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393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docx

《社会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

《社会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

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

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构)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4、社会需要:

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文化:

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

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6、优势需要:

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7、社会交往:

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8、角色冲突:

是在角色份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角色冲突常使他感到左右为难。

9、角色扮演:

是社会成员具体实践他所担当的角色的过程。

10、“镜中自我”:

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11、社会化:

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认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12、心理上的断乳:

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13、个性:

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再社会化:

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化,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15、社会群体:

是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靠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人群。

16、初级社会群体:

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17、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

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8、社会组织结构:

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19、科层制:

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

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20、家长制:

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

21、社区:

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2、人文区位学:

又称人类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城市社区: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号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式。

24、过渡城市化: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叫过度城市化。

25、社会分化:

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26、社会分层: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27、阶级: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8、剥削:

所谓剥削,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个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

29、社会制度:

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30、制度化优先:

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规的社会规范占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优先。

31、规则系统:

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32、社会控制:

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

33、社会舆论:

也称公意,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

社会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发挥社会控制的作用。

34、越轨行为:

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高。

35、社会问题:

是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问题。

36、社会解组:

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37、就业问题:

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38、贫穷文化论:

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穷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贫穷,是因为他们拥有特有有贫穷文化。

39、社会保障:

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0、社区组织:

也称社区组织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机构认识社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41、社区发展:

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2、社会工作:

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43、社会变迁:

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44、生活方式: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征。

45、社会流动:

可以有广义、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46、社会革命:

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47、社会现代化:

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48、世界体系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家沃勒斯坦首先提出。

它提出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世界资体主义经济体系”。

它认为在整个世界体系内,西方发达国家是通过经济联系和不平等的贸易来剥削和掠夺不发达国家。

49、“第三次浪潮”:

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现在又进入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新的文明时期,他称之为“第三次浪潮”。

也有人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

50、社会趋同论:

该理论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来的。

其观点是:

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的社会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具体条件也不尽一样,经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和世俗化,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会变得越来越相似。

二、简答及论述题: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生活费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二个论点是:

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三个论点是:

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答: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社会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以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入手的方法论,导致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3、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答: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渊源已久。

现根据我们认识,二者关系可以基本上以下述三点作一个较全面地表述:

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2)社会学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哲学的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现象,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找出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具体规律。

3)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源泉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不断吸取具体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扎根于具体科学之中,和能更加充实地发展自己。

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4、社会学的功能。

答:

社会学的特点: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容、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5、社会需要的涵义。

答:

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人们的社会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就哲学意义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

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6、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答:

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

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7、社会交往的意义。

答:

人类离不开交往;社会交往是人个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8、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P63

答:

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9、符号相互作用论。

8

答:

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符号。

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社会学家布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他所采取的行动的。

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10、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P68

答:

首先,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第二,态度的类似性;第三,双方距离的远近;第四,交往频率。

11、举例说明角色扮演及扮演过程。

P76

答:

角色扮演是指某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这一角色的规范行事。

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培养角色意识和实践角色规范三个过程;在角色扮演时会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问题。

12、社会化的基本涵义及实质。

P88

答:

指把分散的个体生产(劳动)转变为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结起来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或共同劳动的过程。

1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2

答:

传授生活技能。

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文化;谋求一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

教导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

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

指点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即人生观。

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

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提供角色人选。

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14、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和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13

答:

继续社会化:

是指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

再社会化:

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特殊社会化:

是指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

三者的不同点:

第一,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而特殊社会人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第二,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特殊社会化是专门化的。

15、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P115

答:

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

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受以下条件的限制:

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

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

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

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16、社会群体的特征。

15

答:

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动能力。

17、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功能。

15、16

答:

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其特征有:

它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说不是靠外力有目的组织,家庭的建立是要履行一定的手续,但子女的加入却近乎是自然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在长期交往中成员之间形成多种角色关系,淡化了角色间的界线。

打破了角色间的严格分工,个人通常将自己的个性全部投入,表现全部人格。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个性的人而存在的;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在初级群体中,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而靠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关系;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

这是初级群体最重要的特征。

亲密是指情感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具有不可替代性;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

对于那些正式组织中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初级社会群体总是想方设法加以满足;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同正式组织比较,从满足个人需要的角度来看,初级群体的满足手段是多方面的。

功能: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人们为了需要结成群体;人们走向社会的桥梁;初级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人们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愿意自我约束,不做有损于本社会群体的事,这就在客观上维持了社会秩序。

18、家庭的功能。

P131

答:

家庭的功能:

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19、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答:

传统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特征:

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生物功能的变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人民物质生活由政府提供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生育子女的重要性,再加上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及人们更强调自我发展,使得家庭生育子女数量逐渐降低;经济功能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合作化、集体化的实行,农村家庭基本变为生活单位,而丧失了生产功能,农民成为生产集体的成员;抚养教育子女功能的变化。

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这些传统或者发生了变化,或者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赡养功能的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主干家庭之外,对老人的赡养大多采取家庭网络支持模式,即子女家庭虽然与父母家庭独立,但保持密切关系,以较自由的方式解决对老年父母的关照与赡养问题。

P135、138

20、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P140

答:

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儿生子女问题;老人赡养问题。

21、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18

答:

社会组织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基本特征:

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2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P151

答:

开放的组织观;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交换关系。

组织环境的涵义:

社会组织的环境是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

环境与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环境对社会组织变化的影响。

组织中应有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23、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19

答:

社会组织目标简称组织目标,它是该组织努力争取希望达到的未来状态。

它包括组织的使命、目的对象、时限和指标几部分内容。

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在于:

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

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

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准。

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

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

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关系。

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

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量。

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

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

24、怎样理解组织目标是一个系统?

P159

首先,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一个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协作就无从发生。

其次,组织目标必须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

组织不仅应当有目标,而且其目标必须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倘若组织目标不能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也就无法统一行动和决策。

再次,对组织目标的协作性理解与个人性理解必须基本一致。

对于组织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意愿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组织目标。

协作性理解指组织成员脱离个人立场而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立场去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而个人性理解则是指组织成员站在个人立场上主观地理解组织目标。

这两种理解往往是矛盾的。

当目标简单具体时,两者的矛盾越小。

这当目标简单复杂抽象时,两者产生矛盾的可能性较大。

一个目标只有当组织成员认为他们彼此的理解没有太大差异时,才能成为协作系统的基础。

最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不是一回事,必须使组织组织目标成为个人目标实现的途径。

必须区分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

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并不是因为组织目标就是个人目标,而是因为实现组织目标将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

因此,个人目标的实现是个人参与组织活动的决策基础。

如何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差异是主管者另一重要的任务。

25、科层制及功能分析。

答: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

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

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

因此,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功能。

这就要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避免其负功能,即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制定规则来促进组织运行,但又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26、社区的构成要素。

答:

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27、城市社区的特征。

答:

城市社区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特征:

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高密度;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成员的异质性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28、城市化的动力。

答:

工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工业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城乡差别。

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城市的中心作用。

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及信息中心,对农村有辐射作用,对农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9、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答:

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市关系由对立转变为差别,城市优于农村,为了缩小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实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燕尾服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

城乡之间广泛进行劳动力、资源、技术、产品的效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

实行扶贫计划,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知识、服务等方式帮助落后农村地区发展。

国家鼓励城乡联合办企业,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

应该指出的是,农村城市化有着丰富的涵义,即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只要农村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