稻种吸足水的标准是:

谷壳颜色变深,胚部膨大突起,折断米粒无响声和中心不现白色。

但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种子内养分溶解于水中而影响发芽质量。

2.催芽水稻种子催芽主要是利用种子呼吸时释放出的热量,配合淋温水,加覆盖物等措施,以满足种子发芽时对温度、氧气和水分的需要,促进种子萌发快、齐、匀、壮。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催芽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1)普通催芽法少量种子一般用箩筐进行催芽,大量种子可用谷桶或堆在地面进行大堆催芽。

整个催芽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破胸露白前、露白至齐根、齐根至齐芽,以及催芽后的炼芽。

按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大致可概括成:

增温破胸、通气催根、保湿催芽、摊凉炼芽的原则。

①增温破胸稻种在未破胸前,因谷壳闭合紧密,空气中的自由氧不能进入种子内,在缺氧条件下,稻种以无氧呼吸为主,释放的热量少,谷堆升温慢,故存在稻种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36—38℃)与谷堆温度低的矛盾。

解决矛盾的办法是用50℃的温水淘种5min或淋种,使谷堆温度达38℃左右,不超过40℃,然后用稻草和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种子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种子内酶的活性增强,催化胚乳中贮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转化成可溶性物质,从胚乳运输到胚部,供胚细胞呼吸及幼根、幼芽生长需要,经十几个小

-----------------------Page9-----------------------

时,胚根就可顶破谷壳出来,生产上称为露白或破胸。

破胸率达90%以上就转入催根。

②通气催根种子破胸后,不受谷壳和种皮的限制,氧气能畅通无阻地进入种子内,随着氧气的增加,呼吸作用转为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热,谷堆温度容易上升,要防止烧芽,一般以25—30℃为宜,不超过35℃。

催根阶段主要是促进根的生长,根的生长方式是以根尖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为主,而细胞分裂是以新的蛋白质形成为基础,合成蛋白质必须要有氧呼吸的中间产物酮酸和烯酸参加才有可能合成。

缺氧就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细胞分裂和分化,不能形成新器官,所以氧气在长根阶段是保证能量转化、物质转化和新器官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氧长根”、“干长根”的经验就是这个道理。

在催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调节水分和氧气的矛盾,使根芽比例适宜。

调节的办法是从种子露白到齐根阶段,经常翻动谷堆,使谷堆内温度均匀和通气良好,同时适当淋30—35℃的温水,补充必要的水分,使氧气、温度、水分协调,促进幼根迅速生长,经十几个小时,胚根就可伸长到1粒谷长,达到播种标准。

③保湿催芽幼芽的生长,主要依靠胚芽鞘细胞的伸长来实现。

胚芽鞘是一个既成的器官,在胚内早已形成,细胞分裂也早已完成,其生长以细胞伸长为主,不需要新蛋白质的形成,而且需要的能量很少,只要有少量能量来吸收水分,细胞即可伸长,这就是种子在淹水缺氧条件下,胚芽鞘得以迅速伸长,而根、叶生长受阻的原因。

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无氧长芽”、“湿长芽”的经验是有科学道理的。

为促进谷芽生长,这个阶段要多淋些温水(25℃),使谷堆内水分较多,空气不易流通,造成缺氧条件,堆放半天,种芽就可达半粒谷长,达到芽长标准。

④摊凉炼芽将催好的谷芽摊开在室内地面上,厚度为3—5cm,使种温降至与外界气温相同时再播种。

如果把热芽立即播到冷秧田,温度骤然剧变,幼芽会“感冒”,对芽的生长非常不利。

(2)温室蒸气催芽法温室蒸气催芽法是利用蒸气控制温度和水分,以满足种子发芽的需要。

它的做法是选用一间密闭的小屋,屋内靠墙设一平地灶,灶门在墙外,烟囱引向室外。

灶上放一口大锅装水。

室内搭架2—3层,层间距离为一个箩筐高。

架上铺谷垫、篾盘等盛装浸好的种子,约摊13.2—16.5cm厚。

种子进温室前3—4h开始烧火。

种子破胸阶段的温度约35℃左右。

破胸后淋水催芽,催芽阶段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

待根长达一粒谷长,芽长达半粒谷长时,抢好天气播种。

3.催芽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在催芽过程中由于温度、水分、氧气调节不当,不能满足种子发芽的需要,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1)高温“烧芽”稻种破胸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大量热量,此时如不注意及时翻堆散热,谷堆温度超过40℃的时间过长,种子内酶的活性遭到破坏,失去催化能力而造成“烧芽”。

受害轻的芽尖黄褐枯萎,或出现畸形芽,发现早及时松动谷芽散温,还可以挽救,但种子生活力已减弱;严重的则芽枯死,不能做种。

(2)谷种发粘这是由于催芽时水分多(伤水),温度不够,催芽时间拉得过长,种子内可溶性有机物质外渗引起的。

发粘较轻的可用30℃2%的石灰水洗种,然后再继续进行催芽。

-----------------------Page10-----------------------

(3)酒精中毒原因是温度高,透气不好,种子被迫进行无氧呼吸,形成酒精中毒。

中毒轻的谷芽稍有酒精味,但尚未死芽,可用温水洗种后再行催芽。

(4)根过长,带黄色是水分不够,温度较高所造成。

在催芽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技术措施,防止出现上述不良现象。

如果已发生,则要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二)育秧水稻的育秧方式,以水分管理状况划分有水育秧、湿润育秧和旱育秧三种。

