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663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B卷单元测试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

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

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

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

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

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

C.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

D.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

【解析】材料反映了19世纪前期中国官员参与鸦片走私,收取规银贿赂,这些腐败统治加剧了列强侵略,潜伏着民族危机,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鸦片走私禁绝,故B错误;中国官员参与鸦片走私,也不能说明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故C错误。

故选D。

【答案】D

2.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

其反映的实质是

乾隆时代(1793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解析】从1793年到1873年,历时八十年,外国使节才得以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这充分说明了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性,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材料体现出清政府天朝上国意识的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家主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3.据统计,1820年至1952年中国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1/3降到了1/20,实际人均收入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平均水平的1/4。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部动荡与列强侵略

B.西学东渐与经济衰退

C.生产停滞与民族危机

D.政局混乱与工业落后

【解析】从1820年到1952年,我国大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政局动荡和列强侵略是中国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选A;近代中国近代化艰难发展,而西学东渐有利于我国社会进步,排除BC;工业落后是相对于西方列强而言的,排除D。

【答案】A

4.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

“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

”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

A.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B.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

C.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D.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

【解析】从材料中“战争的原因是磕头”,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前,英国派使者来华协商通商事宜,清政府以华夷观念对待英国使者,坚持英国使者行跪拜礼,本质上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C正确;A不是本质,排除;B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D不符合“战争的原因是磕头”,排除。

【答案】C

5.导致下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

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D.中央政府权威性逐步丧失

【解析】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汉族官员李鸿章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重用汉族官员,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缓和民族矛盾只是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洋务运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央政府权威性仍然存在而非逐步丧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C

6.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

“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

A.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

B.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

C.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

D.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

【解析】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是看在太平天国反清的目标与自己一致,这属于其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内容,“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是说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民主而言,仅仅是改朝换代而已,这是强调政治民主,属于现代化史观的范畴,故选B;ACD均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答案】B

7.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

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

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

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解析】材料中在《资政新篇》说到的是“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可知主张中外自由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即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说明太平天国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A正确;B不符合“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法律制度,排除C;D不符合“不得擅入旱地”“不得毁谤国法也”,排除。

【答案】A

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答案】C

9.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

“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

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

……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

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D.民族危机加剧向各国寻求庇护

【解析】从材料中的“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来看,说明清政府试图通过修改税则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故答案为C项。

A、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但这同李鸿章出访无关,排除B项。

【答案】C

10.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士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

“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

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

B.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

C.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

D.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解析】美国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之时,列强并没有反对,相反瓜分中国的趋势得到缓和,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矛盾,故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义和团运动的信息,故A错误;美国此时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B错误;C中改革显然不符合列强的主要目的。

【答案】D

11.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

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解析】“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说明面对民族危机,政府注重社会变革,D正确;A是洋务运动意义;B中发展经济不符合材料政治变革信息;C属于戊戌变法主张。

【答案】D

12.“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用于表达宗族和夷夏之辩,然而作为与英文单词nation的对应概念,大规模、高频率出现是在1895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

这一变化

A.源于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

B.表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

C.反映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顺应了当时革命潮流的兴起

【解析】由“‘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在1895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可见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所以要挽救民族危亡,故选C;变化源于甲午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排除A;变化不能说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排除B;甲午战后,维新变法是主流思想,排除D。

【答案】C

13.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

可见当时

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解析】材料反映了面对民族危机,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东南地区的洋务派有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说明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故A正确;“东南互保”并不能说明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A

14.1908年8月27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

“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年11月3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第三条规定:

“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立宪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C.民主共和趋势不可避免

D.南北议和的策略需要

【解析】从《钦定宪法大纲》的规定来看,皇帝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从《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来看,皇帝的权力由宪法规定,受到法律的制约。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武昌起义的爆发以及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以维护统治。

故答案为B项。

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可知,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不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排除A、C、D项。

【答案】B

15.著名学者茅海建说:

清朝的官员,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后来大多成了民国的官员。

北京政府似乎只是换了一块招牌,内部人员没有太多的变化。

……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自然有着生计的原因,但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

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

B.民国建立犹如王朝更替

C.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

D.儒家忠义观念荡然无存

【解析】材料“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反映了清朝覆灭对于清朝官员来说早有心理准备,故不需经过“思想痛苦”而加入民国政府,这说明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而是强调清朝官员对于清朝灭亡早有心理准备,故A错误;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清朝的性质不能等同,故B错误;“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并不能说明儒家忠义观念的“荡然无存”,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C

