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426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原子的结构解析版.docx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原子的结构解析版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某粒子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一定是(  )

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大,原子小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水通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和数目均未改变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下列微粒中,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

A.OH﹣B.Mg2+C.HClD.H2O2

5.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

A.质子数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氧气,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7.阳离子R2+中含有18个电子,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  )

A.40B.22C.20D.18

8.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22B.26C.58D.48

9.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D.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D.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13.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14.粒子M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N,如图所示:

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核电荷数B.带电情况C.化合价D.化学性质

15.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I),具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元素含量为25mg~50mg.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28B.53C.74D.103

16.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1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18.S2﹣、SO32﹣和SO42﹣是比较常见的离子,对这三种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三种离子中都含有硫元素

B.SO32﹣和SO42﹣都属于氧化物

C.硫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2、+4、+6

D.S2﹣和H+不能结合成酸分子

19.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B.26C.30D.56

20.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2NaCl,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B.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到或失去的是能量低的电子,并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元素呈现的化合价与反应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及数目有关

21.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m═nB.m═n+xC.m═n﹣xD.m═x﹣n

2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23.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

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24.已知一种氯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B.17C.20D.37

25.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下列有关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

B.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C.C、H2、CO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8.根据下列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      (填“得”或“失”)1个电子;

(2)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过程中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9.如图表示某物质微观形成过程.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

(2)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      电子形成离子.

 

三、解答题(共1小题)

30.金属钠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

2NaCl.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氯原子      成为氯离子.

(2)从氯气变为氯化钠时,氯元素化合价的具体变化为      →      .

(3)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于水形成了大量自由移动的      (填微粒符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某粒子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一定是(  )

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分子、原子、离子.对于分子和原子来说具有多少质子就有多少核外电子,对于离子来说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解答】解:

A、在原子中,核内所含的质子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故A错误;

B、在分子中,核内所含的质子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故B错误;

C、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所以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

D、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所以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小于其核外电子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这类题目要通过所学的知识进行举例回答,要熟记对于分子和原子来说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对于离子来说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相等.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大,原子小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考虑;B、根据分子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考虑;D、根据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考虑.

【解答】解:

A、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A错;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有的物质的分子比有的物质的原子大,有的物质的原子比有的物质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C错;

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带了电荷变成离子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熟悉离子的概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水通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和数目均未改变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元素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及微粒的电性分析;

B、根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解答;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D、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解答.

【解答】解:

A、原子中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不显电性是因为正负电荷相互抵消的缘故,说法错误.

B、水通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和数目均未改变,说法正确.

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不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说法错误.

答案:

C

【点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而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因此它是认识化学物质的基础,也是考查热点之一;在学习中要注意物质的构成粒子、分子和原子的定义、本质区别、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应用.

 

4.下列微粒中,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

A.OH﹣B.Mg2+C.HClD.H2O2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则分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OH﹣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B、Mg2+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C、HCl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不显电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D、H2O2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显电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

A.质子数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分子或原子得失电子能形成阴阳离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同,据此解答.

【解答】解:

A、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核内质子数不变,错误;

B、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故电子数增多,正确;

C、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不变,错误;

D、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不变,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粒子结构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的知识进行.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氧气,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根据带电的微粒的类别解答;

B、根据酸的概念解答;

C、根据单质的概念和组成解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解答】解:

A、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原子核是带电的微粒,错误;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水含有氢元素不属于酸,错误;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

故选D.

【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解决这类题可从找反例入手.

 

7.阳离子R2+中含有18个电子,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  )

A.40B.22C.20D.18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阳离子R2+中含有18个电子,则原子中的电子数为18+2=20,故原子的质子数=20,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40﹣20=20,故选C.

【点评】掌握原子和离子的形成以及各微粒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22B.26C.58D.48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因为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2.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9.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铀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由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该原子核内有235﹣92=143个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由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核外有9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D.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考虑;B、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考虑;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所以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解答】解:

A、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故A错;

B、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故B正确;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例如钠离子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C错;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还可以再分,知道单质的定义,熟悉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知道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不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考虑;B、在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进行分析;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进行分析;D、根据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A错;

B、在硝酸铵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所以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在一块属于混合物,故C错;

D、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可能是中子,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中子不带电,熟悉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D.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根据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分析,氢离子是阳离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D、根据物理变化的概念分析,在物理变化中,没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不变.

【解答】解:

A、原子都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B、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例如氢离子是阳离子,但不是金属离子,故说法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D、在物理变化中,没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原子的构成、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较小.

 

13.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简单分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

【解答】解:

A、该元素的名称是铱,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7,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外有77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4.粒子M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N,如图所示:

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核电荷数B.带电情况C.化合价D.化学性质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根据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解答】解:

A、因为圆圈内数值为19,表示原子中核电荷数为19,失电子过程中未发生改变,故A正确;

B、粒子M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N,带电情况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从粒子M转化为粒子N,是由中性原子形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

D、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答案: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离子、相对稳定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较易.

 

15.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I),具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元素含量为25mg~50mg.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28B.53C.74D.103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碘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