以温度管理状况区分,则有保温育秧和加温育秧两种方式。

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劳力、耕作习惯和耕作水平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于本地的育秧方式。

1.露地湿润育秧(又叫半水育秧)湿润育秧改善了土壤通气状况,较好地解决了秧苗有氧呼吸过程对氧的需求,胚乳物质的能量转化效率高,抗逆性强,扎根、立针快,避免了浮芽、倒苗现象,对防止烂秧和培育壮秧有较好的作用。

广西各地均采用这种育秧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1)精整秧田,施足秧田肥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松软、肥力中上、无病虫害的田块做秧田。

先灌水犁耙,每0.067ha施农家肥1000kg,沤10天左右使土壤充分沤烂,播种前3—5天再耙碎耙平,待泥浆沉淀后排水开沟起畦,作成畦宽1.7m,沟宽30cm,沟深10—15cm的秧畦雏型,然后每0.067ha施尿素5kg,磷肥20kg,钾肥5kg作畦面肥,耥匀耥平,使土肥融合,畦面光滑无渍水,待泥浆沉淀后播种。

(2)秧田播种量杂交稻以每0.067ha播10—15kg为宜,做到稀播匀播,以利培育带蘖壮秧。

为提高播种质量,要求分畦定量均匀撒播,播后轻压种,使种根接触泥土,并用过筛的粪灰盖种。

(3)秧田追肥追肥原则促在三叶前,稳在四叶后,施好起身肥。

促在三叶前,关键施好两次肥。

第一次在一叶一心期(播后8天左右),这时种子中贮藏的蛋白质已耗尽,出现“氮素断奶”,应及时施用少量速效氮肥,促使幼苗叶色变深,长势加快,有利于培育壮秧。

一般每0.067ha施尿素2—3kg即可。

第二次在二叶一心期(播后半个月)施用,这时胚乳中的养分基本耗尽,出现“碳素断奶”,秧苗由异养转入自养,养分处于青黄不接,抗寒能力弱,遇寒潮低温天气易造成烂秧。

因此,在二叶一心期应及时追施一次氮肥,每0.067ha施尿素2.5—3kg,可促进分蘖芽萌动,培育带蘖壮秧。

第三次在拔秧前5—6天施一次起身肥,每0.067ha施尿素4—5kg,提高秧苗体内碳氮比率,使碳氮都保持较高水平,以满足移栽后大量发根的需要,有利插秧后早生快发。

(4)秧田管水管水原则:

以水调温、调肥、调气,达到温、气、水、肥互相协调,促使秧苗健壮生长。

管水简法:

“二湿一水,遇寒潮灌深水。

”所谓“二湿”,是指幼芽期和幼苗期秧畦保持湿润。

“一水”是指三叶期后秧畦面保持浅水层。

在幼苗和成秧期遇寒潮需灌深水护秧,防止烂秧。

幼芽期播种后至第一片完全叶展开之前为幼芽期。

这阶段主攻方向是扎根立针,而扎根的关键在于供应充足的氧气和适宜温度。

氧气与发很快慢密

-----------------------Page11-----------------------

切相关,氧气供应充足,根生长快,有利于促进幼芽扎根。

因此,这个阶段保持秧畦湿润,使谷芽处于有水、有气、土温较高的环境条件下,以利于促进幼芽扎根。

幼芽阶段,米粒中的营养物质正处于转化中期,养分供应充足,细胞含糖量高,渗透压大,束缚水含量多,自由水少,原生质不易脱水,抗寒能力强,即使遇寒潮也不要灌水护谷芽,不会发生烂芽现象。

幼苗期从扎根立针至三叶期为幼苗期。

这时苗体内的通气组织逐渐形成,但尚未健全,根系不发达,扎根尚未稳,根系生长还要求土壤供给充足氧气,只有保证氧气供给,才有利于根系生长。

因此,幼苗期仍以湿润灌溉为主,做到以水调气、调温、调肥,以利幼苗根系生长。

只有在根系生长良好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壮苗。

三叶期,胚乳中的养分基本耗尽,细胞中含糖量少,自由水多,原生质易脱水,抗寒能力弱,遇寒潮需灌深水护秧,但水深不能淹没苗顶。

寒潮过后天气转暖时,不能将田水一次排干,应分次排干,使秧苗受到逐渐的锻炼,避免失水卷叶死苗,造成烂秧。

成苗期三叶期以后至拔秧移栽期为成苗期。

这时秧苗体内的通气组织已发育健全,氧气通过叶片气孔进入秧苗体内,经通气组织运输到根部,供根呼吸需要,秧苗对土壤缺氧适应性增强。

同时随着秧苗的长大,生理生态需水进一步增多,所以生产上在三叶期以后,秧畦上经常保持浅水层直至拔秧移栽。

2.薄膜育秧薄膜育秧的最大效果是较好地满足了秧苗对温度的要求,基本上消除了出苗前后的坏种和烂秧,同时为提早播种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争取高产早熟创造了条件。

