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913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每个选择题为2分,共25个选择题为50分)

1.1986年,哈雷彗星曾光临地球,那么它下一次光临地球的时间大约在()

A.2012年B.2050年C.2062年D.2100年

下图是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令人惊叹的太阳图片,该图片显示的是2013年4月11日发生的较大规模的太阳耀斑。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太阳耀斑产生于(  )

A.电离层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

3.本次耀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极光现象B.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异常

C.全球各地出现地震灾害D.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新华社华盛顿2017年8月21日电,当天,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迎来日全食,美国华盛顿时间(西五区)13时16分,太阳被月亮完全“吞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材料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①河外星系②总星系③太阳系④地月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人类无法在月球上居住的原因是月球上()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没有液态水③昼夜温差太小④没有太阳辐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太阳被月球完全“吞没”时,北京时间是()

A.21日2时16分B.21日0时16分

C.22日2时16分D.22日0时16分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   )

A.成都、乌鲁木齐B.拉萨、重庆C.石家庄、西安D.包头、杭州

8.图中甲乙两地都是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区,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气候湿润B.大气透明度差C.海拔高,空气稀薄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9.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

A.元旦B.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C.中国国庆节D.中国教师节

10.若黄赤交角为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寒带的范围变小B.南极圈范围减小

C.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11.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发育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四季的更替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上依旧漫天星空

12.下列能正确表示北半球物体地表水平运动的偏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13—15题。

13.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①陆地大于海洋  ②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 ③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 ④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b圈层的特点是()

A.连续而规则B.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D.不规则而连续

15.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氧气B.氮气、二氧化碳C.氧气、氮气D.氧气、二氧化碳

16.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则()

A.区时相同B.地方时相同

C.昼夜长短不同D.线速度相同

17.当我国最东端(东经135度)的地方时是11点时,最西端(东经73度)的地方时是(   )

A.6点52分B.15点08分C.7点08分D.、4点52分

甲、乙两图中箭头分别表示该地某季节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有关甲乙两图所示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南半球冬季时,图甲中所示风向正确B.两图所示风的成因相同

C.两图所示风向盛行时间基本相同D.两图所示风的性质一致

19.当图乙中所示风向盛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北部正值雨季,而西南部降水较少B.日本西岸较东岸降水少

C.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正值收获季节D.美国南部飓风盛行

2016年12月15日,北京发布今年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提醒各相关单位和市民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污染,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图中a、b、c分别代表

A.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2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

A.aB.bC.cD.d

22.雾霾天气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强a辐射B.增强d辐射

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2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5°N,90°EB.23.5°S,90°E

C.0°,90°ED.23.5°S,90°W

24.此时,甲处物体影子朝向

A.东南B.西南

C.东北D.西北

25.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高空风向图B.此风在北半球

C.图中的b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D.图中A、B两地中,A地风速较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到____。

(填写字母)(1分×2)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到___。

(填写字母)(1分×2)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到____。

(填写字母)(1分×2)

(4)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

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

乾安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分×3)

 

2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 上海市区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

材料二 上海市郊区、市区及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1)分析图甲,描述上海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2分),

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图乙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1分)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郊区近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作________运动(1分)。

(2)请根据图示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

__________(2分)。

(3)要有效地缓解上述问题,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图中各字母所在位置的气压带名称是:

C。

(1分)

(2)写出图中D代表的风带名称:

D。

其风向为:

(1分×2)

(3)[双选题]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形成低压的地方近地面热、形成高压的地方近地面冷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D.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9.读图,以亚欧大陆为例(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12分,每空2分)。

(1)A、D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2)判断F地此时盛行偏风,E地此时受气压带控制。

(3)此时,非洲大陆南端因受带控制,气候具有的特征。

 

参考答案

1.C

【解析】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为76年,下一次光临地球的时间是1986年后的76年,为2062年,C正确。

2.C

3.D

【解析】

2.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类型依次是黑子、耀斑、太阳风,故C项正确。

3.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故A项错误;黑子会影响地球上降水出现一定的相关性,故B项错误;地震活动与板块运动有关,属于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故C项错误;耀斑出现会干扰电离层,使传输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故D项正确。

【点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

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对地磁场的影响:

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4.D

5.A

6.C

【解析】试题考查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区时的计算

4.日全食是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阻挡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线而形成,涉及了地月系和太阳系,D正确。

5.人类无法在月球上居住的原因是月球上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没有液态水,A正确;月球昼夜温差大,有太阳辐射。

6.由材料可知,太阳被月球完全“吞没”时,西五区为13时16分,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比西五区早13小时,时间是次日2时16分,C正确。

7.B

8.D

【解析】

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而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不丰富。

选B。

8.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能资源丰富;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气候湿润、大气透明度差,会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故选D。

9.A

【解析】地球1月初公转到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元旦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A正确。

10.C

【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与极圈的度数互余。

故黄赤交角变大,则回归线度数变大,热带范围变大;极圈度数变小,则寒带范围变大。

11.C

【解析】四季的更替是地球公转造成的,与自转无关,故C正确。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是由于泥沙的沉积,与自转无关。

但是长江口崇明岛两侧的变化,比如北边水道变窄,即将和陆地相连,这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有关;天体东升西落的周日视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向东越先看见日出,我国最东部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点,最西端帕米尔高原,因此乌苏里江先见日出。

A、B、D与地球自转相关。

【点睛】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2.A

【解析】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左右的判断方法如下:

北半球右偏,用右手。

大拇指自然外张,其余四指合并,掌心朝外,四指指向水平运动物体的初始运动方向,则大拇指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南半球用左手,道理相同。

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以及左右的判定。

13.C

14.B

15.C

【解析】

13.读图可知,图中a圈层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陆地大于海洋,高山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故选C。

14.读图可知,b圈层为水圈,水圈为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故选B。

15.读图可知,c圈层为大气圈,大气圈的主要成分为氧和氮,故选C。

16.D

【解析】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线速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D正确;地方时和区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与纬度无关。

17.A

【解析】最东端(东经135度)与最西端(东经73度)相差62°,即4小时4分钟。

当我国最东端(东经135度)的地方时是11点时,最西端(东经73度)的地方时是6点52分。

选A。

18.C

19.A

【解析】试题分析:

18.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偏,从而形成西北风。

澳大利亚的西北部此时受西北风的影响,应该为夏季,A错;甲风的成因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成,乙位于东亚,西北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错;南半球夏季即北半球为冬季,季节相同,故C对;甲图的西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暖湿气流;乙图的西北风来自较高纬度的陆地气候干冷,D错。

19.当乙图盛行西北风,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澳大利亚的北部为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日本西岸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岸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B错;此时为冬季,华北地区为冬小麦的生长季节,C错;飓风出现多在夏秋季节,D错。

【考点定位】季风环流与气候,区域地理特征的判断。

20.B

21.B

2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又把热量辐射到大气中,大气吸收热量以后又把热量返回地面。

20.a来自于太阳,是太阳辐射;b从地面到大气,是地面辐射;c从大气到地面,是大气逆辐射,选择B。

21.地面大气的直接的主要热量来自于地面辐射,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量比较小,选择B。

22.a太阳不受大气状况影响,A错;d受影响比较小,B错;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C对;不可能改变地面辐射方向。

选择C。

23.B

2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通过晨昏线可以判断出太阳直射的纬线,通过12时经线可以判断出太阳直射的经度,根据物体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物体的影子朝向。

23.从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这是属于南半球,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推知图中180度线为18时,900E为12时,可知太阳直射900E,故选择B。

24.甲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东南方向,所以甲处的影子朝向东南方,选择A。

25.B

【解析】读图,根据水平方向空气受力分析,图中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是风向,c是地转偏向力,d是摩擦力,C错。

图示表示近地面风向图,高空风向图不考虑摩擦力,A错。

图中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此风在北半球,B对。

图中A、B两地中,A地等压线稀疏,风速较小,D错。

点睛:

高空空气受力分析中,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非选择题

26.(12分)

(1)ac(1分×2)

(2)bd(1分×2)

(3)da(1分×2)

(4)赤道昼夜平分,昼夜平分(2分×3)

【解析】

(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大于夜,图中从a到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大于夜。

(2)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时,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图中从b到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

(3)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夜长于昼;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时,北半球昼逐日增加;图中从d到a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

(4)a点位于赤道上,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全球昼夜平分,北京和乾安县都是昼夜平分。

27.

(1)由市区向郊区递减(2分) 市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人类活动释放人为废热较多(1分×3) ①(1分) 自郊区吹向市区(2分) 下沉(1分)

(2)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或城市热岛) (2分)

(3)绿化(或植树种草、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2分) 减少人为热的排放(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2分)

(4)二氧化碳增多,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3分);同时,二氧化碳增多,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3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图甲,可知上海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是由市区向郊区递减,由于市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人类活动释放人为废热较多,所以气温高于郊区。

夏季午后气温是一天中最高的时候,所以图乙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气温最高位于最上方的①曲线;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出现热岛效应,市区受热气流上,风自郊区吹向市区,郊区气温偏低,郊区近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作下沉运动。

(2)根据上题结论,可知据图示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城市热岛效应,为了对城市热岛效应主题进行课题研究,需要从认识城市热岛效应,讨论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最后为应对城市热岛效应提出针对性措施。

(3)要有效地缓解上述问题城市热岛效应问题,需要降低市区和郊区的温差,所以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应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城市人为热的排放。

(4)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二氧化碳能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同时,二氧化碳增多也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所以就产生了温室效应。

28.

(1)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2)盛行西风带(1分)西南风(1分)

(3)BC(2分)

【解析】整体分析:

该组试题以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试题难度较小,掌握教材内容即可作出回答。

(1)结合气压带分布规律和图中各气压带的纬度可分别写出各气压带的名称。

(2)图中D风带位于中纬度,为盛行西风带。

其南侧和北侧分别是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北半球)偏转,形成西南风。

(3)气流上升的地方形成低压带、气流下沉的地方形成高压带,而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均有热力原因和动力原因,A错误。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B正确;且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大致和直射点移动规律相同,即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所有的气压带和风带均北移;北半球冬季时,全球所有的气压带和风带均南移,D说法有误;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受其影响以形成降水,而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受其影响,不易形成降水,C正确。

29.

(1)地中海气候(2分)温带季风气候(2分)

(2)偏北(2分)副热带高气压(2分)

(3)副热带高气压(2分);炎热干燥(2分)

【解析】

(1)图中A地位于30°~40°大陆的西岸是地中海气候;D地位于40°~50°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

(2)图中此时盛行西风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F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吹偏北风;E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拉制。

(3)非洲大陆南端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南半球为夏季,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炎热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