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964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5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docx

沈阳理工大学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3》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

physicaleducation3

课程总学时:

32讲课:

32实验:

0上机:

0

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

2010.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课程是面向学校各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它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2-3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培养更多具有“健康第一”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个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熟练掌握增进健康的技能和方法,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掌握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欣赏能力。

2.爱好并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掌握所选课程的基本技能和锻炼方法,基本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培养勇于拼搏、团结进取、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

学习掌握各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2.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所学体育运动项目的结构特点、理论知识、动作的方法与技巧、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3.基本技能:

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养成终身体育思想。

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实施说明

1.本课程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轮滑、健美操、艺术体操、橄榄球、跆拳道、塑身、瑜珈、体育舞蹈、台球、体育保健、国防生体能、街舞和校园定向等项目的课程。

2.体育课以选项课的形式出现,学生网上选项,可自主选择教师、上课内容和上课时间。

3.体育保健课是针对少数病弱和身体残障的学生开设的体育选项课,选体育保健课的学生要求有正规医院的医疗诊断或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证明。

国防生体能课是针对我校各专业国防生专门开设的选项课,艺术体操是针对女学生开设的选项课。

4.本课程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掌握基本技术,自觉参加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重点是教师讲解示范,组织学生练习,指导学生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课外练习是教师布置课外练习内容,重点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6)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

考查

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20%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专项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备注:

国防生体能课和体育保健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专项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七)参考书目

1.《篮球运动高级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轮滑运动教程》,付进学/张晓明/夏娇阳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排球运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现代排球》,李安格、黄辅周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6.《台球运动教程》,唐建军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新世纪交谊舞国标舞》,崔世莹等编著,金盾出版社,2001

8.《国际标准舞》,瓦特赖而德著,拉丁基本教材,1983

9.《体育舞蹈》,寿文华等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0.《摩登舞:

摩登舞者的圣经》,(英)亚历克斯·摩尔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1.《现代足球》,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2.《足球竞赛规则》,中国足球协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3.《网球》,陶志翔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14.《乒乓球前沿教程》,张博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5.《体育保健学》,姚鸿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6.《大学体育》,赵洪明、张力彤等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

17.《足球获胜公式》,(英)休斯(Hughes,C.)著,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8.《巴西青少年足球训练方法300例》,赵人英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9.《现代欧美足球训练理念与方法》,王民享吴金贵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0.《七人制橄榄球运动教程》,程公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轮滑运动教程》,付进学、张晓明、夏娇阳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2.《伦巴》,徐冰编著,成都时代出版社,2008.3

23.《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吴谦等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4.《现代体能训练方法》,张英波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5.《定向运动教程》,杨向东、沈荣桂等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面向学校各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课程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2-3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轮滑、健美操、艺术体操、橄榄球、跆拳道、塑身、瑜珈、体育舞蹈、台球、体育保健和国防生体能等项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个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熟练掌握增进健康的技能和方法,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3、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1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部分

2

2

2

专项实践部分

30

30

专项实践部分课程学时分配具体见选项课大纲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篮球

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1

半场攻防

4

4

1.1

半场人盯人防守

1

1.2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1

1.3

区域联防

1

1.4

进攻区域联防

1

2

全场攻防

4

4

2.1

快攻

1

2.2

防守快攻

1

2.3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1

2.4

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1

3

教学比赛

6

6

3.1

半场比赛

4

3.2

全场比赛

2

4

裁判实习

6

6

4.1

跑位和手势

2

4.2

分工与配合

2

4.3

比赛的管理

2

5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

8

8

5.1

热身与柔韧练习

1

5.2

力量素质

2

5.3

速度素质

2

5.4

灵敏素质

1

5.5

耐力素质

2

6

考核

2

大纲内容

1.半场攻防

1.1半场人盯人防守

1.2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1.3区域联防

1.4进攻区域联防

教学重点:

区域联防

教学难点:

篮球攻防意识的培养

2.全场攻防

2.1快攻

2.2防守快攻

2.3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2.4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教学重点: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战术素养和加强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3.教学比赛

3.1半场比赛

3.2全场比赛

教学重点:

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教学难点:

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4.裁判实习

4.1跑位和手势

4.2分工与配合

4.3比赛的管理

教学重点:

篮球规则裁判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

5.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

5.1热身与柔韧练习

5.2力量素质

5.3速度素质

5.4灵敏素质

5.5耐力素质

教学重点:

耐力素质

教学难点:

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质,提高与篮球技、战术相关的专门素质,挖掘学生的身体机能潜力,尤其是提高构成篮球技术、战术要素的速度、爆发力、灵敏、协调反应和平衡能力,从而保证学生掌握难新技术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增强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应变性能力,减少运动创伤,培养优良作风和顽强意志品质。

6.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7.专项考核内容:

全场运传球上篮

专项考核方法:

按图示的路线用右手运球,绕过标志杆后,用体前变向换左手运球,当绕过标志杆脚接触前场地面后,立即用双手胸前传球将球传给①,再绕过标志杆后接①的回传球用右手上篮,中篮后用左手运球立即按原路返回,运球绕过标志杆后用体前变向换右手运球,绕过标志杆传球给②,再绕过标志杆接②的回传球用左手上篮,往返3次,每当不中篮时必须补中(补篮方法不限)才能返回,最后一次投篮命中,球体全部通过篮圈停表。

考核要求:

①运、传球不能走步、两次运球或脚踢球。

②必须按规定方式运、传球或投篮。

③必须绕过中圈的标志杆后才能传球。

图示:

达标标准:

男生(秒)

44

46

48

50

52

分数

80

75

70

65

60

女生(秒)

47

49

51

53

55

技评标准:

动作规范正确协调

动作比较规范正确

动作基本正确

动作不够正确

15-20分

10-14分

6-10分

0-5分

(2)足球

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1

踢球

4

4

1.1

脚内侧踢球

2

1.2

脚背内、正、外侧踢球

2

2

停球

2

2

3

运球

2

2

4

头顶球

2

2

5

抢截球

2

2

6

假动作

2

2

7

掷界外球

2

2

8

二人局部进攻配合

4

4

8.1

传切配合二过一

1

8.2

踢墙式二过一

1

8.3

回传反切二过一

1

8.4

交叉掩护二过一

1

9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8

8

9.1

热身与柔韧练习

1

9.2

力量素质

2

9.3

速度素质

2

9.4

灵敏素质

1

9.5

耐力素质

2

10

考核

2

大纲内容

1.踢球技术

1.1脚内侧踢球

1.2脚背内侧踢球

1.3脚背正面踢球

1.4脚背外侧踢球

教学重点:

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

教学难点:

不同的踢球方法的助跑线路及踢球时摆动腿的摆动。

2.停球技术

2.1胸部停球

2.2脚内侧停球

教学重点:

脚内侧停球。

教学难点:

停球时的缓冲动作。

3.运球技术

3.1脚背内侧运球

3.2脚背正面运球

3.3脚背外侧运球

教学重点:

脚背外侧运球。

教学难点:

各种运球技术的组合运用

4.头顶球技术

4.1前额正面顶球

4.2前额侧面顶球

教学重点:

前额正面顶球。

教学难点:

身体的摆动是顶球力量的主要来源,预准确的将球击到预定目标,在身体摆动时还要考虑到来球的方向与速度。

5.抢截球技术

5.1正面抢截球

5.2侧面抢截球

教学重点:

侧面抢截球。

教学难点:

在实施抢截球动作时,时机是最重要的也是较难把握的因素。

6.假动作技术

6.1运球过人假动作

教学重点:

运球过人假动作。

教学难点:

假动作不够逼真,真动作的衔接过慢。

7.掷界外球技术

7.1原地掷界外球

7.2跑动掷界外球

教学重点:

掷球时的手臂动作。

教学难点:

身体的协调用力动作。

8.二人局部进攻配合

8.1传切配合二过一

8.2踢墙式二过一

8.3回传反切二过一

8.4交叉掩护二过一

教学重点:

传切配合二过一

教学难点:

无球队员的跑位与有球队员的传球时机。

9.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9.1热身与柔韧练习

9.2力量素质练习

9.3速度素质练习

9.4灵敏素质练习

9.5耐力素质练习

教学重点:

耐力素质

教学难点:

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质,提高与足球技、战术相关的专门素质,挖掘学生的身体机能潜力,尤其是提高构成足球技术、战术要素的速度、爆发力、灵敏、协调反应和平衡能力,从而保证学生掌握难新技术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增强足球比赛的对抗性、反应性能力,减少运动创伤,培养优良作风和顽强意志品质。

10.考核

10.1考核内容:

20-25m传接球、20米往返运球过杆、身体素质、综合评价

10.2考核方法:

⑴20-25m传接球:

由两名考生在20-25m范围内进行传接球练习,传球时分别运用脚的不同部位进行,接球时充分运用身体的各个有效部位。

(手及手臂除外)

⑵20米往返运球过杆:

起点至第一根标志杆距离为2m,共设10根标志杆,每两根之间的距离为2m。

考生由起点出发,计时开始,临近的标志杆必须由不同方向绕过,每错过一根总时间扣除2秒,足球和人都返回起点计时结束。

⑶身体素质:

50m、1000m测试,分别对考生进行测试。

⑷综合评价:

包括学生学习态度,进取精神,进步幅度,考勤

10.3、评分权重:

内容

综合评价

身体素质

实践成绩

总评成绩

出勤、学习态度

50m、1000m

20-25m传接球

20米往返运球过杆

权重

20%

20%

30%

30%

100%

10.4评分标准:

⑴综合评价:

总分20分,每旷课一次扣5分,病事假扣2分。

学习态度视情况而定,最大扣分值为10分。

⑵身体素质:

总分20分,按照测试名次占班级优良中差层次评分。

⑶实践成绩:

总分60分,其中20-25m传接球30分、20米往返运球过杆30分。

具体评分见下表

项目分值

20-25m传接球

20米往返运球过杆

30分

非常熟练的运用身体各部位进行传接球练习

20秒及以下

25分

比较熟练的运用身体各部位进行传接球练习

21-23秒

20分

能熟练的完成传接球练习,但方法比较单一

24-26秒

15分

能简单的完成传接球练习,方法比较单一

27-29秒

10分

传接球练习中方法单一,失误较多

30-32秒

5分

完成传接球练习较为困难

33秒及以上

(三)排球

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1

复习发球技术

2

2

2

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4

4

2.1

下蹲传球

2

2.2

侧身传球

2

3

移动正面上手传球、扣球、拦网技术

6

6

3.1

4号位扣高球、2号位扣半高球

2

3.2

3号位扣快球、三米线后排扣球

2

3.3

拦网

2

4

正面上手传球、下手垫球、扣球技术配合

6

6

4.1

打防配合练习

2

4.2

单人救球练习

2

4.3

组合练习

2

5

教学比赛

2

2

6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

8

8

6.1

热身与拉伸练习

1

6.2

力量素质

2

6.3

速度素质

2

6.4

灵敏素质

1

6.5

弹力素质

2

7

考核

2

大纲内容

1.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主要内容:

1.1下蹲传球

1.2侧身传球

1.3背传球

教学重点:

传球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手指手腕与球的弹力

解决方法:

对墙作正面上手传球

2.移动正面上手传球、扣球、拦网技术

主要内容:

2.14号位扣高球

2.22号位扣半高球

2.33号位扣快球

2.4三米线后排扣球

2.5拦网

教学重点:

扣球和拦网时机,扣球和拦网的角度

教学难点:

扣球后的落点拦网时机的判断

解决方法:

轻扣球使其落到规定的位置

3.正面上手传球、下手垫球、扣球技术配合

主要内容:

3.1打防配合练习

3.2打防调配合练习

3.3单人救球练习

3.4组合练习

教学重点:

三人的分工明确,适应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几人的配合默契

解决方法:

规定所占位置和分工

4.教学比赛

教学重点:

团队配合

教学难点:

比赛中的战术运用

解决方法:

有组织进攻的学生提前安排技战术

5.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主要内容:

5.1热身与拉伸练习

5.2力量素质

5.3速度素质

5.4灵敏素质

5.5弹力素质

教学重点:

弹跳素质

教学难点:

全面发展学生体能

解决方法:

循序渐进

6.专项考核内容:

正面上手传球

专项考核方法:

考试学生在球场二号位和三号位之间向四号位传球

专项考核要求:

六号位学生向考试学生所站位置抛球

图示:

 

达标标准:

男生(次)

7

6

5

4

3

得分

80

75

70

65

60

女生(次)

5

4

3

2

1

技评标准:

动作规范正确协调

动作比较规范正确

动作基本正确

动作不够正确

20-15分

14-11分

10-6分

5-0分

 

(4)乒乓球

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1

基础技术恢复性练习

4

4

1.1

发球练习、正手攻球

2

1.2

反手攻球、搓球练习

2

2

基础技术提高

12

12

2.1

发上、下旋球

2

2.2

正手加力攻球与减力挡

2

2.3

反手加力攻球与减力挡

2

2.4

搓球技术:

摆短与劈长

2

2.5

左推右攻

2

2.6

推挡-侧身-上步

2

3

教学比赛

4

4

4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

8

8

4.1

热身与柔韧练习

1

4.2

力量训练

2

4.3

速度训练

2

4.4

灵敏训练

1

4.5

耐力训练

2

5

考核

2

大纲内容

1.基础技术恢复性练习

1.1发球练习

1.2正手攻球

1.3反手攻球

1.4搓球练习

教学重点:

正反手攻球

教学难点:

注意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为基础技术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础技术提高

主要内容:

2.1发上、下旋球

2.2正手加力攻球与减力挡

2.3反手加力攻球与减力挡

2.4搓球技术:

摆短与劈长

2.5左推右攻

2.6推挡-侧身-上步

教学重点:

左推右攻

教学难点:

球拍转换、重心转换、身体手臂与腿脚协调配合。

3.教学比赛

教学重点:

运用技战术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在场上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增强个人心理素质。

4.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主要内容:

4.1热身与柔韧练习

4.2力量训练

4.3速度训练

4.4灵敏训练

4.5耐力训练

教学重点:

耐力素质

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素质练习的运动量和身体素质练习的效果。

5.考核内容:

左推右攻

考核方法:

以技术评定为标准:

根据学生击球时身体动作的标准度,以及球在运行过程中的速度、弧线、节奏,并要求一定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达标标准:

男生(次)

10

9

8

7

6

得分

80

75

70

65

60

女生(次)

9

8

7

6

5

技评标准:

动作规范正确协调

动作比较规范正确

动作基本正确

动作不够正确

15-20分

10-14分

6-10分

0-5分

(五)羽毛球

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1

高远球

2

2

2

扣杀球

4

4

2.1

杀直线

2

2.2

杀斜线

2

3

全场步伐移动

2

2

4

正手挑球

4

4

4.1

正手挑直线

2

4.2

正手挑斜线

2

5

反手挑球

4

4

5.1

反手挑直线

2

5.2

反手挑斜线

2

6

正反手挑球结合

6

6

6.1

正手放网前

2

6.2

反手放网前

2

6.3

正反手勾对角

2

7

高远球扣杀球正反手挑球结合

6

6

7.1

高远球扣杀球结合

2

7.2

放网前挑球结合

2

7.3

扣杀球挑球结合

2

8

考核

2

大纲内容

1.击高远球的教学最为总要。

高远球是后场技术中的基础。

先以右持拍为例说明。

1.1正手击高远球

1.1.1正手击直线高远球

1.1.2正手击斜线高远球

1.2反手击高远球

1.2.1反手击直线高远球

1.2.2反手击斜线高远球

2.扣杀球

2.1正手扣杀球:

2.1.1正手扣直线

2.1.2正手扣斜线

2.2反手扣杀球

2.2.1反手扣直线

2.2.2反手扣斜线

3.全场步法  

 从中心位置移动到网前击球的步法,称为上网步法。

上网步法可根据各人习惯采用交叉步、并步、垫步或蹬跨步。

3.1上网前步伐:

3.1.1右边上网前步法

3.1.2左边上网的步法

3.2两侧移动步法(接杀球)

3.2.1向右侧移动步法

3.2.2向左侧移动步法

3.2.3起跳腾空步法

3.3后退移动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