在广西薄膜覆盖育秧比露地湿润秧田一般可提早播期15—20天,秧田有效积温可增加250—300℃,比露地秧提早10—15天移植,成熟期也比露地育秧提早5—7天。

广西北部和中部地区,早春寒潮频繁,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秧可早播、早插,有利于季节安排。

薄膜育秧按盖膜方法有两种。

(1)农膜(也叫普膜)较厚,一般采用搭拱架覆盖薄膜,起保温防寒作用。

按露地湿润育秧方法播种后,用小竹片弯成拱形横跨畦面插入秧畦两侧的土中,这样可以高拱或低拱,每隔70—80cm距离插一条横梁,横梁正中架一条直梁,畦头、畦尾交叉插双条横梁,这样既牢固,又不会刺破薄膜。

支架插好后便覆盖薄膜,盖好农膜后用畦沟泥压紧农膜的周边,使之不漏气以利保温。

播种盖膜后,在管理上应掌握三个时期:

密封保温期播种至一叶期以密封保温为主,促进早扎根出苗。

此时如气温过高,膜内温度超过40℃时要及时揭开秧畦两头农膜散热,防止高温伤苗。

通风炼苗期进入2—3叶期,如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晴天可在畦的两头进行昼揭夜盖,逐日加大揭膜面,以利于通风炼苗。

如气温低于15℃仍可盖膜防寒。

揭膜期三叶期后,秧苗比较老健,抗逆性较强,气温又稳定在15℃以上,可选择阴天先灌水层后揭膜。

以后可按一般露地育秧技术进行管理。

(2)地膜平盖育秧地膜厚度约0.015mm,比农膜薄数倍、重量轻、用量少、成本低、透光率也较高。

可以不搭架直接平铺在畦面上而不影响幼苗生长,也起到保温防寒、防止烂秧和早熟增产的效果。

近年来各地已普遍推广采用,但在实施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盖膜时要防止“贴膏药”现象播种时畦面要软硬适度,播后畦面不可渍

-----------------------Page12-----------------------

水,最好在播后用过筛的干粪灰或草皮灰盖种,要盖得比一般露地育秧的厚一些作隔离层,待畦面稍干再盖地膜。

如畦面过湿可晾干半天或一夜再盖膜,盖膜后四周用泥压实,这样就不会产生“贴膏药”现象,也不会造成闷气死苗现象。

要防止雨后膜面积水压苗首先在整秧田起畦时要做成龟背形的畦面;雨后如畦面有积水,要及时除去。

防止高温伤苗当气温达36℃以上时,膜内温度可能超过40℃以上,可揭半边膜透气散温,以防高温伤苗。

当秧苗二叶一心时,选择阴天揭膜炼苗1—2天,昼揭夜盖,然后视天气情况(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及时灌水揭膜,以后按露地育秧管理。

3.生物热能育秧利用植物稿秆、厩肥、人粪尿等堆沤发酵产生的热量来提高苗床温度而进行保温防寒育秧,亦称为温床育秧。

其技术要点如下:

(1)选地挖坑选择地下水位低,阳光好的空闲荒地、土坡,按温床宽140cm,深50—60cm,长度视播种量而定。

一般长度为10m(苗床面积相当于0.0013ha),可播杂交水稻种子1.5—2.0kg,够插0.067~0.1ha本田。

挖起的泥土可填高北面坑边,形成南低北高,以便于挡风和排水。

坑底周边多挖深8—10cm,中央略呈龟背形,底土稍锄松,以利水分下渗。

(2)酿热物堆沤利用各种稿秆、杂草、树叶、猪、牛栏粪混合铺匀踩实,厚度30—40cm,上面淋粪水使稿秆湿透,以利发酵生温。

然后在酿热物上铺一层直径2—3cm的小土团,厚度为5—7cm,以便热气通过小土团孔隙上升到播种层,并在小土团面上铺一层6—7cm厚的细碎营养土,铺匀刮平即可播种。

(3)播种种子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量可按每平方米播112—150g(折每0.067ha播75—100kg),播后用营养土盖种,并用300倍的强氯精药液喷淋床土消毒。

坑面架竹木条后盖膜保温。

(4)苗床管理播后至一叶一心期以密封保温为主,促进扎根立苗。

1.5叶龄时揭膜淋一次稀粪水,三叶期再施一次断奶肥,140cm宽、10m长的苗床(即为0.0013ha),可用100g尿素溶于20—30kg水淋施。

在盖膜期间要注意温度变化,气温在15℃以下盖膜保温,15℃以上可不盖。

因苗床有酿热物升温,床土温度较高,不需长期盖膜,让秧苗在较低温度的条件下稳长。

(5)适龄移栽因温床密播,秧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