16.有学者指出:

“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呐喊,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

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

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

”可见,辛亥革命

A.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B.推翻了多年的封建制度

C.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

D.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

【解析】材料“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群众具备一定的思想觉悟,这说明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故D正确;材料“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说明辛亥革命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故A错误;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多年的封建制度,故B错误;“知道……皇帝,也是可以倒去”不能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故C错误。

故选D。

【答案】D

17.据统计,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中,全国的报纸由清末的约100种,迅速增加至500种,总销量达4200万份。

有的政党还创办了自己的通讯社。

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

这说明当时

A.社会舆论影响政府决策

B.民主共和开始成为共识

C.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D.民权主义实现阻力重重

【解析】“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等字眼意在强调民众在参与政治热情高涨,也就说明了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在增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共和是早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反映民权主义实现的社会环境好而非阻力重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C

18.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

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D。

【答案】C

1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解析】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

“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

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C

20.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

北京《晨报》

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

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

【解析】“同学应宜营救”“学界之大举动”“排日学生”的信息说明五四运动中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B正确;五四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A错误;C中波及全国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D中盲目说法是日方观点。

【答案】B

21.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这说明中共认识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D.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

【解析】材料“1925年”“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体现出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中共逐渐认识到国共合作中保持党的独立性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共在国共合作中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出中共掌握领导权、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故ABC项排除。

【答案】D

22.1931年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侵华的形势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要求将地图画于学校、学习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并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

这一做法

A.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B.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

【解析】1931年中共尚未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故A错误;红军战略转移在1934年,材料内容与红军战略转移无关,故B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故C错误;中国共产党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向群众宣传,这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23.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废止苏维埃革命的旗号,放弃此前各项阶级革命的目标,……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改制改编,“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

中共这一举措

A.反映了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一致

B.表明了中共放弃最高革命纲领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解析】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本质不可能一致,排除A;由于日本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主要矛盾,所以中国共产党抛弃前嫌,力促国共合作,但中共没有放弃最高革命纲领,排除B;中国共产党抛弃前嫌,力促国共合作的做法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选C;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排除D。

【答案】C

24.1940年10月20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抄发:

“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如19日《新华日报》所载晋西通讯即载此事,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以后应绝对禁止登载。

”这说明

A.国民党极力破坏抗战新局面

B.中共的抗战地位得到了提高

C.国民党企图维护其一党专政

D.国民党否定中共的抗战成果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禁止在报刊上刊登有关中共抗战成绩的文章和言论,其目的是为了削弱中共抗战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维护其一党专政的地位,故C项正确。

抗战时期,虽然国民党制造了一些摩擦事件,但并没有极力破坏抗战的局面,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中共的抗战地位得到了提高,而是强调国民党企图维护其一党专政,B项错误。

国民党禁止在报刊上刊登有关中共抗战成绩的文章和言论,不等于国民党否定中共的抗战成果,D项错误。

【答案】C

25.1945年11月,民盟发言人指出:

“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

国家一切的问题,都应该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

谁要用武力来解决党争问题,谁就负内战的责任,谁要发动内战,谁就是全国的公敌。

”这从侧面反映出

A.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

B.内战的爆发激起民盟强烈的反战意识

C.当时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进一步增强

D.国民党的专制独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5年11月”和“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来看,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因此民盟发言人发出这样的呼吁,故答案为A项。

当时内战尚未爆发,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内战,不是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排除D项。

【答案】A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29四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摘编自郝侠君毛磊石光荣主编《中西500年比较》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阶段的中西方历史发展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2分)

【答案】

示例:

明清时期西方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

16世纪中叶的中西方基本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到鸦片战争前的约200年里,中西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展开激烈的竞走。

在思想上,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打破了教会的思想控制,解放了人的思想,中国程朱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且日益僵化,文化专制加强;政治上,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在英美等国开始确立,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经济上,西方通过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中国固守农耕经济,厉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生产趋于停滞;科技上,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仍为传统科技,未产生近代科技。

这一切推动了西方的迅速崛起,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近代工业社会,引领时代潮流,中国仍徘徊在封建主义的泥潭中且急剧地衰落,未能实现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日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总之,在16世纪中叶到1839年(明清时期),西方迅速崛起,实现了社会转型,而中国日益衰落,未能实现社会转型,中西兴衰易位就此开始。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

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

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

清初,顺治曾诏谕:

“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

”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

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舁《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

材料二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